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衙的密道潮湿阴冷,陈砚秋贴着石壁前行,指尖触到的苔藓中混着冰片碎屑。怀中的七块青铜板随着步伐轻微震颤,板缝渗出的冰蓝液体在身后留下蜿蜒光痕,照亮了密道两侧的壁龛——每个龛中都供着个银鞘,鞘口封泥盖着"墨池会丙戌科"的朱印。
第七个拐角处,地面突然出现拖拽的血迹。陈砚秋蹲身细看,血渍中浮动着未消化的益智子残渣——与岭南鬼贡院老妇服用的醒神丸成分相同。血迹尽头是扇青铜门,门环铸成被银针贯穿的骷髅状,骷髅眼窝里嵌着两粒冰片。
"三百五十八......"
陈砚秋的喃喃自语在密道中荡起回声。他掏出陆巽之子尸体上找到的《金刚经》残页,将血浸透的纸面贴在青铜门上。经文字迹遇血发光,勾勒出门缝后的场景:十二个戴青铜面具的人围坐成圈,中央的鎏金火盆里煅烧着银针,盆沿刻着"缺七"二字。
青铜门突然自行开启。陈砚秋闪身入内,发现是间仿造贡院明远楼格局的密室。三百五十八个银鞘整齐码放在壁架上,每个鞘身都刻着考生姓名与"鼻若悬胆"的骨相批注。密室中央的火盆旁,跪着个背对门口的白发老者——他正用砭石针从自己后颈挑出银针,针尖带出的血珠坠入火盆,激起冰蓝色火焰。
"崔月隐?"
陈砚秋的试探性呼唤让老者浑身一震。转身露出的面容令陈砚秋毛骨悚然——这分明是在秦州大牢融化的尸体!老者浑浊的左眼依旧嵌着银针拼成的"戎"字,但右眼竟恢复了清明。
"陈明远当年私藏的七把刀......"崔月隐的声音不再含混,从怀中掏出烧焦的账册,"记录在这里。"
账册残页上记载着触目惊心的内容:"庆历六年正月,收西夏梁太后冰片二百斤,折银鞘二十具。依《璇玑录》骨相法,黜川蜀举子七人,皆鼻若悬胆者。"纸背附着被黜落者的画像,每人耳垂都刺着"陆"字。
火盆突然爆出巨响。陈砚秋疾退两步,看见火焰中浮现出完整的铜雀砚虚影——砚台盛着的不是墨,而是三百六十五根银针。每根针尖都挑着滴血珠,血珠中裹着微型试卷残片。
"韩琦用银针改文曲星位......"崔月隐撕开衣襟,露出胸膛上刻的星图,"但缺了你爹藏的七把......"
他的话被破门而入的弩箭打断。陈砚秋翻滚到银鞘架后,箭簇钉入崔月隐肩膀,带出的不是鲜血,而是冰蓝液体。十二个青铜面具人从暗门涌出,每人手中都捧着鎏金匣子。
"果然来了。"为首的面具人掀开兜帽,露出赵明烛那张虹膜异色的脸——但此刻他的眼白已布满紫色纹路,"交出砭石针。"
陈砚秋握紧阴阳刀。赵明烛突然扯开官袍,胸膛上刺着与崔月隐相同的星图,但北极星位置标着"韩"字。更骇人的是他后颈的风府穴——那里插着根银针,针尾翡翠刻着"庆历六年状元"字样。
"你以为在秦州救的是谁?"假赵明烛的笑声带着金属质感,"真的赵明烛早就......"
崔月隐突然暴起,将火盆掀向面具人。冰蓝火焰沾身的瞬间,三个面具人惨叫倒地,他们的皮肤如蜡般融化,露出体内密密麻麻的银针。陈砚秋趁机冲向壁架,抓起标注"陆巽"的银鞘砸向地面——鞘身碎裂,露出内壁阴刻的西夏文密码!
"拦住他!"假赵明烛怒吼,"那是最后七套密码!"
陈砚秋接连砸碎六个银鞘。每套密码板落地,密室就剧烈震动一次。当第七块密码板被他握在手中时,整间密室的银鞘突然共鸣,鞘身刻字全部浮到空中,组成三百五十八个人的姓名与骨相批注。
崔月隐扑到火盆残骸处,从灰烬里扒出个铜匣。匣开瞬间,七根未完工的银针飞向陈砚秋手中的密码板——针尖与板面密码严丝合缝地嵌合,拼出完整的《璇玑录》骨相黜落法:
"凡鼻若悬胆者,其祖脉必通西夏,当黜。"
假赵明烛的银针突然从后颈射出。针尖穿透铜匣,带出的冰蓝液体在空中凝成韩琦虚影。虚影手中的铜雀砚正在倾倒,砚中血水淹没了密室地面——血水里浮动着十二幅画像,全是陈砚秋在《骨相考》里见过的被黜落者!
