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情街不长,百余步便已到了尽头。
尽头处,地势豁然开朗,一条更为宽阔的河道在此汇流,水面上波光粼粼。众人抬眼望去,只见远处,一片更为庞大、也更为精致的白墙黛瓦建筑群,枕水而居,亭台楼阁,廊桥水榭,在初夏的阳光下,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画卷。
“那……那里便是……”一位园林专家指着远方,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没错,”刘楚微笑着点头,“那里,便是我们的‘江南水乡’。”
这惊鸿一瞥,再次让专家们心中掀起波澜。他们这才明白,方才走过的那条风情街,不过是这场江南梦境的……序章而已。
然而,不等他们从对未来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眼前的一座建筑,便再次将他们的全部心神,牢牢地吸引了过去。
锦绣坊。
它就静静地坐落在风情街的尽头,与水乡遥遥相望,像一位等待着远客的大家闺秀。
这是一座极为气派的三层徽派建筑。黑瓦白墙,线条简洁,但那高耸入云的马头墙,却又比寻常民居多了几分不容忽视的威严。朱红色的大门之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黑漆描金匾额,“锦绣坊”三个大字,笔力雄健,鸾翔凤翥,自有一股雍容气度。
最让何镜山教授感到赞叹的,是它的“开窗”。
“你们看,”他指着二楼那一排雕花的木质漏窗,“徽派建筑,因其高墙深院的结构,采光往往是个难题。但你们看这里,它大胆地在二楼开了一整排的大窗,既保证了内部的通透,又丝毫不影响整体的建筑美感。尤其是那窗棂的雕花,繁复,却不琐碎,阳光透进来,洒在地上,那光影,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画。”
就在专家们对着建筑本身评头论足之时,一阵阵充满了惊喜的、压抑不住的欢声笑语,正不断地从那扇敞开的大门内传出。
只见一群群穿着各式汉服的游客,正三三两两地从里面走出来。
有穿着宋制褙子,显得清雅娴静的女学生;有身着明制道袍,手持折扇,显得风流倜傥的年轻情侣;还有几个小女孩,穿着粉色的唐制襦裙,梳着可爱的双丫髻,在门口的石狮子旁,互相追逐嬉戏。
她们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如出一辙的、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这件衣服也太好看了!我感觉我穿上之后,走路都想学古代人那样,一步三摇了!”
“是啊是啊!而且这里的化妆师小姐姐也好厉害,三下五除二就给我盘了这么好看一个发型!比我之前在影楼花几百块做的都好!”
“走走走!我们快去那座‘乘风桥’上拍照!穿着这身衣服去,绝对出片!”
这鲜活的一幕,让专家们看得目不转睛。
“刘园长,”一位社会学专家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好像有点明白,您这里的沉浸感,是从何而来了。”
“哦?”
“真正的沉浸感,从来不是靠单方面的场景搭建就能完成的。”专家感叹道,“它需要‘互动’。当游客,也成为这道风景的一部分时,这个‘世界’,才算是真正地活了过来。您这一手‘锦绣坊’,堪称神来之笔啊。”
刘楚闻言,只是笑了笑。
“诸位先生,请吧。”
他引领着众人,迈入了锦绣坊的大门。
门内,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一层,是巨大的展示与销售大厅。数十个用红木打造的、一人多高的巨大衣柜,呈环形排列。柜门或敞开,或以玻璃镶嵌,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华美服饰。
从先秦的深衣,到两汉的曲裾;从魏晋的褒衣博带,到隋唐的圆领袍衫;再到两宋的褙子,大明的袄裙……几乎囊括了华夏数千年来,所有朝代的经典服饰形制。
整个大厅,不像是服装店,更像是一座……活着的,中国古代服饰博物馆!
