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怀瑾就独孤行发呆,拽着他的袖子,催促道:“别磨蹭,先吃饭,快走快走!”他脚下生风,带着独孤行往镇子跑去。
二人很快就来到青禾镇的集市。这条街叫清禾街,街面不宽,却热闹得很,两旁摊子摆得满满当当,卖吃食的、杂货的、布匹的,随处可见。特别是卖一些奇奇怪怪的算命符的,特别的多。
独孤行一眼扫过去,就发现七八个算命摊子,摊前摆着龟壳、铜钱,还有些破旧的八卦图。
“这里算命道士还真是多啊...”
孟怀瑾撇撇嘴,低声道:“这些都是骗人的,别搭理。”
独孤行心里好笑,心想这可是道家的福地,镇上的小孩居然不信命,倒也是稀奇。
就在这时,孟怀瑾突然指着前头一家面馆,兴冲冲道:“就这儿!清禾街最好的净面馆,素面一碗才一枚雨水币,便宜又好吃!”
独孤行点头,他对吃的不挑剔,何况身上只有一枚小满币,得省着花。二人来到面馆,门面不大,门口挂着块木牌,写着“清汤面肆”。里头几张木桌,坐着三三两两的客人,还算热闹。空气里飘着面汤的香气,让人直流口水。
这时,独孤行看见了门前的一个牌子,一碗素面只要一枚雨水币,他算了算,一枚小满币能买一百碗,顿时觉得宽裕不少。他掏出小满币,买了两碗素面。
面很快端上来,热气腾腾,面条细白,汤里漂着几片青菜,撒了点葱花,看上去简单却让人食欲大动。
“我们坐外面吧!”独孤行提议道。
孟怀瑾哪管怎么多,像是饿了好几天,端起碗就吸溜吸溜吃得飞快,汤汁溅得下巴都是。
独孤行看他那模样,苦笑道:“饿死鬼投胎啊?”
孟怀瑾头也不抬,塞得满嘴都是,“少管闲事,好吃就行!”
独孤行摇摇头,也夹了一筷子面,吃了起来。面条筋道,汤清而不淡,确实好吃。他吃到一半,忽见一个中年汉子从街头朝这边走了过来,瞧着有些古怪。
那汉子穿着一件破烂道袍,腰间挂着个瘪瘪的布袋,头发乱糟糟地扎成个道髻,十足一个落魄的道士。他脚步虚浮,像是刚喝了酒,嘴里还唧唧歪歪地哼着曲调。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嗯?”
汉子一进门,眼睛就锁定了孟怀瑾,直勾勾地看着。
独孤行皱眉,熟人?
下一刻,那吊儿郎当的道士就咿咿呀呀地跑过来,一把揪住孟怀瑾的耳朵,骂道:“哎呀呀,你这臭小子,哪来的钱吃面!老子饿了三天三夜,你倒在这儿吃快活!”
“爹!爹!轻点!这面是这位大哥请的!”
孟怀瑾疼得哇哇叫。
独孤行抬头打量这汉子,心想这就孟怀瑾的爹?看着也不像炼丹师,倒像个街头混饭吃的江湖术士。他放下筷子,起身拱手道:“这位前辈...”
独孤行话还未说完,中年汉子就抢过了孟怀瑾的面碗,抄起筷子便大口吃了起来。
独孤行看着这架势,愣住了,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无语,就扭头对面馆伙计喊道:“再来一碗素面!”
“好咧!”
伙计应了一声,麻利地去后厨张罗去了。
独孤行瞥了眼孟怀瑾,这小子缩着脖子,一脸无奈,显然对自己这位老爹的做派早已见怪不怪了。
独孤行笑了笑,小声在他耳边嘀咕道:“怪不得你说那些道士都是骗子,原来你爹就是个算命的。”
孟怀瑾翻了个白眼,没搭腔,低头摆弄筷子,掩饰尴尬。
正吃着,那中年汉子突然从腰间布袋里掏出一个小药瓶,瓷白的瓶身上画着几道青纹,看着有点年头。他拧开瓶塞,抖出几粒黑黢黢的药丸,散发着一股草药混杂泥土的怪味,然后随手丢进自己的面碗里,搅拌了两下,继续埋头吃。
独孤行有些好奇了,刚想开口询问。
那中年汉子突然抬头朝独孤行咧嘴一笑,露出一嘴坏牙:“小兄弟,这可是延年益寿丹,吃了能活百八十岁,你要不要试试?”