"现在你明白了......"崔月隐的独眼流下血泪,"为何你爹要藏起那七把刀......"
陈砚秋将七块密码板拼合。板缝渗出的冰蓝液体遇血后,突然显出新内容:每套密码背面都刻着被黜落者的族谱,证明他们祖上全有汉夏通婚史。而陆巽的族谱末尾,赫然添着"景佑三年七月七,铜雀砚现,文脉改"的批注。
密室顶部突然打开。真正的赵明烛被铁链悬吊而下,他的虹膜已完全变成冰蓝色,后颈插着七根银针。假赵明烛狂笑着扯动锁链:"最后七针,就用这位皇族监考官......"
陈砚秋掷出阴阳刀。七把刀精准斩断铁链,赵明烛坠落的瞬间,崔月隐用身体接住他。老者撕开赵明烛的官袍,露出后背刺着的星图——这次北极星位置标着"陈"字!
"铜雀砚在......"崔月隐的独眼突然看向密室角落的排水口,"你爹把它......"
弩箭穿透了他的咽喉。陈砚秋冲向排水口,在冰蓝血水淹没密室前,抠开锈蚀的铁栅。栅后暗格中,静静躺着方完好的铜雀砚——砚底刻着父亲临终前画的"戎"字,字缝里塞着鱼鳞笺:
"吾儿谨记:三百六十五针齐,则文脉断。留七针不铸,为华夏留一口气。"
假赵明烛的惨叫突然变调。陈砚秋回头,看见冰蓝血水中的韩琦虚影正在消散。十二个面具人相继融化,他们体内的银针全部飞向铜雀砚,在砚台周围排成残缺的紫微垣星图。
赵明烛挣扎着爬来,异色瞳孔映出砚台底部的秘密:"快走......岭南驻军已经......"
整座密室开始坍塌。陈砚秋背起赵明烛冲进排水道,背后传来崔月隐最后的嘶吼:"去岭南......鬼贡院......找林氏......"
水道将二人冲入锦江。江面上,三百五十八个银鞘虚影正顺流而下,每个虚影都在溶解,露出内壁刻着的骨相密码。陈砚秋怀中的铜雀砚突然发烫,砚池里凝结的冰蓝血块融化后,现出最后七个被黜落者的姓名——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鼻若悬胆,其血遇冰片则蓝"。
最末那个名字,正是陈砚秋自己。
喜欢不第河山
第七个拐角处,地面突然出现拖拽的血迹。陈砚秋蹲身细看,血渍中浮动着未消化的益智子残渣——与岭南鬼贡院老妇服用的醒神丸成分相同。血迹尽头是扇青铜门,门环铸成被银针贯穿的骷髅状,骷髅眼窝里嵌着两粒冰片。
"三百五十八......"
陈砚秋的喃喃自语在密道中荡起回声。他掏出陆巽之子尸体上找到的《金刚经》残页,将血浸透的纸面贴在青铜门上。经文字迹遇血发光,勾勒出门缝后的场景:十二个戴青铜面具的人围坐成圈,中央的鎏金火盆里煅烧着银针,盆沿刻着"缺七"二字。
青铜门突然自行开启。陈砚秋闪身入内,发现是间仿造贡院明远楼格局的密室。三百五十八个银鞘整齐码放在壁架上,每个鞘身都刻着考生姓名与"鼻若悬胆"的骨相批注。密室中央的火盆旁,跪着个背对门口的白发老者——他正用砭石针从自己后颈挑出银针,针尖带出的血珠坠入火盆,激起冰蓝色火焰。
"崔月隐?"
陈砚秋的试探性呼唤让老者浑身一震。转身露出的面容令陈砚秋毛骨悚然——这分明是在秦州大牢融化的尸体!老者浑浊的左眼依旧嵌着银针拼成的"戎"字,但右眼竟恢复了清明。
"陈明远当年私藏的七把刀......"崔月隐的声音不再含混,从怀中掏出烧焦的账册,"记录在这里。"
账册残页上记载着触目惊心的内容:"庆历六年正月,收西夏梁太后冰片二百斤,折银鞘二十具。依《璇玑录》骨相法,黜川蜀举子七人,皆鼻若悬胆者。"纸背附着被黜落者的画像,每人耳垂都刺着"陆"字。
火盆突然爆出巨响。陈砚秋疾退两步,看见火焰中浮现出完整的铜雀砚虚影——砚台盛着的不是墨,而是三百六十五根银针。每根针尖都挑着滴血珠,血珠中裹着微型试卷残片。
"韩琦用银针改文曲星位......"崔月隐撕开衣襟,露出胸膛上刻的星图,"但缺了你爹藏的七把......"
