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走干净了?
你们......到底在擅自误会个什么啊。
本来就尴尬,现在更是脚趾能抠出一座拙政园的程度了。
“咳,谢大人。”
宁时闷了半晌,脸上的不自然的红潮才褪下去了些,终于憋出声来,“适才言语多有冒昧,谢大人莫怪。我......”
她抬眼看了一眼近在眼前的谢禛,对方神色从容寡淡得很,好似刚刚的那一段小插曲并没有对她产生任何影响一般。
是不是她自己反应过度了?
虽然刚刚堂前失仪确实丢人——当然她并不是十分记挂这一点——当然也并不是完全不记挂,但她意外地没法接受在谢禛眼前这样丢人,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
原因是什么?
难不成她才见了谢禛第一眼,第一面就心动得无可抑制了?
何等的登徒浪子,何等的好色小人。
暗暗啐了自己一口之后,她垂眸落到谢禛白得过分的皓腕上。
自然,谢禛应该白。
她理应这么白,和谢灵伊一样,从来不是什么出身低微,需要抛头露面汗滴禾下土的主。
但就她一个医术还行的医者目力所及,学识所达的,却不仅仅只见到谢禛如玉一般的颜容和仪态。
按她这头已经获取到的信息来看,谢禛的身体已经亏空得挺厉害的了。
这人似乎从来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气血亏损得最是明显,粗暴推测可能是过劳加上不好好吃饭导致的。
工作狂都这样。
——所以这皮肤不仅白皙细腻,还隐约带着些许的病态苍白。
那种略显透明的肌理暗示着长期劳累后所带来的疲态,细细的青筋轻微可见,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她一般。
若是捕捉不及时,就容易忽略那一层隐隐的冷气和虚弱的气息。
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谢禛轻咳一声,眼中清光流转,似笑非笑:“宁姑娘,脉可诊完了?”
当然未完!
上回这么失了分寸还是上回呢。
“未完,谢大人且再等等。”宁时说罢,便复坐侧榻,重新搭上谢禛腕脉。
指尖触及那冰壶般的肌肤,刚刚退去些许的红意又迅速反扑而上。
眼前谢禛低垂着眼睫,鸦羽微颤,檀香萦绕,竟令她一时间险些忘了诊脉本身。
“大人气血虚亏,需静养调摄,切不可再熬夜劳神。”
总算把该说的话说出来了。
再?
趁热打铁?
谢禛总理疫务,晋地安危几系一身。
她若病重不起,岂不是......连累自己也前功尽弃?
虽然万一谢禛身死......
可能会有别的人顶上她的钦差疫务,自己倒也不是不能和接着他接洽,然而......
宁时沉默了一瞬,意外地不愿细想这个“万一”:
“谢大人政务繁重,宁时虽才疏学浅,愿每日为大人请脉,细察调养,断不能让病邪乘虚而入,侵扰大人玉体。”
话音未落,脸颊又是一阵灼热。
她心里暗骂自己:这话听起来,怎么......
带出点......莫名的暧昧?
“宁姑娘好意,谢某心领。”谢禛眼中似笑非笑,“不过我这身子自己清楚,些许虚损,不至于每日烦扰姑娘。”
宁时一怔,心头微堵,被那清冷目光泼了盆凉水。
“可......”
话未完,谢禛轻咳一声,起身,袍袖拂过案几,带起一缕檀香。
“百姓未安,疫病未除,眼下更要紧的并非谢某的身体。”
宁时一怔,心口像是被什么轻轻磕了一下,说不上疼,却也不太舒服。
厅中一时沉静,仿佛连落地的尘埃都不敢再动。
宁时抿唇,倒也没再强求。
她看得明白谢禛大抵对自己还有戒心和疏离,也只能退半步,止于礼数。
宁时垂下眼睫,掩住眼中翻涌的情绪,唇角却仍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倒也体面:“那便好。既如此,宁某就不再打扰谢大人政务了。”
说罢,起身,理了理衣襟,姿态有礼又不失分寸。
谢禛点了点头,声线仍是惯常的清冷温柔:“偏堂备有茶水点心,姑娘劳顿一路,可先去歇息片刻。”
“多谢大人。”她应了一声,便随着门侧的小婢轻步出了厅堂。
......
