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对方有千余人,我方仅数十,如何对敌?”一个姓许的商人脸色煞白。
见他们还不肯放下武器,赵远再次大喝:“如若继续抵抗,就地格杀勿论!”
在旁做工的苦力早就躲到了屋角发抖,只剩下几个商人家丁仍站在原地,面色铁青。
“弩手准备!”第一排士兵张弓搭箭。
那些家丁虽是个个精壮骁勇,面对训练有素的军队却心生畏惧。
突然一声兵刃坠地响,随即哗啦啦一片声响接连不断,所有兵刃尽数丢落。商人们互相对望,最后无可奈何,乖乖束手就擒。
同时其他区域的行动也进行顺利。城外已安排重兵封道,城里毫无动静,就连地方官员都不曾觉察任何风吹草动。
当夜,汇总结果得出:收缴的非法盐货超过二十万石。
“大人,全部安排妥当。是否立即拘拿各人?”贾霖抱拳请示。
“好!”张平立刻应声。
为了防止提前走漏消息,本次行动特意调用地方守军,避开了专门管盐务的执法部门,正是贾霖提出。此时,张平对其更是刮目相看。
深夜露寒,整座扬州城里暗流涌动,几处盐商豪宅都已被军队牢牢围困。
许宅里,一个小仆急奔入内室,“不好了!军士已把大门堵住,围了个严实!”
许家当家老者一听见此话,瘫坐椅子上,叹息道:“本就该想到是计。那贾霖既是张大人的亲属,岂会任凭大案拖延不理?事情进展太过顺利反常。可惜我一时疏忽大意。”
三日之后事态明朗:此次查处共收缴二十余万石非法盐货,查抄现银二千余万两。审问中牵连到甄氏家族某夫人,只因证据尚且模糊,暂时不追责。
京都内殿,皇帝审阅战果喜形于色——这笔回款正好能解决国家财政困境。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不辱重任。”皇帝含笑捋须道。
“得遇这样的人才,多亏皇上看人有方。”大太监王礼赶紧奉承。
提到甄府,皇帝怒形于色:“竟敢私自勾结,谋利害官,还有没有纲纪法度?可还有我这把椅子坐的人?”
话虽如此,由于朝局复杂仍不便立即处置。
“这一干混蛋,早晚会重罚不赦。”
听闻此话,陈裕内心一紧,暗暗思索:甄家那边,以后还是要稍微保持些距离。皇上心里估计早已忍无可忍,不过因着太上皇的缘故才暂时隐忍。
“赏罚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但林尚书眼下无法回京,贾霖前不久才刚得封轻车都尉,再晋封未免太急。”明宗思索一阵,开口问道:“你可有打算?”
何平眼中掠过一道光亮,笑着开口:“林大人的女儿倒可以表彰一番,如此,贾、林两家必然感激皇上的恩典。”
皇帝眼神微动,“你这老家伙倒是动了脑筋。等林如海的消息一到,就赶紧送上前来。”
其实林如海的奏书尚未送达宫中,反倒是一早派出的探子送来了先机密报。
身处要职,必然会在周围安插心腹。对这事,林如海心知肚明,从不遮掩。
既然林如海的文书和宫中探子的密信相隔时间不远,那皇帝也很快看到了林如海亲笔上呈的奏报。
“哎,林爱卿确实是忠诚耿直之人。”皇帝轻叹道,“要是满朝文武都如他一样,天下岂能不稳?”
