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僧见石勒迟疑,又指着李晓明说道:况且,当日王女身陷敌营,身受重伤,
多蒙这位陈将军费心为其治伤调养,每日亲奉汤药!
其后,他又暗中授意贫僧,携王女平安归还,此乃真仁厚义士之所为也!
就连贫僧这条性命,也承蒙陈将军一路多加照顾,方能活命!
赵王您乃明主,又岂能恩将仇报,枉杀义士?”
见浮图僧语气恳切,神情肃穆,石勒惊讶地道:“哦?……大师所言,果真如此?”
随即又面露苦笑,带着几分无奈解释道:“哎呀……大师有所不知,孤王本不欲胡乱杀人。
盖因堂下众人纷纷谏言,都说这姓陈的如昔日之吕布,乃反复无常之辈。
孤王这才不得已,而行此决断之事啊。”
这时,贺赖欢又站出来,看了李晓明一眼,
咬牙拱手说道:“末将愿为陈将军做保,若是陈将军日后做出对赵王不忠之事,请斩吾首。”
李晓明见贺赖欢豁出命来救他,心中实在是感激不尽,
当初在匈奴军中,时日并不多,但实没想到此人竟如此义气。
金珠也挺着胸脯出来说道:“父王,他若不是好人,也把我的头砍了......”
浮图僧微微一笑,上前对石勒道:“赵王方才此言差矣!
世人都道吕布反复无常,岂不知乱世艰难,人人如履薄冰,谁会不计较利益得失?
昔日曹孟德若能诚心收服吕布,华容道上又岂会向那关羽,卑躬屈膝以求活命?
赵王胸怀天下,志在寰宇,乃当世一等一的英雄豪杰,绝非那曹孟德短视忌才、心胸狭隘之人可比!
纵使此人心有疑虑或有反复之念,焉知假以时日,不能为大王之宏图伟略所折服?
纵使顽石,亦有点头之日啊!”
“哈哈哈哈......”
石勒闻言大笑,下阶向浮图僧拱手道:“大师乃深知孤王之人,
若非大师点醒,孤险些自毁栋梁,错失天下英雄矣!今已受教。
来人呀,为陈内史松绑,赐酒压惊。”
李晓明惊魂甫定,有些难以相信,这命悬一线的危机,竟被浮图僧三言两语地化解。
直到羯人侍从将他解开,又端来酒水请他饮用,
他狂饮三杯,这才稳住心神,抬头看石勒时,见石勒一双凤眼也在上下打量着他,
不禁心中一惊,又垂下头去,
石勒问李晓明道:“陈内史,你可愿归降我大赵,为孤王效力否?”
李晓明此时,想硬气也硬气不起来了,只好俯首帖耳地道:“既是王上抬爱,敢不从命?”
石勒又问众人道:“陈祖发既已归顺我大赵,该授何职呀?”
陈川见李晓明从鬼门关逃得命来,深怕他有朝一日咸鱼翻身,再报今日之仇,
急忙拱手道:“赵王,您一向英明,切勿被人骗了,此人朝秦暮楚,毫无忠心,实该......”
还未说完,石虎声如雷霆,大声呵斥道:“住口,你不过是个断脊的降将,焉敢质疑赵王的决断?
给我滚下去。”
陈川惊怵,口不能言。
“哎......石虎休得无礼。”
石勒止住石虎,又向陈川笑道:“陈太守弃暗投明,功劳不小,
孤封你为衮州刺史,明日即可前去赴任,
衮州乃安宁之地,陈刺史去那里赴任,从此不必再劳碌厮杀了,比你在豫州做郡守强的多,
哈哈哈哈......”
陈川心中寻思,若是做了刺史,官是大了许多,只是北面是羯人的老巢,
我一个光杆子前去上任,下面谁会服我,需得带上我的万余人马。
便开口道:“嗯......赵王,我的人马尚在城外,还需整顿......”
“人马可交接与石生,”
石勒一脸温和地笑道:“明日孤亲选精骑,随你前去赴任,
衮州地面,孤王的宗亲甚多,卿到任后,须得铁腕治事,可不许容私徇情哟!”
陈川闻言大急,心想,我他娘的没兵了,这以后出了事怎么办?
又慌忙开口道:“赵王,我的那些人马......”
石虎瞪眼大吼道:“什么你的人马?既投了赵王,一草一木皆是赵王的,
怎地?你还要讨价还价不成?”
陈川见石虎如同阎王,心里惧怕,看向赵王时,见赵王也变了脸色,一双凤眼直直地盯着他。
不禁脊背发凉,只好在心里叹了口气,俯首道:“陈川谨遵王命,明日即去赴任。”
石勒满意地“嗯”了一声,又看向李晓明,还未开口,
却见石生拱手上前道:“禀赵王,陈祖发颇有武艺,会放连珠箭,
在战场上曾与末将交过手,我们是不打不相识。”
说着冷冷地看了李晓明一眼,
又说道:“不如就让他在末将手下做个副将吧,来日与匈奴交战时,正好让他一展所长。”
石勒闻言喜道:“能与石生交手还被他称赞者,实是屈指可数,足见陈卿不凡了。
陈卿,你可愿在石生手下为将?”