刚一出门,她就听见后头几位副将窃窃私语:
“你们瞧见没?”络腮胡的赵参将压着嗓子,“那姑娘耳根红得......跟我前几年在金陵吃的醉虾一个色儿。”
众人齐刷刷望向厨房方向——自从跟谢大人来了这鸟不拉屎的晋地,别说虾,连鱼腥都没闻过了。
“听说......”年轻些的李校尉左右张望,声音又低了三分,“这位宁姑娘跟大人在金陵时就......”手指头对在一起碰了碰。
“放屁!”军师模样的老者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这小姑娘看着也就十七八,当年在金陵才能有多大?”
突然又捻着胡须沉吟,“不过若是请脉日久生情......”
“老不修!”
“龌龊!”
几双靴子同时踹过去,老者灵活地躲到廊柱后:“急什么?你们不想大人身边有个知冷热的?”
众人正八卦得热火朝天,忽然有人一抬头,看见宁时已立在不远处。
突然安静。
几人神色顿变,像被冷水兜头一泼,齐齐噤声,讪讪转头,有的咳嗽,有的装作在看天。
“......姑娘早。”
“今儿天真不错哈。”
“对、对,风挺清爽的......”
宁时:???
你们闲出屁来了吧?
她默默看了眼晴光正好的天色,又扫过这群突然对地板产生浓厚兴趣的将领,最终把视线落在前来引路的丫鬟身上。
“走吧。”宁时转身,药碗在托盘上轻轻一晃,“咱们去偏堂先看看。”
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舒气声。
于是药香在廊下弥漫,宁时的衣角扫过青砖,带起几片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枯叶。
身后那群文武官员的呼吸声渐渐远了,只剩下丫鬟的绣鞋踩在落叶上的细碎声响。
喜欢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
你们......到底在擅自误会个什么啊。
本来就尴尬,现在更是脚趾能抠出一座拙政园的程度了。
“咳,谢大人。”
宁时闷了半晌,脸上的不自然的红潮才褪下去了些,终于憋出声来,“适才言语多有冒昧,谢大人莫怪。我......”
她抬眼看了一眼近在眼前的谢禛,对方神色从容寡淡得很,好似刚刚的那一段小插曲并没有对她产生任何影响一般。
是不是她自己反应过度了?
虽然刚刚堂前失仪确实丢人——当然她并不是十分记挂这一点——当然也并不是完全不记挂,但她意外地没法接受在谢禛眼前这样丢人,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
原因是什么?
难不成她才见了谢禛第一眼,第一面就心动得无可抑制了?
何等的登徒浪子,何等的好色小人。
暗暗啐了自己一口之后,她垂眸落到谢禛白得过分的皓腕上。
自然,谢禛应该白。
她理应这么白,和谢灵伊一样,从来不是什么出身低微,需要抛头露面汗滴禾下土的主。
但就她一个医术还行的医者目力所及,学识所达的,却不仅仅只见到谢禛如玉一般的颜容和仪态。
按她这头已经获取到的信息来看,谢禛的身体已经亏空得挺厉害的了。
这人似乎从来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气血亏损得最是明显,粗暴推测可能是过劳加上不好好吃饭导致的。
工作狂都这样。
——所以这皮肤不仅白皙细腻,还隐约带着些许的病态苍白。
那种略显透明的肌理暗示着长期劳累后所带来的疲态,细细的青筋轻微可见,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她一般。
若是捕捉不及时,就容易忽略那一层隐隐的冷气和虚弱的气息。
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谢禛轻咳一声,眼中清光流转,似笑非笑:“宁姑娘,脉可诊完了?”
当然未完!
