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泽畔的血腥,尚未被秋风完全吹散,殷都王宫却难得萦绕着一丝舒缓的气息。
子昭的龙榻被移至花园暖阁,雕花木窗外,几株晚桂吐着细碎的芬芳。
他的脸色依旧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但是眼神已恢复了几分往昔的锐利。
此刻正倚着软枕,含笑看着子妍为他剥开一枚新贡的柑橘。
“妍儿,整日困在宫墙之内,闻着药味,骨头都要锈了。”
子昭接过一瓣橘肉,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渴望,“听说城南‘洹上林’秋色正好,陪孤出去走走,透一口气。”
子妍看着丈夫眼中久违的神采,心头微暖,却也谨慎:“王上龙体初愈,不宜远行。洹上林虽近,亦需车马劳顿。不如就在宫苑…”
“宫苑太小!”子昭打断她,带着点孩子气的执拗。
“孤要看看孤的殷都!看看孤的子民!看看这没了巫咸老鬼作祟,阳光是不是更亮堂些!放心,有你这位执玄圭、掌碧落的大元帅护卫,孤还怕什么?”他故意揶揄,眼中却满是信任。
子妍无奈,只得应下。
吩咐内侍备下最平稳的安车,铺上厚厚的软垫,又调了一队精锐玄鸟卫随行护卫,这才小心搀扶子昭登车。
车轮碾过宫道青石,发出辘辘轻响,驶向久违的宫外。
洹上林畔,浊浪惊魂。
洹上林位于殷都南郊,洹水之畔。
秋日高爽,层林尽染,确是一番好景致。
子昭兴致颇高,命车驾在临水一处开阔地停下,由子妍搀扶着,在铺了毡毯的河岸边缓步而行。
玄鸟卫散开警戒,目光如鹰隼一般扫视着四周。
河水潺汤,映着天光云影。
远处,一群民夫正在河岸稍远处忙碌,似乎在加固一处被夏季洪水冲毁的堤岸。
夯土的号子声隐隐地传来。
“水乃生民之本,亦能成灾祸之源。”子昭望着奔流的洹水,感慨道。
“昔日大禹治水,疏导九河,方有今日沃土。这堤岸关乎下游田亩村落,不可轻忽。”
他抬起手指向那一处工地,“妍儿,陪孤过去看看。”
一行人缓步靠近。工地上的民夫见贵人车驾仪仗,纷纷停下手中活计,敬畏地垂手肃立。
堤岸缺口颇大,民夫们正用简陋的木板夹住湿土,再用沉重的石杵反复夯打(版筑之法),但效率不高,且新筑的土堤看起来颇为松散,显然不得法。
一个监工模样的皂吏见王驾亲临,慌忙连滚带爬地过来,扑倒在地:“小…小人叩见王上!叩见元帅!此处堤岸上月被大水冲垮,小人正督工抢修,只是…只是…”
“只是不得其法,徒耗人力。”一个洪亮却带着疲惫沙哑的声音从民夫中响起。
众人循声望过去。
只见一个身形高大、满脸虬结络腮胡子的汉子排众而出。
他衣衫褴褛,沾满泥浆,露出的手臂却筋肉虬结,布满老茧与风霜刻痕。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一双眼睛,深邃如古井,虽饱经沧桑,却沉淀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沉静与智慧。
他并未下跪,只是微微地躬身,目光坦然地迎向子昭和子妍。
“大胆!见了王上还不跪下!”皂吏厉声呵斥。
络腮胡子汉子却摇摇头,指着那松散的新堤:“跪不跪,水不认。夯土不实,根基不稳,再多人跪,也挡不住下一次洪峰。你们这‘散夯’之法,只求快,不求实,筑起的只不过是泥娃娃,一冲就垮。”
皂吏气得脸色发白:“你…你这野人懂什么!这是老法子!”
