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这为楚稷赢得了更多声誉-《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连日来,宗室之人纷纷登门,大多为求水泥和纺织机的代理权。

  平日里看似只知享乐,但只要有关利益,他们总能敏锐察觉。

  赚钱之事,人人向往。

  而冶造局的生意与皇家银行的股份,不仅收益丰厚,且清白无瑕,怎能不让宗室心动?

  和顺亲王并未急于表态,先与黛玉寒暄几句,待进入前堂落座、遣退下人后,方徐徐开口:“我知道你为难,故未直接向太上皇或陛下求助,亦未张扬,而是私下前来寻你。

  我们同宗,有些事不妨宽容。

  十年前宗室惨遭劫难,如今仅存寥寥。

  大家日子都不易,你稍作让步,他们便已满足。”

  楚稷正欲推辞,忽有所思,说道:“太叔公明鉴,如今皇家银行状况频出,您却仍要求分股份,实属强人所难。

  至于冶造局……”

  和顺亲王摆手道:“我年岁已高,家中儿孙各有前程,太上皇与陛下的赏赐足够几代人享用。

  我已不需这些身外之物。

  话虽如此,我还是希望宗室和睦。

  咱们同姓楚,难道就不能分一些好处给自家人吗?工部与商国舅都能得利,为何宗室却不行?”

  这话虽不无道理,毕竟和顺亲王一家所得封赏最多。

  辽东等地的田产便足以养活家族数代,更别说还有其他产业和供奉。

  然而楚稷清楚,这只是表面之词。

  谁会嫌钱多?这老人虽自身无需挥霍,但为子孙留下更多财富,也是人之常情。

  想到这里,楚稷心中已有打算,开口说道:

  “既然太叔公都这么说了,那我试试看。

  但若是从皇家银行和冶造局分股份来经营生意,恐怕朝臣不会同意,我也难以交待。”

  “正好朝廷接下来会让各家派人在各地挂职,获取功劳。

  这样的话,父皇拿出银行和冶造局的股份作为赏赐时也会更方便一些!”

  和顺亲王眨了眨眼,略作思索后说道:“不对劲,你小子打什么主意呢?”

  楚稷心中一紧,刚想解释,却发现和顺亲王皱眉沉思。

  他暗想不好,这老爷子要是发起火来,自己在宗室里可就没立足之地了!

  宗室对皇子争储的影响很大!别看宗人府不起眼,它的权势可不小。

  正在琢磨如何解释时,他忽然听见和顺亲王打起了呼噜……

  楚稷和黛玉对视一眼,又不敢出声,唯恐惊扰到这位老爷子。

  于是两人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口,这才松了一口气。

  彼此相视一笑,黛玉低声说:“你多加小心,我觉得老亲王此行不只是为宗室说话。”

  楚稷点头附和:“确实另有隐情,不过多半还是与冶造局有关,否则他老人家直接找皇上了。”

  “林妹妹有所不知,他老人家一现身,父皇都得毕恭毕敬,生怕惹他不悦……”

  话未说完,忽听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

  这不是一次,而是接连不断的多次 ** 声。

  楚稷面色骤变,随即愣住。

  “不是冶造局,是……兵铸局?!”

  和顺亲王也被惊醒,急切地问:“发生何事!可是有奸人作乱!快,速去护驾!”

  楚稷听声音来自西面,立刻判断出是兵铸局出了问题。

  和顺亲王也被接连不断的 ** 声惊醒,慌张地说道:

  “发生何事?可是有歹徒作乱?快,随我去护驾!”

  楚稷神色阴沉地道:“太叔公,兵铸局出了事,有人企图栽赃……不好!大皇兄!”

  他迅速反应过来,兵铸局出事必定有所因由,而他和楚秀今日在工部不欢而散恐是 ** 。

  兵铸局之事非同小可,但如果楚秀因此遇害,则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他能自证清白,群臣仍可能对他心存偏见。

  此刻楚稷顾不得许多,对和顺亲王说道:“太叔公稍待,我去查看。”

  和顺亲王立刻明白其中利害,沉着脸道:“我陪你同去,歹人又想祸害我们楚家人。”

  楚稷心头一震,但也无暇细问,低声对黛玉说:“别担心,我不会有事。”

  黛玉微微点头,“定要多加小心,我在家中等你。”

  楚稷答应一声,便毫不犹豫地背着和顺亲王离开了。

  数分钟前,兵铸局内,楚秀回头望了眼跟随的陆航及几位门客,心中暗喜。

  他并非因这些人追随而得意,而是因为一旦火炮研制成功,他的处境将彻底改观。

  他深知楚稷常驻冶造局,这为楚稷赢得了更多声誉。

  朝臣更倾向于支持办实事的皇子,加上皇家银行的提议亦出自楚稷之手,如此一来,楚稷虽出宫不久,却声名鹊起。

  楚秀亟需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尽管他在养心殿陪伴雍和帝十年,但大多时候只是观看已批奏折,再谨慎表述自己的理解。

  雍和帝事务繁忙,真正耐心教导他的时间寥寥,更多时候让他自行摸索或与门客商讨学习。

  这样看来,他在群臣心中的地位虽略高于二皇子,但也仅限于嫡长子的身份以及雍和帝的教诲。

  然而,这样的优势实际上并不明显,甚至在权力方面还显得稍弱。

  目前,只要火炮能够顺利研制成功,他在兵部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也能更轻易地赢得人心。

  加上之前门客一直在研究如何应对**,一旦火炮成功,他甚至可以借此机会向边关安插几个亲信!