独孤行挑了挑眉,尚未开口,孟怀瑾已翻了个白眼,“别信他,我爹老弄的这些破玩意儿,吃了会拉肚子,还坑害了不少人。”
话音刚落,那道士两眼一瞪,一拳砸在孟怀瑾脑门上,破骂道:“你这臭小子,不帮老子撑场面,还敢说风凉话!吃里扒外的臭小子。”
孟怀瑾捂着脑袋,头上鼓起个小包,疼得龇牙咧嘴,又不敢还嘴,只能低头继续吃新端来的面条。
独孤行见状,苦笑一声,拱手道:“这位……孟道长,能否给一颗让我瞧瞧?”
道士收起药瓶,嘿嘿道:“我可不姓孟,我姓安,叫我安道长就好。”
“姓安?”独孤行猛地望向孟怀瑾。
孟怀瑾还在埋头吃面,像是没听见这话,碗里的汤都快见底了。
安道长嘿嘿笑道:“这小子是我捡来的,算半个儿子。”
“......”
三人都没再说话,面馆里只剩吸面和喝汤的声音。
不一会儿,三碗面吃得干干净净,安道长拍拍肚子,满足地打了个嗝,起身道:“我还有事,先走了。臭小子,你别到处惹祸!”说完,晃晃悠悠地出了面馆,很快混进集市人群中,不见了踪影。
独孤行看着安道长的背影,摇了摇头,结果到最后,那延年益寿丹他连个影都没见着。他倒也不在意,不过是随口一问,左右这丹药八成是糊弄人的玩意,真要吃下去,怕是得跟孟怀瑾说的那样,拉上几天肚子。
面吃完了,独孤行带着孟怀瑾走出面馆。看着街上的行人,独孤行随口问道:“你平时住哪儿的?”
孟怀瑾踢着路边的石子,漫不经心,“哪儿能睡就住哪儿,破庙、废弃的屋子,凑合呗。青禾镇这么大,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就是家。”他抬头瞥了独孤行一眼,“你呢?看你这模样,也不像个有家的人。”
独孤行失笑,拍了拍他肩膀:“我可不是流浪汉,不过小时候也四处跑,不过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姑娘。”
“姑娘?”孟怀瑾看向他。
独孤行只是微微一笑,拱手道:“行了,多的我就不讲了,我还得去找人。臭小子,后会有期。”
“找谁?”孟怀瑾一听他要走,立马有些不舍,“你要去哪儿?”
独孤行想了想,随口道:“找个喜欢砍柴的老汉。”
“喜欢砍柴的老汉?”孟怀瑾脸色一变,像是见了鬼,瞪大眼睛盯着独孤行,下一刻撒腿就跑。
独孤行莫名其妙,脚下一动,几个跨步追上,一把揪住他后领:“你跑什么?见鬼了?这么大反应。”
孟怀瑾被拽住,吓得直接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哭腔道:“大爷,你饶了我吧!我错了!我再也不敢抢你东西了!”
周围行人纷纷侧目,有的停下脚步看热闹,有的低声议论。
独孤行暗道不妙,赶紧捂住孟怀瑾的嘴,“你搞什么?好端端的,激动个啥?”他把孟怀瑾拽到街边一棵老槐树下,压低声音,“你到底怕什么?说清楚!”
孟怀瑾被捂着嘴,眼神还是惊恐,“你真不知道?你提那砍柴老汉干啥?”
独孤行一脸懵,“我真不知道!”
孟怀瑾左顾右盼,压低声音,“那砍柴老汉是……”
话没说完,街头传来一阵脚步声,三名道士走了过来,个个腰佩长剑,实力都在六境左右。
为首的白袍道士,头戴小莲冠,二十来岁,面容清俊。他手按剑柄,目光在独孤行和孟怀瑾身上扫过,“你们两个,谁在这闹事?”
独孤行刚要开口,孟怀瑾抢先一步,挤出笑脸道:“没啥大事!我跟他一起吃面,欠了他点钱,他想揍我,闹着玩呢!”他偷偷扯了独孤行衣角,眼神示意别乱说话。
白袍道士皱眉,看向独孤行:“当真?”
独孤行心下微动,瞥了眼孟怀瑾,见他一脸紧张,点了点头,附和道:“就是这么回事,这臭小子不懂事,我想教训教训他。”
这时,白袍道士落在了独孤行腰间的长剑之上,“你是剑修,外乡人?”
独孤行微微惊讶,他怎么看出来的?难不成,这福地不能佩剑?
白袍道士见他似乎答不上,立即手按剑柄,“不说?那你们俩个就是在撒谎。”
就在这时,不知道从哪里溜回来的陈十三,突然大喝一声:“快跑!”
