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连下七县,直逼北津城-《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塞北王府。

  萧佑平端坐在书房内,面色平静,翻看着书案上的奏报。

  “上边说,老四用了一种旁人没见过的东西,炸开了林关。

  他们称其为火雷。

  这就是京都时,他逃出晋王府时,所用的那种声大如雷的东西吧。”

  坐在下方的吉先生微微颔首:

  “正是此物。

  只是不知道这火雷,是如何得来的。

  老朽查遍古籍,也未曾找到关于此物的记载。

  或是四公子自己制作出来的。”

  “倒是还有一种可能?”

  “但说无妨。”萧佑平抬起头,好奇的看向吉先生。

  “听闻四公子身边有个叫东方辞的先生。

  四公子奉他为老师。

  听闻东方辞,自幼就周游各地,见过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好像还出过海外。

  这些东西,会不会是他弄出来的?”

  “或有可能。”

  萧佑平缓缓自书案前起身,双手背在身后:

  “营中回报。

  老四军中,还有一批什么武器,一直都是用布盖着,秘不示人。

  其周围更是有他的亲信亲自看管,不知道这又是何物?”

  “四公子聪慧,打林关这般小城,无需太大力气。

  或许,是为北津专门准备的。”吉先生说出自己的推断。

  萧佑平微微颔首:

  “本王亦是如此认为。

  京都十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藏拙,多疑。

  他这个年纪,就有了如此深沉的心思,老子都有点看不透他了。”

  “给他的粮草如何?”

  “回王爷,世子已经安排粮草运出。

  不会耽误四公子攻打北津。”

  吉先生注意到萧佑平走到舆图旁边,他也起身走了过去。

  萧佑平目光盯着北津,藏在袖中的手指轻轻敲动:

  “林关去北津,一路要过七县。”

  他伸出手指指向舆图上早已画好的行军路线。

  “若是一切顺利,老四此时已经率领大军,拿下三县了吧?

  都是一些小地方,没多少守军。

  想来不会遭到太大的反抗。”

  “最大的难关还是在这。”

  萧佑平抬手指向北津的方向。

  “秦光带领十万大军抵达北津已有十几日。

  加上北津原有的六万守军,还有他从周围县镇召集上来的兵马,足有二十万之众了。

  而老四手里,林关之后,最多也就八万。

  斥候来报,秦光在城外修筑了三道防守壁垒。

  看样子是想跟我们打消耗战啊。”

  “只要他拒守不出,老四想要短时间拿下北津,基本没有可能。

  若就此拖下去,短则半年,长则数年,北津这一关,都难以拿下。”

  吉先生目光深邃,盯着舆图微微颔首,他是认同萧佑平所说的。

  “若真如王爷所言,北津有二十万人,粮草对他们是最大的问题。

  守城一年半载,或是没问题。

  时间一久,或对我有利。

  再说了,京都那位,能给他那么多时间?”

  “王爷若是同意,老夫可联系京都中人。

  让他们在朝堂上说一些关于秦将军,固守不出,别有用心的话语。

  那时候,秦家的人被撤走,北津岂不是唾手可得?”吉先生给出自己的建议。

  萧佑平沉吟片刻:

  “新皇虽然有些无道。

  但是他未必一无是处。

  你先去联络,需要时,就按你说的来。”

  “遵令。”

  “报,回禀王爷。”

  门外走进来塞北的士兵:

  “刚收到消息,四公子已经连下七县,直逼北津。”

  闻听汇报,萧佑平和吉先生对视一眼,两人眼底都闪过惊讶。

  他们没想到,萧靖凌速度如此之快。

  原以为,此时他也就是拿下三四城而已,要到北津还要些时日。

  没想到,十几天的时间,就直接拿下七县,直逼北津。

  “可有详报?”吉先生问。

  “详细战报,尚未送至。”

  “你先下去吧,战报到了,立马送来。”

  “遵令!”

  萧佑平转身再次看向眼前的舆图:

  “老四啊,你还真是让父王意外。”

  萧靖凌率领大军出林关,一路南下,十四天连续拿下隶属北津郡的七座县城。

  一路之所以这般顺利,一方面是他的靖凌军在林关一战中打出了士气,全都奋勇杀敌。

  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县城的守军本就不多,而且还被北津城抽走了部分兵力,一击便溃。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与我在北津,来一场定胜负的生死大战啊。”

  军帐内,萧靖凌看着斥候送回来的最新绘制的舆图,手指轻轻摸索着自己的下巴。

  八十里之外,就是已经做好迎战准备的北津。

  北津外五十里,设有新筑起的三道壁垒。

  第一道是靠人工修建,第二道则是依山而建,两侧都是山峰,地势险要。

  第三道则是和北津城墙相呼应。

  如此算来,加上城墙,有四道壁垒。

  “炸开第一道,还有第二道。

  果真是老将军啊,老谋深算。”

  萧靖凌脑海中浮现出秦光的身影。

  “召集众将,帐内议事。”

  “遵令!”

  没多久,白胜等人纷纷走入大帐。

  “拜见大将军。”

  “诸位请坐吧。”

  萧靖凌指了指两侧的座位,自己也坐到主座之上。

  “北津近在眼前。

  这是决定我南征之路的关键一战。

  若是拿下北津,京都就是门户大开,对我塞北再无阻挡之力。

  但是,若被困在此地,恐怕对我等不利。”

  “诸位可有良策?”

  “回大将军。

  末将赵天霸请战。”

  赵天霸最先开口:

  “给我一万人马,明日便可破他第一道壁垒。

  随之,一鼓作气,拿下北津。”

  “莽撞。”

  白胜出言提出不同意见:

  “北津有二十万大军,而且早有防备。

  一万人扔进去,水花可能都溅不起来。

  对方领军之帅,又是秦家父子。

  秦老将军,可不是林关守将那样的货色。

  他可是身经百战的,立下过赫赫战功。

  秦家三代将门,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白将军说的对。”

  韩辛上前一步,动作轻缓,并不激动:

  “此战,还要仔细谋划。

  咱们人数不占优势。

  不可盲目出兵。”

  萧靖凌微微颔首: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本将军要亲自去看一下周围的地势,再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