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太清心魔 沧海桑田三万年-《贫道赵公明:请诸道友上榜封神》

  元神上,太清仙气环绕,圣洁不可玷污,立场坚定,“吾为玄门弟子,岂能帮助魔道入侵三界,祸害三界生灵?这事,绝不能干。”

  心魔浑身上下,魔气环绕,冷冷道,“是鸿钧不义在先,眼下反攻洪荒,只是先收回一些利息罢了。”

  “不能助纣为虐!”

  “吾辈修士,自当快意恩仇。”

  元神,心魔,不断纠缠,针锋相对。

  不知过了多久,心魔逐渐占据了上风。

  太清心魔滋生,眉心魔纹闪烁,迅速隐匿消失,“何时反攻洪荒?”

  罗睺嘴角勾起,“不远了,还请道友静等通知。”

  “好。”

  罗睺,又化作一道青烟,消失在了八景宫中。

  域外,白骨王座上,罗睺嘴角上扬,“天道六圣,四圣已为吾所驱使,此战,应当有把握了吧?”

  茫茫混沌,有一宫殿矗立其中。

  宫殿周遭,环绕有地火水风,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线。

  宫殿深处,鸿钧坐于蒲团上,脸色淡然,浑身笼罩在浓郁的天道之力中。

  一身道行,深不可测,赫然已经来到了天道境巅峰,位比混元无极金仙巅峰。

  忽然,鸿钧看向了遥远的三界,眉头微蹙,掐起指尖,开始推算起来,“大争之世,风雨欲来啊。”

  “但大危机中,又伴随着大机缘,或许贫道可以.......”

  三界,禹余天,碧游宫中,赵公明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入熟悉的碧游宫。

  通天教主身躯挺拔,负手而立,脸上露出了坚定。

  “老师,这次可想好了?”

  通天脸色坚定,“想好了,天道圣人前路已断,若不自斩一刀,怕要永远困在圣人九重天。”

  赵公明揶揄道,“怎么,老师不心疼亿万年苦修来的道行了?”

  “心疼有什么用,多修炼几年,总比前路断绝强的多。”

  通天教主摆摆手,“快开始吧,为师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好。”

  赵公明颔首,祭出了混沌珠。

  混沌珠上,混沌灵光闪烁不止,三千法则气息浩瀚,扑面而来。

  赵公明,通天教主念头一动,进入了混沌钟内部。

  混沌钟,虽然还是残破状态,但这些年在赵公明手中,修复了不少,内部,几乎是一方完整的大千世界。

  山脉广袤,一望无际,河水绵延,滔滔不绝,古树参天,生机勃勃,日月横空,普照大地。

  三千法则浓郁氤氲,发出玄妙的气息,这是一片法则的海洋。

  通天教主深吸一口气,惊叹不已,赞道,“果然不愧为混沌灵宝,端的玄妙。”

  “自斩圣位,不亚于自绝于天道,老师可有心理准备?”

  通天教主洒脱一笑,“为师纵横洪荒亿万年,怕过什么?”

  赵公明不说话了,飞至一旁,静静为通天教主护法。

  通天教主念头一动,浑身剑气,尽数升起。

  最终凝聚成一柄无形巨剑,矗立于他天灵之上。

  巨剑,在通天教主的操控下,落下,插入了通天教主体内。

  “噗!”

  通天教主一口老血喷出,浑身气息,变得萎靡起来,一身道行,跌落至圣人七重天,体内天道之力,同样散去一些。

  自斩一刀,何其痛苦,不亚于千刀万剐,元神打入十八层地狱,日夜受业火煎熬。

  第一刀,仅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通天教主不断凝聚巨剑,自天灵斩下。

  每一剑落下,境界都会跌落,浑身天道气息,也会散去几分。

  不知过了多久,通天教主整个人,已变成了一个血人。

  气息萎靡,跌落至准圣大圆满境界,浑身天道之力散去,已和天道,做了一个完整的切割。

  半空中的巨剑,消弭于无形之中。

  通天教主再也承受不住,自云头跌落,脸色煞白。

  赵公明,连忙飞至通天教主身边,取出一瓶三光神水,直接灌下。

  三光神水,洪荒顶级疗伤圣药。

  一滴,都有逆转生死的功效,连准圣大修士,都趋之若鹜,更别提一瓶了。

  一瓶下肚,海量的生命精华,在通天教主体内爆发!

  伤势在瞬间恢复如初,气息也变得平顺起来。

  通天教主看着空荡荡的瓶子,心痛道,“一瓶三光神水啊,浪费,太浪费了。”

  赵公明微笑道,“才一瓶而已,弟子有亿点点,不算浪费。”

  通天教主感受着浑身状态,露出了苦笑,“自斩一刀的滋味,是真不好受啊。”

  从圣人九重天大修士,直接跌落至准圣。

  相当于从高高在上的九天神只,一下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这等落差感,一般人永远也无法感受到。

  赵公明笑着安慰道,“自斩一刀,换来道途的广阔,老师完全不亏,反而赚麻了。”

  “哈哈,说的好。”

  通天教主发出爽朗的笑声,“本座便在这里,重修混元路,不证道,绝不出关。”

  通天教主,闭上双目,浑身剑气环绕,感受,触摸那已刻在心中,无比熟悉,几乎化作了本能般的剑之大道。

  赵公明没再打扰通天教主,念头一动,出了混沌珠。

  留下一缕元神,时刻注意着混沌钟中的变化。

  时间,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变化。

  弹指间,距离佛门,阐教,联合四大凶兽,反攻须弥山,已过去了三万年。

  三万年,放在人间,已是沧海桑田。

  但在无数古老的大能眼中,不过是打了个盹的时间,并不算什么。

  三万年,斗转星移,三界,并无大的波澜,却也发生了不少事。

  首先,就是地道镇元子,成功证道混元大罗金仙,成为三界,自玄龟之后,第五位混元大罗。

  除此之外,佛门,依旧偏安北冥,不敢再生出反攻须弥的野心。

  截教,依旧稳坐三界第一道统的交椅,一门三圣人,兴盛的发红发紫。

  三代弟子中,敖广,袁洪,杨戬,哪吒,皆为亚圣大修士,撑起了截教三代弟子的门面。

  反观太清一脉,玉清一脉,不受控制的走向没落,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三代弟子中,仅有三两个大罗,连一位准圣也没有。

  三界局势,并没有大的变动,魔道亦偃旗息鼓,三界,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