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家乡根溯-《官场:红颜扶我青云志》

  没想到五年前的帖子现在还有人评论,但是这条回复很快就被删除,张艺宁已经截图保存。她打开政府网站,查询宣玲玉的婚姻状况——已婚。丈夫是教体局一科长。

  "教师家庭出身,丈夫也跟教育相关...

  "

  张艺宁若有所思,

  "按理说应该很保守才对啊,竟这么爱出风头。

  "

  要不然看看宣玲玉的家乡吧。系统显示宣玲玉出生于锦河县下辖的青山乡,父亲是乡中心小学教师,母亲是乡卫生院护士。

  "青山乡...

  "

  张艺宁在地图上标记出位置,距离县城约三十公里。她看了看时间,还挺早,如果现在出发,下午三点前应该能赶回来。

  她给肖北发了条加密信息:

  [去青山乡查宣的底细,回来汇报。]

  肖北很快回复:

  [注意安全,带上录音设备。]

  张艺宁收拾好东西,换上便装,戴上鸭舌帽和口罩,从县政府后门离开。她拦了辆出租车,告诉司机去青山乡。

  "姑娘去青山乡干啥?那地方挺穷的没啥玩的。

  "

  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

  "探亲。

  "

  张艺宁简短回答,不想多谈。

  车子驶出县城,道路逐渐变得崎岖不平。张艺宁望着窗外飞逝的田野和山丘,思绪飘回宣玲玉办公室里的那一幕。那个女人眼中的狠厉和轻蔑,绝不是一个普通教师能有的眼神。

  "大叔,您知道青山乡出过什么大人物吗?

  "

  张艺宁装作随意地问道。

  司机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

  "大人物?哦,你说宣县长吧?她就是我们青山乡出去的。

  "

  "宣县长在乡里名声怎么样?

  "

  司机突然警惕起来:

  "你打听这个干啥?

  "

  "就是好奇,听说她升得很快。

  "

  司机沉默了一会儿,才压低声音说:

  "姑娘,我劝你别瞎打听。宣县长在乡里势力大着呢,她家亲戚现在都当官了。

  "

  张艺宁心头一动:

  "她家都有什么亲戚啊?

  "

  "她堂哥是乡长,表弟在派出所,还有个什么远房亲戚在教体局。

  "

  司机摇摇头,

  "反正惹不起。

  "

  "她父母呢?还住在乡里吗?

  "

  "早搬走了,听说在省城买了房子。

  "

  司机突然压低声音,

  "不过有人说,她爸是被气走的。

  "

  "为什么?

  "

  司机犹豫了一下:

  "这个...不太好说。反正跟她女儿有关系。据说老宣头当初反对女儿这么抛头露面的从政,父女俩闹得很僵。

  "

  张艺宁默默记下这些信息。看来宣玲玉与家人的关系并不和睦,这或许是个突破口。

  车子驶入青山乡,张艺宁付了车钱,在乡政府附近下了车。她环顾四周,这个乡比想象中还稍微繁华一些,街道两旁有不少新建的商铺和餐馆。

  她走进一家小超市,买了瓶水和一些零食,顺便和老板娘攀谈起来。

  "阿姨,请问乡中心小学怎么走啊?

  "

  老板娘是个六十多岁的妇人,热情地指了路:

  "沿着这条路直走,过两个路口右转就到了。你是来找人的?

  "

  "嗯,想打听一位老教师,姓宣的。

  "

  老板娘的表情立刻变了:

  "你说宣老师啊...他退休好几年了,现在不在乡里。

  "

  "您知道他女儿吗?就是现在的宣县长。

  "

  老板娘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

  "姑娘,你是记者还是啥?

  "

  "不是,就是好奇。

  "

  张艺宁露出天真的笑容,

  "我在县里工作,听说宣县长是我们乡出去的,想多了解一些,我也想像她一样,多威风呀。

  "

  老板娘摇摇头:

  "哎吆姑娘你可别学,我劝你别打听了。宣老师是个好人,但他女儿...

  "

  她没说完,只是叹了口气。

  张艺宁注意到超市角落里有个监控摄像头,正对着收银台。她装作不经意地问:

  "阿姨,您这监控是新装的吧?

  "

  "是啊,去年乡里统一要求装的,说是'平安乡村'建设。

  "

  老板娘撇撇嘴接着说,

  "花了不少钱呢,整天说乡里没钱,却有钱干这事。

  "

  "是哪家公司装的啊?

  "

  "好像是...金盾安防吧,县里的公司。

  "

  张艺宁心中一动。金盾安防正是开发区中标企业之一,老板就是昨天在茶庄与宣玲玉见面的两人中的一个。

  她谢过老板娘,按照指引来到乡中心小学。学校已经放学,只有几个值班老师在。张艺宁谎称自已是县电视台的,来调研乡村教育情况,做了登记后顺利进入了校园。

  在教师办公室,她遇到了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

  "宣老师?当然记得。

  "

  老教师推了推老花镜,

  "他是我同事,教语文的,书教得好,人也正直。

  "

  "听说他女儿现在是县长?

  "

  老教师的脸色变得复杂:

  "玲玉那孩子...小时候挺懂事的,学习也好。后来不知怎么就走上了这条路。

  "

  "什么路?

  "

  "唉...

  "

  老教师摇摇头,

  "有些话不该我说。不过她当上学校团委书记那会儿,乡里就有不少闲话了。

  "

  "什么闲话?

  "

  老教师压低声音:

  "说她和当时的乡党委书记...关系不一般。那书记后来升到县里当了组织部长,又传出跟教体局一个科长关系不一般,没多久玲玉就借调到县团委了。

  "

  张艺宁心跳加速:

  "那位组织部长叫什么?

  "

  "马温冬,现在是我们县委书记了。

  "

  老教师苦笑,

  "这些事乡里人都知道,只是没人敢说罢了。

  "

  马温冬!张艺宁几乎要惊呼出声。原来宣玲玉和马温冬早有勾结,难怪她在县里能一手遮天。

  "宣老师知道这些事吗?

  "

  "怎么不知道?父女俩大吵一架,宣老师气得要和她断绝关系。

  "

  老教师叹息,

  "后来玲玉越爬越高,宣老师觉得没脸见人,就搬走了。

  "

  离开学校,张艺宁在乡里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包括乡政府、派出所和金盾安防安装的监控设备、学校食堂承包公司等。天色渐暗,她决定返回县城。

  在路边等车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她面前。车窗降下,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问道:

  "姑娘,回县城吗?顺路捎你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