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三十而立,实际上我属于是三十多的时候就知天命了,有的事你不得不服,我得遵循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不该碰的东西不要碰,该服从的规则我会服从——我比别人狡猾的点在于,我从来没有记恨过这种天生的鸿沟,人家和我有差别这是不争的事实,你在那里不服气也没用,还不如趁他们对你宽宏大量的时候能沾到什么好处就沾一沾,那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你有想法会被他们看出来的,到时候就连一点好处都沾不到了,那是我的损失——
所以,哪怕龙猫搞得我非常崩溃,我也还是对她毕恭毕敬,在和老侯分道扬镳以后我就开始收紧自己手下的人,开始拼命跑业务——进去老侯那里的时候我带着尿泡和小武、小崔,出来的时候我和他们谈了一次,尿泡这个人没心没肺的还愿意跟着我,所以出来的时候我还是带着他俩,鸡总那时候继续回去伺候徐总去了,因此上当时其实我们是个三人小分队,加上文泰来在负责省城那边的业务,所以是四个人——这年冬天的天然气实在太好赚钱了,所以我打算的是春夏秋先做煤改气、分布式发电,等冬天的时候继续发天然气,但是这一次我想找个更大的舞台,比如冀处长——老侯给我的实在太少了,更本赚不了钱,所以我得找一个更稳定的气源,这个时期我做的工作大部分时候就是这个,然后这一年我重点盯防的就是冀处长,因为他那里有气——但是实际的问题是冀处长的气弄不到北京这边来,因为其他地区有其他地区的气网,你不可能跨省作业,怎么着,从山西气网里偷出来几万吨气拿给你去卖给北京私人呗?所以春天的时候我从老侯那边跑出来,开头的时候其实一直是跟着徐总混,在跑一些小型的煤改气煤改电项目,同时火烧火燎地在谋划一个稳定的气源——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还是能源行业的大红人,这个事徐总是知道的,毕竟我跟他把鸡总叫过来用了一冬天,但是等我离开老侯以后实际上我的能量就有限了——而且也跟淡季相关,那时候基本上是没做成什么事,成天在跟着徐总瞎跑——因为根本上没有了资源,我只好猥琐发育,每个月只来北京一俩次,处理红孩儿公司的事,把小武留在北京,自己带着尿泡回了省城,想从煤改气或者分布式能源上面找到突破口。其实还是想多了,过去能做成,是因为刚好吃屎赶上了一口热的,是因为老韩那种传统的生意人还没有死绝(这个时候老韩已经死了半年多,坟头的草是真的二尺高了),是因为叶总还在山西,他捎带着帮我一把——真的自己出去跑,基本上是没戏,因为涉及这个行业的就都不是小买卖,动不动几百上千几个亿,靠个人压根也不靠谱。好的地方是,那时候我和冀处长走得很近,他允许我使用他的名号出去闯江湖,所以我多少还算有点倚仗,坏的地方是,去年冬天一通折腾下来几乎所有的山西人都在做这个生意,竞争太激烈,我根本显不出来什么不同——那时候康总和老韩那里的生意也已经完工了,我也没脸再拿康总的钱,还在那边放个文泰来,所以把他招了回来,而且越看他越不顺眼——人有钱的时候看谁都眉清目秀的,一旦手头紧了那肯定是看谁都不顺眼,特别是那些你给他发工资但是他毫无卵用的那种人...但是算啦,手下的四大金刚已经走了一个,我还得自己顶上去,再走一个可就凑不齐四这个数了,咬着牙还是留着吧,最多我自己少消费一点...
真是委屈,每个月我应该跑四趟北京的,现在只好消减为俩趟,就因为还得养活文泰来,我就得放弃和龙猫或者十七温存的机会,就很离谱——哦,后面我就和龙猫和好了,起码表面上是和好了,她说的那些圈子什么的俩个人都再也不提,与此同时我但凡去北京就跟她拼命玩,以前一晚上俩次,现在就得三四次——所以有时候你的情人或者老婆突然热情起来搞不好并不是好事,他可能是在离开以前拼命受用你的好处...
