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启泰病重-《嘿!从前有座山》

  贺州的齐钰再为明日筹谋,京都城里的庆帝,在大殿的朝会上一反常态,御座上雷霆大怒的庆帝,一口气贬斥了七名官员,其中户部侍郎宋杰,吏部侍郎方静。

  这可是近年来庆帝数次升迁,甚至传言里这是庆帝给各部尚书选的接任者,其余几人亦是各县府官员里脱颖而出,跳过州府直接进入六部的少壮派。

  三人被发配到边远的小城,四人被分别丢在了不富裕的州府,庆帝的震怒余音未消,第二日启泰又在公事房,对新进的翰林院编修,侍书发了一通脾气。

  摔了茶盏的启泰,一气之下进了庆帝的御书房,一个时辰后,两位翰林院的掌院学士被庆帝传进御书房,两个时辰后,翰林院里今年新进的几位被丢进六部轮值,每个部门三个月熟悉政务。

  朝堂上几位被贬斥下放,这也令各部都有官职空了出来,几位皇子一番争斗协商下,三皇子的派系四人占了空缺,四皇子一人,五皇子两人。

  对于吏部呈上来的奏请,庆帝只是随意浏览了一遍,便御笔核准盖上了宝玺,这也让几位皇子开心不已,空出来的位置可都是炙手可热的职权要职。

  几位被贬的官员简单的收拾行囊,拖家带口的在寒风瑟瑟中离开了京城,马车里方静拿出启相公给自己的书信,从头至尾的浏览了一遍。

  将书信仔细的叠好,放回自己的书箱中,两日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这一刻终于知道了原委,苦笑着摇了摇头:“太优秀了,也是个错啊!”

  另一方斜靠在驴车上的宋杰,仰头喝了一口水囊中的酒水,摘下车辕上一根粘在缝隙里的草杆,张嘴叼在嘴边,随着驴车的晃动上下起伏。

  驴车旁的护卫贾三嘿嘿笑着,打趣着靠过来笑道:“老爷,这一杆子给咱们支到庆国边了,您说夫人知道您混到这份上,会不会回了娘家?”

  宋杰扭头斜着眼睛看向贾三,似笑非笑的来了句:“你看我这眼神,有没有杀气?是不是还带着鄙视和不屑一顾。”

  贾三乐呵呵的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看了看前后的几位老兄弟,悄悄侧身探到宋杰身边,麻利的丢下纸包:“烧鸡,林记的,我出城前专门给您买了一只,估么着今后吃不到了。”

  宋杰打开纸包撕下一个鸡腿,递给贾三:“堵上你的嘴吧!牢骚话这么多!”

  宋杰翘起自己的二郎腿,把驴车后方的毡布当做了靠枕,嘴里丢进一块鸡皮,咂吧着嘴品着味道,脑子里却想着临行前,陛下身边的近侍给自己的交代:“等风起,等风停!”

  宋杰虽不知庆帝有何安排,但是自己被贬,即刻上任,走之前又是身边人来告知信息,这里面定是有什么大的举措,想想自己被贬斥的原因,宋杰都想笑出声来,御史台的风闻急奏,自己流连花街柳巷,与楼内的花魁私相授受,就连诗词都编了出来。

  宋杰别说有没有这般的想法,就是有也没这个胆子,身边的护卫车夫侍从,可都是自家夫人给选的家族子弟,自己夫人那可是将门世家的独女,自小不喜女红,弓马箭术娴熟。

  别说自己夜宿青楼,就是路过花街自己都得绕行,生怕风里出来脂粉的香气沾染了官衣。

  最好笑的是那个兵部的林栋,哈哈哈,有人揭发林栋私下结交匪类,与江湖人士勾连,林栋他阿爷就是北方枪门的掌舵。

  当初晋王用兵时,北方山门派出了三百弟子,异国征战只剩下不足百人,林栋从军就追随晋王殿下,而后居功升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这回家探亲成了结交匪类,哈哈哈!

  宋杰乐呵呵的喝着小酒,吃着贾三孝敬的烧鸡,此去边城千里之遥,慢慢的晃荡吧,即日赴任又没说何日到职,哎,就是身边的糙汉子太多,都没人想着买辆马车?

  启泰在职房里身体不适高咳不止,早早的离开了皇城回到府邸,启夫人看着自家被马车拉进后园的夫君,慌不择步的飞快的跑到马车前。

  侍女巧儿手脚麻利的搀扶着夫人踏上马车,刚刚掀开车帘,就见到自己的夫君随手丢下头上的白色帕子,把嘴里含着的药丸吐在一旁的痰桶里。

  又掀开自己的衣袖,使劲的从腋下拽出一个水袋丢在一旁,看自家夫人盯着自己观看,启泰露出个神秘的笑,手指凑在嘴边竖起。

  夫妻几十年,一个手势就讲明白了一切,于是启夫人回身高声喊道:“快,把软榻抬过来,把床铺铺好,多加一床铺盖,烧热水准备手帕,启宣,去请太医院的方太医,快点!”

  话音刚落,一擦眼睛眼泪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这让车内的启泰嘴角抽抽,这婆娘的眼泪说来就来啊!

  启泰把水囊打开将水淋在手心一些,在自己的额头和脸颊上拍了拍,随意地把官帽里的头发散落几束,才等着自家的妇人,从身后托着自己的身子,稳稳地靠坐在妇人怀里等着侍从接自己下车。

  启泰病重上书陛下府中休养,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担忧有欣喜,几位皇子心里都乐不可支,启泰在朝堂一日,能压制各方,即使武将勋贵们,对启泰都有所忌惮。

  这位可眼里容不得沙子,文官之首也算是无欲无求,家中两子一女,一子镇守边城,未来必会位列朝班成为军中翘楚,一子痴迷书画,在京城开了一家字画铺子,其本身的造诣亦是庆国书法大家。

  庆帝连夜出宫过府探望,翌日更是亲自指派太医进府随侍,更是无数的补品珍贵的药材被送进启府,启泰的离场,让朝堂上的朝会变得风起云涌,庆帝更是数次一气之下一翻袍袖抬脚离开。

  勋贵们联合着几位皇子上奏,对反叛的州府大举用兵,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员,也开始上奏魏王的各项罪责,有同仇敌患的,有观望筹谋的,有漠不关心闭口不语的。

  也有为魏王和晋王申诉的,却被大浪顷刻间淹没,而这时次辅张云桥侧身站出队列,躬身施礼后高声的启奏道:“陛下,如今纷争各起,朝中亦是乱象频生,平息叛乱乃是当务之急,魏王生乱定是因太子之位丢失心生不愤;宁国公亦是魏王的牵连所致,乃至生出错误的想法,而今之际一是快速平息乱世纷争之局,二是早立太子之位,早日朝堂安定,方可一心对外。”

  庆帝看了一眼下方的张云桥,又把目光扫向周边的几位大臣,而后目光飘向站在前列的几位皇子,来了,呵呵,还是如启泰所言,该来的迟早要来。

  几位国公和大将军,也把目光看向这位次辅大人,没看出来啊,这老小子藏得够深啊,呵呵呵,一眨眼的时间就成了皇子们的一系,属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