“老法子未必是好法子。”汉子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筑堤如筑城,根基为要。需以硬木为‘桢’(垂直的木板),坚韧藤条为‘干’(横向的拉绳),夹板必须垂直、紧固,寸寸紧逼,层层夯实。湿土需配以切碎的草茎,增加韧性。每一层夯打,需以石杵垂直落下,听其声,辨其密,声沉而实者为佳。如此反复,方能坚如磐石,水冲不垮!”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旁边一堆散乱的工具旁,随手抄起两块厚实的木板和几根结实的藤条,动作娴熟利落地开始示范。
只见他手臂筋肉贲张,木板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垂直插入松软的地基,藤条缠绕勒紧,动作快、准、稳。
一瞬间,便搭起了一个,比皂吏指挥下稳固数倍的版筑框架。
子妍的目光一直落在这汉子的身上。
尤其是他说话时,偶尔流露出的某种熟悉的神态和口音,让她的心中一动。
当汉子俯身勒紧藤条时,他的脖颈间,滑出一件东西——
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半个巴掌大小、温润剔透的白色玉坠,雕刻成一只栩栩如生、蹲坐着的蛤蟆模样!
“蛤蟆衣?!”子妍的心中剧震,瞳孔骤然收缩!一个尘封多年、带着无尽悲伤与遗憾的名字,几乎脱口而出——姑姑!子玥!
子昭也注意到了那一枚玉蛤蟆,更注意到了爱妻一瞬间变化的脸色。
他不动声色,目光却锐利地审视着那汉子,沉声问道:
“壮士所言极是。此法精妙,非深谙此道者不能言。不知壮士高姓大名?从何处习得这等筑城固堤的本事?”
汉子勒紧最后一根藤条,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直起身,迎着子昭的目光,坦然道:
“山野鄙夫,名不足道。漂泊之人,四海为家。至于这筑墙的本事…”
他顿了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追忆与刻骨的痛楚。
“是当年,为救一人性命,远赴长耳国,跋涉万里险途之时,跟一个被洪水困住的异国老匠人学的。他说,筑墙如筑命,根基不牢,万事皆修…可惜,我学成了筑墙,却没能…没能救回她的命。”
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那一枚冰冷的玉蛤蟆,声音低沉下去。
“长耳国…蛤蟆衣…”子昭低声重复着。
猛然间,他的脑海中,电光火石一般闪过一段深埋的往事!
那是十几年前,他最疼爱的姑姑,嫁与犀国老国王,却在产子时遭遇难产血崩,危在旦夕!万般无奈之下,唯有传说中长耳国出产的神药“蛤蟆衣”或有一线生机!当时,姑好身边的那个沉默寡言却情深义重的络腮胡子,毅然孤身踏上了九死一生的求药之路…后来,他前脚刚走,可姑姑终究没能等到…而那个络腮胡子,也从此杳无音信,有人说他死在了路上,有人说他心灰意冷,遁入山林…
“你是,络腮胡子?!”子昭失声地叫出这个名字,身体因激动而微微前倾,紧紧盯着汉子那张被络腮胡遮掩、却依稀能辨出当年刚毅轮廓的脸。
“你是姑姑身边的那个大汉?”
这一声叫唤,如同惊雷一声,炸响在汉子的耳边!
他浑身猛地一震,仿佛被无形的巨锤击中,一直沉静如古井的眼神,一瞬间掀起了滔天的巨浪!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子昭,又看看同样神色激动、眼中含泪的子妍,嘴唇剧烈地颤抖着,喉结上下滚动,却发不出一个完整的音节。
十几年风霜雨雪、刻骨铭心的痛苦与流浪,被这一声“络腮胡子”尽数勾起!
他下意识地抓紧了胸前的玉蛤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王…王上…?”傅悦的声音干涩嘶哑,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个称呼,他已十几年未曾出口。
“是孤!是孤啊!”子昭的眼眶发红。
他不顾子妍的搀扶,挣扎着向前一步,紧紧抓住络腮胡子那沾满泥浆的粗糙大手。
那手上的老茧硬如铁石,刺痛了他的掌心,也刺痛了他的心,“苦了你了…络腮胡子!是孤对不住姑姑,没有救活她!你前脚刚走,她,她就仙去了。我也对不住你!当年就应该阻止你去。这些年…你去了哪里?你可回了冰肌山?”
