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朝中尚有诸多事务待处理-《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朱松在食堂用餐,朱莹莹自然亲自张罗,务必周到。

  “老祖宗,见笑了。

  堂姐在金融上是天才,但识人不明。”朱发垚待朱莹莹离开后,认真地向朱松解释,“我之所以不满堂姐的男友,是有原因的。

  我查过那人,他为了堂姐,抛弃了谈婚论嫁的女友,人品堪忧。

  可惜堂姐就是不听!”

  “你怎确定你堂姐不了解那人本性?”

  “你以为她愚昧吗?”

  “或许你暂且忍耐两月,看她是否还与那男子相伴!”

  朱松瞥向朱发垚,心中暗叹这小子过于固执,看似通达世事,实则对女子一无所知!

  朱莹莹这类女子,自尊心何其强烈!

  遭遇此类已够心烦,再被朱发垚这般搅扰,颜面何存!

  “何出此言?”

  朱发垚一脸困惑,不解其意。

  “女子皆重颜面,即便遇人不淑,亦会自行处理,你何必插手?”

  “我等身为先祖,更不应插手这等琐碎之事!”

  “往后此类事务,不必向我提及!”

  朱松摆手,小辈的情感纠葛,他无意干涉,更不愿涉足!

  “为了颜面吃苦受累?”

  “女子真是麻烦!”

  朱发垚恍然大悟,面露无奈,低声抱怨。

  随后的日子里,朱松、朱元璋与朱标三人享受着在现世最后的逍遥时光。

  转眼,一月之期将至,朱元璋与朱标返回汉中。

  朱松与他们会合后,简单地向朱让杜、朱发垚等一众小辈告别。

  “老祖宗,你们何时再来?”

  朱莹莹与朱发垚对朱松依依不舍,得知老祖宗即将离去,不禁询问归期。

  “应该不久。

  总之,日后定有重逢之时!”

  朱松笑而点头。

  闻听老祖宗还会归来,小辈们黯淡的神情瞬间焕发。

  “系统,下次开启时空之门,能否重返此时空?”

  朱元璋向国运系统询问。

  【消耗1000点国运值,可保留此时空坐标,下次开启时空之门即可直接传送至此界!】

  国运系统直言条件。

  朱元璋闻此,嘴角不禁微微颤抖!

  这系统当真是雁过拔毛!

  居然还要一千点国运值来标记时空坐标,这得真是离谱!

  “时空之门即将在十分钟内开启,将引领你们重返大明!宿主最好择一佳地以便穿越!”

  国运系统不顾朱元璋的抱怨,再次提醒。

  朱元璋虽咬牙切齿,却也无暇与之纠缠。

  打发了小辈们后,他带着朱松、朱标兄弟及蒋瓛等人,径直上了酒店顶层天台。

  此地乃汉中最高建筑,闲杂人等已清,无人能窥见即将发生的一切。

  “如此壮丽河山,怎不令人眷恋?”

  站在汉中之巅,俯瞰全城,朱元璋再次心生感慨。

  “父皇,若不舍,他日我们再来便是,又不是不再有机会!”

  朱松笑着对朱元璋说。

  “是啊父皇,日后定还有机会!”

  朱标也笑着附和。

  “没错,我们还能再来!下次,再带你们一同前来!”

  朱元璋点头赞同,只是想到又要给系统一千点国运值,心中略感不悦。

  朱松等十人在天台整装待发,三十天后,时空之门如期开启。

  一股强大的吸力再次将他们卷入时空之门。

  一阵天旋地转后,他们眼前一黑,再睁眼时,已身处汉王府的旧书房。

  “这就回到大明了吗?”

  “这一趟穿越至后世六百多年后,仿佛黄粱一梦!”

  望着熟悉的环境,朱标不禁感慨万分。

  这样的经历,若非亲身经历,又有谁会相信?

  蒋瓛与六位锦衣卫,此刻皆显得紧张异常。

  穿越之前,他们对这等奇事难以置信,而当真正置身于六百多年后的世界,无不震撼万分。

  归返大明后,一个严峻的问题萦绕在他们心头:知晓了诸多不该知晓之事,是否会因此遭遇灭口?

  所幸,朱元璋并未流露出任何灭口的意图,众人心稍安。

  “你们退下,蒋瓛留下。”

  朱元璋向其余六人挥手示意,唯独留下蒋瓛。

  六人心中忐忑,离开了书房。

  守在外头的耿青见六人满头大汗,神色惶恐,不禁面露讶异。

  朱元璋:汉中军将扩编,首要任务是征服东瀛!

  六人离去后,所有压力汇聚于蒋瓛一身。

  蒋瓛并不担心朱元璋会对他下手,他认为,若要保守秘密,朱元璋顶多会对他手下人动手,对他则不大可能。

  否则,当初也不会带上他。

  “蒋瓛,近日之事,严禁向任何人透露。

  你需约束好手下六人,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朱元璋正色警告蒋瓛。

  “微臣遵命!”

