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快上来等你半天了-《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她激动地拢了拢花白的鬓发,突然想起什么,忙去摸怀里的铜板:

  \"我给大人盛碗热汤。\"

  \"不必。\"钱贵生摆摆手,又提到另一条线索:

  \"据青牛寨的人讲,那女子被拐次年,曾有她家人去寨里寻人。\"

  \"......\"

  钱贵生话音未落,孙婆婆神情一滞,掏钱的手停在半空,良久才涩声道:

  \"那、那或许不是——\"

  见钱贵生面露不解,她低声道:

  \"大人有所不知,我夫家在七里乡也算体面人家。\"

  她垂首叹息:

  \"各人有各人的苦处。\"

  内情她未明言,但从那灰暗的眼神,钱贵生也能想见孙婆婆女儿失踪后,她与家人必然龃龉不断,否则不会独居于此,一守便是十余载。

  \"无论如何,谢过大人了。\"

  虽感失落,但多年寻女早已让她习惯了希望落空。面对线索再断,她反倒能平静道谢。

  \"眼下我也没帮上什么,不必言谢。\"钱贵生道:

  \"不过往后我会请郑县丞多加留意,你将女儿的情形细细说与我——\"

  孙婆婆听罢,面上显出喜色:

  \"多谢大人!\"

  她施礼后,继续道来:

  \"小女名叫陈霜华,四十二年前,她——\"

  以孙婆婆的年纪推算,即便有女儿也该是年近半百。钱贵生原以为她女儿是近些年才走失的,不曾想竟要追溯到四十余年前。

  四十二年前,槐树沟的孙二虎强行掳回一名外乡女子。次年该女子因难产去世,产下阴胎。时隔一年,孙二虎利用这具阴胎窃取了墓中棺椁。

  命运暗中交织,诸多往事如同被看不见的绳索相互牵连。

  提及往事,薛婆婆将所知细节娓娓道来:

  \"那年我丈夫调任青石县任职。九月中旬,他一位旧日同僚带着妻小前来做客。\"

  既是故交来访,自然要设宴相迎。

  \"他家也有个姑娘,与我家春燕年纪相仿,两个孩子很快熟络起来。\"

  \"那日在醉仙楼设宴,酒过三巡才发现春燕不见了踪影。\"

  对方家的女儿也同时失踪。起初两家人都未在意,以为孩子们到别处玩耍。

  待寻遍酒楼内外仍不见人影,众人这才惊慌失措。

  两家人冲出酒楼四处询问,掌柜伙计皆称未曾注意。后来薛婆婆急得逢人就问,终于从街角卖糖糕的老妇处得知,曾有个穿灰布衫的驼背老汉与两个女娃搭话。

  此后两家虽全力追查那灰衣老汉的下落,可青石县这般模样的老者不计其数?

  最终徒劳无功,两个孩子也再无消息。

  \"这些年来我走南闯北,只为寻女。如今四十多年过去,这副身子骨也快撑不住了——\"

  薛婆婆长叹一声:

  \"不知她现在身在何处,是否......\"她声音哽咽,深吸一口气,低头掩饰泛红的眼眶:

  \"是否怪我。\"

  ......

  周玉娥在茶摊坐了将近两个时辰,告辞时天色已晚。

  她举目望去,远处杨柳巷的城隍庙灯火依稀,隔着街道若隐若现。

  身后传来收拾物件的声响——薛婆婆正在收摊。如今的青石县人口凋零,入夜后街上危机四伏,她得赶在天黑前回到落脚处。

  周玉娥暗自纳闷,明明与巡捕司的马夫约好清晨送至城隍庙,傍晚再来接应,如今天色已暗,却始终不见车马踪影,莫非途 ** 了什么意外?

  她来过杨柳巷两次,对巡捕司的方位尚有印象,便决定沿着原路返回,兴许能遇上接应的车马。

  打定主意后,周玉娥迈步离去。

  正在收拾摊位的薛婆婆见她形单影只,突然心头一紧,连忙唤道:\"姑娘,不如再坐片刻,等巡捕司的人来了再走?\"

  \"不必劳烦。\"

  周玉娥头也不回,只是摆了摆手:\"您早些收摊回去吧,如今的青石县可不太平。\"

  夜色深沉,街道笼罩在朦胧的雾气里,远处文庙的灯火若隐若现。周明远的身影被昏黄的光线拉长,渐渐消失在弥漫的雾气中。

  林婆心头突然泛起一阵莫名的不安,忍不住又唤了声:\"先生——\"

  这次没有人回应。

  对方似乎根本没听见这老妇人的呼唤。

  从周明远说完话开始,四周就陷入一种异样的静谧。

  自从闹鬼传闻后,这乞丐巷本就少有人迹,入夜后更是死寂得可怕,但此刻的静默中却透着更加古怪的气氛。

  \"咚、咚咚。\"

  周明远感觉自己的心脏突然剧烈跳动了两下。就在这不安时刻,隐约传来\"叮当\"的铃铛声,紧接着是\"嗒嗒\"的马蹄和车轮碾过地面的声响由远及近。

  \"来得倒是巧。\"

