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果然是要南征!”
老三朱高燧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随即也不再去管旁边的老二朱高煦,直接跳上马儿快马加鞭去给朱高烁写信去了!
不过老二老三虽然看出了真相,但却没有传出去。
毕竟太上皇突然脱离大军去南征,军中的那些骄兵悍将岂能没有点想法?
说不定会带着军队一路追随而去!
如此,老爷子南征的事情可就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了!
所以如今只能他们一边掩盖真相,一边焦急等到朱高烁那边能有办法阻拦!
另一边。
皇宫之内,朱高烁接到了老三送来的加急信件。
等看完指挥顿时怒急,一只手狠狠的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胡闹!”
砰!
这实木做的桌子顿时四分五裂。
也幸好他收了些力气,否则御书房内众多内阁官吏肯定会死伤几个。
一众内阁官吏心中唏嘘不已。
都说伴君如伴虎,那是因为皇帝喜怒无常。
终归还是有辩解的希望!
可当今皇帝虽然从不对他们发火,但一块不知从哪里来的木头,就会让人莫名其妙的一命呜呼了。
这是真正的生死无常!
朱高烁自然也看到了众官吏那眼神之中的恐惧。
所以收敛了怒火看向梁安。
“吩咐下去,以后朕的桌子全换成钢铁的!”
“是!”
梁安连忙拱手答是,但他却没有急着离开。
因为他清楚,皇爷突然发怒必然有缘由。
果然没出他所料,朱高烁再次开了口。
“传令下去,所有太上皇沿途所经过的省,府,县,全力阻止太上皇到达乌斯藏。”
“凡成功阻止者,朕重重有赏!”
“是!”
梁安这才行礼走开。
待他离开之后,朱高烁又沉思片刻,立即召来了户部和工部。
看着朱高烁面前的桌案消失不见,夏原吉和宋礼两人顿时醒悟。
当今便问道:“皇上,太上皇又跑哪里去了?”
毕竟这普天之下,能让朱高烁生气的似乎就只有太上皇的事情了。
朱高烁叹了口气,随即指了指身后的大明疆域图。
“他去南边了,听三哥的意思,他大概率是想从乌斯藏出发,攻打南方诸国!”
“什么?”
“打南方诸国?”
夏原吉和宋礼两人都惊呆了。
从东岔河台到乌斯藏何止千里之遥?
太上皇带着三十万大军南下,也不知会浪费多少钱粮。
还真不如就地征召南方各军出征。
而朱高烁接下来的话,让他们瞬间明白了朱棣也不傻。
“他带着自己的三千亲卫一路向南,最终会到达乌斯藏。”
“朕已经下旨,让沿途各官吏全力阻止。”
“不过依太上皇的心性,恐怕没有人能阻止他。”
“所以朕要做另一手准备,组建南征大军,召你们前来,就是为了商议此事。”
夏原吉和宋礼两人闻言,顿时就明白了事情的紧迫。
太上皇就三千人,他如果真的执意要南征,恐怕会死在外头。
所以必须早早筹备辎重,让南方各军出动。
当今,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便立即拱手道:“臣定将誓死完成任务!”
户部筹集辎重!
工部加紧开通道路,确保在朱棣到达乌斯藏之前,准备好一切。
很快,夏原吉和宋礼就离开了。
而等他们走后,朱高烁又召来了五军都督府。
毕竟南方足有近六十万大军,具体征召哪些,要提前商议好。
不过让朱高烁震惊,且不可思议的是。
五军都督府竟然早已做好各种计划。
他们不仅有南征的,甚至就连攻打南洋诸国的计划都有。
只待一声令下,早已计划好的各支军队就能迅速赶往集结地点。
“你们准备的很充分啊?”
听到这话,五军都督府的各位将领不由得挠头憨笑。
“托皇上您福,咱们大明各军都想对外打仗。”
毕竟东征倭国那一仗,直把天下各将领激动的够呛。
能够碾压所有人的火器,让大明军队的作战损失可以降到最低。
充足的饷银,丰厚的安家费,让他们心中就只有杀敌这一个念头。
因此各军将领几乎天天都向五军都督府送来请战书。
而如果只是强行压下去,又难免会挫伤士气。
所以他们只能画大饼!
