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孔家的不满-《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

  曲阜,孔府。

  当代衍圣公,被天下读书人尊称为“文宗”的孔文渊,在听完从京城传来的消息后,气得将最心爱的砚台摔得粉碎。

  “竖子!暴君!乱臣贼子!”

  他须发皆张,状若疯狂。

  “他这是要刨我们儒家的祖坟啊!”

  书房内,坐着十几个当世大儒,皆是面色铁青,义愤填膺。

  “衍圣公,我等绝不能坐以待毙!”

  “没错!此獠倒行逆施,毁灭纲常,我等当效仿先贤,以死相谏!”

  “不可!”

  孔文渊慢慢冷静下来,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这赵轩,心狠手辣,连他亲爹都敢囚禁,我等以死相谏,不过是白白送了性命,还会被他安上一个‘逆党’的罪名。”

  “那……那我们该如何是好?”众人没了主意。

  孔文渊冷笑一声。

  “他赵轩有枪有炮,我们斗不过他。但我们有笔,有天下士人之心!”

  “他要均田地,我们就让地方官吏阳奉阴违,把好地藏起来,把劣地分给刁民,让他们种不出粮食,饿死他们!”

  “他要立公学,我们就让族中子弟不去上,看他能教谁去!没有我们世家子弟,他那公学就是个空架子!”

  “他要兴格物,我们就散播谣言,说他那是什么‘妖术’,是上天降下的灾祸!说他种的什么土豆、玉米,是‘妖物’,吃了会断子绝孙!”

  孔文渊站起身,环视众人。

  “他赵轩想当皇帝,可这天下,离了我们这些读书人,他坐得稳吗?”

  “我们不跟他硬碰硬,我们跟他耗!”

  “我们要在民间,把他塑造成一个得位不正,触怒上天,残害百姓的千古暴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就不信,他能堵得住这天下悠悠之口!”

  ……

  皇宫,御书房。

  诸葛明将督察院收集到的情报,一一呈报给赵轩。

  “陛下,孔文渊此人,在士林中声望极高,门生故吏遍天下。他这一搅和,我们新政的推行,阻力极大。”

  诸葛明眼中闪过一丝杀气。

  “臣以为,当以雷霆手段,将这孔文渊抓捕入京,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赵轩却摇了摇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杀一个孔文渊,简单。但朕要是杀了他,就坐实了‘焚书坑儒’的骂名,正中了他的下怀。”

  “他想用舆论来对付朕,想从精神上孤立朕?”

  赵轩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好啊,那朕就陪他玩一场更大的。”

  “朕不但不杀他,还要把他请到京城来,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让他来驳倒朕。”

  诸葛明一愣,“陛下,您的意思是?”

  “朕要的,不是简单的人头落地。”

  赵轩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目光深邃。

  “朕要的,是从精神上,彻底摧垮他和他们所代表的一切。”

  “我要让天下人都看看,他们信奉了一辈子的东西,是何等的可笑和不堪一击!”

  “传朕旨意,在京城建立一座‘大盛皇家科学院’!”

  “再发一道旨意,昭告天下。”

  “一个月后,朕将在科学院,亲自主持一场‘格物论道大会’!”

  “朕,要请这位衍圣公,来京城,论一论这天下的道理!”

  两道旨意,如两颗惊雷,再次震动了整个大盛。

  建立皇家科学院?

  格物论道大会?

  新皇这是要做什么?

  所有人都被赵轩这天马行空的操作搞蒙了。

  尤其是第二道旨意,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赵轩向全天下发出邀请,无论士农工商,无论贩夫走卒,只要能在一个月后的论道大会上,用“道理”和“事实”驳倒他的新学,便可官升三级,赏黄金万两!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批驳臣子,哪有让天下人来批驳皇帝的道理?

  这新皇,莫不是真的疯了?

  消息传到曲阜,孔文渊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这赵轩竖子,定是推行新政处处碰壁,黔驴技穷,才想出这么个自取其辱的法子!”

  “他以为他是谁?三皇五帝吗?还敢开坛论道?”

  “好!好得很!他自己把脸伸过来让我们打,我们岂有不成全他的道理?”

  孔文渊当即拍板,接受挑战!

  他立刻广发英雄帖,召集了天下最有学问、最负盛名的七十二位大儒,组成“圣贤团”,浩浩荡荡地向京城进发。

  他要让天下人都看看,他孔文渊是如何在朝堂之上,将这位不可一世的新皇批得体无完肤,让他威严扫地!

  一时间,天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京城京城。

  这场前所未有的“格物论道大会”,已经不仅仅是新旧学说之争,更是新皇赵轩与传统儒门的一次终极对决。

  在这一个月里,赵轩也没闲着。

  他命人将缴获的土豆、玉米磨成粉,让御膳房的顶级厨子,制作成各种闻所未闻的精美糕点。

  什么“黄金玉米烙”、“香酥土豆饼”、“奶油蛋糕”……

  然后在京城内各大主干道上设立摊点,免费派发给百姓品尝。

  百姓们哪里见过这等好事,一时间,各个摊点前都排起了长龙。

  “好吃!太好吃了!比白面馒头好吃一百倍!”

  “这就是王爷……不,是陛下说的那神粮做的?俺不信!”

  赵轩还嫌不够,又找来京城里几个超过百岁的长寿老人,和几十个刚出生、白白胖胖的婴儿,让他们天天吃这些“神粮”制作的辅食。

  然后让说书先生到处宣传,“神粮”乃是上天赐福,食之能长命百岁,子孙兴旺。

  “断子绝孙”的谣言,在香喷喷的糕点和活生生的例子面前,不攻自破。

  百姓们才不管什么儒学,什么格物,他们只认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

  一时间,赵轩在民间的声望,不降反升。

  孔文渊等人听闻此事,只是不屑冷笑。

  “哗众取宠之辈,收买些许愚民之心,何足道哉?”

  “待到论道之日,我等必让他原形毕露!”

  终于,万众瞩目的论道大会,到来了。

  是日,皇家科学院门前的巨大广场上,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广场中央,一座十米高台拔地而起。

  高台一侧,孔文渊率领着他的七十二人“圣贤团”,个个身着儒袍,头戴方巾,正襟危坐,神情倨傲,自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

  而另一侧,只有赵轩一人。

  他依旧穿着那身方便活动的劲装,负手而立,神情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