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寻找合适的外交人才-《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王玄策看着这个场面,脸色无比的难看。

  秦王的势力是越来越强大了,威望已经超过了当今皇上。

  看来自己这次来标州凶多吉少啊,想要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难度相当大。

  “秦王殿下,还请您能够宽恕这名官员,我会亲自替您惩罚他的!”王玄策转头对李恪说道。

  这毕竟是他从长安带过来的鸿胪寺官员,可不能让秦王就这样打死了。

  就算真的要杀了这名官员,那也是他这名鸿胪寺卿下令。

  “本王就给王大人一个面子,放了他。”李恪淡淡说道。

  众人听到这话,都停下了手。

  此刻这名官员已经被打成了猪头,满脸都是鲜血,衣服也被撕扯的破破烂烂,狼狈不堪。

  此刻内心早已恐慌不已,若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绝对不敢再说刚才那种嚣张的话了。

  “秦王万岁!圣主万岁!”

  周围的各国使者们又一次呼喊了起来。

  秦王手下的那些文官武将们也跟着喊叫了起来。

  王玄策尴尬的不说话。这些人再次高呼万岁,就是向朝廷表明他们只认秦王,不认什么皇上。

  周围的鸿胪寺官员虽然也心有不满,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更别说去斥责这一无礼举动。

  “秦王殿下,听说您最近封了不少侯爵?”王玄策来到李恪身旁,悄悄的问道。

  “嗯,本王封侯爵只是开始,接下来还会封更多的侯爵。

  九洲日报的文章你也看到了吧,只要是为大唐做出突出贡献的,本王都会封他为侯!”

  李恪面带笑容的说道。

  “你要是能够做出突出贡献,本王也会封你为侯。”

  额!

  王玄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皇上让他暗示秦王,以后不要私自去封侯爵,必须要经过朝廷的同意才可以。

  但这话也不能去明说,否则惹怒秦王,王玄策想回去就难了。

  “秦王殿下,封侯这种事情是国之大事,国事要按照国家的规矩……”王玄策犹犹豫豫的说了起来。

  然而话刚说一半,李恪便走到了各国使者中间,和他们交谈起了购买船只的事情,根本没理会王玄策。

  王玄策很是尴尬,自己好歹是天子使者呀,这么不给面子的吗?

  “老王,主公没有理会你说的话,其实就是在给你面子,给你活命的机会!”

  许褚的大手拍了拍王玄策的肩膀。

  “你要是再说下去,主公可就要对你动手了。这次你别说回去了,能活着都算是好的!”

  王玄策脸色微微一变,许褚这话并非危言耸听,秦王是真敢做这种事。

  “那……”

  “别这那的,俺也是把你当朋友,来到标州就尽情玩耍,少扯什么朝廷公务!”

  许褚攀着王玄策的肩膀,向一旁走去。

  王玄策也不再多说其他的,自己这次无法完成皇上的任务了,那就索性在标州待几日。

  他对秦王还是挺敬佩的,若有机会向秦王学习请教,必将受益终生!

  “秦王要在西洋开设造船厂?”

  王玄策听说了这件事,内心很是惊讶,西洋距离此处较为遥远,在那里开设造船厂难度可不小。

  “难度是大,但对我家主公来讲,这都不是事儿!”

  许褚一脸骄傲的说道。

  “我家主公已经和这些使者们聊好了,到时候就在阿克苏姆王国、阿拉伯帝国……”

  王玄策静静听着许褚的讲解,心中也是感叹不已。

  秦王真是一位英明的王爷呀!他所做的决定是那么的高瞻远瞩,是那么的伟大,古往今来很少有人去做这种事。

  “人们常说知易行难!但秦王殿下却是知易行易。”王玄策又感叹道,秦王就不是正常人,是神人!

  许褚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老王,你要是深入了解我家主公,一定会对他更加崇拜的!甚至是愿意为了他去死!”

  王玄策点点头,许褚这番话倒也不夸张,秦王的个人魅力还是相当强的。

  “你在外交方面那么牛,留在朝廷岂不屈才?不如留在此处跟着主公干,如何?”

  额!

  王玄策面露尴尬,他来到秦王这边,最怕别人问这样的问题。

  他崇敬秦王,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英主。

  但当今皇上对他恩德深厚,有着知遇之恩,他实在是不忍舍弃皇上,彻底跟随秦王。

  “行了行了,我也不为难你了,这只是我给你的一个建议,你好好考虑,哪天考虑清楚了就来找我。”

  许褚又用力的拍了拍王玄策的肩膀。

  “我在主公面前还是有几分薄面,你加入进来,我一定能给你争取一个好职位!”

  “多谢许褚将军。”

  ……

  李恪在造船厂待了三天的时间,除了参观了解造船厂的事情之外,也和各国的使者们聊了建造新船厂的事情。

  各国使者很是开心,秦王在西洋开设船厂,方便了他们各国,所有人都很支持。

  他们都想出一部分资金帮助秦王快速把船厂建造起来,这样他们也能早点购买大量战船。

  “主公,咱们在西洋建造船厂的事情,赢得了各国的支持。”

  姚广孝笑着来到了李恪这边。

  “咱们事不宜迟,早点行动起来吧?”

  “嗯,是该早点行动了。”李恪微微点头,这次让各国使者来购买战船,便是借机在西洋建造船厂。

  如今各国都这么支持,不能耽搁了,要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主公,在西部三个大国建造船厂,我们除了要派遣士兵以及优秀的工匠之外,

  还需要优秀的外交官协调三国的人力物力,以最快的速度将船厂建造起来。”

  姚广孝又说道。

  “贫僧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外交人选,唐俭还在长安并未归来,即便归来,他还要在丝绸之路上处理商贸的事情。

  他培养的其他外交人员能力虽然有,但还不足以担任这一重要任务。”

  若找不到合适的外交人选,想要将造船厂又快又好的建造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李恪面带微笑的看着姚广孝,道:“军师,优秀的外交人员不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吗?”

  姚广孝微微一愣,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随即,姚广孝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主公,贫僧明白了,贫僧会去亲自游说王大人的。”

  “嗯,去吧!”李恪摆了摆手,让姚广孝下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