各天下各军都提前分配作战目标,而今日刚好用上。
随着五军都督府的战令下达,安南周边的猴子顿时觉得压力骤减。
有人觉得明军是不想打了,所以主动进攻安南各府县。
可得到的,却是那能把身体撕成碎片的炮弹以及火铳弹。
整个南方六十万大军,足足抽调了二十万人,几乎是放下所有辎重粮草,轻装上阵奔赴乌斯藏。
只是还未等他们到达蜀地,朱棣便已经到达了乌斯藏最南边。
当地的土司自然是热情招待,至于出兵,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毕竟他们手里的兵力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并不是为了给大明效忠的。
而朱棣对此也完全没有任何期待,他只是看着其中一个土司。
“你就是卓尼些地?”
面对他这突然的开口,混在人群之中并不显眼的卓尼些地心中一紧。
随即连忙站出行起大礼。
“禀告大太上皇陛下,小民正是卓尼些地!”
他不知道朱棣这个太上皇为何突然点他的名。
但他觉得自己数年前做的事情天衣无缝,所以虽然心中忐忑,但表面之上却没有展现分毫。
朱棣看着面前行大礼的卓尼些地。
心中自然是有些怒气的,毕竟他敢去刺杀老四。
可很快,他突然笑了一下。
“你不错啊,日后必然能给整个乌斯藏带来福报!”
毕竟日后让乌斯藏改土归流,这卓尼些地就是一个极好的借口。
这些天来,他自进入乌斯藏以后,就只看到一片地狱景象。
百姓活的不如狗,是真正的不如狗。
那些乌斯藏的贵族,甚至把百姓视作了比畜生还低的东西。
这让朱棣都有心想要直接在乌斯藏掀起改土归流的浪潮。
但最终,他还是强忍着不适放弃了。
因为比起老四,他终究没有那么全面。
而对面的卓尼些地见他突然夸自己,直接就懵了。
老三朱高燧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随即也不再去管旁边的老二朱高煦,直接跳上马儿快马加鞭去给朱高烁写信去了!
不过老二老三虽然看出了真相,但却没有传出去。
毕竟太上皇突然脱离大军去南征,军中的那些骄兵悍将岂能没有点想法?
说不定会带着军队一路追随而去!
如此,老爷子南征的事情可就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了!
所以如今只能他们一边掩盖真相,一边焦急等到朱高烁那边能有办法阻拦!
另一边。
皇宫之内,朱高烁接到了老三送来的加急信件。
等看完指挥顿时怒急,一只手狠狠的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胡闹!”
砰!
这实木做的桌子顿时四分五裂。
也幸好他收了些力气,否则御书房内众多内阁官吏肯定会死伤几个。
一众内阁官吏心中唏嘘不已。
都说伴君如伴虎,那是因为皇帝喜怒无常。
终归还是有辩解的希望!
可当今皇帝虽然从不对他们发火,但一块不知从哪里来的木头,就会让人莫名其妙的一命呜呼了。
这是真正的生死无常!
朱高烁自然也看到了众官吏那眼神之中的恐惧。
所以收敛了怒火看向梁安。
“吩咐下去,以后朕的桌子全换成钢铁的!”
“是!”
梁安连忙拱手答是,但他却没有急着离开。
因为他清楚,皇爷突然发怒必然有缘由。
果然没出他所料,朱高烁再次开了口。
“传令下去,所有太上皇沿途所经过的省,府,县,全力阻止太上皇到达乌斯藏。”
“凡成功阻止者,朕重重有赏!”
“是!”
梁安这才行礼走开。
待他离开之后,朱高烁又沉思片刻,立即召来了户部和工部。
看着朱高烁面前的桌案消失不见,夏原吉和宋礼两人顿时醒悟。
当今便问道:“皇上,太上皇又跑哪里去了?”