实际上,林如海之所以未言及某些事端,是因证据不够确凿以及涉及太上皇。可皇帝将这理解为林如海顾念君臣之情,有意为自己周旋,还当是他的体贴之处。
“拟诏吧,林如海之女才貌出众、端庄可嘉,即日起进封为安和郡君。”
“陛下,奴才斗胆劝一句,以郡君之位赐予,未免礼遇过厚。”何平行礼进言。毕竟按旧规,只有亲王府上嫡出的长女才可得此名号。
“不必再提,这是朕深思之后所定。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只要诚心为国为君效力的人,定不会被亏待。”
此时,远在京都的贾府内室,吴氏神色肃穆,“事出意外了。”
“负责传递密信之人处置得当,无甚后患,请夫人安心。”下人禀告回话。
吴氏点头微微一笑,“好,我知道了,你先去吧。”
而在遥远的扬州林宅,贾逸和林大人正对坐弈棋。林思怡率一众丫头在旁侍奉,见贾逸落魄难支的模样忍俊不禁。她心里清楚,自家哥哥棋术实在欠佳,比小孩子都略逊三分。这番棋局中受困,却不得不撑下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门外忽然传来呼喊:“宫中有旨意到!”管家匆忙进来通报。贾轩顺势将棋局打乱,“赶快打开正门,准备香案接旨。”
众人离开后,周昊感受到一道略带讥讽的目光,原来是林海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一眼,让他脸上有些发热,心里暗想:这老大人似乎故意要让我难堪。
太监展开圣旨宣读:“皇帝诏曰,林海之女品貌出众,机敏有加,封为安和县主,钦此!”宣旨完毕,太监收起卷轴,拱手恭贺,“林大人,府上真是皇恩眷顾之地。”
林海含笑答谢:“公公过奖,里面请用茶歇息片刻。”
“那在下就不推辞了。”太监点点头,随仆人前往偏厅。
一边站着的林清惊喜地看着父亲,没想到自己竟获封号。
“恭贺林大人府上喜获殊荣。”周昊笑着说道。
“周少爷何必拿这话打趣我。”林清轻轻皱眉,眼神中却含羞带怯。
众人会意轻笑。
“清儿受封不仅因天资聪慧。”林海适时出声,“更因你为国家水利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以及周贤侄未竟之事亦有表彰之意。”
林清低头沉吟:“女儿明白了,这是对父亲与周公子辛劳的嘉奖。”
“果然不愧是林大人的掌上明珠。”周昊赞了一声。
袅袅茶香中,林海神色意味深长:“圣意深厚,另有因由。”
林清恍然悟道:“恐怕,和周公子今日之功也不无关系。”
“正是。”林海微笑点头,“陛下是想借此施恩于周贤侄,将来必当重用。”
“周少爷,真是多谢你。”林清虽出声道谢,嘴角却略显骄傲。
“清姑娘太见外了。”周昊客气回应。
林清轻轻扭头不理,“周公子真讨厌。”语气带着娇嗔,低眸整顿袖口时,眼角眉梢却藏不住柔意。
一声干咳打断了两人交谈的氛围。“我们何日启程?”贾政开口。如今事已妥当,理应返京。
“让表哥独自回去吧,我想留在此陪父亲。”林嫣略带不舍地说。
“这话扯得太远了。你留下,我也好安心处理家事。如今有人照顾你,我很放心。相信不久后我们便能再相见。”贾政温言安抚。
随后他看向另一侧,“这桩婚事既已定下,回府之后切记不可声张。孩子们都还年幼,有些事不宜操之过急。”
他接着说道:“我已与他的长辈商量妥当,眼下不必大肆宣扬,等时机成熟,再于京城正式公布。”
贾政心里清楚,老太太一直关心着两个孩子的感情。何况现在的林氏身份已然不同,若是过早泄露消息,只怕会节外生枝。不如暂时搁置,回到京城再慢慢筹划。
听到长辈们谈论这些,旁边的女子脸颊泛红,仓皇逃开。
而在金陵贾府,某处房内,一位贵妇人正在训斥儿子:“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插手那些不该碰的事,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如此下去迟早会毁了整个家族!”
“孩儿知错了。”少年低声回应。
“你以为做得隐蔽就无人知晓吗?眼下贾家正是风光之时,你为何偏要招惹这等麻烦?这不是要让全家百余口人都陷于危险之中吗?”
“孩儿以为,即便他们有所察觉,也找不到确凿证据将我怎样。”
“荒唐!你这样不知分寸,迟早会连累所有人!当今天子对贾家早已不悦,偏偏你还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生事,简直太大胆了!”
望着神情恍惚的子嗣,妇人无奈叹道:“如今也只能仰仗贾母在宫中斡旋了。你就对外说这是仆从擅自做主,与你毫无干系便是。切记,万不可牵连他人。”又补充道,“你那边动作也要加快,那些该处理的事情,务必尽快了结。”
三日后,扬州渡口,林大人送别爱女。人群中一位身形单薄的少年踏上贾府船只。此行还有扬州军营中的两名将领——王虎、王豹兄弟同行,暂且担任公子的护卫,将来另行调配。
途中船队经过金陵时,公子下令不可停靠,致令某家之人久候不得,空等一场。
返京路上一切安顺。除陪姑娘练功谈天,公子并未有他举,似乎江南此行正是他心之所向。
一日闲聊,忽地开口问道:“你觉得奇怪吗?牛魔王与铁扇公主并不会喷火之术,为什么红孩儿却天生擅长?”
玉儿轻侧螓首:“那本《西游》我是读过的。只是为何总觉话到嘴边说不明白?你可明白?”
“你且细想,太上老君本是火中高人,可那位小王爷却握有一物,能扑真火。这其中缘法,颇堪玩味——”话未尽,却被截断。
“定是胡编乱造。此等言语,也敢说与我听。”听得这般话,她不由面上染霞。
见他们还不肯放下武器,赵远再次大喝:“如若继续抵抗,就地格杀勿论!”