络腮胡子感受着,那子昭手上传来的温热和力量,十几年的孤寂、自责、漂泊无依的辛酸,如同决堤的洪水,一瞬间冲垮了他强筑的心防。
这个铁打的汉子,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滚烫的泪水,混着脸上的泥浆滚滚而下。
他猛地单膝跪地,头颅深深埋下,发出压抑了十几年的、如同受伤孤狼般的呜咽:
“罪臣傅悦…无能!未能护得公主周全!蛤蟆衣…是求回来了…可…可公主她…等不到罪臣了…罪臣…无颜再见任何人!无颜再回冰肌山!只能…只能浪迹天涯,以此残躯,做些修桥补路、夯土筑墙的微末之事…以此赎…赎罪…”
“快起来!起来说话!”子昭用力地将他拉起,声音哽咽。
“你何罪之有!姑姑泉下有知,亦不愿见你如此自苦!是孤…是孤当年未能护好她…”
君臣二人,一个龙袍沾泥,一个布衣褴褛,在秋日的洹水河畔,相顾垂泪。
周围的民夫、皂吏、玄鸟卫,无不为之动容,悄然垂首。
子妍悄然拭去眼角的湿润,上前一步,声音带着敬意:
“傅悦大叔,姑姑临终前,一直念着你的这个名字。她说…不怪你,是她命薄,只盼你平安…她还说过,有一枚玉蛤蟆,是她当年亲手系在你颈间的信物,说蛤蟆虽小,却能祛病辟邪,能佑你一生平安…她…一直在等着你。”
傅悦颤抖着双手,捧起他胸前的玉蛤蟆,冰凉的玉石,此刻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
他闭上眼睛,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玉蛤蟆那光滑的背脊上。
良久,他才睁开眼睛,眼神中,那积郁多年的沉重痛苦,似乎被泪水冲刷掉了一些,露出底下依旧坚韧的底色。
他对着子妍深深一揖:“谢…谢元帅告知。公主…她…还是那一般心善…”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轰隆隆——! 上游的方向,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沉闷如雷的巨响!
紧接着,大地微微震颤!
“不好!是山洪!上游山洪暴发了!”河岸上,有经验丰富的老河工,失声地惊叫。
众人骇然望过去!
只见远处洹水上游,一道浑浊的、裹挟着大量断木碎石的白线,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顺着河道汹涌而下!
速度极快,声如万马奔腾!洪水所过之处,两岸低矮的草木,一瞬间被吞没!
方才傅悦指出问题、监工指挥民夫草草加固的那一段新堤,首当其冲!浑浊的浪头,带着千钧之力,狠狠地拍击在松散的新土堤上!
哗啦——!
真的是如同纸糊的一般,那耗费了数十民夫,数日之功的土堤,在洪水第一波的冲击之下,便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一瞬间便垮塌了大半!
浑浊的洪水,如同挣脱牢笼的凶兽,咆哮着从缺口疯狂地涌入,直扑下游,地势更低的农田,和隐约可见的村落轮廓!
“堤!堤垮了!”皂吏吓得魂飞魄散,瘫软在地。
民夫们更是乱作一团,哭喊奔逃。
“救人!堵住缺口!”子昭一时脸色骤变,厉声下令!
玄鸟卫反应极快,一部分人立刻护住子昭子妍后退至高坡处。
另一部分人则毫不犹豫地冲向决口处,试图用身体和盾牌,去阻挡那汹涌的洪水!
但是这无疑是螳臂当车!
洪水的冲力是何等的巨大!
几名冲在最前面的玄鸟卫,一瞬间被狂暴的水流冲倒卷走,生死不知!
缺口在洪水的持续冲刷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扩大!
下游的农田和村落危在旦夕!
“散开!别送死!”
傅悦一声雷霆般的怒吼,盖过了洪水的咆哮!
他双目赤红,如同被激怒的雄狮,猛地推开挡在身前的玄鸟卫,几个箭步,冲到那一堆他刚刚示范用的木板和藤条旁!
“听我的号令!”傅悦的声音,带着一种沙场宿将一般的铁血威严。
一瞬间镇住了十分慌乱的场面。
“所有青壮汉子!立刻去砍伐岸边最粗最直的硬木!要快!你们几个!”
他指着几个吓傻的民夫:
“把所有的藤条、绳索,全部收集过来!越多越好!你!”
他指向那个瘫软的皂吏,“立刻组织妇孺老弱,往高地撤!快!”