毕竟这普天之下,能让朱高烁生气的似乎就只有太上皇的事情了。
朱高烁叹了口气,随即指了指身后的大明疆域图。
“他去南边了,听三哥的意思,他大概率是想从乌斯藏出发,攻打南方诸国!”
“什么?”
“打南方诸国?”
夏原吉和宋礼两人都惊呆了。
从东岔河台到乌斯藏何止千里之遥?
太上皇带着三十万大军南下,也不知会浪费多少钱粮。
还真不如就地征召南方各军出征。
而朱高烁接下来的话,让他们瞬间明白了朱棣也不傻。
“他带着自己的三千亲卫一路向南,最终会到达乌斯藏。”
“朕已经下旨,让沿途各官吏全力阻止。”
“不过依太上皇的心性,恐怕没有人能阻止他。”
“所以朕要做另一手准备,组建南征大军,召你们前来,就是为了商议此事。”
夏原吉和宋礼两人闻言,顿时就明白了事情的紧迫。
太上皇就三千人,他如果真的执意要南征,恐怕会死在外头。
所以必须早早筹备辎重,让南方各军出动。
当今,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便立即拱手道:“臣定将誓死完成任务!”
户部筹集辎重!
工部加紧开通道路,确保在朱棣到达乌斯藏之前,准备好一切。
很快,夏原吉和宋礼就离开了。
而等他们走后,朱高烁又召来了五军都督府。
毕竟南方足有近六十万大军,具体征召哪些,要提前商议好。
不过让朱高烁震惊,且不可思议的是。
五军都督府竟然早已做好各种计划。
他们不仅有南征的,甚至就连攻打南洋诸国的计划都有。
只待一声令下,早已计划好的各支军队就能迅速赶往集结地点。
“你们准备的很充分啊?”
听到这话,五军都督府的各位将领不由得挠头憨笑。
“托皇上您福,咱们大明各军都想对外打仗。”
毕竟东征倭国那一仗,直把天下各将领激动的够呛。
能够碾压所有人的火器,让大明军队的作战损失可以降到最低。
充足的饷银,丰厚的安家费,让他们心中就只有杀敌这一个念头。
因此各军将领几乎天天都向五军都督府送来请战书。
而如果只是强行压下去,又难免会挫伤士气。
所以他们只能画大饼!
各天下各军都提前分配作战目标,而今日刚好用上。
随着五军都督府的战令下达,安南周边的猴子顿时觉得压力骤减。
有人觉得明军是不想打了,所以主动进攻安南各府县。
可得到的,却是那能把身体撕成碎片的炮弹以及火铳弹。
整个南方六十万大军,足足抽调了二十万人,几乎是放下所有辎重粮草,轻装上阵奔赴乌斯藏。
只是还未等他们到达蜀地,朱棣便已经到达了乌斯藏最南边。
当地的土司自然是热情招待,至于出兵,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毕竟他们手里的兵力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并不是为了给大明效忠的。
而朱棣对此也完全没有任何期待,他只是看着其中一个土司。
“你就是卓尼些地?”
面对他这突然的开口,混在人群之中并不显眼的卓尼些地心中一紧。
随即连忙站出行起大礼。
“禀告大太上皇陛下,小民正是卓尼些地!”
他不知道朱棣这个太上皇为何突然点他的名。
但他觉得自己数年前做的事情天衣无缝,所以虽然心中忐忑,但表面之上却没有展现分毫。
朱棣看着面前行大礼的卓尼些地。
心中自然是有些怒气的,毕竟他敢去刺杀老四。
可很快,他突然笑了一下。
“你不错啊,日后必然能给整个乌斯藏带来福报!”
毕竟日后让乌斯藏改土归流,这卓尼些地就是一个极好的借口。
这些天来,他自进入乌斯藏以后,就只看到一片地狱景象。
百姓活的不如狗,是真正的不如狗。
那些乌斯藏的贵族,甚至把百姓视作了比畜生还低的东西。
这让朱棣都有心想要直接在乌斯藏掀起改土归流的浪潮。
但最终,他还是强忍着不适放弃了。
因为比起老四,他终究没有那么全面。
而对面的卓尼些地见他突然夸自己,直接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