独孤行一愣,但反应极快,二话不说,直接脚下施展冲步,飞了出去。
二人很快就来到青禾镇的集市。这条街叫清禾街,街面不宽,却热闹得很,两旁摊子摆得满满当当,卖吃食的、杂货的、布匹的,随处可见。特别是卖一些奇奇怪怪的算命符的,特别的多。
独孤行一眼扫过去,就发现七八个算命摊子,摊前摆着龟壳、铜钱,还有些破旧的八卦图。
“这里算命道士还真是多啊...”
孟怀瑾撇撇嘴,低声道:“这些都是骗人的,别搭理。”
独孤行心里好笑,心想这可是道家的福地,镇上的小孩居然不信命,倒也是稀奇。
就在这时,孟怀瑾突然指着前头一家面馆,兴冲冲道:“就这儿!清禾街最好的净面馆,素面一碗才一枚雨水币,便宜又好吃!”
独孤行点头,他对吃的不挑剔,何况身上只有一枚小满币,得省着花。二人来到面馆,门面不大,门口挂着块木牌,写着“清汤面肆”。里头几张木桌,坐着三三两两的客人,还算热闹。空气里飘着面汤的香气,让人直流口水。
这时,独孤行看见了门前的一个牌子,一碗素面只要一枚雨水币,他算了算,一枚小满币能买一百碗,顿时觉得宽裕不少。他掏出小满币,买了两碗素面。
面很快端上来,热气腾腾,面条细白,汤里漂着几片青菜,撒了点葱花,看上去简单却让人食欲大动。
“我们坐外面吧!”独孤行提议道。
孟怀瑾哪管怎么多,像是饿了好几天,端起碗就吸溜吸溜吃得飞快,汤汁溅得下巴都是。
独孤行看他那模样,苦笑道:“饿死鬼投胎啊?”
孟怀瑾头也不抬,塞得满嘴都是,“少管闲事,好吃就行!”
独孤行摇摇头,也夹了一筷子面,吃了起来。面条筋道,汤清而不淡,确实好吃。他吃到一半,忽见一个中年汉子从街头朝这边走了过来,瞧着有些古怪。
那汉子穿着一件破烂道袍,腰间挂着个瘪瘪的布袋,头发乱糟糟地扎成个道髻,十足一个落魄的道士。他脚步虚浮,像是刚喝了酒,嘴里还唧唧歪歪地哼着曲调。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嗯?”
汉子一进门,眼睛就锁定了孟怀瑾,直勾勾地看着。
独孤行皱眉,熟人?
下一刻,那吊儿郎当的道士就咿咿呀呀地跑过来,一把揪住孟怀瑾的耳朵,骂道:“哎呀呀,你这臭小子,哪来的钱吃面!老子饿了三天三夜,你倒在这儿吃快活!”
“爹!爹!轻点!这面是这位大哥请的!”
孟怀瑾疼得哇哇叫。
独孤行抬头打量这汉子,心想这就孟怀瑾的爹?看着也不像炼丹师,倒像个街头混饭吃的江湖术士。他放下筷子,起身拱手道:“这位前辈...”
独孤行话还未说完,中年汉子就抢过了孟怀瑾的面碗,抄起筷子便大口吃了起来。
独孤行看着这架势,愣住了,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无语,就扭头对面馆伙计喊道:“再来一碗素面!”
“好咧!”
伙计应了一声,麻利地去后厨张罗去了。
独孤行瞥了眼孟怀瑾,这小子缩着脖子,一脸无奈,显然对自己这位老爹的做派早已见怪不怪了。
独孤行笑了笑,小声在他耳边嘀咕道:“怪不得你说那些道士都是骗子,原来你爹就是个算命的。”
孟怀瑾翻了个白眼,没搭腔,低头摆弄筷子,掩饰尴尬。
正吃着,那中年汉子突然从腰间布袋里掏出一个小药瓶,瓷白的瓶身上画着几道青纹,看着有点年头。他拧开瓶塞,抖出几粒黑黢黢的药丸,散发着一股草药混杂泥土的怪味,然后随手丢进自己的面碗里,搅拌了两下,继续埋头吃。
独孤行有些好奇了,刚想开口询问。
那中年汉子突然抬头朝独孤行咧嘴一笑,露出一嘴坏牙:“小兄弟,这可是延年益寿丹,吃了能活百八十岁,你要不要试试?”