生死关头,傅悦身上,爆发出的那一种不容置疑的统帅气质和决断力,让所有的人下意识地听从。
民夫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在玄鸟卫的协助下,疯狂地冲向岸边的树林。
藤条绳索被迅速集中。
子昭的龙榻被移至花园暖阁,雕花木窗外,几株晚桂吐着细碎的芬芳。
他的脸色依旧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但是眼神已恢复了几分往昔的锐利。
此刻正倚着软枕,含笑看着子妍为他剥开一枚新贡的柑橘。
“妍儿,整日困在宫墙之内,闻着药味,骨头都要锈了。”
子昭接过一瓣橘肉,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渴望,“听说城南‘洹上林’秋色正好,陪孤出去走走,透一口气。”
子妍看着丈夫眼中久违的神采,心头微暖,却也谨慎:“王上龙体初愈,不宜远行。洹上林虽近,亦需车马劳顿。不如就在宫苑…”
“宫苑太小!”子昭打断她,带着点孩子气的执拗。
“孤要看看孤的殷都!看看孤的子民!看看这没了巫咸老鬼作祟,阳光是不是更亮堂些!放心,有你这位执玄圭、掌碧落的大元帅护卫,孤还怕什么?”他故意揶揄,眼中却满是信任。
子妍无奈,只得应下。
吩咐内侍备下最平稳的安车,铺上厚厚的软垫,又调了一队精锐玄鸟卫随行护卫,这才小心搀扶子昭登车。
车轮碾过宫道青石,发出辘辘轻响,驶向久违的宫外。
洹上林畔,浊浪惊魂。
洹上林位于殷都南郊,洹水之畔。
秋日高爽,层林尽染,确是一番好景致。
子昭兴致颇高,命车驾在临水一处开阔地停下,由子妍搀扶着,在铺了毡毯的河岸边缓步而行。
玄鸟卫散开警戒,目光如鹰隼一般扫视着四周。
河水潺汤,映着天光云影。
远处,一群民夫正在河岸稍远处忙碌,似乎在加固一处被夏季洪水冲毁的堤岸。
夯土的号子声隐隐地传来。
“水乃生民之本,亦能成灾祸之源。”子昭望着奔流的洹水,感慨道。
“昔日大禹治水,疏导九河,方有今日沃土。这堤岸关乎下游田亩村落,不可轻忽。”
他抬起手指向那一处工地,“妍儿,陪孤过去看看。”
一行人缓步靠近。工地上的民夫见贵人车驾仪仗,纷纷停下手中活计,敬畏地垂手肃立。
堤岸缺口颇大,民夫们正用简陋的木板夹住湿土,再用沉重的石杵反复夯打(版筑之法),但效率不高,且新筑的土堤看起来颇为松散,显然不得法。
一个监工模样的皂吏见王驾亲临,慌忙连滚带爬地过来,扑倒在地:“小…小人叩见王上!叩见元帅!此处堤岸上月被大水冲垮,小人正督工抢修,只是…只是…”
“只是不得其法,徒耗人力。”一个洪亮却带着疲惫沙哑的声音从民夫中响起。
众人循声望过去。
只见一个身形高大、满脸虬结络腮胡子的汉子排众而出。
他衣衫褴褛,沾满泥浆,露出的手臂却筋肉虬结,布满老茧与风霜刻痕。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一双眼睛,深邃如古井,虽饱经沧桑,却沉淀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沉静与智慧。
他并未下跪,只是微微地躬身,目光坦然地迎向子昭和子妍。
“大胆!见了王上还不跪下!”皂吏厉声呵斥。
络腮胡子汉子却摇摇头,指着那松散的新堤:“跪不跪,水不认。夯土不实,根基不稳,再多人跪,也挡不住下一次洪峰。你们这‘散夯’之法,只求快,不求实,筑起的只不过是泥娃娃,一冲就垮。”
皂吏气得脸色发白:“你…你这野人懂什么!这是老法子!”