其实能源行业一到夏天简直就是睡大觉,特别是在山西。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秋收过后大部分人都没事干,全部都是在村里打扑克打麻将,反正就那点卖粮食的钱赢来赢去,谁赢了谁请客下馆子,最终往往是那些不打牌只抽头的和在旁边看人缘好的人得蜜,但凡上桌的都得把手里的钱花光,过年的时候搞不好还得出去借点——其实我那年夏秋天的时候也差不多,属实是没事干,因为就那么个氛围,也就没人做事——在山西,你得守山西人的规矩,真的是吃完午饭高低得睡会儿午觉的,不然下午干活就没精神——去年冬天的时候折腾了一冬天大伙儿都心累,今年一说煤改电人们都在讪笑哎,心想你可真是个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早就过时了的东西还做个屁...从客观上来说,也就是从物理上来说,其实还是有大量工程可以做的,很多设备并没有换,但是人们普遍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催得紧的时候我就赶快动起来比划一下,张罗半天,东吆喝西指挥好像特别在意这个事似的,实际上风头一过去,紧张了半天以后他立刻就躺下了,好像那么四肢摇动呼三喝四一番以后把他累着了似的——东西换不换的不要紧,反正我跟着大风左右摇摆给人看到就行,实际工作做不做这人不在意,他的上下级不在意,甚至普通老百姓也不在意,只有那个发出命令的人和我这种要做这个买卖的人在意——这就是现状,如果你去跟他说换成电锅炉的种种好处,他就邪魅一笑,给你来一句这个:‘意思是,安装使用多出来的那些开销你去财政给我要呗?’
他的邪魅一笑,就是笑你不懂规矩,不懂为官之道,然后还要跑来指划人家怎么行动,这就很离谱——我们说,如果把一个国家的阶级分成三层,一般就是一个统治层,一个管理层和一个牛马层,我说的这个问题就是统治层的命令执行不到牛马身上,没人在意的,包括牛马都不在意——神奇的是,统治层和牛马层本来应该是一条心,因为统治层特别知道牛马们过得不好他也就摇摇欲坠了,但是因为中间夹着一个管理层,这个层级通过这种变性的动作和矫枉过正的旨意扭曲了统治层的心意,搞得三个阶层都变成对立关系,谁跟谁都不一条心,所以摊子就看上去烂得一批,所有好意都传达不下去,所有政策都执行不下去,看着好像身体挺壮,实际上往前走一步都得气喘吁吁,这个现状就很恐怖...
这就是在山西做生意我遇到的特别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一向不说夸赞吧,起码是相对客观地肯定的鱼头文化带来的坏处——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你工作的成败不在于你的行为,而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能让对方动起来的合适的力,只要你找对那个人、那股力量,他们做事的时候爱你跑得快——这个力量非常难找,我跟着徐总满世界跑的中间就好歹没有一次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成的,高低就一次都没有,搞得我忍不住失笑:
"我看不行咱们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每天和别人吃吃喝喝一点成绩没有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淡定,查总,淡定,生意都是这么做出来的,我从十几岁就出来做生意,和这些人来往,以我的经验,现在这种气候的话,我们最需要的是沉住气慢慢来..."
"哦,对,还有气候问题...干..."我又笑了,真的是,最需要钱的时候偏偏就是一毛钱赚不到,但凡人身上有寒酸味钱就像捞女一样看见你就退避三舍了,"徐总,那我得问你,难道你从过去到现在跑业务,和这些手机有权力的人来往,一直是这个样子,所有人都是这个样子吗?做点事一直就是这么难?"
"从古到今都是一样难,我们做的生意往往需要和公家来往,只要和他们来往就这么难,我担保以后也还会这么难..."
"上次...我想想..."我跟他说的是叶总和侯总帮我做成的俩次生意,那时候我还真没觉得有多难,但是当我剥离了他们,自己实际上是屁都干不成——而且不只是我,徐总也是一样,他虽然很有钱,我也看不出他有多少,但是他和我面临的情况都是一样,这是一个不做事就不会错的环境造成的——"明天我和你跑一趟我老家吧,既然外面的氛围是这样,那么我们找一点隐秘的角落和比较大胆的人,搞不好能做点事情..."