而在场的专家团里,有一位,在看到眼前这幅景象的瞬间,身体,便不受控制地,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他叫王洪江,是国内最顶尖的古代服饰研究专家。为了考证一件出土丝织品的纹样,他可以对着显微镜,一看就是一整天。
此刻,他看着眼前这些,他只在故纸堆和修复室里见过的“活的”文物,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快要停止了。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淡紫色对襟襦裙,气质温婉端庄,看起来像是这里掌柜的绣娘NPC,迎了上来。
她对着众人盈盈一福:“贵客临门,有失远迎。”
刘楚对着她,直接吩咐道:“春霞,这几位,都是从京城来的贵客。你且看看,为这几位老先生,都各自挑选一身,最合他们身份与气质的衣裳吧。”
“是,园主。”
那名叫春霞的绣娘应了一声,随即,她抬起头,那双清亮的眸子,在十几位专家的身上,缓缓地,一一扫过。
她看得极为专注,仿佛不是在看人,而是在看一块块,等待着被精心雕琢的璞玉。
仅仅片刻之后,她便微微颔首,胸有成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先是走到了何镜山教授的面前,再次一福。
“这位老先生,”她的声音轻柔,却又充满了专业与自信,“您身形清癯,风骨卓然,眼神之中,带着一股子不怒自威的严谨。依小女子看,最合您的,当属咱们大明文人雅士最爱穿着的‘直身’。”
她指向远处衣柜里的一件深蓝色衣袍。
“此袍,裁量宽大,不束腰身,最显文人风骨的疏阔与从容。配上这顶四方平定巾,更能衬出您那份,胸有丘壑的大家气度。”
接着,她又走到了李敬同教授的面前。
“这位先生,您气质温和,雍容儒雅,谈笑间,自有一股盛世名臣的风范。那一件唐制的圆领袍,与您是再也相配不过了。”
她指向另一侧的一件赭石色袍衫。
“此袍,用的是上好的蜀锦,暗绣宝相花纹,低调,却不失华贵。再配上这条革带,挂上咱们这里的玉佩……李老先生,您便是那画中走出的,贞观名相了。”
她就这么一个一个地,看了过去。
对那位专攻军事史的教授,她推荐了宋代的“盘领袍”,说此袍既有文人的儒雅,又不失武将的干练。
对那位有些不修边幅的材料学专家,她则笑着,推荐了一套魏晋名士最爱的“褒衣博带”,说最能衬他那份不拘小节的洒脱。
她为每一位专家,都挑选了一套,最符合他们年龄、身材、乃至于“气质”的服饰。其眼光之毒辣,其言语之精准,让在场所有的泰斗,都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被一个服务员推荐商品。
而是在被一位,顶级的“形象设计师”,进行着一场,跨越了时空的,私人定制。
最后,春霞的目光,落在了那个,从一进门开始,就始终处于激动状态的王洪江教授的身上。
她看着王教授那几乎要“喷火”的、充满了学术狂热的眼神,脸上,露出了一个了然的微笑。
“这位老先生……”
她没有立刻推荐,而是缓缓地,问了一句。
“不知您,是对汉代的‘深衣’,更感兴趣?还是对唐代的‘襕衫’,情有独钟?”
“亦或是……您想亲自试一试,那件,我们按照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襟衣’的形制与工艺,一比一复刻出来的……镇店之宝?”
轰!!!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地,劈在了王洪江教授的天灵盖上!
他那张涨得通红的脸,在一瞬间,“刷”的,变得惨白。
他的嘴唇,哆嗦着,整个人,都开始,剧烈地摇晃了起来。
“素……素纱襟衣……”
王洪江,如同梦呓般,吐出了这五个字。
“你……你们……连这个……都……都复刻出来了?!”
喜欢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
尽头处,地势豁然开朗,一条更为宽阔的河道在此汇流,水面上波光粼粼。众人抬眼望去,只见远处,一片更为庞大、也更为精致的白墙黛瓦建筑群,枕水而居,亭台楼阁,廊桥水榭,在初夏的阳光下,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画卷。
“那……那里便是……”一位园林专家指着远方,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没错,”刘楚微笑着点头,“那里,便是我们的‘江南水乡’。”
这惊鸿一瞥,再次让专家们心中掀起波澜。他们这才明白,方才走过的那条风情街,不过是这场江南梦境的……序章而已。
然而,不等他们从对未来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眼前的一座建筑,便再次将他们的全部心神,牢牢地吸引了过去。
锦绣坊。
它就静静地坐落在风情街的尽头,与水乡遥遥相望,像一位等待着远客的大家闺秀。
这是一座极为气派的三层徽派建筑。黑瓦白墙,线条简洁,但那高耸入云的马头墙,却又比寻常民居多了几分不容忽视的威严。朱红色的大门之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黑漆描金匾额,“锦绣坊”三个大字,笔力雄健,鸾翔凤翥,自有一股雍容气度。
最让何镜山教授感到赞叹的,是它的“开窗”。
“你们看,”他指着二楼那一排雕花的木质漏窗,“徽派建筑,因其高墙深院的结构,采光往往是个难题。但你们看这里,它大胆地在二楼开了一整排的大窗,既保证了内部的通透,又丝毫不影响整体的建筑美感。尤其是那窗棂的雕花,繁复,却不琐碎,阳光透进来,洒在地上,那光影,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画。”
就在专家们对着建筑本身评头论足之时,一阵阵充满了惊喜的、压抑不住的欢声笑语,正不断地从那扇敞开的大门内传出。
只见一群群穿着各式汉服的游客,正三三两两地从里面走出来。
有穿着宋制褙子,显得清雅娴静的女学生;有身着明制道袍,手持折扇,显得风流倜傥的年轻情侣;还有几个小女孩,穿着粉色的唐制襦裙,梳着可爱的双丫髻,在门口的石狮子旁,互相追逐嬉戏。
她们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如出一辙的、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这件衣服也太好看了!我感觉我穿上之后,走路都想学古代人那样,一步三摇了!”
“是啊是啊!而且这里的化妆师小姐姐也好厉害,三下五除二就给我盘了这么好看一个发型!比我之前在影楼花几百块做的都好!”