独孤行挑了挑眉,尚未开口,孟怀瑾已翻了个白眼,“别信他,我爹老弄的这些破玩意儿,吃了会拉肚子,还坑害了不少人。”
话音刚落,那道士两眼一瞪,一拳砸在孟怀瑾脑门上,破骂道:“你这臭小子,不帮老子撑场面,还敢说风凉话!吃里扒外的臭小子。”
孟怀瑾捂着脑袋,头上鼓起个小包,疼得龇牙咧嘴,又不敢还嘴,只能低头继续吃新端来的面条。
独孤行见状,苦笑一声,拱手道:“这位……孟道长,能否给一颗让我瞧瞧?”
道士收起药瓶,嘿嘿道:“我可不姓孟,我姓安,叫我安道长就好。”
“姓安?”独孤行猛地望向孟怀瑾。
孟怀瑾还在埋头吃面,像是没听见这话,碗里的汤都快见底了。
安道长嘿嘿笑道:“这小子是我捡来的,算半个儿子。”
“......”
三人都没再说话,面馆里只剩吸面和喝汤的声音。
不一会儿,三碗面吃得干干净净,安道长拍拍肚子,满足地打了个嗝,起身道:“我还有事,先走了。臭小子,你别到处惹祸!”说完,晃晃悠悠地出了面馆,很快混进集市人群中,不见了踪影。
独孤行看着安道长的背影,摇了摇头,结果到最后,那延年益寿丹他连个影都没见着。他倒也不在意,不过是随口一问,左右这丹药八成是糊弄人的玩意,真要吃下去,怕是得跟孟怀瑾说的那样,拉上几天肚子。
面吃完了,独孤行带着孟怀瑾走出面馆。看着街上的行人,独孤行随口问道:“你平时住哪儿的?”
孟怀瑾踢着路边的石子,漫不经心,“哪儿能睡就住哪儿,破庙、废弃的屋子,凑合呗。青禾镇这么大,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就是家。”他抬头瞥了独孤行一眼,“你呢?看你这模样,也不像个有家的人。”
独孤行失笑,拍了拍他肩膀:“我可不是流浪汉,不过小时候也四处跑,不过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姑娘。”
“姑娘?”孟怀瑾看向他。
独孤行只是微微一笑,拱手道:“行了,多的我就不讲了,我还得去找人。臭小子,后会有期。”
“找谁?”孟怀瑾一听他要走,立马有些不舍,“你要去哪儿?”
独孤行想了想,随口道:“找个喜欢砍柴的老汉。”
“喜欢砍柴的老汉?”孟怀瑾脸色一变,像是见了鬼,瞪大眼睛盯着独孤行,下一刻撒腿就跑。
独孤行莫名其妙,脚下一动,几个跨步追上,一把揪住他后领:“你跑什么?见鬼了?这么大反应。”
孟怀瑾被拽住,吓得直接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哭腔道:“大爷,你饶了我吧!我错了!我再也不敢抢你东西了!”
周围行人纷纷侧目,有的停下脚步看热闹,有的低声议论。
独孤行暗道不妙,赶紧捂住孟怀瑾的嘴,“你搞什么?好端端的,激动个啥?”他把孟怀瑾拽到街边一棵老槐树下,压低声音,“你到底怕什么?说清楚!”
孟怀瑾被捂着嘴,眼神还是惊恐,“你真不知道?你提那砍柴老汉干啥?”
独孤行一脸懵,“我真不知道!”
孟怀瑾左顾右盼,压低声音,“那砍柴老汉是……”
话没说完,街头传来一阵脚步声,三名道士走了过来,个个腰佩长剑,实力都在六境左右。
为首的白袍道士,头戴小莲冠,二十来岁,面容清俊。他手按剑柄,目光在独孤行和孟怀瑾身上扫过,“你们两个,谁在这闹事?”
独孤行刚要开口,孟怀瑾抢先一步,挤出笑脸道:“没啥大事!我跟他一起吃面,欠了他点钱,他想揍我,闹着玩呢!”他偷偷扯了独孤行衣角,眼神示意别乱说话。
白袍道士皱眉,看向独孤行:“当真?”
独孤行心下微动,瞥了眼孟怀瑾,见他一脸紧张,点了点头,附和道:“就是这么回事,这臭小子不懂事,我想教训教训他。”
这时,白袍道士落在了独孤行腰间的长剑之上,“你是剑修,外乡人?”
独孤行微微惊讶,他怎么看出来的?难不成,这福地不能佩剑?
白袍道士见他似乎答不上,立即手按剑柄,“不说?那你们俩个就是在撒谎。”
就在这时,不知道从哪里溜回来的陈十三,突然大喝一声:“快跑!”
独孤行一愣,但反应极快,二话不说,直接脚下施展冲步,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