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实惠的小店-《重回1958》

  安顿好了,周明带他们出去吃饭,这次白淼说啥都不让周明付钱,

  “咱们出来都有补贴,头儿请一顿是个意思,哪能顿顿让你出钱?”

  钱来倒是没说话,却自顾自跑去开了票,只买了一份凉皮一个肉夹馍,摆明了是自己吃。

  张伟心里憋屈,你们在火车上都没客气一下,他刚想着能沾个光,又来这一套。

  “那好吧,咱们就自己随便吃吧,这附近还有不少小店,不想吃这个就吃别的,记住招待所的位置,别走丢了就行。”

  周明当然从善如流。

  当天晚上,看到张伟睡熟了,他换上了一套深色衣服,跟钱来打了个招呼,便从窗户跳了下去,这时候大门都锁了,出去的话还得找值班人员。

  虽然已经快到夏天了,可夜晚的风还是挺凉的,这就是西北气候的特点,他早就在地图上看好了路线,骑上摩托便飞驰而去,

  被举报的是个小饭馆,从外表看很不起眼,周明收了摩托,找了个地方猫了起来,并放出了神识。

  店面并不大,有一个小小的厨房,后面还有一间小房,单人床上睡着人,应该是值班人员吧,这种小店还住人,也是很少见的。

  表面看起来,一切都没问题,周明仔细在各处探寻,一个小时后,终于失望了,揉着发疼的太阳穴,

  别说暗室了,就连个暗格都没找到,库房里就是一些食材,也没看到有发报机之类的,举报者信誓旦旦的说,听到过发报机的滴答声,难道是听错了?

  本着不能放过一个坏人,周明休息后再一次去探查,可惜,依旧没有收获。

  正在这时,床上的人翻了一个身,周明这才发现,原来是个老头,他看过资料,这家店的老板是个女子,难道这位只是看店的?

  人家睡的很熟,周明也觉得很累了,毕竟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算了,既然来了,也不急在一时。

  他从窗户进入了房间,正好跟钱来对上,自从他出去后,老伙计也睡不着了。

  “怎么样?”

  “睡吧,明天再说。”

  周明指了指旁边的床,不知为何,他无法相信这个张伟,倒不是怀疑他什么,就是怕他坏事。

  第二天一早,他们便去了资料上提到的地方,据说,曾有人在此接头,可这只有一些假山山石,还有几棵树,再就是个亭子,怎么看都看不出异样来,

  “你去看看有没有能采的,”

  张伟没再多说,而是根据材料上的描述,重点观察着几处,时不时拿出采集指纹的工具,周明他们也没打扰,而是去跟晨练的聊起了天。

  “这小公园真不赖,大爷大娘天天来吗?”

  正好几个打太极的在休息,周明凑了上去,

  “谁能天天来呀,一个礼拜也就三两天,我们就很满足了。”

  “你们都退休了吧,时间不是很多吗?”

  “退休是退休了,这位可是技术大拿,八级钳工,厂里经常请他回去,”

  “哎呀,失敬失敬,没想到是老师傅呢,平时就你们在这练?”

  周明转换着话题,他没敢直接问,万一里面有他们要找的人,那不就打草惊蛇了?

  “那倒不是,来的最勤的是袁老头,也奇了怪了,这几天没见人,”

  “咋没见?前几天还见他在亭子里跟人吵架呢,吵完就没来了,会不会是气病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周明断定,这个袁老头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哎呀,这么大年纪,要是真病了,可不容易恢复,他家离的远吗?”

  “就是这附近的,离得远谁能天天来。”

  “哎,我记得他说过,好像晚上还去帮着看店呢,就是睡在店里,一个月能挣五十块。”

  “哟,那可真不少,我咋没这好事呢。”

  周明得到了他要的,便默默退出了八卦圈子,那晚睡在店里的,应该就是袁老头,看来举报者还是很靠谱的。

  张伟收拾了东西,告诉他能采的地方都采了,现在要找地方去研究一下,只是这才是一半,还要去店里看看。

  “材料上说,那两个接头人之一,应该就是小吃店的人,如果去店里采到了相同的指纹,就能通知公安抓人了。”

  张伟说的没错,虽然周明已经确定是同一个人,可没有证据人家不会认的。

  “走吧,中午我请客。”

  毕竟是同事,该缓和的还是要缓和,搞僵了对工作不利。

  一行人来到了小吃店,还没进门,就发现要排队,这里的生意非常好,看看排队的人,基本都是大学生,因为对面就是大学。

  “哎,听说张航去了航空四所,你们班只有他去那边实习吗?”

  “我们班去了三个,成绩前三的都去了,哎,听说还参与了保密项目呢,”

  “也不算保密吧,不就是航天飞机上的……”

  “嘘,别说了,你们忘了这是机密。”

  不一会,后面又来了几位中年男人,一听他们的交谈,应该是学校的老师,说的也跟学术有关,

  周明的头翁的一下,怪不得有人怀疑呢,这些看来很平常的交谈,里面全是干货,正是国外势力最希望知道的,他们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我国科研的进度。

  周明的目光看向了店内,里面只有五张小桌,外面却排了二十多个人,他问了下旁边的,人家告诉他,这家物美价廉,味道好不说,给的量还贼大,所以啥时候来都排队,是他们学校聚餐的首选。

  好一个首选,味道好还便宜,周明看向忙碌的老板,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气质温婉,很难将她跟厨娘挂钩,

  当然,人家也不干厨房的活,他见过不少小吃店的老板娘,都是风风火火的,恨不得长出八只手,这位倒好,说话细声慢语,挨桌闲聊,跟顾客都很熟悉。

  终于排到他们了,周明拿过菜单,看过价目表后,他默默对比了一下,比燕京便宜不奇怪,毕竟京城总要贵一些,可比蓉城这种地方还便宜,就不太正常了。

  等菜上来,四个人都吃了一惊,比他们昨天吃的大多了,三个菜,他们都未必能吃完,这也太实惠了,怪不得人满为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