“走走走!我们快去那座‘乘风桥’上拍照!穿着这身衣服去,绝对出片!”
这鲜活的一幕,让专家们看得目不转睛。
“刘园长,”一位社会学专家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好像有点明白,您这里的沉浸感,是从何而来了。”
“哦?”
“真正的沉浸感,从来不是靠单方面的场景搭建就能完成的。”专家感叹道,“它需要‘互动’。当游客,也成为这道风景的一部分时,这个‘世界’,才算是真正地活了过来。您这一手‘锦绣坊’,堪称神来之笔啊。”
刘楚闻言,只是笑了笑。
“诸位先生,请吧。”
他引领着众人,迈入了锦绣坊的大门。
门内,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一层,是巨大的展示与销售大厅。数十个用红木打造的、一人多高的巨大衣柜,呈环形排列。柜门或敞开,或以玻璃镶嵌,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华美服饰。
从先秦的深衣,到两汉的曲裾;从魏晋的褒衣博带,到隋唐的圆领袍衫;再到两宋的褙子,大明的袄裙……几乎囊括了华夏数千年来,所有朝代的经典服饰形制。
整个大厅,不像是服装店,更像是一座……活着的,中国古代服饰博物馆!
而在场的专家团里,有一位,在看到眼前这幅景象的瞬间,身体,便不受控制地,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他叫王洪江,是国内最顶尖的古代服饰研究专家。为了考证一件出土丝织品的纹样,他可以对着显微镜,一看就是一整天。
此刻,他看着眼前这些,他只在故纸堆和修复室里见过的“活的”文物,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快要停止了。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淡紫色对襟襦裙,气质温婉端庄,看起来像是这里掌柜的绣娘NPC,迎了上来。
她对着众人盈盈一福:“贵客临门,有失远迎。”
刘楚对着她,直接吩咐道:“春霞,这几位,都是从京城来的贵客。你且看看,为这几位老先生,都各自挑选一身,最合他们身份与气质的衣裳吧。”
“是,园主。”
那名叫春霞的绣娘应了一声,随即,她抬起头,那双清亮的眸子,在十几位专家的身上,缓缓地,一一扫过。
她看得极为专注,仿佛不是在看人,而是在看一块块,等待着被精心雕琢的璞玉。
仅仅片刻之后,她便微微颔首,胸有成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先是走到了何镜山教授的面前,再次一福。
“这位老先生,”她的声音轻柔,却又充满了专业与自信,“您身形清癯,风骨卓然,眼神之中,带着一股子不怒自威的严谨。依小女子看,最合您的,当属咱们大明文人雅士最爱穿着的‘直身’。”
她指向远处衣柜里的一件深蓝色衣袍。
“此袍,裁量宽大,不束腰身,最显文人风骨的疏阔与从容。配上这顶四方平定巾,更能衬出您那份,胸有丘壑的大家气度。”
接着,她又走到了李敬同教授的面前。
“这位先生,您气质温和,雍容儒雅,谈笑间,自有一股盛世名臣的风范。那一件唐制的圆领袍,与您是再也相配不过了。”
她指向另一侧的一件赭石色袍衫。
“此袍,用的是上好的蜀锦,暗绣宝相花纹,低调,却不失华贵。再配上这条革带,挂上咱们这里的玉佩……李老先生,您便是那画中走出的,贞观名相了。”
她就这么一个一个地,看了过去。
对那位专攻军事史的教授,她推荐了宋代的“盘领袍”,说此袍既有文人的儒雅,又不失武将的干练。
对那位有些不修边幅的材料学专家,她则笑着,推荐了一套魏晋名士最爱的“褒衣博带”,说最能衬他那份不拘小节的洒脱。
她为每一位专家,都挑选了一套,最符合他们年龄、身材、乃至于“气质”的服饰。其眼光之毒辣,其言语之精准,让在场所有的泰斗,都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被一个服务员推荐商品。
而是在被一位,顶级的“形象设计师”,进行着一场,跨越了时空的,私人定制。
最后,春霞的目光,落在了那个,从一进门开始,就始终处于激动状态的王洪江教授的身上。
她看着王教授那几乎要“喷火”的、充满了学术狂热的眼神,脸上,露出了一个了然的微笑。
“这位老先生……”
她没有立刻推荐,而是缓缓地,问了一句。
“不知您,是对汉代的‘深衣’,更感兴趣?还是对唐代的‘襕衫’,情有独钟?”
“亦或是……您想亲自试一试,那件,我们按照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襟衣’的形制与工艺,一比一复刻出来的……镇店之宝?”
轰!!!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地,劈在了王洪江教授的天灵盖上!
他那张涨得通红的脸,在一瞬间,“刷”的,变得惨白。
他的嘴唇,哆嗦着,整个人,都开始,剧烈地摇晃了起来。
“素……素纱襟衣……”
王洪江,如同梦呓般,吐出了这五个字。
“你……你们……连这个……都……都复刻出来了?!”
喜欢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