在旁做工的苦力早就躲到了屋角发抖,只剩下几个商人家丁仍站在原地,面色铁青。
“弩手准备!”第一排士兵张弓搭箭。
那些家丁虽是个个精壮骁勇,面对训练有素的军队却心生畏惧。
突然一声兵刃坠地响,随即哗啦啦一片声响接连不断,所有兵刃尽数丢落。商人们互相对望,最后无可奈何,乖乖束手就擒。
同时其他区域的行动也进行顺利。城外已安排重兵封道,城里毫无动静,就连地方官员都不曾觉察任何风吹草动。
当夜,汇总结果得出:收缴的非法盐货超过二十万石。
“大人,全部安排妥当。是否立即拘拿各人?”贾霖抱拳请示。
“好!”张平立刻应声。
为了防止提前走漏消息,本次行动特意调用地方守军,避开了专门管盐务的执法部门,正是贾霖提出。此时,张平对其更是刮目相看。
深夜露寒,整座扬州城里暗流涌动,几处盐商豪宅都已被军队牢牢围困。
许宅里,一个小仆急奔入内室,“不好了!军士已把大门堵住,围了个严实!”
许家当家老者一听见此话,瘫坐椅子上,叹息道:“本就该想到是计。那贾霖既是张大人的亲属,岂会任凭大案拖延不理?事情进展太过顺利反常。可惜我一时疏忽大意。”
三日之后事态明朗:此次查处共收缴二十余万石非法盐货,查抄现银二千余万两。审问中牵连到甄氏家族某夫人,只因证据尚且模糊,暂时不追责。
京都内殿,皇帝审阅战果喜形于色——这笔回款正好能解决国家财政困境。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不辱重任。”皇帝含笑捋须道。
“得遇这样的人才,多亏皇上看人有方。”大太监王礼赶紧奉承。
提到甄府,皇帝怒形于色:“竟敢私自勾结,谋利害官,还有没有纲纪法度?可还有我这把椅子坐的人?”
话虽如此,由于朝局复杂仍不便立即处置。
“这一干混蛋,早晚会重罚不赦。”
听闻此话,陈裕内心一紧,暗暗思索:甄家那边,以后还是要稍微保持些距离。皇上心里估计早已忍无可忍,不过因着太上皇的缘故才暂时隐忍。
“赏罚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但林尚书眼下无法回京,贾霖前不久才刚得封轻车都尉,再晋封未免太急。”明宗思索一阵,开口问道:“你可有打算?”
何平眼中掠过一道光亮,笑着开口:“林大人的女儿倒可以表彰一番,如此,贾、林两家必然感激皇上的恩典。”
皇帝眼神微动,“你这老家伙倒是动了脑筋。等林如海的消息一到,就赶紧送上前来。”
其实林如海的奏书尚未送达宫中,反倒是一早派出的探子送来了先机密报。
身处要职,必然会在周围安插心腹。对这事,林如海心知肚明,从不遮掩。
既然林如海的文书和宫中探子的密信相隔时间不远,那皇帝也很快看到了林如海亲笔上呈的奏报。
“哎,林爱卿确实是忠诚耿直之人。”皇帝轻叹道,“要是满朝文武都如他一样,天下岂能不稳?”
