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脸更红了-《中年离婚,赌石暴富,前妻后悔》

  “真香。”二柱子拿起个馒头。

  咬了一大口。

  “比我娘蒸的软和。”

  小花被夸得脸更红了。

  赶紧给林凡盛粥。

  “凡哥,你多喝点。”

  “等会儿教孩子们干活费力气。”

  刚吃完饭。

  院外就传来孩子们的吵嚷声。

  张老师领着学生们来了。

  一个个背着小书包。

  书包里鼓鼓囊囊的。

  “都带了啥宝贝?”二柱子笑着问。

  “是我们找的老物件!”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个旧纽扣。

  “我奶奶的。”

  另一个小男孩掏出个铁皮青蛙。

  “我爹小时候玩的。”

  林凡看着这些小物件。

  心里头热乎乎的。

  “今天咱就用这些材料。”林凡举起块碎木头。

  “做个自己喜欢的玩意儿。”

  孩子们立马围过来。

  眼睛亮得像星星。

  二柱子扛着铁环。

  “谁想学滚铁环?”

  好几个男孩举手。

  喊得震天响。

  小花把风琴搬到院里。

  “想学唱歌的跟我来。”

  几个小姑娘凑过去。

  围着风琴叽叽喳喳。

  张老师坐在石凳上。

  看着这热闹的光景。

  笑得眼角堆起褶子。

  林凡教孩子们刻木头。

  一个小男孩想刻只小狗。

  刻着刻着成了小猫。

  他急得快哭了。

  林凡拿起刻刀。

  “咱给它加条尾巴。”

  小猫立马变成了小松鼠。

  小男孩乐了。

  二柱子教孩子们滚铁环。

  铁环在他手里“咕噜咕噜”转。

  到了孩子们手里。

  不是歪倒就是飞出去。

  二柱子跑得满头大汗。

  捡了这个捡那个。

  嘴里还喊着“慢点!”

  小花教小姑娘们唱歌。

  风琴的铜铃“叮铃”响。

  歌声混着孩子们的笑声。

  飘得老远。

  李奶奶拄着棍儿来看热闹。

  坐在葡萄架下。

  听着听着笑出了声。

  中午吃饭的时候。

  孩子们把自己做的玩意儿摆出来。

  有歪歪扭扭的小松鼠。

  有拧成一团的小兔子。

  还有剪得不像样的花盆。

  林凡看着这些“作品”。

  觉得比啥都宝贝。

  “都做得真好。”林凡笑着说。

  “回去给爹娘看看。”

  二柱子举着个铁皮青蛙。

  “这个我小时候也玩过。”

  他拧了拧发条。

  青蛙“咔哒咔哒”跳起来。

  吓得小姑娘们直躲。

  送孩子们走的时候。

  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自己的作品。

  像捧着宝贝似的。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

  塞给林凡个小布包。

  “叔叔,给你。”

  林凡打开一看。

  是颗用线缠的玻璃球。

  亮晶晶的。

  “我攒了好久的。”小姑娘说。

  “给你当礼物。”

  林凡赶紧揣兜里。

  “谢谢啊。”

  心里头暖烘烘的。

  孩子们走后。

  院里满地都是碎木头、铁丝头。

  二柱子扛着扫帚打扫。

  嘴里哼着小花教的歌。

  跑调跑得厉害。

  小花坐在石凳上。

  缝补被孩子们扯破的布垫。

  “凡哥,”小花突然说。

  “孩子们说下周还想来。”

  林凡点头。

  “来呗。”

  “我再找些材料。”

  二柱子接话:“我教他们滚铁环!”

  “保证个个都学会。”

  夜幕降临时。

  灯亮了。

  林凡把玻璃球放在窗台上。

  在灯光下闪着光。

  二柱子蹲在院里磨铁环。

  小花把缝好的布垫摞起来。

  风穿过葡萄藤。

  叶子沙沙响。

  像是在说。

  这日子。

  真有滋味。

  天还没亮透。

  林凡就被窗台上的玻璃球晃醒了。

  月光透过玻璃球。

  在墙上映出好多小光斑。

  像星星似的。

  他摸了摸玻璃球。

  凉丝丝的。

  起来推开院门。

  见二柱子蹲在葡萄架下。

  手里攥着铁环。

  正偷偷练习。

  铁环“咕噜咕噜”转。

  在院里绕了个圈。

  “凡哥,我没吵着你吧?”二柱子回头问。

  “没有。”林凡笑着说。

  “练得咋样了?”

  二柱子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你看!”

  他推着铁环又转了两圈。

  果然稳多了。

  就是拐弯时差点撞到铁皮桶。

  小花来的时候。

  车筐里装着个大纸包。

  “凡哥,你看这是啥。”

  她打开纸包。

  是些彩色的皱纹纸。

  红的、黄的、粉的。

  “我想教孩子们做纸花。”小花拿起红纸。

  “粘在他们做的花盆上。”

  “中啊。”林凡点头。

  “这样更像样了。”

  二柱子凑过来看。

  “我也学!”

  “我要做朵大红花。”

  小花被逗笑了。

  “那你得跟紧点学。”

  晌午头。

  日头热得烤人。

  林凡蹲在院里找材料。

  把旧木板锯成小块。

  给孩子们当底座。

  二柱子蹲旁边帮忙递锯子。

  额头上的汗珠子。

  滴在木板上晕开小印子。

  “凡哥,”二柱子突然说。

  “昨儿那个小男孩托我问。”

  “啥时候教刻小火车。”

  林凡想了想。

  “等他们把小凳子刻熟练了。”

  “就教刻火车。”

  二柱子赶紧记在心里。

  正说着。

  张老师领着个老太太来了。

  是邻村的。

  手里拎着个旧木箱。

  “林师傅,听说你能改老物件。”老太太打开箱子。

  里面是个旧纺车。

  “这是我年轻时用的。”

  “想改个花架。”

  林凡摸了摸纺车的木架。

  还挺结实。

  “能改。”他笑着说。

  “把纺轮拆下来。”

  “安在架子上当托盘。”

  “能放花盆。”

  老太太乐了。

  “那就拜托你了。”

  下午。

  林凡拆纺车的时候。

  二柱子蹲旁边看。

  “凡哥,这玩意儿转起来啥样?”

  林凡拿起纺轮。

  用手拨了拨。

  “嗡嗡”转了起来。

  像个小风车。

  “当年就是靠它纺线织布。”

  小花坐在石凳上。

  用皱纹纸做样品。

  很快就做出一朵小红花。

  花瓣层层叠叠的。

  还挺像那么回事。

  “你看这样中不?”她举着纸花问。

  “太中了。”林凡点头。

  “比院里的月季还精神。”

  小花被夸得脸红红的。

  赶紧低下头继续做。

  二柱子凑过去看了看。

  “我也试试。”

  结果把皱纹纸撕成了条。

  太阳快落山时。

  纺车花架改得差不多了。

  纺轮当托盘。

  木架当支架。

  林凡刷了层清漆。

  红亮亮的。

  老太太来看了直咂嘴。

  “比新的还好看!”

  送老太太走的时候。

  她非要塞个红包。

  林凡推辞半天。

  最后收下了两个鸡蛋。

  “这是自家鸡下的。”老太太说。

  “给孩子们补补。”

  夜幕降临时。

  灯亮了。

  小花把做好的纸花插在花盆里。

  摆在院里一排。

  红的、黄的、粉的。

  像个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