  周明远眉头微蹙。他正愁怎么回去,竟真有辆马车驶来。

  第88章 同路而行

  \"是官府的马车?\"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但他并未因此放松。今晚的夜色黑得蹊跷,四周不知何时弥漫起浓重的雾气。

  回头望去,林婆的摊位已经隐没在雾中,只有远处文庙的灯火还能勉强辨认,这让他稍感安心。

  虽然这地方常有邪祟作乱的传闻,但妖魔总不会凭空出现。何况他并未接到任何报案,总不至于这么凑巧就撞上不干净的东西。

  周明远暗自宽慰着自己。随着马蹄声渐近,他眯起眼睛,透过浓雾隐约看见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借着微弱的光线,他能确定这不是官府的车辆。衙门刚重建不久,哪有这般讲究的排场。况且他清晨才坐过官府的马车,很清楚车前并未悬挂铃铛。

  眼前这辆逐渐靠近的马车,车头分明挂着铜铃——此刻清脆的\"叮铃\"声正不断传来。

  \"哒哒\"的马蹄声中,车轮发出\"嘎吱\"的声响。除了这些动静,周明远还隐约听见车厢内传出的说话声。

  \"呼......\"他暗自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妖邪作祟,在这地方他还真没什么好怕的。

  马车越来越近,他终于看清了拉车的马匹。这匹马异常高大威武,浑身漆黑如墨,没有一丝杂色。鬃毛在夜雾中飘扬,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诡异的气息。

  最令周雪意外的不是那匹神骏的黑马,而是车辕上空无一人——仿佛这辆马车不需要驾驭,全凭马儿自行引路。车身通体漆黑,材质似木非木,近看宛如一座会移动的微型宅院。

  一枚金灿灿的铜铃悬在车檐下,随着马车停驻,铃声突然静止。

  她嘴角浮现一抹探究的笑意:\"无人驾驶?\"

  明明先前听见车内有人声,此刻却静得出奇。

  周雪凑近车厢,嗅到一丝陌生的木质幽香。目光被铜铃吸引,她鬼使神差地抬手:\"是真铜还是镀金?\"

  深更半夜挂着铜铃招摇过市,怎么看都蹊跷。

  就在指尖即将碰到铃铛的瞬间,车门猛地弹开,探出张布满皱纹的脸:\"丫头,半夜三更不归家,在这儿晃悠什么?\"

  见到活人露面,周雪后背霎时沁出冷汗。

  按常理,邪祟不能言语不通人性,既然对方能对话,说明这马车应该没问题……

  被那双浑浊的眼睛盯着,周雪脊背发凉。

  她并非毫无经验的新人。

  正如师兄所言,算上林家血案,她已处理过三起灵异事件。

  可眼前这辆马车带给她的压迫感,竟比荒山古庙那次更甚。

  \"原本约好家人来接,许是耽搁了。\"周雪随口搪塞。

  车窗里只露出半张脸,闻言眼尾挤出细密的纹路:

  \"上车吧,捎你一段。\"

  这话让周雪暗自警觉——素不相识就邀她同行,莫非认出她是玄门巡察使?

  面对这辆诡异的夜行马车,常年与阴物打交道的她本能地绷紧神经。

  刚要开口回绝,喉咙却不受控地挤出应答:

  \"那...麻烦了。\"

  她惊骇地发现——自己竟无法拒绝。

  那双眼睛弯成月牙:\"快上来,等你半天了。\"

  周雪内心抗拒到极点,脖颈却自作主张地点头:

  \"有劳您。\"

  \"客气什么,这车就爱捡夜路人。\"

  话音刚落,车门猛地弹开,带起一阵阴风。

  道观里的烛火忽地摇曳,车厢内黑得仿佛能吞噬光线。

  周雪手脚不听使唤,僵硬地迈进车厢。

  指尖刚触到冰凉的座椅,那个声音再度响起:

  \"坐好,该上路了。\"

  铜铃急颤,车轮碾过碎石,厢内众人随之一晃——孙婉清身形不稳,跌坐在硬木长椅上,身后车门\"咣当\"合拢。

  冷风钻入车窗缝隙的瞬间,角落里忽地探出半张惨白的脸。

  \"嚓\"的一声,檀香木火折亮起幽蓝光焰。

  借着跳跃的火光,孙婉清终于瞧清了车厢全貌。

  她的目光最先落在那持火人身上。

  此人原是藏在车门阴影里,此刻显出身形——剑眉星目,靛青锦袍垂落膝间,腰缠鎏金蹀躞带,带扣缀着枚血珀坠子。

  \"惊着姑娘了?\"他晃了晃火折,火星溅在麂皮靴面上。

  孙婉清指节抵住座椅浮雕:\"无妨。\"

  说话间视线已扫过整节车厢。

  两条三丈长的酸枝木凳上,竟挨挨挤挤坐着二十余人。有拄鸠杖的老妪,戴斗笠的货郎,甚至还有个怀抱熟睡婴孩的 ** 。

  \"这般热闹?\"

  先前在驿站外确听得谈笑,却不想拥挤至此。

  \"赶巧碰上寒山庙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