李晓明眼见石生满眼的不怀好意,让自己在他手下做副将,八成是要报复前些日子的一箭之仇,
可此时若是断然拒绝,却难免会令石勒生出疑心。
正思忖间,却见程遐又跳了出来,鄙夷地瞅着李晓明说道:“王上即使留下了此人,
也不能将一丝一毫的兵权,交到此人之手,
须知他曾做过匈奴的安南将军,若是让他带兵去打刘曜,焉知他无二心?
用兵者,当以谨慎为要,存疑之人,万不可用。”
石生闻言,厌烦地瞥了程遐一眼,
赵王看了一眼李晓明,皱起眉头,也颇觉为难,
想了一会,突然又展眉笑道:“妙极!贺赖欢曾言,陈卿精于术算,有陶朱之才!
眼下孤数万大军云集虎牢,每日粮秣调拨、牛马草料、账目核验,繁琐如乱麻,
正缺个能掐会算的精细人儿——擢陈卿为督粮校尉,专司此务,岂非量才而用?”
李晓明心头狂喜!这差事不用冲锋陷阵、油水丰厚,简直是瞌睡递枕头!
旁人未及反应,他已敏捷地一揖到地,
声音洪亮得能震落檐角冰凌:“臣必鞠躬尽瘁,颗粒归仓,寸草不遗!”
那架势,活像捧住了聚宝盆。
石生和石虎皆怪异地看了他一眼,心想,这人原来是将军,是内史,
到了这里却只做了个校尉,还是管粮草牛马的,居然还如此高兴,可真是个不挑食的贱骨头。
石勒见他如此顺从,亦觉欢喜,抚慰他道:“粮草之事,干系甚大,陈卿切勿以职微而懈怠,
等孤王平定中原后,当挥师北进,扫平北疆余孽,那时必用陈卿为大将。
成功之日,裂土封侯,不在话下。”
李晓明又拱手谢过。
石勒今日收了陈川万余人马,和不计其数的粮秣牲口人丁,
又得了李晓明这个顺眼的三姓家奴,兴致颇高,
他捋须正欲吩咐摆宴,殿外侍卫却突然闯入,声音带着颤音: “启禀赵王!青州刺史曹嶷遣使求见!
那使者……形容甚是狼狈!”
多蒙这位陈将军费心为其治伤调养,每日亲奉汤药!
其后,他又暗中授意贫僧,携王女平安归还,此乃真仁厚义士之所为也!
就连贫僧这条性命,也承蒙陈将军一路多加照顾,方能活命!
赵王您乃明主,又岂能恩将仇报,枉杀义士?”
见浮图僧语气恳切,神情肃穆,石勒惊讶地道:“哦?……大师所言,果真如此?”
随即又面露苦笑,带着几分无奈解释道:“哎呀……大师有所不知,孤王本不欲胡乱杀人。
盖因堂下众人纷纷谏言,都说这姓陈的如昔日之吕布,乃反复无常之辈。
孤王这才不得已,而行此决断之事啊。”
这时,贺赖欢又站出来,看了李晓明一眼,
咬牙拱手说道:“末将愿为陈将军做保,若是陈将军日后做出对赵王不忠之事,请斩吾首。”
李晓明见贺赖欢豁出命来救他,心中实在是感激不尽,
当初在匈奴军中,时日并不多,但实没想到此人竟如此义气。
金珠也挺着胸脯出来说道:“父王,他若不是好人,也把我的头砍了......”
浮图僧微微一笑,上前对石勒道:“赵王方才此言差矣!
世人都道吕布反复无常,岂不知乱世艰难,人人如履薄冰,谁会不计较利益得失?
昔日曹孟德若能诚心收服吕布,华容道上又岂会向那关羽,卑躬屈膝以求活命?
赵王胸怀天下,志在寰宇,乃当世一等一的英雄豪杰,绝非那曹孟德短视忌才、心胸狭隘之人可比!
纵使此人心有疑虑或有反复之念,焉知假以时日,不能为大王之宏图伟略所折服?
纵使顽石,亦有点头之日啊!”
“哈哈哈哈......”
石勒闻言大笑,下阶向浮图僧拱手道:“大师乃深知孤王之人,
若非大师点醒,孤险些自毁栋梁,错失天下英雄矣!今已受教。
来人呀,为陈内史松绑,赐酒压惊。”
李晓明惊魂甫定,有些难以相信,这命悬一线的危机,竟被浮图僧三言两语地化解。
直到羯人侍从将他解开,又端来酒水请他饮用,
他狂饮三杯,这才稳住心神,抬头看石勒时,见石勒一双凤眼也在上下打量着他,
不禁心中一惊,又垂下头去,
石勒问李晓明道:“陈内史,你可愿归降我大赵,为孤王效力否?”
