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激战渭水-《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正在与张春率领的匈奴重步兵厮杀的秦州兵,回头看看己方大营,燃起的熊熊大火,纷纷胆寒。

  孙文宇哈哈笑道:“大人,此次夜袭到这里其实就算成功了。”

  “嗯,只是这样么?”

  李晓明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心想,反正指挥的是匈奴人,何必再像以前一样谨慎?

  按理说,此次夜袭火攻,已经算是成功了,

  至于匈奴人伤亡多少,士兵是死是活,何必在意?

  不妨冒险试试心中的念头,若是成功了,或许可以挟大胜之功,向刘胤提提条件,

  大家好聚好散,让我们全身而退,继续上路出发,向东寻李许和郡主去。

  想到这里,向众人说道:“划着木筏,去到放火箭的那三名校尉那里。”

  木筏缓缓逼近,待到近前,

  只见水面上一字排开的,近二百条木筏上的弓箭手,仍然在没命地朝着叛军大营释放火箭。

  叛军大营此时已是一片火海,两百多座营房都在熊熊燃烧,

  北风卷起火焰,盘旋着升到空中,像一道道火龙,十分吓人。

  多有提着木桶救火的叛军士兵,逃跑不及,被卷进火海的。

  军营旁边有一整厩的战马,约有数十匹,因与军营距离尚远,被人忽视,未及时放出,

  待到火势无法控制时,才有叛军士兵想起,

  人还未跑到,大风卷着烈焰已经袭来,

  马匹惨叫嘶鸣,数十匹战马浑身带火冲破马厩,四处乱撞,更添混乱。

  秦州大军征用的一众民夫们,率先四散逃跑,

  又有不明所以的叛军士兵,见整个军营已被大火吞没,以为已经打了败仗,也争相逃跑。

  场面极度混乱,现场的将领也制止不住,好端端的一支先锋大军,此时已溃散一半。

  李晓明带着孙文宇、沈宁众人,正在一大片木筏当中,寻找三名校尉,

  只听后面传来惶急的呼喊之声,“陈将军......陈将军......”

  李晓明和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条木筏急速划来,待到近前,却是塔顿,

  火把光亮的映照下,只见塔顿脸色苍白,额头上挂着豆大的汗珠。

  李晓明疑问道:“你不在前面支援张春将军,跑到这里做什么?不想要脑袋了么?”

  塔顿拱手急道:“张春将军所率之军,已被敌军团团围住,现在撤也撤不下来了,怎么办?”

  李晓明闻言一惊,心想,本是个大胜仗,若是张春的一千重步兵折在这里了,即便仍是个胜仗,终归有所缺憾。

  略想了想,脸上作色,向塔顿怒道:“让你支援张春的,你支援的什么?

  你的五百弓箭手都是饭桶么?张春他们若是回不来了,你也不用回来了。”

  塔顿闻言,脸色涨红,额头上青筋暴起,

  憋了半天,说道:“罢了罢了,我们也上去算了,请将军看好我们的木筏,我带人登岸了。”

  说罢,让手下划着木筏,火速又回去了。

  李晓明众人一路搜寻,终于在最东边的木筏上,看见了那三名校尉,

  这三个家伙,见叛军二百多座营房俱被烧毁,军令已经完成,找了个最安全的地方,正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李晓明带着督战队赶到,大吼道:“你们三个混蛋在干些什么?

  知不知道前面的弟兄们,已经被敌军围困了?”

  三人见督战队到来,都为之一凛,纷纷止住说笑,

  一名校尉拱手道:“将军,我们放火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敌军大营已尽被焚毁。”

  李晓明板着脸,没好气地说道:“现在又有新命令了,

  本将现令你三人,率领所部兵卒,迅速靠岸,

  每筏只留一人看守,余者全部登岸击敌,救张春将军之军脱困,不得有误。”

  三人面面相觑,都不想动,

  先前那人又拱手道:“将军,我等所率之兵皆是弓箭手,

  一无盔甲在身,二无长枪迎敌,贸然上岸,实是后果难料,请将军......”

  话还没说完,李晓明大怒道:“大胆,竟敢临战抗命,督战队何在?”

  还没等李晓明下令,沈宁举着火枪从后面快步上前,对准此人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这名说话的校尉仰面朝天,直挺挺地栽倒在木筏之上,

  剩余两名校尉,望着地上同伴的尸体,惊的目瞪口呆,

  李晓明指着二人,声色俱厉地道:“抗命者就地处决。”

  两人见了棺材才掉泪,纷纷拱手作揖道:“愿遵陈将军之命,立刻率军登岸。”

  其中一名校尉高声喊道:“众军听令,随我登岸击敌,有敢退后者斩。”

  二人连呼数遍,水面上的近二百条木筏才慢慢腾腾地开动,向南岸驶去,

  李晓明带着督战队,在后面连连催促,但凡有划得慢的、掉队的,先捡倒霉的用火枪打死一个,

  于是,匈奴众军惶恐,争先恐后地向南岸划去,

  李晓明跟在后面,快到岸边时,就看见张春率领的重步兵,已变为圆阵,

  正被四五千秦州残兵团团围困,一千匈奴重甲兵,估计只剩余六百人左右。

  那些敌军将领眼见大营被烧,强行堵截回来这四五千人,失败的怒火,全发泄在张春的这一千重步兵身上。

  一众秦州将官手提环首刀,在外围不停地吆喝督战,想尽歼这支顽敌,以赎败军之罪。

  张春率领的重步兵,几乎斩杀了与自身同等数量的敌人,

  奈何敌人兵多,杀之不尽,且身上盔甲沉重,虽能抵挡刀枪,但作战已久,体力消耗巨大,

  这剩余的六百来人,此刻几乎只靠着身上的盔甲,抵挡敌人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许多人筋疲力尽,连手里的长枪都抬不起来了,已是强弩之末。

  塔顿率领的五百人,此刻已经登岸,

  都举着腰刀在外围,奋力与敌军厮杀,想突破敌军包围,救张春众人出来。

  张春见外围有救兵前来,大吼一声,亲自挺着长枪在前面狂捅乱刺,

  企图冲破包围,与塔顿的五百救兵汇合。

  只是敌兵是他们人数的七八倍,外围又有敌军将官督战,

  尽管张春和塔顿众人勇猛杀敌,但敌人就是抵死不退。

  照这样下去,塔顿所率领的五百人,要么被赶下水去,要么也有可能与张春众人一样被包围。

  正在危急关头,只听东边的水边,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

  敌兵和张春众人都举目去看,只见无数匈奴军兵挥舞着环首刀,从东边杀来。

  秦州军兵大惊,不少人大呼道:“匈奴援军来啦,匈奴援军又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