  蒋瓛连忙回应。

  “六人已见识过六百多年后的世界,日后对大明朝大有裨益,不可亏待。

  你要妥善约束,同时委以重任,其中分寸,你自行斟酌。

  他们略显紧张,你需适时安抚。”

  朱元璋又一番叮嘱。

  “微臣明白!”

  蒋瓛对朱元璋之言,不敢有丝毫违逆。

  尽管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天子亲军之首,蒋瓛深知此人或将成为自己未来的主公,亦是朱元璋之选定的继承人!

  不止他,一同穿越的那六名锦衣卫,亦洞悉了大明之后六百载的变迁!

  汉王朱松,天命所归之帝,终将承继大统!

  对蒋瓛七人而言,昔日之主唯有朱元璋,即便是太子朱标欲调遣他们,也需得朱元璋首肯!

  而今,朱松已如真正的小主般存在他们心中!

  且这一切,皆是朱元璋默许!

  换言之,朱松之言,与朱元璋之令,于他们七人,几无二致!

  “去吧,做好你的本分!”

  朱元璋向蒋瓛摆手示意,令其退下!

  见蒋瓛神色轻松步出书房,那六名原本忐忑的锦衣卫终得宽慰。

  “耿将军,有劳了!”

  蒋瓛与耿青打过招呼,便领着六名锦衣卫离去。

  耿青望着七人背影,满心困惑。

  汉王、皇帝与太子在书房究竟谈了何事?

  这些锦衣卫反应何以如此异常?

  自己不过在外守候片刻,何来辛苦之说?

  真真是令人费解!

  书房之内,

  朱元璋、朱松与朱标正议及此次穿越之事。

  对朱松而言,穿越至六百年后并无异样,只因虽时隔六百年,但此界与他原本所在,截然不同!

  亦可言,是两个迥异的世界。

  毕竟,无论是八奇技还是系统的存在,均非原世界所有。

  看似重返现代,朱松却总觉少了那份‘故乡’之感!

  然朱元璋与朱标则无此困扰。

  此次穿越,朱元璋与朱标倍感新奇,期盼下次之旅早日到来。

  “父皇、大哥,是否该着手正事了?”朱松提醒道。

  “确实,正事要紧!”

  “南越与东瀛之事需尽快解决!”

  “蒸汽机船进展如何?”朱元璋点头问道。

  朱松面露无奈。

  难道父皇心中只剩开疆拓土?

  “父皇,造船技术于我非难事,蒸汽机船易造,但训练水师却需时日!”朱松苦笑。

  “吾已知晓。

  吾已命马和自北平府前来,数日后即可至西北!”朱元璋直言。

  “汉中军兵力尚缺,若组水师,至少需增兵三万!”朱松点头。

  “那便即刻扩军。”

  “蒸汽机船一成,先取东瀛!”

  “南越亦需考量,何时攻取?”朱元璋即刻下令扩军,又转向南越。

  他曾于推演中见老四一脉永乐盛世,于南越设交趾布政司。

  “父皇,有船攻南越更为便捷。”

  “南越北临山林,天险难越,不利骑兵。”

  “欲以最小代价取之,宜从海陆,南、东两面登陆,事半功倍。”

  “东瀛既定,南越唾手可得!”朱松道出心中所想。

  对于朱松而言,征服南越并不棘手,但他并不急于求成,他更倾向于以最小损失掌控南越,这更符合他的策略。

  “嗯,你的想法也有其合理性。

  那就照你的计划行事吧!”

  “首先攻取东瀛,继而拿下南越,顺道也将吕宋等岛国纳入我们的版图!”

  “你不是提到那些岛国适宜种植橡胶树吗?”

  “将来,这些海上岛国将成为我大明朝的橡胶产地!”

  朱元璋思索片刻,认可了朱松的看法,点头表示同意。

  “那我即刻去处理相关事务了!”

  朱松如释重负,准备先行离开。

  “父皇,儿臣也需返回,朝中尚有诸多事务待处理!”

  朱标此时也开口请辞。

  随后的日子里,汉中府开始着手全面的准备。

  汉中府欲扩建水军的消息一出,满朝官员及各地藩王皆大为震惊!

  汉中毕竟地处内陆,于大西北组建水军,究竟意欲何为?

  但朝堂之上,已无人敢对汉中军或汉王朱松的决定提出质疑!

  现今,朝堂上支持汉王朱松改革的大臣占多数,即便有少数官员认为组建水军过于轻率,也不敢轻易反对!

  他们害怕步那些儒官的后尘,被发配至应天府养老!

  在大西北的生活惬意,谁也不愿放弃这里的优越条件,重返应天府!

  因此,汉中军此次扩编水军的筹备工作进行得极为顺利!

  汉中府的人口已突破两百万大关!

  尽管朱松已有意在控制人口增长,并引导人口向西安府流动,但国都迁移后,许多产业和人口也随之迁移,导致西北地区人口激增,态势显着!

  一闻汉中府欲组水师,符合条件的青年皆如热血沸腾,纷纷前来报名!

  不论水性如何,先报名再说!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