李晓明此时,想硬气也硬气不起来了,只好俯首帖耳地道:“既是王上抬爱,敢不从命?”
石勒又问众人道:“陈祖发既已归顺我大赵,该授何职呀?”
陈川见李晓明从鬼门关逃得命来,深怕他有朝一日咸鱼翻身,再报今日之仇,
急忙拱手道:“赵王,您一向英明,切勿被人骗了,此人朝秦暮楚,毫无忠心,实该......”
还未说完,石虎声如雷霆,大声呵斥道:“住口,你不过是个断脊的降将,焉敢质疑赵王的决断?
给我滚下去。”
陈川惊怵,口不能言。
“哎......石虎休得无礼。”
石勒止住石虎,又向陈川笑道:“陈太守弃暗投明,功劳不小,
孤封你为衮州刺史,明日即可前去赴任,
衮州乃安宁之地,陈刺史去那里赴任,从此不必再劳碌厮杀了,比你在豫州做郡守强的多,
哈哈哈哈......”
陈川心中寻思,若是做了刺史,官是大了许多,只是北面是羯人的老巢,
我一个光杆子前去上任,下面谁会服我,需得带上我的万余人马。
便开口道:“嗯......赵王,我的人马尚在城外,还需整顿......”
“人马可交接与石生,”
石勒一脸温和地笑道:“明日孤亲选精骑,随你前去赴任,
衮州地面,孤王的宗亲甚多,卿到任后,须得铁腕治事,可不许容私徇情哟!”
陈川闻言大急,心想,我他娘的没兵了,这以后出了事怎么办?
又慌忙开口道:“赵王,我的那些人马......”
石虎瞪眼大吼道:“什么你的人马?既投了赵王,一草一木皆是赵王的,
怎地?你还要讨价还价不成?”
陈川见石虎如同阎王,心里惧怕,看向赵王时,见赵王也变了脸色,一双凤眼直直地盯着他。
不禁脊背发凉,只好在心里叹了口气,俯首道:“陈川谨遵王命,明日即去赴任。”
石勒满意地“嗯”了一声,又看向李晓明,还未开口,
却见石生拱手上前道:“禀赵王,陈祖发颇有武艺,会放连珠箭,
在战场上曾与末将交过手,我们是不打不相识。”
说着冷冷地看了李晓明一眼,
又说道:“不如就让他在末将手下做个副将吧,来日与匈奴交战时,正好让他一展所长。”
石勒闻言喜道:“能与石生交手还被他称赞者,实是屈指可数,足见陈卿不凡了。
陈卿,你可愿在石生手下为将?”
李晓明眼见石生满眼的不怀好意,让自己在他手下做副将,八成是要报复前些日子的一箭之仇,
可此时若是断然拒绝,却难免会令石勒生出疑心。
正思忖间,却见程遐又跳了出来,鄙夷地瞅着李晓明说道:“王上即使留下了此人,
也不能将一丝一毫的兵权,交到此人之手,
须知他曾做过匈奴的安南将军,若是让他带兵去打刘曜,焉知他无二心?
用兵者,当以谨慎为要,存疑之人,万不可用。”
石生闻言,厌烦地瞥了程遐一眼,
赵王看了一眼李晓明,皱起眉头,也颇觉为难,
想了一会,突然又展眉笑道:“妙极!贺赖欢曾言,陈卿精于术算,有陶朱之才!
眼下孤数万大军云集虎牢,每日粮秣调拨、牛马草料、账目核验,繁琐如乱麻,
正缺个能掐会算的精细人儿——擢陈卿为督粮校尉,专司此务,岂非量才而用?”
李晓明心头狂喜!这差事不用冲锋陷阵、油水丰厚,简直是瞌睡递枕头!
旁人未及反应,他已敏捷地一揖到地,
声音洪亮得能震落檐角冰凌:“臣必鞠躬尽瘁,颗粒归仓,寸草不遗!”
那架势,活像捧住了聚宝盆。
石生和石虎皆怪异地看了他一眼,心想,这人原来是将军,是内史,
到了这里却只做了个校尉,还是管粮草牛马的,居然还如此高兴,可真是个不挑食的贱骨头。
石勒见他如此顺从,亦觉欢喜,抚慰他道:“粮草之事,干系甚大,陈卿切勿以职微而懈怠,
等孤王平定中原后,当挥师北进,扫平北疆余孽,那时必用陈卿为大将。
成功之日,裂土封侯,不在话下。”
李晓明又拱手谢过。
石勒今日收了陈川万余人马,和不计其数的粮秣牲口人丁,
又得了李晓明这个顺眼的三姓家奴,兴致颇高,
他捋须正欲吩咐摆宴,殿外侍卫却突然闯入,声音带着颤音: “启禀赵王!青州刺史曹嶷遣使求见!
那使者……形容甚是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