实际上,林如海之所以未言及某些事端,是因证据不够确凿以及涉及太上皇。可皇帝将这理解为林如海顾念君臣之情,有意为自己周旋,还当是他的体贴之处。
“拟诏吧,林如海之女才貌出众、端庄可嘉,即日起进封为安和郡君。”
“陛下,奴才斗胆劝一句,以郡君之位赐予,未免礼遇过厚。”何平行礼进言。毕竟按旧规,只有亲王府上嫡出的长女才可得此名号。
“不必再提,这是朕深思之后所定。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只要诚心为国为君效力的人,定不会被亏待。”
此时,远在京都的贾府内室,吴氏神色肃穆,“事出意外了。”
“负责传递密信之人处置得当,无甚后患,请夫人安心。”下人禀告回话。
吴氏点头微微一笑,“好,我知道了,你先去吧。”
而在遥远的扬州林宅,贾逸和林大人正对坐弈棋。林思怡率一众丫头在旁侍奉,见贾逸落魄难支的模样忍俊不禁。她心里清楚,自家哥哥棋术实在欠佳,比小孩子都略逊三分。这番棋局中受困,却不得不撑下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门外忽然传来呼喊:“宫中有旨意到!”管家匆忙进来通报。贾轩顺势将棋局打乱,“赶快打开正门,准备香案接旨。”
众人离开后,周昊感受到一道略带讥讽的目光,原来是林海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一眼,让他脸上有些发热,心里暗想:这老大人似乎故意要让我难堪。
太监展开圣旨宣读:“皇帝诏曰,林海之女品貌出众,机敏有加,封为安和县主,钦此!”宣旨完毕,太监收起卷轴,拱手恭贺,“林大人,府上真是皇恩眷顾之地。”
林海含笑答谢:“公公过奖,里面请用茶歇息片刻。”
“那在下就不推辞了。”太监点点头,随仆人前往偏厅。
一边站着的林清惊喜地看着父亲,没想到自己竟获封号。
“恭贺林大人府上喜获殊荣。”周昊笑着说道。
“周少爷何必拿这话打趣我。”林清轻轻皱眉,眼神中却含羞带怯。
众人会意轻笑。
“清儿受封不仅因天资聪慧。”林海适时出声,“更因你为国家水利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以及周贤侄未竟之事亦有表彰之意。”
林清低头沉吟:“女儿明白了,这是对父亲与周公子辛劳的嘉奖。”
“果然不愧是林大人的掌上明珠。”周昊赞了一声。
袅袅茶香中,林海神色意味深长:“圣意深厚,另有因由。”
林清恍然悟道:“恐怕,和周公子今日之功也不无关系。”
“正是。”林海微笑点头,“陛下是想借此施恩于周贤侄,将来必当重用。”
“周少爷,真是多谢你。”林清虽出声道谢,嘴角却略显骄傲。
“清姑娘太见外了。”周昊客气回应。
林清轻轻扭头不理,“周公子真讨厌。”语气带着娇嗔,低眸整顿袖口时,眼角眉梢却藏不住柔意。
一声干咳打断了两人交谈的氛围。“我们何日启程?”贾政开口。如今事已妥当,理应返京。
“让表哥独自回去吧,我想留在此陪父亲。”林嫣略带不舍地说。
“这话扯得太远了。你留下,我也好安心处理家事。如今有人照顾你,我很放心。相信不久后我们便能再相见。”贾政温言安抚。
随后他看向另一侧,“这桩婚事既已定下,回府之后切记不可声张。孩子们都还年幼,有些事不宜操之过急。”
他接着说道:“我已与他的长辈商量妥当,眼下不必大肆宣扬,等时机成熟,再于京城正式公布。”
贾政心里清楚,老太太一直关心着两个孩子的感情。何况现在的林氏身份已然不同,若是过早泄露消息,只怕会节外生枝。不如暂时搁置,回到京城再慢慢筹划。
听到长辈们谈论这些,旁边的女子脸颊泛红,仓皇逃开。
而在金陵贾府,某处房内,一位贵妇人正在训斥儿子:“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插手那些不该碰的事,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如此下去迟早会毁了整个家族!”
“孩儿知错了。”少年低声回应。
“你以为做得隐蔽就无人知晓吗?眼下贾家正是风光之时,你为何偏要招惹这等麻烦?这不是要让全家百余口人都陷于危险之中吗?”
“孩儿以为,即便他们有所察觉,也找不到确凿证据将我怎样。”
“荒唐!你这样不知分寸,迟早会连累所有人!当今天子对贾家早已不悦,偏偏你还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生事,简直太大胆了!”
望着神情恍惚的子嗣,妇人无奈叹道:“如今也只能仰仗贾母在宫中斡旋了。你就对外说这是仆从擅自做主,与你毫无干系便是。切记,万不可牵连他人。”又补充道,“你那边动作也要加快,那些该处理的事情,务必尽快了结。”
三日后,扬州渡口,林大人送别爱女。人群中一位身形单薄的少年踏上贾府船只。此行还有扬州军营中的两名将领——王虎、王豹兄弟同行,暂且担任公子的护卫,将来另行调配。
途中船队经过金陵时,公子下令不可停靠,致令某家之人久候不得,空等一场。
返京路上一切安顺。除陪姑娘练功谈天,公子并未有他举,似乎江南此行正是他心之所向。
一日闲聊,忽地开口问道:“你觉得奇怪吗?牛魔王与铁扇公主并不会喷火之术,为什么红孩儿却天生擅长?”
玉儿轻侧螓首:“那本《西游》我是读过的。只是为何总觉话到嘴边说不明白?你可明白?”
“你且细想,太上老君本是火中高人,可那位小王爷却握有一物,能扑真火。这其中缘法,颇堪玩味——”话未尽,却被截断。
“定是胡编乱造。此等言语,也敢说与我听。”听得这般话,她不由面上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