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新任儒首-《人间第一武夫》

  乌云散去,明月高悬。

  凉风如酒,夜色醉人。

  那片笼罩长安的黑云,就此消散。

  星辰重挂天穹,月光再现人间。

  夜空恢复清澈。

  那股令人心悸不安的气息,也在此时烟消云散。

  虚空之上,不良帅一人独立。

  他望着韩哲消失的地方,沉默了许久。

  天下读书人,蝇营狗苟多少人,趋炎附势多少人,自私自利多少人……

  真正为天下,为黎民者,又有多少?

  他虽是一介武夫,但也明白,天下不能只有武夫。

  大景之所以开儒道,便是因为韩哲此人,乃是真正的大儒!

  韩哲为这条新的儒道立了规矩。

  唯有真正的为国为民,才能踏入儒道。

  大景耗费两百年才开启的新路,自然不会养出一批徇私枉法,城狐社鼠之辈。

  而今儒道初开,景国也将迎来新的篇章!

  ……

  大明宫外。

  景天子望着韩哲消失的方向,沉默了许久。

  文帝当年的老师,如今也走了。

  可文帝留下的棋局,还在继续。

  如今,他才是执棋者!

  “圣僧以为如何?”

  黑衣僧人缄默不语,片刻后,叹息道:“陛下高瞻远瞩,贫僧甘拜下风。这第一局,圣殿认输。”

  景国和圣殿的三次对赌。

  第一局,赌的便是大景能否重开儒道。

  这一局至关重要!

  景国若是做不到,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赌局还会继续,筹码也没有变化。

  可如果景国做到了……

  圣殿若还想要赌下去,便需要付出更多的筹码!

  景天子笑了笑,对于这个结局,他并未感到意外。

  大景为此准备了两百年,岂能失败?

  “朕有些乏了。”景天子摆了摆手。

  黑衣僧人微微躬身:“贫僧告退。”

  ……

  儒道大殿内。

  在韩哲为开道而牺牲时,整个大殿之内,哭声一片。

  大景儒道方开,帝师便已仙逝。

  往后,谁来主持大局?!

  姜峰站在这尊百丈多高的文鼎跟前,陷入了沉思。

  他发现,自己可能猜错了。

  景国与圣殿之间的对赌,不是为了让圣殿帮景国开启儒道。

  这条道路,大景走了两百年,而这最后一步,也只能由景国自己来走。

  那么,景国与圣殿对赌的意义何在?

  而且,如今景国儒道已开,天子还会以这条全新的儒道为筹码吗?

  如果赌局继续……那么景国想从圣殿手上得到的,一定是比这条新道路,更重要的东西!

  倘若如此,那么景国在今夜开道,便只是为了在这场赌局,增加筹码。

  可是……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吗?

  倘若景国最后输了,那这两百年的努力,算什么?

  韩老先生的牺牲,算什么?

  天下学子的理想和追求,又算什么?

  姜峰不敢想象,天子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局。

  更让他心惊的是……

  如果儒道只是筹码,那么这盘棋,到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姜峰心中暗暗叹息。

  这时。

  一道清脆的脚步声,从大殿之外,蓦然传来。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

  却见到一位面容清癯的青衫老者,在此刻缓缓走了过来。

  姜峰见到来人,微微一怔:“洛院长?!”

  来人正是当今天子的老师,也是天下学子心目中的帝师,乾州书院的院长,洛韩!

  大殿众人见到洛韩,纷纷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旋即对着洛韩,深深行了一礼。

  “见过洛院长!”

  洛韩双掌合拢,对着众人还礼道:“洛韩,见过诸位!”

  他微微起身,来到文鼎跟前,望着这尊承载了两百年文气的巨鼎,叹息说道:“韩师为众生而开儒道,为儒家慷慨就义,洛某远不能及也。”

  洛韩伸手摸了摸鼎足,喟叹道:“我辈读书人,当铭记韩师大恩。”

  这时候,有人惊讶出声:“洛院长是韩先生的弟子?”

  洛韩点了点头:“五十二年前,也就是贞元八年,那是我第一次参加秋闱,位列贡士第十二名。”

  “此后通过了朝闻学宫的考核,在此进修四年,我就是在那时,遇到了韩师,被他收为弟子。只是我离开学宫之后,并未入朝为官,而是回到了乾州。”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难怪天子尚且还是皇子之时,特意前往乾州拜师。

  原来根源便在于此!

  洛韩对着众人说道:“陛下命我接任太傅一职,接替韩师执掌文鼎,为这条全新的儒道掌舵,使其不偏离方向,也为天下学子,寻找新的未来!”

  他双手合拢,对着再次深深一拜:“陛下委以重任,可洛某自知才疏学浅,唯恐难担大任,因此,往后还望诸位,鼎力相助!”

  “洛某在此立誓,此生愿为新儒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请诸位随时指正!”

  众人面面相觑,彼此对视一眼。

  没有人提出反对!

  因为这个位置是天子定下的。

  儒道能够重新开启,本就全都仰仗皇室。

  天子命谁执掌,谁才有资格!

  而洛韩的才学和名声,他们早有耳闻,心底大抵也是服气的。

  更重要的是……他还是韩哲的学生。

  这条儒道是韩哲用了两百年的积累,用自己的性命开辟出来的。

  天下间,也唯有洛韩,有资格继承此道!

  于是众人纷纷行礼:“我等,愿凭洛院长差遣!”

  当——!

  当众人认定洛韩为新一任儒首时,大殿之中的文鼎,忽然发出一道悠扬的声响。

  鼎中的文气剧烈翻滚,霞光璀璨,清光如玉。

  旋即,众人便讶然见到,一缕缕金黄色光芒,竟从古朴的青铜大鼎之内,缓缓溢出,犹如鎏金一般,在鼎口之处倏然凝聚,形成一个金灿灿的大字!

  这是一个【景】字。

  儒道因景国而开,此道往后便为【景儒】。

  天下学子若要走儒道,便只能以【景儒】自居。

  如此便断绝了其他国家学子,想要夺取此道的希望。

  天下儒道在大景!

  唯景有儒!

  而这个金光闪闪的【景】字,也在此刻化作一道流光,落入洛韩的眉心!

  刹那间,一股海量的文气,从文鼎之内灌注到洛韩身上。

  洛韩身上的气息也在此刻节节攀升。

  他从一个毫无修为的读书人,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犹如平步青云般,成为一位超凡修士!

  从此刻开始,洛韩才是真正执掌文鼎的儒首!

  他睁开双眸,眼底文气翻涌。

  大手一挥间,滔滔文气,如海沸腾。

  细看之下。

  每一滴海水都是一个文字,每一朵浪花都是一篇文章。

  他如口含天宪,声如洪钟,昭告天下:“今大景开儒,广招天下学子,欲成儒修者,且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