"都听你的,我现在就是你的司机,你说去哪就去哪!"
徐总这也属于和我在一起偶尔的阴阳怪气,他其实知道我不爱听这种没意义的话,但是他还是要说,这是一种态度,也就是俗称的‘社交’。
所以,哪怕龙猫搞得我非常崩溃,我也还是对她毕恭毕敬,在和老侯分道扬镳以后我就开始收紧自己手下的人,开始拼命跑业务——进去老侯那里的时候我带着尿泡和小武、小崔,出来的时候我和他们谈了一次,尿泡这个人没心没肺的还愿意跟着我,所以出来的时候我还是带着他俩,鸡总那时候继续回去伺候徐总去了,因此上当时其实我们是个三人小分队,加上文泰来在负责省城那边的业务,所以是四个人——这年冬天的天然气实在太好赚钱了,所以我打算的是春夏秋先做煤改气、分布式发电,等冬天的时候继续发天然气,但是这一次我想找个更大的舞台,比如冀处长——老侯给我的实在太少了,更本赚不了钱,所以我得找一个更稳定的气源,这个时期我做的工作大部分时候就是这个,然后这一年我重点盯防的就是冀处长,因为他那里有气——但是实际的问题是冀处长的气弄不到北京这边来,因为其他地区有其他地区的气网,你不可能跨省作业,怎么着,从山西气网里偷出来几万吨气拿给你去卖给北京私人呗?所以春天的时候我从老侯那边跑出来,开头的时候其实一直是跟着徐总混,在跑一些小型的煤改气煤改电项目,同时火烧火燎地在谋划一个稳定的气源——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还是能源行业的大红人,这个事徐总是知道的,毕竟我跟他把鸡总叫过来用了一冬天,但是等我离开老侯以后实际上我的能量就有限了——而且也跟淡季相关,那时候基本上是没做成什么事,成天在跟着徐总瞎跑——因为根本上没有了资源,我只好猥琐发育,每个月只来北京一俩次,处理红孩儿公司的事,把小武留在北京,自己带着尿泡回了省城,想从煤改气或者分布式能源上面找到突破口。其实还是想多了,过去能做成,是因为刚好吃屎赶上了一口热的,是因为老韩那种传统的生意人还没有死绝(这个时候老韩已经死了半年多,坟头的草是真的二尺高了),是因为叶总还在山西,他捎带着帮我一把——真的自己出去跑,基本上是没戏,因为涉及这个行业的就都不是小买卖,动不动几百上千几个亿,靠个人压根也不靠谱。好的地方是,那时候我和冀处长走得很近,他允许我使用他的名号出去闯江湖,所以我多少还算有点倚仗,坏的地方是,去年冬天一通折腾下来几乎所有的山西人都在做这个生意,竞争太激烈,我根本显不出来什么不同——那时候康总和老韩那里的生意也已经完工了,我也没脸再拿康总的钱,还在那边放个文泰来,所以把他招了回来,而且越看他越不顺眼——人有钱的时候看谁都眉清目秀的,一旦手头紧了那肯定是看谁都不顺眼,特别是那些你给他发工资但是他毫无卵用的那种人...但是算啦,手下的四大金刚已经走了一个,我还得自己顶上去,再走一个可就凑不齐四这个数了,咬着牙还是留着吧,最多我自己少消费一点...
真是委屈,每个月我应该跑四趟北京的,现在只好消减为俩趟,就因为还得养活文泰来,我就得放弃和龙猫或者十七温存的机会,就很离谱——哦,后面我就和龙猫和好了,起码表面上是和好了,她说的那些圈子什么的俩个人都再也不提,与此同时我但凡去北京就跟她拼命玩,以前一晚上俩次,现在就得三四次——所以有时候你的情人或者老婆突然热情起来搞不好并不是好事,他可能是在离开以前拼命受用你的好处...
