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更致命-《踏出女子监狱后,三千囚徒誓死追随》

  数据洪流在屏幕上凝固成一张星图。

  这不是宇宙的星图,而是权力的。每一个光点,都是“源初议会”的一个节点。它们盘踞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像一张无形无影的蛛网,将整个世界笼罩其中。

  “洞察者系统……完成了初步扫描。”祁安的声音从数据海洋的中心传来,带着一丝机械般的平铺直叙,却无法掩盖其下涌动的暗流。

  屏幕上,光点被逐一标注。

  罗斯柴尔德分支,北美金融控制节点

  共济会高阶成员,欧洲意识形态渗透

  ‘生命摇篮’基因科技,南美秘密实验基地

  东瀛皇室,亚洲旧秩序维系者

  ……

  一个个名字,一个个组织,平时只存在于阴谋论的边缘地带,此刻却被冰冷的数据钉死在地图上。它们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掌控着世界运转的庞大黑手。

  韩漫感觉自己的牙齿在打战。“开什么玩笑……这、这怎么可能?我们是在和全世界为敌吗?”

  “不是全世界。”沈霞的声音很冷,她走到屏幕前,视线在一个个名字上扫过,像是在审视自己的猎物清单,“只是寄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群蛀虫。”她的手指点在其中一个光点上——‘黑水’国际,中东代理人战争执行方。

  “这个名字,我认得。”她说,“三年前,沈家有一批情报员在叙利亚失踪,最后传回来的消息,就和他们有关。”

  过去与未来,在这一刻奇异地连接。复仇的火焰并未熄灭,只是找到了真正的源头。

  “他们太分散了,也太庞大了。”苏俊的眉头紧锁,他关心的不是敌人有多少,而是该从哪里下手。“祁安,找出他们的指挥中枢,或者是最薄弱的环节。我需要一个可以撕开的口子。”

  “正在尝试。”祁安回应,“议会的结构并非传统的金字塔。它更像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每个节点都有相当的自主权,同时又被底层的逻辑协议牢牢捆绑。要找到核心……需要更深度的渗透。”

  数据流再次加速,无数代码像利剑般刺向那些光点,试图剖析其内部的运作机理。

  突然,屏幕上代表祁安进攻方向的蓝色数据流,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

  不止是墙。

  那堵墙活了过来。

  无数猩红色的数据点从议会的网络中凭空出现,它们迅速链接,编织成一张反向包围的巨网,朝着祁安的“洞察者”系统反扑而来。

  警报:检测到高阶‘哨兵’协议

  警报:对方正在拓扑扫描,试图反向追踪信源

  警报:遭遇‘迷宫’式数据陷阱,连接正在被污染

  刺耳的电子音在空旷的空间内回荡。

  “怎么回事?”苏俊厉声问道。

  “他们发现我了。”祁安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波动,“不,不是发现。是他们一直在等。这是一个陷阱。一张……专门为我们准备的网。”

  韩漫吓得跳了起来,“他们能找到这里?快断网!拔电源!”

  “没用的。”祁安的声音急促起来,“这不是常规网络追踪。这是一种‘气味’标记。从我们激活‘洞察者’,开始大规模搜集他们信息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被标记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顺着气味找到我们。”

  猩红色的数据网在屏幕上越收越紧,像一只正在合拢的巨兽之口。

  “能摆脱吗?”苏俊问。

  “可以。但需要时间。而且,他们会知道我们怕了。”祁安说,“下一次,他们布下的网会更密,更致命。”

  苏俊看着屏幕上那张狰狞的红网,它不仅在追踪,还在分析。分析祁安的攻击模式,分析“洞察者”的系统架构。敌人的AI,在学习。

  “你说的‘我们’,是指你,还是我们所有人?”沈霞突然开口,她的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匕首上。这个问题,残酷而现实。

  祁安沉默了片刻。

  “是我。”他回答,“追踪的终点,是我的意识。但如果我被捕获,你们所有人的信息,都会暴露。”

  这个瘦弱的少年,是他们最强的矛,也是最脆弱的盾。

  沉重的压力,让韩漫几乎无法呼吸。“那怎么办?我们总不能坐在这里等死吧!”

