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大尧禁军统领,蒙尚元?!-《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城门前,寒风猎猎,尘沙滚滚。

  吊桥半垂,铁链随着风声低沉作响,像是压在众人心口的丧钟。

  军士们成群聚集,呼吸急促,眼神躁动。

  空气中混杂着马匹的腥气与铁甲的寒光,沉闷得几乎令人窒息。

  众人本就因萧宁方才那句“来者必是援军”心中震荡,此刻气氛愈发紧绷。

  军心浮动,怨恨、疑惧、怒火交织成一团,像火星落入干柴,随时可能爆燃。

  韩守义忽然大笑。

  笑声粗粝而尖锐,在冷风中回荡,带着浓烈的讥诮与挑衅。

  他笑到一半,猛地抬手一招,喝道:“来人!”

  不多时,一个探子被他唤到面前。

  探子满身尘土,面色紧绷,眼中还残留着未散的惊惧。

  韩守义眯起眼,嘴角带着冷意,声音故意拉得极长:“他说来的是援军,你怎么看?”

  探子怔了怔,旋即咬牙开口,声音沙哑却铿锵。

  “不可能!绝不可能!”

  他双目泛红,像要把亲眼所见烙进众人心底。

  “那浩浩荡荡的大军,虽未悬挂战旗,但他们身披的甲胄、所持的兵刃,分明都是大疆军士的制式!这一点,属下绝不会看错!”

  他深吸一口气,带着压抑的怒与恐惧,“他们……必然是敌军!”

  话音落下,广场上一片死寂。

  寂静之后,骤然爆发出一阵喧哗。

  “听见了没有!”

  “探子亲眼所见!”

  “还敢狡辩!”

  韩守义冷哼一声,目光缓缓移向萧宁。

  那眼神如刀,带着胜利者的狠意与冷笑。

  他声音森冷,咄咄逼人:“宁萧!听见了么?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他猛然挥臂,厉声喝道:“这些探子都亲口说了,是敌军!难不成,我们不信他们看见的,却要信你一个口说无凭的小子?”

  此言一出,原本还存一丝迟疑的士卒们,彻底被点燃。

  呼喊声、怒斥声轰然而起,汇成一股滔天的声浪。

  “对!探子都说了!”

  “他胡说八道,扰乱军心!”

  “砍了他!立刻砍了他!”

  一名军士青筋暴起,声嘶力竭:“赌约已立,若不履行,何以服众?!”

  另一人挥刀拍在盾牌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人头落地,方能平息众怒!”

  刀光乱舞,森寒闪烁。

  士卒们的眼神赤红,呼吸急促,每一步都带着杀气。

  他们不再只是怒骂,而是实实在在逼近萧宁。

  “杀了他!”

  “此子乱军心,留不得!”

  “快斩!快斩!”

  呼声如潮,直冲云霄。

  无数人刀刃出鞘,寒光映得四周面孔狰狞。

  有的士卒满脸狞笑,早已迫不及待。

  有的双目通红,只想以这一刀来宣泄心中压抑的恐惧与愤怒。

  赵烈站在一旁,额角青筋暴跳,心头一阵剧痛。

  可他此刻已然无力开口阻止。

  人群如山,怒火如海,他的声音根本压不住这场即将倾泻的风暴。

  韩守义冷眼旁观,嘴角微勾,暗暗得意。

  他看着士卒们被彻底点燃,杀意化作实质,正一步步吞没萧宁。

  那模样,仿佛在等待一头困兽被群狼撕裂。

  围攻之声此起彼伏,喊杀震天。

  刀锋齐举,步步压近,逼得空气都仿佛凝固。

  这一刻,萧宁孤身伫立在风暴中央。

  风声猎猎,旌旗乱舞,杀意森然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士卒们环绕成铁圈,刀光如林,怒声如雷。

  所有人齐声怒吼,只等着一声令下,便要将他的人头斩落,当场祭旗!

  一时之间,城门前,杀声震天,空气里弥漫着火油与血气的味道,压抑得几乎让人窒息。

  无数刀锋高举,寒光映在萧宁的脸上,仿佛下一瞬就要将他撕碎。

  士卒们的吼声此起彼伏,杀意如潮,已经吞没了一切理智。

  就在此刻——

  赵烈动了。

  他猛地上前一步,横身挡在了萧宁身前。

  他的背影魁梧,肩膀紧绷,像一堵突兀立起的铁墙,硬生生拦下了扑来的杀气。

  “住手!”

  他的声音嘶哑,却带着撕裂般的力道。

  喊声压过了人群的嘈杂,带着血气的威慑,令无数士卒动作一滞。

  刀锋在半空颤抖,呼吸骤然急促。

  众人愕然望着赵烈,一时间竟不敢贸然下手。

  韩守义眼神骤冷,面色铁青。

  “赵烈!你要做什么?!”