  最重要的是,兵铸局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了如此显着的成果,完全可以与楚稷抗衡。

  因此,火炮是否能成功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陆航在他身后低声说道:“王爷,如果工匠需要您点燃火线,请务必远离,让属下去完成这项任务,您只需在一旁观看即可。”

  楚秀听后冷哼一声,决定趁此机会好好打压这位自作主张的谋士!

  实在是对他太过抬举了,导致他忘了自己身份!

  兵铸局位于神京城的西城,这里不仅是兵铸局,旁边还有**局和武备库。

  所以这个地方绝不能设在城外,也不能距离六部和神京城的其他部门太远。

  周围有锦衣府的西城千户所和西城兵马司,整个区域都受到严密保护。

  位置比较偏远,整条街上没有普通百姓,即便有人经过,也会被盘问多次。

  楚秀刚进入试验场,负责火器研发的主事便笑容满面地上前行礼:

  “王爷,试验火器的文书已经得到批复,不过陛下只同意试验一次。

  若无问题,就会送往宫内演武场,由陛下亲自检验。”

  楚秀大喜,心想父皇竟然如此重视自己!

  仅有一次试验的机会,当然应该由本王亲自进行!

  这门大炮口径更大,威力更强,未来必定是战场上的利器!

  或许这次试验会成为史册中的一笔!

  一次就够了!

  只要这次试验顺利,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对于只允许试验一次的结果并不意外,毕竟这是神京城啊!

  能有机会试验就已经很好了,难道还能试验几十次不成?

  那百姓岂不是都要被吓得人心惶惶?

  楚秀望着眼前的粗壮大炮,满心欢喜地抚摸着询问:"所有参数都按设计完成?是否仔细检查过了?"

  他并非毫无头脑之人,这种事当然要问清楚。

  主事急忙招呼工匠上前,那工匠有些畏缩地说:"王爷,这完全依照图纸打造,前后十几道工序检查,没问题的。"

  楚秀点点头,兴奋地说:"来人,装弹!拿火把!"

  陆航心中不安愈发强烈,脚下悄悄靠近,走到楚秀身后。

  楚秀此时全神贯注于大炮,仿佛已看到自己因这火炮受到雍和帝嘉奖、朝臣赞许的场景!

  尽管知道一尊大炮无法笼络太多人,但这毕竟是个开端不是吗?

  装填炮弹时,楚秀接过火把高呼:"此火炮耗费无数心血,今日在场各位均有赏赐!"

  周围官吏与工匠齐齐跪谢,让楚秀更加高兴。

  火把点燃引线时,陆航内心不安达到顶点。

  他不顾一切冲上前,抓住楚秀,在对方惊愕目光中边跑边喊:"王爷快走!"

  众人茫然间,陆航已拉着一脸困惑的楚秀跑了数步。

  心里默数到零时,他猛地将楚秀推倒在地,扑了上去!

  楚秀愤怒至极,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他像块抹布般被扔倒,还被个举人压在身上!

  "陆航!你胆大妄为,你知道……"

  话音未落,轰然巨响传来,随之是众多惨叫声。

  接着又是巨响,不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 ** 声。

  楚秀惊恐地看着陆航呕血,看着飞旋而来的炮片切断陆航左臂……

  楚秩到兵铸局时,这里已开始救援。

  五城兵马司负责防火,西城兵马司的救援速度很快。

  锦衣卫的西城千户所也迅速行动起来,到达现场后已开始保护证据,但地面因灭火变得泥泞。

  楚稷下马后有人上前迎接,他急切地问:“怎么回事?有人员伤亡吗?刑部的人来了吗?父皇派使者了吗?”

  西城兵马司指挥孙博虽属元平一脉,但深知楚稷地位不同寻常。

  加之二皇子被降爵,洛哲在家反省,元平一系人心浮动。

  听楚稷询问,他忙答道:“陛下已派刑部官员到场核查,说是瑞王试验新火炮时发生 ** ……”

  话未说完,楚稷脑中一片混乱,几乎站立不稳。

  他虽卷入储位之争,但对雍和帝的承诺属实。

  更何况看在宣皇后份上,他不会害楚秀。

  即便楚秀被困一生,也有美名流传。

  若楚秀真的死了,就算他自证清白也会遭群臣猜忌!

  “大皇兄如何?快说!”

  楚稷抓住孙博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