  “不。”苏俊否定道,“我们不逃,也不等。”

  他转向那片数据海洋,仿佛能穿透无数代码,看到中心的祁安。

  “祁安,你刚才说,他们在学习你,对吗?”

  “是。每一次攻防,他们都在解析我的行为模式。”

  “那就给他们想要的。”苏俊的决策快得像一道闪电,“把你的‘面具’扔出去一个。用你最擅长的方式,伪造一个身份,一个假的攻击源,让他去追。”

  祁安立刻明白了苏俊的意图。“声东击西?但这只能拖延……”

  “不是拖延。”苏俊打断他,“是引诱。我要你一边用假身份吸引他们的主力,一边用你的本体,跟着他们的追踪路径,反向渗透进去。他们想找到猎人,那我们就顺着猎犬的绳子,找到那个牵绳的人。”

  这个计划,疯狂到了极点。

  等于是在悬崖上走钢丝,底下是万丈深渊,而敌人还在对面不停地晃动绳索。

  “风险太高。”祁安说,“一旦被识破,他们的‘哨兵’会瞬间锁定我的本体,我会被数据洪流撕碎。”

  “那你有多大把握?”

  “理论上……不超过三成。”

  “够了。”苏俊的回答不带一丝犹豫。

  韩漫张大了嘴,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这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这不是战斗,这是赌博,赌上所有人的命。

  沈霞却往前走了一步,她盯着屏幕上那张收缩的红网。“如果那个牵绳的人被找到了,能定位到他的物理地址吗?”

  “只要他在线,只要他通过设备连接着网络,我就能。”祁安回答。

  “好。”沈霞拔出了匕首,刀锋在灯光下划过一道冷冽的弧线,“你负责把他从网里揪出来。我负责让他从世界上消失。”

  一个负责线上猎杀,一个负责线下清除。

  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合作。

  苏俊没有再说话,他用沉默表达了最大的信任。

  祁安也不再迟疑。

  “开始执行。”

  屏幕上,一道更加耀眼的蓝色数据流从“洞察者”系统中分离出去,它模拟着一种狂暴而杂乱的攻击方式,像一头蛮不讲理的野兽,悍然撞向红色的巨网。

  巨网的主力果然被吸引了过去,开始全力围剿这个“冒失”的入侵者。

  而在另一边,一股几乎微不可见的,如同幽灵般的数据细流,悄无声息地贴上了红色巨网的边缘,顺着对方追踪的脉络,逆流而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没有人说话,空间里只有设备运行的低鸣,和屏幕上无声的厮杀。

  那道伪装的数据流正在被快速蚕食,岌岌可危。而那道幽灵般的细流,则在敌人的网络中穿行得越来越深。

  它像一个最顶尖的刺客,避开了一处处陷阱和哨兵,沿着权力与指令的脉络,不断逼近网络的源头。

  终于。

  在一个被层层加密的核心节点,它停了下来。

  目标锁定

  身份识别中……

  屏幕中央,弹出了一个窗口。

  一张清晰的人脸照片,以及一份详尽的个人档案。

  姓名:阿兰·科尔(Alain Kohl)

  身份:世界银行首席数据安全顾问、‘逻辑弧光’俱乐部创始人

  物理位置:瑞士,日内瓦湖,私人岛屿‘普罗米修斯’

  照片上的男人,五十岁上下,戴着金边眼镜,样貌儒雅,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学者或银行家。

  可就是这个人,在几分钟前,亲手编织了一张足以绞杀顶尖黑客的巨网。

  “找到了。”祁安的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兴奋。

  他将那个岛屿的卫星图放大,建筑结构、防御部署、人员配置……所有信息被一一解析,呈现在众人面前。

  苏俊看着那个男人的脸。

  战争,终于有了第一个具体的目标。

  他转过身,对沈霞说。

  “你的刀,可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