  赵烈没有回头。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些躁动的士卒,脸上满是狰狞与痛苦,声音低沉如雷:

  “我说过!以我之命,抵宁萧小兄弟之命!”

  轰!

  这句话落下,广场瞬间再度轰然炸响。

  “赵都尉,你疯了?!”

  “你还要护着这小子?!”

  “他害得全军动荡,这般情形还在大言不惭,你竟然还要以命抵命?!”

  无数士卒满脸不可置信,咆哮声掀起新一轮浪潮。

  赵烈神色阴沉,目光沉重如山。

  他胸膛剧烈起伏,嗓音沙哑,宛若用尽全力从喉间挤出:

  “这是我的话!谁若要动宁萧,先从我身上踏过去!”

  此言一出,所有人皆是愣住。

  无数刀锋停在半空,杀气却并未散去,反而更显凌厉。

  军心动荡,压抑得如同狂风暴雨来临前的瞬间。

  韩守义脸色铁青,厉声喝问:“赵烈!你糊涂了?!”

  “这小子扰乱军心,你却替他顶罪?”

  “难不成,你真要与全营为敌?!”

  赵烈缓缓转过头,看向身后的少年。

  那双眼睛,通红如血,既有愤怒,更有痛苦。

  他紧紧咬牙,声音沉重而急切:“宁萧小兄弟,你别再说了!”

  “找机会赶紧逃吧!探子都亲眼看见了,那来的就是敌军,这还能有假?”

  他说着,眼中闪过一抹深深的悲凉。

  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如今局势已到绝境。

  所谓援军,不过是一句虚妄的安慰。

  可他没想到,这少年却硬是要把这虚妄,当作铁一般的事实。

  萧宁却依旧神色冷静。

  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角,他只是背手而立,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赵都尉,放心吧。”

  他的声音不高,却笃定无比,宛若石落深潭,溅起无声涟漪。

  “那就是援军。”

  赵烈身子一震,眼神骤然僵住。

  他死死盯着萧宁,心中翻涌如海,却不知该说什么。

  这少年的眼神里,透着一种莫名的坚定。

  那坚定,仿佛能将天穹压下来的乌云都刺破。

  赵烈胸口起伏,喉头一阵酸涩。

  他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宁萧小兄弟,怎么这么轴啊?

  明明只要低头,就能苟延残喘。

  明明只要闭嘴,就能保住性命。

  可他偏偏不肯。

  宁死不屈,执拗得让人心碎。

  赵烈猛地闭上眼,拳头攥得青筋暴起。

  胸口一阵撕裂般的痛楚,令他几乎窒息。

  “你这倔小子……”

  他喉咙哽住,终究没再说出半个字。

  就在这时——

  “嗖——!”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疾驰而来。

  那声音沉闷而有力,如同战鼓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口。

  众人齐齐一怔,下意识扭头望去。

  只见城门前的尘土翻腾,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那战马通体乌黑,铁蹄如雷,眨眼间已逼近城下。

  马背之上,赫然坐着一名武将。

  他身披铠甲,浑身满是血迹,盔缨随风乱舞。

  甲胄的样式,分明是大疆军制!

  城头上一片哗然。

  “快看!是大疆的军士!”

  “果然是敌军!果然没错!”

  “哈哈哈!援军?笑话!”

  无数士卒狂笑出声,声音里带着扭曲的怒火与快意。

  他们恨极了这个少年的嘴硬,此刻见到这一幕,更是群情激昂。

  “宁萧!你还有什么话说!”

  “来者分明是敌军!亲眼所见,还敢狡辩么?!”

  “砍了他!立刻砍了他!”

  杀声如雷,直震天穹。

  无数兵刃齐齐举起,锋芒逼人,杀气滔天。

  赵烈浑身猛地一颤。

  他看着那名骑士,心头如遭雷击。

  一瞬间,他的呼吸几乎停滞。

  而此刻,萧宁却仍旧背负双手,神色淡然如常。

  风猎猎吹动他的发丝,他的眼神冷冽如刀,注视着那疾驰而来的骑士。

  唇角,仍旧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仿佛早已看穿一切,眼中没有半分动摇。

  “来了。”

  他轻声低语,语气平静,却仿佛暗藏惊雷。

  城门之下,杀机沸腾。

  怒火与嘲笑混杂,士卒们高举兵刃,随时准备将少年人头斩落。

  而疾驰而来的骑士,带着血与风,带着未知的命运,正逼近城门!

  城门之前,寒风呼啸,卷起漫天尘沙。

  吊桥半垂,铁链在风声里“哐当”作响,宛如一口即将敲响的丧钟。

  全城的军士聚拢在广场上,呼吸急促,眼神惶惶。

  就在所有人杀意汹涌、怒声震天的时候,那匹自远处疾驰而来的黑马,终于奔至城下。

  战马嘶鸣,铁蹄高扬,扬起的碎石噼里啪啦地砸在吊桥木板上。

  来者身披铠甲,斑驳血迹尚未干透,盔缨在风中乱舞。

  他通体杀气腾腾,战意凛然。

  可那身甲胄的制式,却分明是大疆军所用!

