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调查市场,制定对策-《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晨光刚漫过田埂,顾柏舟还蹲在院角修车,我已将五户联合田的名册收进布包。牛铃声由远及近,第一车肥土正送往东区,而我挎着竹篮,往镇上走去。

  今日不是送货,是探路。

  镇集刚开市,酒楼后巷的蒸笼正冒白气。我寻到李记厨房门口,从篮中取出一小袋米,递给正在择菜的厨娘。“劳烦试试这米,三日量,不收钱。只求您家主厨盲品后,说一句实话。”

  她狐疑地接过,掂了掂。“哪来的?”

  “自家田里种的。新土,新法,不知合不合口。”

  她没多问,只道:“明早来取锅巴。”

  我点头离开,转去另两家酒楼,如法炮制。第三家的采买婆子更干脆,直接抓一把米搓了搓,“这米粒,亮得不像粗粮。”她塞回一把,“明早我让灶上蒸一锅,你来听评语。”

  我道谢,又往镇西药铺去。

  药铺门楣低矮,掌柜正低头碾药。我未提七彩玫瑰能卖,只问:“可有安神的花类药材?家中老母夜不能寐。”

  他头也不抬:“夜合花、紫苏花,熬水服,三日见效。”

  我从布包夹层取出几片晒干的玫瑰瓣,放在柜台上。“这花,夜里也开,香得久,不知算不算药?”

  他嗤笑一声:“花就是花,摆着看的。”

  我仍不动:“若它含合欢碱呢?”

  他终于抬眼,拿起一片放入药碾,轻轻推了两下。碾轮微颤,竟发出一声低鸣。他皱眉,拨开残渣,盯着碾槽内壁刻着的“合欢堂制”四字,半晌没说话。

  “你这花,哪儿来的?”

  “自家园中种的。一年三熟,花瓣厚,晒干也不褪色。”

  他沉默片刻,将花瓣收进小瓷罐。“拿去给懂行的人看。若真能安神,药局或可收些。”

  我谢过,退出药铺。阳光已斜照在街面青石上,我打开系统手环,将方才对话逐条录入,标记“药用花卉”为潜在方向。

  午后,我绕去周边村落。

  村口老槐树下,几个妇人正晒豆角。我掏出一小把灵泉稻米,请她们回家煮了尝,明日还篮时带上一句话。有人笑:“你这米金贵,我们吃粗粮惯了。”也有人低声问:“一斗能换多少盐?”

  我记下价格预期,又问:“若孩子病了,吃不下硬饭,可有软米可食?”

  一个老妇摇头:“米软,价高,吃不起。病了就熬粥,糊糊喝几天。”

  我点头,留下米,继续往下一村。

  镇南孤老院门前,我停住脚步。院中几位老人正围坐晒太阳。我请管事婆子代为蒸一锅灵泉米饭,请老人们尝后说一句最深的感受。她犹豫:“你图什么?”

  “图个实话。”我说,“他们吃过,才知道好不好。”

  她答应了。半个时辰后,她递出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软得像云,香得像年。”

  我将纸条收好,系统手环同步录入,标注“老年食用偏好”为独立数据组。

  归途中,我绕行村西林荫道,将今日所有反馈逐一上传。酒楼厨房的“软、香、回甘”,采买婆子的“少爷病后只肯吃软饭”,药铺碾轮的低鸣,村民的“换不起”,孤老院的“像年”……我为每条信息打上标签:价格敏感度、口感需求、用途倾向、人群分类。

  手环界面闪烁,提示音响起:

  【数据样本达标,启动市场分析模块】

  【正在生成本地需求热力图】

  屏幕渐暗,随即浮现出一幅半透明图层,以本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五村。暖色区块在镇南富户区、酒楼带、药铺街显现,而最令我心头一跳的是——东南偏南方向,一片微弱红光正缓缓闪烁,标注文字浮现:

