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爬上棚顶,我正将昨夜整理的移栽记录誊抄到竹片上,笔尖顿了顿。柏舟推门进来,肩上还沾着露水,低声说:“苗都安好了,三处洼地清点过,共二十七株,全用软布裹根,埋得深稳。”
我点点头,把最后一行字刻完,吹了吹竹片上的墨灰。“辛苦你了,接下来得有人盯住那片地,不能只靠咱们几个。”
他抹了把脸,“你说怎么干,我听你的。”
“我想把村里的年轻人拉进来。”我起身,从柜中取出几张绘好的图示,“光靠咱们守不住那么多好东西。得教他们看土色、辨湿度、懂作物的脾气。不然再好的苗,也经不起乱踩乱挖。”
柏舟盯着那几张图,皱眉:“可他们……能信这个?”
“不信就让他们亲眼见。”我说。
日头升到半空时,我在育苗棚前支起一块木板,上面用炭笔画着紫芝兰的根系分布与移栽要点。消息传得快,不多时,几个年轻人陆续围了过来。承安也跟着跑来,踮脚往板上看,小声念:“根……要轻……土要湿……”
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转头对众人说:“今天谁想学,就进棚来。咱们不讲大道理,只动手。”
最先走进来的,是林婶的侄子阿禾,还有赵老根家的二小子石头。他们蹲在苗床边,看我从营养土中取出一株幼苗,用粗布托住根团,缓缓放进新坑。
“不能急,一急根就断。”我一边填土一边说,“这苗比娃还娇,得哄着它活。”
阿禾伸手想碰,又缩回去:“那……每天浇多少水?”
“不是我说浇多少,是它说了算。”我取出一块测湿木片,插进土里,“你看,颜色深了,就少给;干了,才补。它不说话,但土会告诉你。”
石头挠了挠头,“那……我们记不住这么多。”
“不用记。”我从系统调出简易日志模板,刻在竹片上,“每天记三件事:土干不干,叶挺不挺,芽长没长。记下来,我来帮你看出问题。”
人群里有人嘀咕:“女人教种地,能有啥真本事?”
我没抬头,只从箱中取出两株稻苗,一株普通,一株灵泉培育,摆在众人面前。
“你们看哪株根多?哪株叶亮?哪株土松软透气?”
没人说话。
我把两株苗的根系摊开,对比分明。灵泉稻的根密如网,普通稻却稀疏发黄。
“这本事,是地里长出来的,不是嘴上说出来的。”我直起身,“谁想学,留下;谁不信,也请便。但等哪天你家田里也长出这样的苗,别问我为啥不早教。”
阿禾第一个蹲下,拿起小铲开始松土。石头迟疑了一下,也跟上。
中午过后,林婶提着饭篮过来,站在我身边看了一会儿,低声说:“有几个老的在背后嚼舌根,说你这是要收徒弟抢饭碗。”
我笑了笑:“饭碗不是抢来的,是种出来的。咱们村的地,够养活所有人,就看肯不肯一起用心。”
她叹了口气,“可他们怕啊,怕教会了你,自己就没用了。”
“那就让他们有用。”我放下饭碗,从怀里掏出一张新拟的单子,“我想设个‘互助积分’,谁带一个新手,记一分;帮人整一次地,记半分。积分攒够,就能优先用自动耕地机,或者换一次智能灌溉。”
林婶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我家那口子要是知道能轮上耕地机,准抢着教人!”
“那就请你带头。”我递过一支炭笔,“你是老辈里最有经验的,轮作、间种、看天候,都是活学问。你写下来,我刻成册,发给年轻人。”
她接过笔,手有点抖,“我……我字都不识全。”
“不用写,你说。”我打开系统语音记录,“我让系统记,一个字不落。”
她愣了愣,忽然笑了:“成,那我可得好好说说,当年怎么靠一季豆子救全家的命。”
消息传开后,下午竟有七八个老农主动来找我。赵老根拍着胸脯说:“我家坡地种薯最拿手,带两个娃没问题!”李婆子也来了,说她腌菜窖藏有一套绝活,愿意教姑娘们。
我当场在木板上划出“同乡互助小组”名单,按作物分类,老带新,强帮弱,每人名字旁贴上小木签,记积分。
太阳西斜时,孩子们也跑来了。承安举着他的竹竿,嚷嚷着要当“巡察使”。雅柔则抱着个小本子,说要帮娘记阳光。
我蹲下身,用小铲在松软的土上划出一道浅沟:“承安,这是‘小马车道’,种子要坐车进去,不能乱跳。”
他瞪大眼,小心翼翼把几粒菜籽排进去,还盖了土,拍得平平的。
我又给雅柔一支小旗,插在灌溉点旁:“你负责看太阳影子,影子到旗这儿,就告诉爹该浇水了。”
两个孩子领了任务,跑前跑后,认真得像真差役。
天快黑时,林婶拉着我到一边,指着远处几个正在搭简易棚的年轻人:“他们说,想夜里轮流守那片洼地,怕有人偷挖。”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火光映着几张年轻的脸,阿禾正拿着炭笔在木板上画巡逻路线,石头在一旁比划着什么。
“他们开始操心了。”林婶轻声说。
“是啊。”我点点头,“不是我教他们,是这片地,让人心动了。”
她忽然问:“那你呢?你图啥?”