上回这么失了分寸还是上回呢。
“未完,谢大人且再等等。”宁时说罢,便复坐侧榻,重新搭上谢禛腕脉。
指尖触及那冰壶般的肌肤,刚刚退去些许的红意又迅速反扑而上。
眼前谢禛低垂着眼睫,鸦羽微颤,檀香萦绕,竟令她一时间险些忘了诊脉本身。
“大人气血虚亏,需静养调摄,切不可再熬夜劳神。”
总算把该说的话说出来了。
再?
趁热打铁?
谢禛总理疫务,晋地安危几系一身。
她若病重不起,岂不是......连累自己也前功尽弃?
虽然万一谢禛身死......
可能会有别的人顶上她的钦差疫务,自己倒也不是不能和接着他接洽,然而......
宁时沉默了一瞬,意外地不愿细想这个“万一”:
“谢大人政务繁重,宁时虽才疏学浅,愿每日为大人请脉,细察调养,断不能让病邪乘虚而入,侵扰大人玉体。”
话音未落,脸颊又是一阵灼热。
她心里暗骂自己:这话听起来,怎么......
带出点......莫名的暧昧?
“宁姑娘好意,谢某心领。”谢禛眼中似笑非笑,“不过我这身子自己清楚,些许虚损,不至于每日烦扰姑娘。”
宁时一怔,心头微堵,被那清冷目光泼了盆凉水。
“可......”
话未完,谢禛轻咳一声,起身,袍袖拂过案几,带起一缕檀香。
“百姓未安,疫病未除,眼下更要紧的并非谢某的身体。”
宁时一怔,心口像是被什么轻轻磕了一下,说不上疼,却也不太舒服。
厅中一时沉静,仿佛连落地的尘埃都不敢再动。
宁时抿唇,倒也没再强求。
她看得明白谢禛大抵对自己还有戒心和疏离,也只能退半步,止于礼数。
宁时垂下眼睫,掩住眼中翻涌的情绪,唇角却仍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倒也体面:“那便好。既如此,宁某就不再打扰谢大人政务了。”
说罢,起身,理了理衣襟,姿态有礼又不失分寸。
谢禛点了点头,声线仍是惯常的清冷温柔:“偏堂备有茶水点心,姑娘劳顿一路,可先去歇息片刻。”
“多谢大人。”她应了一声,便随着门侧的小婢轻步出了厅堂。
......
刚一出门,她就听见后头几位副将窃窃私语:
“你们瞧见没?”络腮胡的赵参将压着嗓子,“那姑娘耳根红得......跟我前几年在金陵吃的醉虾一个色儿。”
众人齐刷刷望向厨房方向——自从跟谢大人来了这鸟不拉屎的晋地,别说虾,连鱼腥都没闻过了。
“听说......”年轻些的李校尉左右张望,声音又低了三分,“这位宁姑娘跟大人在金陵时就......”手指头对在一起碰了碰。
“放屁!”军师模样的老者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这小姑娘看着也就十七八,当年在金陵才能有多大?”
突然又捻着胡须沉吟,“不过若是请脉日久生情......”
“老不修!”
“龌龊!”
几双靴子同时踹过去,老者灵活地躲到廊柱后:“急什么?你们不想大人身边有个知冷热的?”
众人正八卦得热火朝天,忽然有人一抬头,看见宁时已立在不远处。
突然安静。
几人神色顿变,像被冷水兜头一泼,齐齐噤声,讪讪转头,有的咳嗽,有的装作在看天。
“......姑娘早。”
“今儿天真不错哈。”
“对、对,风挺清爽的......”
宁时:???
你们闲出屁来了吧?
她默默看了眼晴光正好的天色,又扫过这群突然对地板产生浓厚兴趣的将领,最终把视线落在前来引路的丫鬟身上。
“走吧。”宁时转身,药碗在托盘上轻轻一晃,“咱们去偏堂先看看。”
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舒气声。
于是药香在廊下弥漫,宁时的衣角扫过青砖,带起几片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枯叶。
身后那群文武官员的呼吸声渐渐远了,只剩下丫鬟的绣鞋踩在落叶上的细碎声响。
喜欢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