  “——大疆人!”

  城头上不知是谁惊呼了一声。

  全场军心瞬间大乱。

  “敌军探子!”

  “杀了他!”

  “快放箭!”

  无数士卒下意识地提刀张弩,寒光如林,杀气沸腾。

  赵烈更是目光如火,猛地提刀上前一步,浑身肌肉紧绷,恨不得立刻扑杀出去。

  “放——”

  他的吼声刚出口,手臂却猛地被人死死拦下。

  “赵都尉,慢着!”

  拦下他的,不是旁人,正是韩守义。

  赵烈猝不及防,怒目而视,双目赤红。

  “你拦我作甚?!”

  韩守义的脸色铁青,眼神却闪烁着惊惧的光。

  他低声急切道:“你若真敢杀了他,三十万大军就在城外,你可知后果?!”

  赵烈一怔。

  韩守义咬牙继续道:

  “就算是敌军探马,他孤身一骑,能翻起什么风浪?可若真让大疆人抓住借口,说我们擅杀使者……只怕三十万人立刻压上来,以雷霆之势破我平阳!”

  他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在赵烈耳边炸响,却带着无法掩饰的胆怯。

  赵烈心头一震。

  他怒意未消,却不得不冷静下来。

  没错……此刻城外三十万大军环伺,若真因自己一刀,将这人斩下马头,那就是给了敌军一柄最锋利的刀。

  可他胸膛起伏如雷,双手仍在颤抖。

  心底的愤怒与无力,几乎要将他撕碎。

  韩守义见他停下,长长松了口气。

  可他的背心,已被冷汗浸透。

  四周的士卒见赵烈停步,也都慌乱起来。

  “怎么不杀?!”

  “他若是探子,留不得!”

  “可……可三十万人在外,真要报复,我们如何承受?!”

  有人怒吼,有人迟疑,有人脸色发白。

  一时间,广场上杀意与恐惧交织,军心摇摆,喧哗如潮。

  就在此时,那骑士忽然一抖缰绳,战马昂首,嘶鸣震天。

  尘沙飞散,他猛地抬头,声音如雷,滚滚传来。

  “我乃——大尧禁军统领,蒙尚元!”

  “奉皇命驰援北境!还不快开城门!”

  ——轰!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无数士卒如遭雷击,面色骤变。

  “什么?!”

  “禁军统领?!”

  “援军?!”

  短暂的死寂之后,广场上彻底炸开了锅。

  “胡说!那明明是大疆的甲胄!”

  “开什么玩笑!”

  “可他若真是蒙尚元……那、那岂不是……”

  议论声如火,瞬间席卷全场。

  士卒们的表情,震惊、疑惑、惶恐交织在一起。

  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尽是茫然。

  赵烈瞪大了眼睛,胸口剧烈起伏。

  “蒙……尚元?”

  他心底骤然一震。

  若真是此人,那他可是京畿重臣,天子亲兵,岂会有假?

  可那一身大疆铠甲,又如何解释?!

  赵烈呼吸急促,双手死死握住刀柄,却一步也没动。

  他无法抉择。

  韩守义的心脏也在狂跳,额头汗水顺着鬓角滚落。

  他不是没听过蒙尚元的名号。

  那可是当今天子亲自任命的禁军统领!

  怎会孤身一骑,出现在这片北境荒土?

  韩守义脸色青白交加,心底惶惧到了极点。

  可他不敢表现出半点强硬。

  若真是援军统领,自己一句质疑过重,便是蔑视朝廷军令。

  若真是敌军假冒,贸然动手,又怕立刻激起三十万大军的雷霆之怒。

  他呼吸急促,几乎喘不上气。

  可终究,他咬着牙,拱手高声道:

  “将军……请恕我等冒昧。”

  “此刻局势紧要,三十万敌军压境……将军若真是援军,敢否再作证明,以安我军心?”

  声音听似稳重,实则透着掩不住的怯意。

  他没有像先前那般咄咄逼人,更不敢痛斥对方虚言假冒。

  他只是小心翼翼,将话抛出去,试探,却不敢把刀真真插在对方面前。

  广场上的军士们,更是慌乱不已。

  “他说是援军……到底是真是假?”

  “若真是援军,我们错杀了,可如何是好!”

  “可若是假冒……岂不是大祸临头?!”

  疑声四起,心绪摇摆,没人敢先开口。

  赵烈双目血红,死死盯着那骑士,胸膛如擂鼓般起伏。

  他整个人都绷在原地,刀锋闪烁,却不敢轻易举起。

  而萧宁,却依旧背负双手,神色冷淡。

  风卷尘沙,旌旗猎猎,广场上的喧嚣犹如惊涛骇浪。

  可在那一片疑惧与混乱中,少年眼神冷冽,唇角带笑,未曾动摇。

  仿佛这一切,他早已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