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多一种税-《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在长安城过了节日以后但是唐俭和侯君集还没有出大的时候,李承乾便下令将库存里面的火药全都搬空了。

  虽然搬空了,但是远没有达到李承乾心目中的数量,,

  在这个鞭炮由官府专营的时代,朝廷手中的确存有一定数量的黑火药库存。

  然而,这些库存实在是少得可怜,经过上元节这样盛大节日的消耗之后,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这个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去除黑火药中的杂质,因此其性能受到极大影响,最多也就只能用来制作成鞭炮之类的呲花玩具,根本无法投入到实际战斗当中去使用。

  所以在制作完烟花爆竹以后,朝廷不会存那么多的黑火药的,这东西要是烧起来,乐子可就大了。

  不过得益于东宫制冰产业的发展,他手头拥有着大量的硝石。

  有了充足的原料供应,一批混合了从甘蔗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白糖的小当量炸药应运而生。

  这批炸药虽然威力达不到后世的那种水平,但是也能用了。

  在暂时没有解决大幅度提升威力的情况下,李承乾用了一种朴实无华的方法。

  堆剂量。

  但是这些炸药的威力还是达不到炸毁城墙的地步。

  所以最后的运用方式,就跟李承乾跟崔季舒所说的一样。

  炸塌。

  因为这次来是开采煤矿的缘故,侯君集可是带了一批煤炭工人一起来的。

  而这些人,全都是挖地道的好手。

  虽然说前两次有些不顺手,效果没有计划中那么好,但好歹也是出现了一处可以让攻城士兵徒步上去的斜坡。

  后面有了经验以后,城墙塌陷后形成的斜坡角度也就越来越小,侯君集他们的攻伐速度也就越来越快。

  “可惜殿下准备的太少了。”

  后怕之余的侯君集还是有些惋惜。

  仅仅是用炸塌的方式,攻下了四座城池,侯君集带来的黑火药便用完了。

  不过原本李承乾也没打算凭借侯君集这么一支军队吞下高句丽,这只不过是侯君集立功心切导致的结果。

  “不过倒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这玩意。”

  这东西虽然好用的很,但是侯君集总觉得用了以后,自已这个人就跟挂件一样,根本没有发挥才华的余地。

  “接下来,便轮到我了。”侯君集微微眯着眼睛看向平壤的方向。

  他现在已经占据了先机。

  一步先便是步步先,更何况高句丽的情况摆在那里,双方掣肘,一时之间难以分出胜负。

  而对于这两个势力来讲,对方要做的事情,不管对或不对,先反对再说。

  即使是大难临头了,说不定还在互咬呢。

  这就是所谓的,现实往往比网文还不需要逻辑。

  “不过我虽然不担心,但是侯君集和唐俭两个家伙凑到一起,我很怀疑他们俩个会不会按照我们预定的计划行动。”

  李承乾对此也没有办法。

  从侯君集那里的信使来到长安,需要一个月。

  他现在了解到的情况,还是侯君集他们沿途拜访寺庙的消息。

  这就是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长安的消息,太滞后了。

  李承乾的心中大致猜到侯君集他们会做些什么。

  利刃在手杀心四起。

  而这群武将本就是立功心切的性子,偏偏又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要说侯君集不会做些什么,李承乾和李二谁都不会信的。

  “要是赢了还好说,输了还破坏了我的计划....”

  汉唐两代不像宋之后的那种朝代,边疆向外开战是不需要经过中央同意的。

  这两个朝代,还没有把周边的国家当人看...

  像是汉四郡,当时的玄菟郡可是年年和鲜卑打架,汉中央是从来不会管的,反而年年给幽州拨款以弥补亏空。

  打赢了有奖励,打输了有牢车。

  侯君集输了就要有承担兵败后果的准备。

  “大唐起事太快了,不像汉朝有文景之治的底子在那里摆着,只能依靠仆从军和大量使用奴隶来弥补人口的不足。”

  李承乾知道现在的大唐最怕的就是陷入战争的泥潭,低廉的战争成本也代表着这套制度需要不断的胜利。

  一旦被人发现大唐原来不是不可战胜的,就会出现一连串的反应。

  所以李承乾只能希望侯君集珍惜一点自已的小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贞观元年到贞观十年,居然只不过从290W户到了300W户?”李承乾看着手中统计过来的数字人都气笑了。

  他不知道李二是如何忍受得了这种增长幅度的。

  明明这十年的战争烈度是很低的,而且并没有什么大的灾祸出现,这种增长速度是绝对不正常的。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有人藏匿了大量的人口。

  像河北道这种地方,不同于民族矛盾有效缓和了阶级矛盾的陇右道。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那些寺庙、豪强以及世家可都是藏匿人口的高手!

  尤其是佛门,一旦昌盛起来,简直就是国家的一大累赘。

  他们既不从事农耕劳作以缴纳赋税,又无法像普通百姓那样繁衍后代增加人口。

  自从开始逐渐勒令和尚还俗和收缴寺庙的土地分发给长安附近的百姓以后,各个村落之间的市集都因此热闹了一些。

  “说到底,还是刀子更利一些。”

  李承乾知道不动刀子这些被藏匿的人口是不会乖乖的浮出水面的。

  按照均田制分发下去的土地正常家庭是肯定耕种不完的,但是你可以用奴隶啊。

  陇右道都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使用奴隶耕种了,随着陇右道奴隶市场的逐渐饱和,肯定会有大量的奴隶输送到其他地方。

  不过奴隶也是很贵的,一般家庭用不起,这就需要朝廷进行补贴了。

  而补贴的钱,自然要从那些大规模使用仆从的家庭抽取。

  还是那句话,那么多的人放出去种田不好吗?

  要是想要用几十个人伺候一个人,那就别怪朝廷收重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