我没立刻答。远处,承安正教雅柔怎么用竹竿量垄距,两人咯咯笑着,踩在刚松好的土上。
我走过去,轻轻把他们脚印边的土拍实。“我图的是,有一天,谁都不用怕饿,不用怕被人抢,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
我抬头看向整片田地,灯火零星亮起,有人在修渠,有人在整地,还有人在低声讨论明天的活计。
“我想让这片地,养活所有愿意弯腰的人。”
承安跑过来,举着一块木牌:“娘!你看,我做的‘小小农技员’!”
那牌子歪歪扭扭刻着几个字,还涂了颜色,一看就是他自己动手的。
我接过,挂在了他脖子上。“从今天起,你就是正式的农技员了。”
他挺起小胸脯,转身就往田头跑,一边喊:“雅柔!快!太阳影子快到旗了!”
我站在原地,看着两个孩子奔走的身影,柏舟走过来,把一件外衣披在我肩上。
“累了吧?”
“不累。”我握住他的手,“反而觉得,才真正开始。”
远处,阿禾举着火把,正带着新组员走进育苗区。火光晃动中,他低头念着我给的竹片日志,一字一句,像在读圣旨。
石头忽然抬头问我:“云姐!明天……还能来学吗?”
我扬声答:“只要你想学,天天都开课。”
他咧嘴笑了,把火把举得更高。
夜风拂过田埂,吹动木板上新贴的积分签,一片轻响。
承安突然从坡上冲下来,手里挥着小旗,大喊:“娘!有个人影往西北洼地去了!”
喜欢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我点点头,把最后一行字刻完,吹了吹竹片上的墨灰。“辛苦你了,接下来得有人盯住那片地,不能只靠咱们几个。”
他抹了把脸,“你说怎么干,我听你的。”
“我想把村里的年轻人拉进来。”我起身,从柜中取出几张绘好的图示,“光靠咱们守不住那么多好东西。得教他们看土色、辨湿度、懂作物的脾气。不然再好的苗,也经不起乱踩乱挖。”
柏舟盯着那几张图,皱眉:“可他们……能信这个?”
“不信就让他们亲眼见。”我说。
日头升到半空时,我在育苗棚前支起一块木板,上面用炭笔画着紫芝兰的根系分布与移栽要点。消息传得快,不多时,几个年轻人陆续围了过来。承安也跟着跑来,踮脚往板上看,小声念:“根……要轻……土要湿……”
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转头对众人说:“今天谁想学,就进棚来。咱们不讲大道理,只动手。”
最先走进来的,是林婶的侄子阿禾,还有赵老根家的二小子石头。他们蹲在苗床边,看我从营养土中取出一株幼苗,用粗布托住根团,缓缓放进新坑。
“不能急,一急根就断。”我一边填土一边说,“这苗比娃还娇,得哄着它活。”
阿禾伸手想碰,又缩回去:“那……每天浇多少水?”
“不是我说浇多少,是它说了算。”我取出一块测湿木片,插进土里,“你看,颜色深了,就少给;干了,才补。它不说话,但土会告诉你。”
石头挠了挠头,“那……我们记不住这么多。”
“不用记。”我从系统调出简易日志模板,刻在竹片上,“每天记三件事:土干不干,叶挺不挺,芽长没长。记下来,我来帮你看出问题。”
人群里有人嘀咕:“女人教种地,能有啥真本事?”
我没抬头,只从箱中取出两株稻苗,一株普通,一株灵泉培育,摆在众人面前。
“你们看哪株根多?哪株叶亮?哪株土松软透气?”
