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实在肆无忌惮,胆大包天-《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清晨微光洒进都察院的花园中,林如海站在不远处,目光沉稳地看着前方。

  “这可就是让玉儿身子恢复的那套拳法?”他问道。

  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与一同习练的年轻人随即抬头行礼:“大人早安。”

  望着眼前两人举止有度、精神饱满的模样,林如海心中泛起微妙的情绪。一旁的赵恒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的视线与林如海无意相遇,却被那种似有戒备、带着探究的神情弄得有些困惑。

  细细打量面前之人,赵恒大略思索。虽略显清瘦,精神状态却不似传说那般沉溺痛苦、情绪低落。

  “还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哪会有真要避世之理?”他暗暗思索。将爱女安排到赵府看似情非得已,若果真放得下,又怎能安然面对?从眼前的情形判断,林如海神志清晰、目光清明,显非传闻所言。

  幕后策划之人显然与当地士族关系密切,具体下手者,恐怕也正是那些和他有所关联的势力之人。

  “大人若是愿意,也不妨试试这套拳路,对身体十分有益。”赵恒主动说道。

  “真是神奇呢!女儿自从练了恒哥的拳法,食欲大有好转,晚上也睡得安稳,身体可精神多了。”赵晴一边说着,一边轻轻牵着赵恒的胳膊晃动,语气天真活泼。

  赵恒注视着赵晴明亮的眼眸,这一刻的她,宛如寻常少女一般柔和明媚,早已不见那府中机警防范的神态。

  “好,我便陪着你练。”林如海望着爱女,温柔地答应。

  二人便就在庭院中一招一式慢慢演练开来,晨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午后,张远带着亲信骑马赶往扬州军营,他要尽快整顿这支军队。此处不久或将面临战事。

  ---

  扬州军驻扎在城外西南十几里地。当张远率卫队抵达营门时,副将刘通已带领十余位将领等候多时。

  见到张远,众将领齐声行礼:“参见指挥使!”

  “不必多礼。”张远一点头,随即进入军中练兵场。

  “传军令,召集将领!”他沉声发布命令。

  顷刻间,鼓声大作,回荡在整座军营上空,校场顿时热闹起来,官兵迅速列队入场。

  眨眼间,场上便整齐排列出十个阵列,每个阵列约有一千名士卒,而随同前来的护卫人员也紧守主帅身边。

  不一会,刘通低声道:“大人,扬州营编制为满万人,实有兵士八千余。其他营伍所缺不过几十,唯独第三队缺口竟达七百人,实在肆无忌惮,胆大包天。”

  张远明白,一队编制千人,如今竟缺七百,可见有人中饱私囊,正好借这个机会杀鸡儆猴。他冷冷地扫过站在一旁的几位领队将领,目光最终落在人数最为稀少、仅余数百人的那队人马之上。

  “第三队主官是谁?”他低声询问。

  “下官在此,卑职赵恒,叩见指挥使!”一位二十余岁,面色微白、尚无胡须的年轻军官向前一步,拱手应答。

  “嗯,出自金陵赵家?”张远平静地问。

  “确为赵氏一门,祖上曾获朝廷嘉奖,由皇太后亲自册封为夫人。”那年轻的指挥使回答得十分从容。

  “那你与我说清楚,你这支部队为何缺额如此严重?”

  “回禀大人,实因这些士兵日前皆返乡省亲去了,故而才出现在大人面前兵员缺失的现象。”那人语气平和,脸上浮现淡淡的笑意,仿佛在暗示,你能把我如何?

  其他将领看到这般姿态,心中都不由自主生出嘲讽之意。这位统兵官一贯凭借家世横行无忌,目中无人,如今大概是要撞到硬钉子了。不少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等着事态如何发展。

  “省亲?赵恒,你还当真以为我是那般好欺骗的?”张远冷笑着回应。

  “那又能如何?你还能搬动太后娘娘?不如算了吧,何苦撕破这层脸?”张峻仍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觉得在这南境地界,主帅不可能动他。

  “林昭,按照军规,该如何处置张峻?”