“老法子未必是好法子。”汉子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筑堤如筑城,根基为要。需以硬木为‘桢’(垂直的木板),坚韧藤条为‘干’(横向的拉绳),夹板必须垂直、紧固,寸寸紧逼,层层夯实。湿土需配以切碎的草茎,增加韧性。每一层夯打,需以石杵垂直落下,听其声,辨其密,声沉而实者为佳。如此反复,方能坚如磐石,水冲不垮!”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旁边一堆散乱的工具旁,随手抄起两块厚实的木板和几根结实的藤条,动作娴熟利落地开始示范。
只见他手臂筋肉贲张,木板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垂直插入松软的地基,藤条缠绕勒紧,动作快、准、稳。
一瞬间,便搭起了一个,比皂吏指挥下稳固数倍的版筑框架。
子妍的目光一直落在这汉子的身上。
尤其是他说话时,偶尔流露出的某种熟悉的神态和口音,让她的心中一动。
当汉子俯身勒紧藤条时,他的脖颈间,滑出一件东西——
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半个巴掌大小、温润剔透的白色玉坠,雕刻成一只栩栩如生、蹲坐着的蛤蟆模样!
“蛤蟆衣?!”子妍的心中剧震,瞳孔骤然收缩!一个尘封多年、带着无尽悲伤与遗憾的名字,几乎脱口而出——姑姑!子玥!
子昭也注意到了那一枚玉蛤蟆,更注意到了爱妻一瞬间变化的脸色。
他不动声色,目光却锐利地审视着那汉子,沉声问道:
“壮士所言极是。此法精妙,非深谙此道者不能言。不知壮士高姓大名?从何处习得这等筑城固堤的本事?”
汉子勒紧最后一根藤条,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直起身,迎着子昭的目光,坦然道:
“山野鄙夫,名不足道。漂泊之人,四海为家。至于这筑墙的本事…”
他顿了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追忆与刻骨的痛楚。
“是当年,为救一人性命,远赴长耳国,跋涉万里险途之时,跟一个被洪水困住的异国老匠人学的。他说,筑墙如筑命,根基不牢,万事皆修…可惜,我学成了筑墙,却没能…没能救回她的命。”
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那一枚冰冷的玉蛤蟆,声音低沉下去。
“长耳国…蛤蟆衣…”子昭低声重复着。
猛然间,他的脑海中,电光火石一般闪过一段深埋的往事!
那是十几年前,他最疼爱的姑姑,嫁与犀国老国王,却在产子时遭遇难产血崩,危在旦夕!万般无奈之下,唯有传说中长耳国出产的神药“蛤蟆衣”或有一线生机!当时,姑好身边的那个沉默寡言却情深义重的络腮胡子,毅然孤身踏上了九死一生的求药之路…后来,他前脚刚走,可姑姑终究没能等到…而那个络腮胡子,也从此杳无音信,有人说他死在了路上,有人说他心灰意冷,遁入山林…
“你是,络腮胡子?!”子昭失声地叫出这个名字,身体因激动而微微前倾,紧紧盯着汉子那张被络腮胡遮掩、却依稀能辨出当年刚毅轮廓的脸。
“你是姑姑身边的那个大汉?”
这一声叫唤,如同惊雷一声,炸响在汉子的耳边!
他浑身猛地一震,仿佛被无形的巨锤击中,一直沉静如古井的眼神,一瞬间掀起了滔天的巨浪!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子昭,又看看同样神色激动、眼中含泪的子妍,嘴唇剧烈地颤抖着,喉结上下滚动,却发不出一个完整的音节。
十几年风霜雨雪、刻骨铭心的痛苦与流浪,被这一声“络腮胡子”尽数勾起!
他下意识地抓紧了胸前的玉蛤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王…王上…?”傅悦的声音干涩嘶哑,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个称呼,他已十几年未曾出口。
“是孤!是孤啊!”子昭的眼眶发红。
他不顾子妍的搀扶,挣扎着向前一步,紧紧抓住络腮胡子那沾满泥浆的粗糙大手。
那手上的老茧硬如铁石,刺痛了他的掌心,也刺痛了他的心,“苦了你了…络腮胡子!是孤对不住姑姑,没有救活她!你前脚刚走,她,她就仙去了。我也对不住你!当年就应该阻止你去。这些年…你去了哪里?你可回了冰肌山?”
