第204章 天水办学-《史上最差筑基修士》

  “哈哈哈,吕兄弟!我来也!”李阔海不请自来。

  正在指导王成娟如何感悟微观世界的吕一只得接驾。这老李之前见到吕一退避三舍,如今却主动登门!非奸即盗。

  吕一对老铁其实没有把握,并不能确定他来玄天宗究竟是何目的,所以,对姜焕南也不敢直接翻脸,不然,以吕一现在的实力,加上殷破败早就把姜焕南镇压了。

  看着老李的表演,也不戳穿,只是陪着打哈哈。

  “兄弟,你我一见如故!”李阔海说着从屁股底下拿出了一个油布包裹,推给吕一。

  “兄弟这是第三页玄天志。我就交给你了。”

  吕一知道李阔海所求的必是《玄天志》。

  “老李,你上不去四层、五层。我爱莫能助啊。”

  “不用!兄弟,你只要把《玄天志》拓印下来,让我看看就行。”李阔海举手发誓,“只要能让我看看这完本《玄天志》,我李阔海以道心起誓,我只做玄天宗的一峰之主,不参与宗门内任何争斗,为宗门存续奉献力量。”

  觉悟还挺高,吕一不想把李阔海推向姜焕南一边,有了李阔海的保证,吕一也想听听李阔海对玄天功的理解。

  时间不大,吕一拿着一摞草纸回到湖途草堂。

  “不可传予他人!”

  “这个自然!”

  李阔海二话不说,接过草纸开始拼凑起来。

  良久,李阔海道:“这玄天功博大精深,非一时所能参透,但我觉得完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灵力的调用更快捷、更高效。”

  嗯?这话让吕一很意外,最大的区别不是灵力的排布结构么?

  吕一拿过老铁排好的草纸。

  他的排法和吕一的并不相同,原来如此,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排列顺序,所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厉害!这三页铁券果然是精挑细选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玄天功》啊。

  其实,吕一敢把完本的玄天志交给李阔海并不止是出于对李阔海的拉拢。在他结丹以后,他的冰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观人神骨如断江山,辨气色可定生死,一眼窥尽忠奸,片言可知善恶。

  吕一早就暗中观察过李阔海,此人眼如寒潭秋水,站有松柏之姿,处变而不惊,临危而不自乱,道心澄澈,非是鸡鸣狗盗之人。

  随即开口道:“老李,虽然你可以在此参悟玄天功,但不可带走,想参悟时来我这便是!”

  李阔海见天色不早,起身告辞。

  吕一忽然想起李阔海诡异的灵力丝线,说道:“我听闻每个人的道果千差万别,之前在须弥大会见你常以灵力丝线对敌。难道你的道果和丝线有关?”

  老李有些难为情,“不瞒兄弟,我的道果有些特殊。我虽已是金丹修士多年,但我的道果却和筑基台上的不太一样。”

  一般来讲,金丹修士都是得了道的,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道果。

  “你可看看我这筑基台。我内视的时候只看到个毛线。”老李双手一摊,毫不防备的样子。

  神识探查别人的丹田道果是很唐突的,吕一摆摆手道:“老李,皆州的绝风山庄你可有接触?”

  李阔海道:“虽然铁宪门也在皆州,但素无往来。”

  吕一道:“绝风山庄的丁紫阳前辈是合体境大修士,道法高深,你我何不拜访,听听他的说法?”

  李阔海明显有些心动,但随即正色道:“各有缘法,如今刚刚接触我玄天宗功法之正宗,应潜心参悟,不宜好高骛远。我劝兄弟你也谨慎。这是动荡的时候不宜远行。”

  “多谢老铁提点!”

  送走李阔海,吕一吩咐王成娟在事务堂发一则招生启示。毕竟天水峰算上厨房郑大姐才五个人。

  殷破败听王成娟说天水峰要招人,命人清理了告示板,把整整一版用大字写满。

  弟子们从启示的规模也看出了吕宗的力度。由于没有限制条件,杂役弟子也报名排队。

  吕一坐在盛春堂挨个相面,不论资质,单讲品性。

  所以有很多弟子很奇怪,明明我是内门弟子为何被淘汰,而那杂役弟子却被接收?