他的话被破门而入的弩箭打断。陈砚秋翻滚到银鞘架后,箭簇钉入崔月隐肩膀,带出的不是鲜血,而是冰蓝液体。十二个青铜面具人从暗门涌出,每人手中都捧着鎏金匣子。
"果然来了。"为首的面具人掀开兜帽,露出赵明烛那张虹膜异色的脸——但此刻他的眼白已布满紫色纹路,"交出砭石针。"
陈砚秋握紧阴阳刀。赵明烛突然扯开官袍,胸膛上刺着与崔月隐相同的星图,但北极星位置标着"韩"字。更骇人的是他后颈的风府穴——那里插着根银针,针尾翡翠刻着"庆历六年状元"字样。
"你以为在秦州救的是谁?"假赵明烛的笑声带着金属质感,"真的赵明烛早就......"
崔月隐突然暴起,将火盆掀向面具人。冰蓝火焰沾身的瞬间,三个面具人惨叫倒地,他们的皮肤如蜡般融化,露出体内密密麻麻的银针。陈砚秋趁机冲向壁架,抓起标注"陆巽"的银鞘砸向地面——鞘身碎裂,露出内壁阴刻的西夏文密码!
"拦住他!"假赵明烛怒吼,"那是最后七套密码!"
陈砚秋接连砸碎六个银鞘。每套密码板落地,密室就剧烈震动一次。当第七块密码板被他握在手中时,整间密室的银鞘突然共鸣,鞘身刻字全部浮到空中,组成三百五十八个人的姓名与骨相批注。
崔月隐扑到火盆残骸处,从灰烬里扒出个铜匣。匣开瞬间,七根未完工的银针飞向陈砚秋手中的密码板——针尖与板面密码严丝合缝地嵌合,拼出完整的《璇玑录》骨相黜落法:
"凡鼻若悬胆者,其祖脉必通西夏,当黜。"
假赵明烛的银针突然从后颈射出。针尖穿透铜匣,带出的冰蓝液体在空中凝成韩琦虚影。虚影手中的铜雀砚正在倾倒,砚中血水淹没了密室地面——血水里浮动着十二幅画像,全是陈砚秋在《骨相考》里见过的被黜落者!
"现在你明白了......"崔月隐的独眼流下血泪,"为何你爹要藏起那七把刀......"
陈砚秋将七块密码板拼合。板缝渗出的冰蓝液体遇血后,突然显出新内容:每套密码背面都刻着被黜落者的族谱,证明他们祖上全有汉夏通婚史。而陆巽的族谱末尾,赫然添着"景佑三年七月七,铜雀砚现,文脉改"的批注。
密室顶部突然打开。真正的赵明烛被铁链悬吊而下,他的虹膜已完全变成冰蓝色,后颈插着七根银针。假赵明烛狂笑着扯动锁链:"最后七针,就用这位皇族监考官......"
陈砚秋掷出阴阳刀。七把刀精准斩断铁链,赵明烛坠落的瞬间,崔月隐用身体接住他。老者撕开赵明烛的官袍,露出后背刺着的星图——这次北极星位置标着"陈"字!
"铜雀砚在......"崔月隐的独眼突然看向密室角落的排水口,"你爹把它......"
弩箭穿透了他的咽喉。陈砚秋冲向排水口,在冰蓝血水淹没密室前,抠开锈蚀的铁栅。栅后暗格中,静静躺着方完好的铜雀砚——砚底刻着父亲临终前画的"戎"字,字缝里塞着鱼鳞笺:
"吾儿谨记:三百六十五针齐,则文脉断。留七针不铸,为华夏留一口气。"
假赵明烛的惨叫突然变调。陈砚秋回头,看见冰蓝血水中的韩琦虚影正在消散。十二个面具人相继融化,他们体内的银针全部飞向铜雀砚,在砚台周围排成残缺的紫微垣星图。
赵明烛挣扎着爬来,异色瞳孔映出砚台底部的秘密:"快走......岭南驻军已经......"
整座密室开始坍塌。陈砚秋背起赵明烛冲进排水道,背后传来崔月隐最后的嘶吼:"去岭南......鬼贡院......找林氏......"
水道将二人冲入锦江。江面上,三百五十八个银鞘虚影正顺流而下,每个虚影都在溶解,露出内壁刻着的骨相密码。陈砚秋怀中的铜雀砚突然发烫,砚池里凝结的冰蓝血块融化后,现出最后七个被黜落者的姓名——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鼻若悬胆,其血遇冰片则蓝"。
最末那个名字,正是陈砚秋自己。
喜欢不第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