络腮胡子感受着,那子昭手上传来的温热和力量,十几年的孤寂、自责、漂泊无依的辛酸,如同决堤的洪水,一瞬间冲垮了他强筑的心防。
这个铁打的汉子,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滚烫的泪水,混着脸上的泥浆滚滚而下。
他猛地单膝跪地,头颅深深埋下,发出压抑了十几年的、如同受伤孤狼般的呜咽:
“罪臣傅悦…无能!未能护得公主周全!蛤蟆衣…是求回来了…可…可公主她…等不到罪臣了…罪臣…无颜再见任何人!无颜再回冰肌山!只能…只能浪迹天涯,以此残躯,做些修桥补路、夯土筑墙的微末之事…以此赎…赎罪…”
“快起来!起来说话!”子昭用力地将他拉起,声音哽咽。
“你何罪之有!姑姑泉下有知,亦不愿见你如此自苦!是孤…是孤当年未能护好她…”
君臣二人,一个龙袍沾泥,一个布衣褴褛,在秋日的洹水河畔,相顾垂泪。
周围的民夫、皂吏、玄鸟卫,无不为之动容,悄然垂首。
子妍悄然拭去眼角的湿润,上前一步,声音带着敬意:
“傅悦大叔,姑姑临终前,一直念着你的这个名字。她说…不怪你,是她命薄,只盼你平安…她还说过,有一枚玉蛤蟆,是她当年亲手系在你颈间的信物,说蛤蟆虽小,却能祛病辟邪,能佑你一生平安…她…一直在等着你。”
傅悦颤抖着双手,捧起他胸前的玉蛤蟆,冰凉的玉石,此刻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
他闭上眼睛,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玉蛤蟆那光滑的背脊上。
良久,他才睁开眼睛,眼神中,那积郁多年的沉重痛苦,似乎被泪水冲刷掉了一些,露出底下依旧坚韧的底色。
他对着子妍深深一揖:“谢…谢元帅告知。公主…她…还是那一般心善…”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轰隆隆——! 上游的方向,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沉闷如雷的巨响!
紧接着,大地微微震颤!
“不好!是山洪!上游山洪暴发了!”河岸上,有经验丰富的老河工,失声地惊叫。
众人骇然望过去!
只见远处洹水上游,一道浑浊的、裹挟着大量断木碎石的白线,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顺着河道汹涌而下!
速度极快,声如万马奔腾!洪水所过之处,两岸低矮的草木,一瞬间被吞没!
方才傅悦指出问题、监工指挥民夫草草加固的那一段新堤,首当其冲!浑浊的浪头,带着千钧之力,狠狠地拍击在松散的新土堤上!
哗啦——!
真的是如同纸糊的一般,那耗费了数十民夫,数日之功的土堤,在洪水第一波的冲击之下,便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一瞬间便垮塌了大半!
浑浊的洪水,如同挣脱牢笼的凶兽,咆哮着从缺口疯狂地涌入,直扑下游,地势更低的农田,和隐约可见的村落轮廓!
“堤!堤垮了!”皂吏吓得魂飞魄散,瘫软在地。
民夫们更是乱作一团,哭喊奔逃。
“救人!堵住缺口!”子昭一时脸色骤变,厉声下令!
玄鸟卫反应极快,一部分人立刻护住子昭子妍后退至高坡处。
另一部分人则毫不犹豫地冲向决口处,试图用身体和盾牌,去阻挡那汹涌的洪水!
但是这无疑是螳臂当车!
洪水的冲力是何等的巨大!
几名冲在最前面的玄鸟卫,一瞬间被狂暴的水流冲倒卷走,生死不知!
缺口在洪水的持续冲刷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扩大!
下游的农田和村落危在旦夕!
“散开!别送死!”
傅悦一声雷霆般的怒吼,盖过了洪水的咆哮!
他双目赤红,如同被激怒的雄狮,猛地推开挡在身前的玄鸟卫,几个箭步,冲到那一堆他刚刚示范用的木板和藤条旁!
“听我的号令!”傅悦的声音,带着一种沙场宿将一般的铁血威严。
一瞬间镇住了十分慌乱的场面。
“所有青壮汉子!立刻去砍伐岸边最粗最直的硬木!要快!你们几个!”
他指着几个吓傻的民夫:
“把所有的藤条、绳索,全部收集过来!越多越好!你!”
他指向那个瘫软的皂吏,“立刻组织妇孺老弱,往高地撤!快!”
生死关头,傅悦身上,爆发出的那一种不容置疑的统帅气质和决断力,让所有的人下意识地听从。
民夫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在玄鸟卫的协助下,疯狂地冲向岸边的树林。
藤条绳索被迅速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