没人说话。
我把两株苗的根系摊开,对比分明。灵泉稻的根密如网,普通稻却稀疏发黄。
“这本事,是地里长出来的,不是嘴上说出来的。”我直起身,“谁想学,留下;谁不信,也请便。但等哪天你家田里也长出这样的苗,别问我为啥不早教。”
阿禾第一个蹲下,拿起小铲开始松土。石头迟疑了一下,也跟上。
中午过后,林婶提着饭篮过来,站在我身边看了一会儿,低声说:“有几个老的在背后嚼舌根,说你这是要收徒弟抢饭碗。”
我笑了笑:“饭碗不是抢来的,是种出来的。咱们村的地,够养活所有人,就看肯不肯一起用心。”
她叹了口气,“可他们怕啊,怕教会了你,自己就没用了。”
“那就让他们有用。”我放下饭碗,从怀里掏出一张新拟的单子,“我想设个‘互助积分’,谁带一个新手,记一分;帮人整一次地,记半分。积分攒够,就能优先用自动耕地机,或者换一次智能灌溉。”
林婶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我家那口子要是知道能轮上耕地机,准抢着教人!”
“那就请你带头。”我递过一支炭笔,“你是老辈里最有经验的,轮作、间种、看天候,都是活学问。你写下来,我刻成册,发给年轻人。”
她接过笔,手有点抖,“我……我字都不识全。”
“不用写,你说。”我打开系统语音记录,“我让系统记,一个字不落。”
她愣了愣,忽然笑了:“成,那我可得好好说说,当年怎么靠一季豆子救全家的命。”
消息传开后,下午竟有七八个老农主动来找我。赵老根拍着胸脯说:“我家坡地种薯最拿手,带两个娃没问题!”李婆子也来了,说她腌菜窖藏有一套绝活,愿意教姑娘们。
我当场在木板上划出“同乡互助小组”名单,按作物分类,老带新,强帮弱,每人名字旁贴上小木签,记积分。
太阳西斜时,孩子们也跑来了。承安举着他的竹竿,嚷嚷着要当“巡察使”。雅柔则抱着个小本子,说要帮娘记阳光。
我蹲下身,用小铲在松软的土上划出一道浅沟:“承安,这是‘小马车道’,种子要坐车进去,不能乱跳。”
他瞪大眼,小心翼翼把几粒菜籽排进去,还盖了土,拍得平平的。
我又给雅柔一支小旗,插在灌溉点旁:“你负责看太阳影子,影子到旗这儿,就告诉爹该浇水了。”
两个孩子领了任务,跑前跑后,认真得像真差役。
天快黑时,林婶拉着我到一边,指着远处几个正在搭简易棚的年轻人:“他们说,想夜里轮流守那片洼地,怕有人偷挖。”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火光映着几张年轻的脸,阿禾正拿着炭笔在木板上画巡逻路线,石头在一旁比划着什么。
“他们开始操心了。”林婶轻声说。
“是啊。”我点点头,“不是我教他们,是这片地,让人心动了。”
她忽然问:“那你呢?你图啥?”
我没立刻答。远处,承安正教雅柔怎么用竹竿量垄距,两人咯咯笑着,踩在刚松好的土上。
我走过去,轻轻把他们脚印边的土拍实。“我图的是,有一天,谁都不用怕饿,不用怕被人抢,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
我抬头看向整片田地,灯火零星亮起,有人在修渠,有人在整地,还有人在低声讨论明天的活计。
“我想让这片地,养活所有愿意弯腰的人。”
承安跑过来,举着一块木牌:“娘!你看,我做的‘小小农技员’!”
那牌子歪歪扭扭刻着几个字,还涂了颜色,一看就是他自己动手的。
我接过,挂在了他脖子上。“从今天起,你就是正式的农技员了。”
他挺起小胸脯,转身就往田头跑,一边喊:“雅柔!快!太阳影子快到旗了!”
我站在原地,看着两个孩子奔走的身影,柏舟走过来,把一件外衣披在我肩上。
“累了吧?”
“不累。”我握住他的手,“反而觉得,才真正开始。”
远处,阿禾举着火把,正带着新组员走进育苗区。火光晃动中,他低头念着我给的竹片日志,一字一句,像在读圣旨。
石头忽然抬头问我:“云姐!明天……还能来学吗?”
我扬声答:“只要你想学,天天都开课。”
他咧嘴笑了,把火把举得更高。
夜风拂过田埂,吹动木板上新贴的积分签,一片轻响。
承安突然从坡上冲下来,手里挥着小旗,大喊:“娘!有个人影往西北洼地去了!”
喜欢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