其实能源行业一到夏天简直就是睡大觉,特别是在山西。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秋收过后大部分人都没事干,全部都是在村里打扑克打麻将,反正就那点卖粮食的钱赢来赢去,谁赢了谁请客下馆子,最终往往是那些不打牌只抽头的和在旁边看人缘好的人得蜜,但凡上桌的都得把手里的钱花光,过年的时候搞不好还得出去借点——其实我那年夏秋天的时候也差不多,属实是没事干,因为就那么个氛围,也就没人做事——在山西,你得守山西人的规矩,真的是吃完午饭高低得睡会儿午觉的,不然下午干活就没精神——去年冬天的时候折腾了一冬天大伙儿都心累,今年一说煤改电人们都在讪笑哎,心想你可真是个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早就过时了的东西还做个屁...从客观上来说,也就是从物理上来说,其实还是有大量工程可以做的,很多设备并没有换,但是人们普遍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催得紧的时候我就赶快动起来比划一下,张罗半天,东吆喝西指挥好像特别在意这个事似的,实际上风头一过去,紧张了半天以后他立刻就躺下了,好像那么四肢摇动呼三喝四一番以后把他累着了似的——东西换不换的不要紧,反正我跟着大风左右摇摆给人看到就行,实际工作做不做这人不在意,他的上下级不在意,甚至普通老百姓也不在意,只有那个发出命令的人和我这种要做这个买卖的人在意——这就是现状,如果你去跟他说换成电锅炉的种种好处,他就邪魅一笑,给你来一句这个:‘意思是,安装使用多出来的那些开销你去财政给我要呗?’
他的邪魅一笑,就是笑你不懂规矩,不懂为官之道,然后还要跑来指划人家怎么行动,这就很离谱——我们说,如果把一个国家的阶级分成三层,一般就是一个统治层,一个管理层和一个牛马层,我说的这个问题就是统治层的命令执行不到牛马身上,没人在意的,包括牛马都不在意——神奇的是,统治层和牛马层本来应该是一条心,因为统治层特别知道牛马们过得不好他也就摇摇欲坠了,但是因为中间夹着一个管理层,这个层级通过这种变性的动作和矫枉过正的旨意扭曲了统治层的心意,搞得三个阶层都变成对立关系,谁跟谁都不一条心,所以摊子就看上去烂得一批,所有好意都传达不下去,所有政策都执行不下去,看着好像身体挺壮,实际上往前走一步都得气喘吁吁,这个现状就很恐怖...
这就是在山西做生意我遇到的特别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一向不说夸赞吧,起码是相对客观地肯定的鱼头文化带来的坏处——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你工作的成败不在于你的行为,而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能让对方动起来的合适的力,只要你找对那个人、那股力量,他们做事的时候爱你跑得快——这个力量非常难找,我跟着徐总满世界跑的中间就好歹没有一次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成的,高低就一次都没有,搞得我忍不住失笑:
"我看不行咱们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每天和别人吃吃喝喝一点成绩没有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淡定,查总,淡定,生意都是这么做出来的,我从十几岁就出来做生意,和这些人来往,以我的经验,现在这种气候的话,我们最需要的是沉住气慢慢来..."
"哦,对,还有气候问题...干..."我又笑了,真的是,最需要钱的时候偏偏就是一毛钱赚不到,但凡人身上有寒酸味钱就像捞女一样看见你就退避三舍了,"徐总,那我得问你,难道你从过去到现在跑业务,和这些手机有权力的人来往,一直是这个样子,所有人都是这个样子吗?做点事一直就是这么难?"
"从古到今都是一样难,我们做的生意往往需要和公家来往,只要和他们来往就这么难,我担保以后也还会这么难..."
"上次...我想想..."我跟他说的是叶总和侯总帮我做成的俩次生意,那时候我还真没觉得有多难,但是当我剥离了他们,自己实际上是屁都干不成——而且不只是我,徐总也是一样,他虽然很有钱,我也看不出他有多少,但是他和我面临的情况都是一样,这是一个不做事就不会错的环境造成的——"明天我和你跑一趟我老家吧,既然外面的氛围是这样,那么我们找一点隐秘的角落和比较大胆的人,搞不好能做点事情..."
"都听你的,我现在就是你的司机,你说去哪就去哪!"
徐总这也属于和我在一起偶尔的阴阳怪气,他其实知道我不爱听这种没意义的话,但是他还是要说,这是一种态度,也就是俗称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