  “按规矩应斩首,以整顿军纪。”林昭毫不犹豫地答道。

  “带下去!”贾旭当即下令。

  士兵随即从列队中冲出,将张峻双手反绑。

  “贾旭,你是何用意?我家与你家本是世交,你要舍了这份交情?不怕宫中责问?”张峻此时终于面露惶恐,可惜已经太迟。

  “我奉命南下整军,对这类扰乱军纪之徒,理当肃清。”一声令下,“把此人拖出去斩了。”

  再看那姓周的,早已无复方才狂态,被两名军兵一边一个挟着往外走,满脸惊惧。

  “贾大人,饶命!我是夫人的家人……求大人开恩!”他此刻才懊悔不该惹这个铁面人物。

  不久之后,军兵提着他的人头回来复命。在场诸将望着那仍旧圆睁的眼睛,心中无不凛然,自此对贾旭心生畏惧,也少了许多试探的念头。

  贾旭抬了抬手,人头被取走。

  此举意在震慑众人。他沉声说道:“我此番前来,上命交代要重整南军。你们虽有失职之处,但我愿酌情轻处。三日内补齐兵员缺额,否则依法处置。”

  众人听后,赶紧拱手跪地答谢:“多谢指挥开恩。”

  待众将退下后,贾旭低声问林昭:“军中有无可用之人?”

  “第一营的赵勇、第九营的赵刚,兄弟两人出身行伍,为人爽直。若能得他们相助,必会忠心办事。”

  贾旭对这兄弟俩早有注意,便点头答应。

  等回到巡盐府已近夜色时分。饭后,贾旭同林大人进入书房密谈。商议之后忽又说道:“此次行动牵动颇大,恐怕风声已露。对方或许会先动手。我们倒不惧他们,只是林府中还有尊贵女眷,行事更要小心才是。”

  “韩兄过于谨慎了。我这宅院虽说不算严密,但也差不到哪里去。”沈远山言语间带着几分笃定。

  周景明心中思忖,越聪慧之人往往越易被得意冲昏头脑,招致灾祸也是迟早的事。

  “小侄总觉得还需多做防范。不是不信沈府安保,倒是令堂身边的仆妇,还是要小心提防。据我所知,甄氏家族在韩家安插过暗线,恐怕也会对你这边早有准备。”周景明不便明言母亲可能为了家族出卖沈远山,只能以此提醒。

  沈远山听后神色微动,思量片刻,终是开口:“幸亏你提醒,不然恐有不测。我会立刻派人暗中查访。”

  直到这时,周景明才略微放松,心下暗道终于让他警觉了。

  “你为何如此在意我们父子的安危?”沈远山含笑,可那笑意未及眼中。

  周景明只觉得背后泛起凉意,面上依旧从容答道:“若是大人有闪失,令千金必心痛不已,本就刚刚痊愈的身子恐怕又会受损。若令千金遭遇不测,想必大人也会心如刀绞。于情于理,我都不能无动于衷。”心中却腹诽这个老谋深算的对手。

  沈远山未作声,只是盯着周景明许久,终开口:“总算你明白其中轻重。我自会着手安排。”

  听闻此言,周景明心中暗舒口气,明白此事已大势已定。

  “你说你对倩儿只是纯粹敬爱之心?”沈远山微微挑眉。

  “的确如此。”他的确没有说谎,至少此刻是真诚的,他欣赏这个赢得自家千金青睐的少年,虽有些不甘也唯有接受。

  沈远山点了点头,终于表态:“好歹说了实话。我对你的才能也算认可。”

  听罢此话,周景明顿感心头一振,差点跪下道谢。

  沈远山脸色稍显不愉,旋即又叹了口气:“我去信与我大哥提亲。只是倩儿那丫头还不知道该怎样撒娇使性,真有些麻烦。”

  提及这段姻缘终成定数,周景明顿感春风得意,对眼前这个聪慧脱俗的女孩儿倾慕实属自然。更料未至此般顺遂。

  “听闻你在营中行事果决,在关键时刻处置得当,颇具我昔日风范。”周景明补充道:“只是除掉了甄家一脉族亲,甄家那位掌家之人在回京后恐怕会对周家有些不满,到时难免有场责问等着你。”

  “甄家无需过多忧虑,母亲那边,我也有把握,李先生尽可放心。”贾琮语气坚定,脸上却掩不住喜意。连称谓都改得顺口起来,反应过来后只能腼腆一笑,稍显局促地站着。

  李荣脸色微微一沉,心知这位年轻人擅于借势用力。回想起他在沙场上的英勇,堪称以一敌百,连朝中要人也为之敬重几分。这样的英才不论效力于谁,都是争先网罗的对象。只须无悖逆之心,定能在建功立业之余,享尽荣华富贵。

  看他对女儿情意深切,或许将其托付也无可厚非。李荣虽心中斟酌良久,但仍未下决断。

  “岳父若是答应这门亲事,小侄定会对表妹关怀备至。若您日后无子嗣继承,我愿把与表妹所生的第二个孩子奉予膝下承欢。”贾恒心中估算着:只要肯用心,又何愁没有血亲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