  因为是《冰鉴》观人,招人的过程很快。遇到了两个让吕一有些尴尬的人,一个是当年一起做杂役的张云虎。这人肯定不行,但吕一还是多攀谈了几句,问问他杂役院的老兄弟们的情况。都还好,虽然修为没啥进步,但都还平安。

  问及岳鹏,张虎解释说岳鹏不好意思。吕一给了张虎五枚灵石,亲自送他离开盛春堂。

  另一个是郭云刚,最开始觉得郭云刚一脸正气,又敦厚,像是的君子。这一番,仔细打量却发现虽浓眉大眼却目光闪烁,气色浮艳,凶狠藏于忠厚,一副伪相。

  之前自己在药峰的时候还跟踪过自己,后来跑到小东的门下,现在又跑来应召,也是够了厚颜无耻。

  一共选了二十人,结束了这次活动。

  挑选其中有草木灵根的弟子,交由王成娟培训《草木归元》和《水元诀》,用来做菌菇生产。另有一人编入传送阵管理,所有人由吕一亲自指导修行,包括性功、命功。吕一要从人的思想上、修为上、能力上全方位培养这些冰鉴挑剔过的弟子。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

  教育从来都是非常耗时费力的事。天水峰重新启用后,吕一就深居简出,把精力放在传道授业上。

  玄天宗平静下来,于小东的第二批菌菇顺利产出。

  但是遇到了一个新问题,青岚作为灵植行业领导者出台了一个行业标准。所有菌类要得到青岚的资格认证才可以在高端餐饮中供人食用。

  这没办法,总不能先到青岚去检验,再销售。

  先不说史家会不会为难玄天宗,吕一说这样就绕过了云霁,不合道义。

  而这些菌子又不能长期贮存很是难办。

  又过了大概一个月,终于,姜焕南传来了好消息。有销路了,只是价格被压低好多。无所谓了,聊胜于无!

  姜焕南觉得虽然价格低好多,但菌人经济和吕一完全切割也是好事一件。掌握经济,就掌握了宗门。最后,都得乖乖听话,为了灵石围在他的脚下摇尾乞食。

  于小东觉得如果价格失去了优势,可以在数量上弥补回来,于是开启了满负荷生产模式。

  期间,王成娟在《炼丹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抨击史家的所谓行业标准。风家也积极响应,也在杂志上批判史家的滥用权力。

  史家恨得咬牙切齿,但偏偏《炼丹炉》杂志不知是受哪家控制,根本无法阻止这些负面消息。自己也尝试过与杂志沟通但石沉大海;也曾投稿反驳,又被退稿。只能看着别人畅所欲言。

  也想通过自己控制的杂志对《炼丹炉》泼脏水,偏偏这个刊物刊载的文章水平极高、影响力极大,无可指责。

  最后,王成娟一篇名为《论菌类繁育过程中的锁状联合现象》一文终结了所有争论。这是探讨培育灵植的微观领域的文章,揭示了菌类的遗传与繁殖机制,文中隐隐地表达了通过调控锁状联合的形成,可优化食用菌的杂交等等。

  众人把关注点重新聚焦的研究的实用领域,希望能以此为基础在灵植领域有所突破。什么才是行业标准?这才是!

  吕一合上杂志决定出一趟远门,找来殷破败吩咐他守好天水峰。

  于小东就像个生产机器,把菌菇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去,可是结果却不尽人意。他生产的菌菇越多,价格就越便宜,生生把一个高端食材端上了寻常百姓家。青岚最后也不检测了,自己也不生产了。

  关键是菌菇的生产工艺不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人人可以,即使你没有水木灵根。

  后来,玄天宗就流传个小道消息,所谓销路就是低价卖给青岚,再由青岚高价卖出,灵石都让青岚赚了。比起吕一时代啥也不是!

  更有夸张的说法,是姜焕南出卖了玄天宗,和青岚达成了协议,玄天宗成了表面独立实则被殖民的宗门。

  青岚也相对放松了对玄天宗的针对,仿佛一切又回到了之前。

  姜焕南不再关注药峰的生产,于小东也没了生产的劲头,发现自己做的事很好笑,细想之下好像做了姜焕南的刀来对付师父。幸亏师父不在宗门,还真不好意思见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