  【潜在高价值药用作物需求区】

  【匹配度:67%】

  【关联信号源:持续增强】

  我脚步顿住。

  东南,正是那片废弃屯田区。也是系统信号持续指向的方向。

  我调出信号记录,对比今日走访时间线。每一次信号增幅,都发生在药铺碾轮震动、孤老院老人咀嚼米饭、采买婆子低语之后。仿佛某种共振,随着真实需求的触达,系统在回应。

  不是随机波动。

  是反馈。

  我深吸一口气,打开种植指南宝典,搜索“七彩玫瑰”。页面跳出详细条目:花期长,耐旱,含微量合欢碱,镇静安神,适宜沙壤土——正与东南荒地土质吻合。

  我又查“灵泉稻”市场预估。系统结合今日数据,模拟出三种供给路径:

  其一,全量供给酒楼,走高端餐饮线,利润高但风险集中;

  其二,分拆小包装,走节令礼品,需包装与物流支撑;

  其三,定向供应病弱群体,走定制软食线,需求稳定但单价受限。

  我正欲标记优先级,手环震动。

  【特殊任务系统提示】

  【任务进度:1/5户】

  【协作网络:林婶户已确认参与联合田】

  【提醒:首批采收日倒计时6日】

  我合上手环,继续往家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夕阳将田埂拉成一道细线,顾承安正蹲在路边用泥巴捏车。见我回来,他跳起来,举着泥车:“娘,我的车运米啦!”

  我摸了摸他的头,没说话。

  顾柏舟从田里直起身,肩上扛着锄头,远远望来。我走近,他问:“今日去了哪些地方?”

  “酒楼、药铺、村子、孤老院。”

  “问出什么了?”

  “镇上人要软、香、回甘的米,病弱的吃不下硬饭;药铺说玫瑰若真能安神,或可入药;村里人想换盐,但换不起。”

  他沉默片刻:“所以呢?”

  “所以,我们种的不只是米,是别人嘴里的一口饭。”我打开布包,取出那张写满笔记的纸,“五类人,五种需求。我要让每一粒米,都落在需要它的人碗里。”

  他看着我,眼神沉静。“那你打算先走哪条路?”

  “先试药用线。”我说,“七彩玫瑰在药铺碾轮下震了。系统也指向东南。我想去那片荒地,种一季花。”

  他皱眉:“荒地多年未耕,渠干土硬,种花?”

  “正因为荒,才没人争。”我抬头望向东南方向,“信号从那儿来,热力图也指向那儿。不是巧合。”

  他没再反驳,只道:“种花需人手,你顾得过来?”

  “先试一亩。”我说,“用系统能量值兑换‘土壤软化剂’,再调一台小型灌溉器。若成,再扩。”

  他点头,转身往家走。路过指挥棚时,他停下,从门后取出一把新锄头,递给我。“明日我陪你去荒地,先翻一块。”

  我接过锄头,铁柄冰凉,木把却已被他手心焐热。

  次日清晨,我背着手环,与顾柏舟一同走向东南荒地。荒草齐膝,渠底龟裂,远处几块残碑歪斜插在土中。我打开系统,设定勘察范围,启动“土壤检测模式”。

  探针刚触地,手环突然剧烈震动。

  【外部信号接收强度: 0.58%】

  【方向锁定:正东南】

  【热力图更新:药用需求匹配度升至71%】

  【系统提示:检测到活性生物磁场,建议立即采样】

  顾柏舟蹲下,拔开一丛枯草,露出底下一片暗红色的土层。他用锄尖戳了戳,“这土……不像是自然干的。”

  我蹲下,伸手触了触。土表酥脆,下层却带着湿气,指腹蹭过,留下一道微光痕迹。

  手环自动弹出警告:

  【发现未知有机质】

  【成分分析中……】

  【初步判定:含类菌丝聚合物,与‘激活剂’存在分子级相似性】

  我抬头,看向荒地深处。一道被荒草掩埋的石阶,隐约露出一角。

  喜欢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