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7章 行刺君王-《荒灾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钱儿媳妇》

  如今已经打草惊蛇,杨家祖地铁矿场的舆图是假的,便会察觉她先前借着李楠的名义写的密信也是假的,李楠落入了护国府手中这事,也瞒不住了。

  对方得知这一切的安排,会怎么反击他们?

  湖州兵马已至,人数不知多少,就目前猜测的兵马应有镇南军的三倍有多,他们要怎么应付?

  宋九收到信后,便叫大哥任广田不再出门,家里的三个孩子,以及石老头和石婆子,都得万分小心。

  所有的采买,由王守来带人出去,一次买够府上半月所需。

  任广田也察觉到此次三弟媳的谨慎,他将齐哥儿、石三百,石阿奴三人叫到身边,交代他们三人守在府上,平时巡视各处,尤其关注府上的几口井的情况。

  除了吃的,喝的水也是更要注意的。

  府上各处都很小心,且多处有机关,便是府中的井水也是有专门专管,还有机关阵设在外围,不知内情的,基本无法靠近的。

  但即使如此,任广田仍旧是不放心的。

  就这么犹如惊弓之鸟的过了五六日,可南郡城中却似什么事也没有,平静得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

  可越是这样,宋九越中忧心,她能感觉到谢家私军已有人入了南郡,至于怎么报复他们,定是没有想好良策。

  事实上宋九所担忧的还真是有道理的,在杨家铁矿舆图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封密信已经送去了京都左相府。

  在南郡还没有闹出什么大事来时,左相府谢文瀚已经知道自己上了当。

  先前幕僚之首的王庆曾建议他留一半人在湖州总营,可惜他没有听进去,如今全部转移至岭南,方知上了当。

  李楠已经落入了护国府手中,还写下这么一封密信来害他。

  很快谢文瀚将王庆叫来书房细商,开口便是李楠投敌一事。

  王庆却似在预料之中,并没有什么表情,见主公为此事忧愁,在京都造反还是直接退去南方全力攻打岭南之间有些犹豫不决。

  王庆便是面色冷静地开了口:“主公,如今不只咱们左相府面对如此困境,想必右相府亦是如此。”

  “某这两日听到一则消息,西宫丢失了小皇子,原本在御书房外逼宫的几位老臣,连夜撤回奏折,右相府正在四处寻找小皇子,而立太子一事彻底耽搁。”

  “某为了证实此事,找了皇城司的昔日旧友打听,察觉皇城司统领顾将军这几日皆不在京都,若是某没有猜错,小皇子便是顾将军送走的,且皇上已经察觉那个孩子并非亲生子。”

  谢文瀚震惊的看向王庆,这种事他竟是不知,府上的探子是饭桶么,一个个的连这样的消息都没有打听来。

  只是谢文瀚不知,王庆先前掌管着府上探子的消息,先前因湖州撤兵一事与主公有了分歧,失了情报统领之职后,他便在得知此事后故意将消息压了下来,为着的就是今日在主公面前立功。

  “所以你的建议是?”

  谢文瀚倒也聪明,立即明白了他的用意,想来立功,他是可以许些甜头,眼下正是用人之际。

  王庆这就开了口:“某觉得这个时节,或许两相府之间该和睦起来,小皇子不见了,咱们也得帮着寻找,一岁多的孩子,十天半月都会有变化,左相府寻回小皇子献给西宫魏皇后,两相府之间结盟,逼宫立太子,更有胜算。”

  挟天子以令诸侯,到那时,两相府之争就简单了,与其退去岭南与护国府一战,不如做个摄政王更有成算。

  王庆三言两语将谢文瀚说动,再加上皇城司统领顾将军还未归京,正是他们行事的好时机,正好从湖州来的一支兵马已经在京城郊外等候时机了。

  这日夜里,左相府的人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送到了西宫魏皇后的手中,左相谢文瀚也去见了魏皇后。

  半夜三更,外臣入宫,皇帝竟然不曾察觉。

  小团子在半夜的时候被噩梦惊醒,便再也没有了睡意。

  睡在一侧的顾淑妃被她的动静吵醒,也跟着起了床。

  亮了灯,小团子坐在床边,身上衣裳随意披着,额头的冷汗还在,她便看向顾氏,“明日我将你送出皇城,你且出宫躲一躲。

  顾氏眼眶一热,却是摇了摇头,“长公主已经帮我顾家良多,妾身没了后顾之忧,不惧死。”

  小团子知道弟媳不惧死,但是她刚才做的那个梦可不是好梦,她总感觉要有大事发生了。

  顾氏见她心神不宁,上前将她衣裳穿好,还一边说道:“梦都是假的,你莫忧心,咱们不是已经将那孩子送走,没了那孩子,他们要如何出手?”

  小团子再无睡意,她叹了口气,起了身,“刚才我梦到有人拿刀杀我,便醒了,这梦恐怕会成真。”

  “没有那个孩子,他们亦可寻个孩子出来,倘若左相府和右相府结盟,便是世家逼我立太子,至于太子是不是荣家血脉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世家要与我荣家共天下。”

  “不,还不止,他们窥视的是我这九五之尊的位置,所以我荣家人掌兵权,他们便警惕,当年老晋王何其强大,却也能千方百计的断了老晋王府的传承。”

  “若不是我爹娘这一次去了岭南,得了镇南军,他们恐怕根本不将我和弟弟放在眼里的。”

  顾氏听着就心惊,那个孩子送走了,他们敢随便拿个孩子来充数,逼着立太子,这事何其荒唐。

  “不说这么多了,现在就准备,天亮你便出宫去。”

  小团子催促着。

  顾氏仍旧是不走的,她要是走了,就打草惊蛇了,对方原本还犹豫的,这一下就给他们做了决定。

  小团子没能劝住顾氏,但眼皮子却是跳动得厉害,今夜的他们可是在谋划什么?

  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三日,小团子依旧勤恳的处理着政务,除了身边的小应子公子,其他便是待在御书房侧殿帮着处理文书的文臣竟也没有发现异样。

  这日的傍晚时分,由于接连几日的担忧,以及政务繁重,小团子困倦,便在养心殿的榻上休息片刻。

  这时,养心殿的一个小太监突然从门外进来,脚步极轻,双手插在袖中,低垂着头悄悄地靠近睡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