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荀采变娘子-《三国之从小兵崛起》

  在一阵敲锣打鼓,欢快的气氛中刘攀的东汉第二场婚礼圆满的结束了!

  傍晚之时,刘攀因为饮酒较多,特别是颍川书院的学生,那简直是把刘攀往死里灌啊。

  可能是因为刘攀这狗贼,娶走了他们心中的白月光吧!

  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跟刘攀一杯一杯的干。

  终于,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在丫鬟的指引下刘攀走向荀采的闺房,也是今晚的洞房。

  看着近在咫尺的家人,刘攀此时也是有心无力啊。

  鼓足了莫大的劲,终于晃晃悠悠的挑开了新娘的红盖头!

  一掀开红色盖头,刘攀便看到一张完美而带着幸福的俏脸。

  她脸上带着羞涩和期待。

  她的皮肤白皙如雪,娇嫩细腻。她的眉眼间流露出一丝幸福的笑意,双唇微启,仿佛要说出什么甜蜜的话语。

  在刘攀的视角中,今天盛装打扮的采儿不同于初次相遇的中性美。

  今天的采儿,穿着大红色丝制嫁衣,头发盘起,两边鬓角的发丝垂下。

  头上插着一根玉钗,多了几分柔媚,多了几分华贵。

  本是玉美人,何来雌雄变?

  没有了一丝一毫先前的洒脱和俏皮,今夜的荀采只有如玉般的羞涩和柔媚。

  刘攀无耻的咽下一口唾沫,先前的酒劲瞬间烟消云散!

  “夫君!!”

  “你醉了吗?”

  小妮子带着香气的话语从樱桃小嘴呼了出来!

  “娘子,酒不醉人自醉。”

  “你太美了,完全把我迷倒 了!”

  刘攀此时完全沉迷于绝世的容颜中去了,他醒不来,也不想醒来了!

  小城花烛动,戚里画新蛾。

  隐扇羞应惯,含情愁已多。

  轻啼湿红粉,微睇转横波。

  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过。

  人生有两大乐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虽说刘攀今晚不是金榜题名,更何况现在这个时代就没有科举,收了几个大才对以后的大业影响深远。

  也算是一喜了吧?

  今晚的刘攀绝对是幸福而完美的一夜,双喜临门。

  烛光了微微的影子晃动,皎洁的月光仿佛也羞涩起来,躲进云层中去了。

  雄鸡报晓时,刘攀慢慢的睁开了双眼。

  看着旁边初经人事的娘子还在睡梦中,脸颊上干涸的眼泪,嘴角扬起的微笑。

  都象征着采儿的幸福与快乐。

  荀家的门口,刘攀的五百近卫,还有荀彧,陈群带着的整整十匹马车。

  相比而言,徐庶倒显得简单多了,刘攀在让许三多在城中雇的一辆宽大舒适的马车供徐庶母子使用,便于路上徐庶能随时照顾母亲。

  荀家侧门打开,九驾马车在车夫的指挥下依次出来。

  每辆马车都戴着大红花,原来这是采儿的嫁妆。

  刘攀刚刚知道的时候也是叹为观止,心想“这大家族真的是壕无人性啊,这么多东西都够刘攀养一年军队了吧!”最多的就是珠宝首饰,还有黄金白银装满了九辆车。

  站在门口,看着一辆辆马车。

  刘攀心想“要是这样再多结几次婚,这钱财来了也太快了!”

  想想还是算了,荀采就不说了,要是来的多了,自己两个老丈人是不是要发威了?

  荀采辞别父母,在刘攀的搀扶下坐上许三多连夜在城里置办的马车,马车上的大红花和大大的喜字让刘攀非常满意。

  不止刘攀,这辆马车停靠在这儿的时候,荀老头子也露出了笑容。

  还好这小子够重视自己的闺女!

  “岳父大人,小婿这就告辞了!有空您来并州!”

  刘攀抱拳告辞,确实该走了,自己的新员工徐庶和陈群都等不及要在并州走马上任了!

  “汉之!好好待我女儿!”

  真到离别的时候,嘴硬的老头子最放不下心的还是自己的闺女,谁又不是小棉袄呢?

  “岳父,您放心!我会一百个对采儿好的!”

  刘攀立马重重的拍胸保证,就差发誓了!

  “走吧!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老头子挥挥手转身进了大门,没有说什么。

  不过略带佝偻的背影,还是让荀采心里难受;无法抑制的哭了出来!

  “采儿,别伤心!我以后经常带你回来!”

  离去的马车上,刘攀安慰着自家娘子。

  因为照顾荀采的情绪,刘攀只得暂时留在马车上了。

  当车队驶离颍川十里的时候,荀采的情绪总算稳定下来了!

  因为怕同行的同窗说闲话,刘攀被赶下马车和荀彧等人骑马而行!

  出来月余,刘攀满载而归走上了回朔方的路。

  来时五百侍卫都是骑行,所以很快,但是离去都已拖家带口了!不得以刘攀一行人的速度缓慢了下来。

  “主公!恐天下有大变!”

  荀彧和刘攀骑马并行,看着来往匆匆的行人,还有明显变多的军士。

  “董卓乱政,东方诸侯恐有不服啊!我料东方诸侯与京师董卓之间必有一战!”

  荀彧就是荀彧,凭借往来的行人士兵,就判断出来诸侯讨伐董大魔王这种事。

  刘攀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的智慧。

  要不是刘攀知道不久后就会发生这样的事,仅仅只是这些现象,刘攀是打死也不会预料到董大魔王和诸侯的战争的。

  荀彧虽说没有贾诩,郭嘉这样的计谋,但是他把控全局的能力绝对是能和诸葛孔明不相上下的。

  “文若,那你觉得我们到时候要不要加入东方诸侯讨伐董卓呢?”

  刘攀其实知道后面讨董的事情,但是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加入讨董联盟。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刘攀很久了,一直没有个确定的想法,刚好荀彧说到这儿了,刘攀便想问问他如何看待此事。

  再说,刘攀觉得董卓这个人绝对是没有历史上写的那么残暴的。

  给刘攀的感觉还很豪爽,给人一种大气豪迈的感觉。

  在刘攀看来,董卓之所以被诸侯讨伐,是因为人心。

  人人都想成为董卓,但是都没有那个实力!

  怎么办?当然是联合起来把他拉下神坛,到时候再来商量最后归属!

  所以刘攀才会犹豫,因为真正经历了才知道,历史上几页纸是永远写不全这浪涛滚滚的巍峨大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