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桂兰(2)-《大明第一公》

  一场酒喝了许久,以至于散场之时,将对方送到门外的李景隆,返回身时,身体都有些踉跄。

  又是一张大饼,但却是任何读书人都无法拒绝的大饼。

  但李景隆是真的想把刘季篪捧到陕西布政使的位置,因为他将来的路,离不开武人的厮杀,更离不开文官的帮助。而陕西甘肃是他的基本盘,这儿更不容有失。

  而且,李景隆的路注定与燕王朱棣不同。朱棣毕竟是姓朱的,他起兵也不是反叛,而是清君侧。朝中无正臣,内有奸恶。

  这个说法,完全可以用老朱自己留下的预制大诰皇明祖训来自圆其说。藩王本就是保护皇帝,而如今皇帝受到了蒙蔽,要坏了江山,藩王自然要起兵。

  别管信不信,但最起码能得到一部分人的拥护,一部分人隔岸观火,一部分人置身事外。

  但李景隆呢?

  他是大明的臣子,说不好听的就是朱家的奴仆!你有什么资格靖难?谁听的你?

  朱棣可以不用顾忌后方,但他李景隆将来最怕的就是后院失火!

  所以西安,兰州,甘州等地,断不容失!

  忽然,站在后宅的月亮门前,李景隆停住脚步。

  他抬起头,看着皎洁的月光,心中突然想起一个人。

  “燕王,你在做什么?”

  他在京师有消息来源,在北平同样有消息来源。可是北平那边的消息,却总是不咸不淡。因为朱棣就好似一个寻常的藩王一样,没有任何格外的动作。

  没有动作才是最危险的!

  后世人都说朱棣起兵是有很多无奈,但.....以李景隆对他的了解,这个时候的朱棣肯定早已在准备着,将来的事了。他是不甘心,只做一名藩王的。他也是不会甘心,对将来的皇帝俯首称臣的。更不会低下头,引颈就戮!

  其实历史上,在晋王朱棡刚病逝没多久,老朱就给新晋王朱济熺下了令,多多预备兵马,教手下的将领堤防燕王。而后又要派杨文去北平,接管朱棣的兵权。

  不过时也命也,老朱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意识到他死之后这个儿子要搞事。但上天却没给他更多的时间,以至于他的孙子在即位之后,要面临的局势,比他想象想要凶险得多。

  而且,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后来的新皇帝,都错误的估算了朱棣手中的实力。

  “不过.....”

  李景隆背着手,仰望月光,脸上忽然露出几分诡异的笑容来。

  “熥哥儿可不是建文呀!”

  “他可比建文狠多了!”

  想着,李景隆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凶狠!

  历史上老朱死后,遗诏诸王不得来京奔丧,不让儿子们来,为什么?这里面充满了疑点!且不管其他,以现在这位东宫皇太孙的性子,他一定会让诸王全部来京。

  不但诸王来,所有朱家男性子孙都要来。

  而一旦来了,能不能回到封地,就是两回事了。

  朱允熥那人,才不在乎颜面和名声。他那人最是厌烦麻烦,若是能快刀斩乱麻,那最好不过。

  “别人是不敢不去的!”

  李景隆低着头,慢慢前行,随意走进一处跨院,在葡萄架下座了,心中继续想道,“但朱棣应该是不会去....他也肯定知道,一去京师,就是进了朱允熥布置的死牢!”

  “我也必须撺掇着朱允熥,把这些藩王们都弄到京城。”

  “但是.......”

  嘡......铛铛铛...

  骤然,一阵金戈铁马的琴响,铿锵而起。

  李景隆瞬间抬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同时对着身后握刀的亲卫,轻轻摆手。

  不远处,灯火映照窗棂,秀美人影依窗抚琴。

  那道人影抱着琵琶,修长的手指挥动,声声传出。而且一浪高过一浪,咄咄逼人危机四伏......刀光斧影......

  且又不是江南的靡靡之音,而是........震慑心魄的十面埋伏!

  一时间,李景隆竟有些心神激荡,已是听得愣住了!

  十面埋伏!

  自己此时所处的境地,不正是处处危机吗?

  他在埋伏别人,也有人在暗中埋伏着他!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公爷!”

  李小歪上前,低声道,“那边,是朝鲜那位奶奶的住处!”

  “哦,是桂兰!”

  李景隆低声一句,桂兰正是当年朱元璋赏给他的两位侍妾之一,出身朝鲜宦官之家的贡女。

  当啷....

  最后一个音符落地,窗后的人影依旧怀抱琵琶,只是几缕青丝垂下,遮住了本就含糊的面容。

  “走吧....”

  李景隆低头转身,但下一秒却又突然转身,而后大踏步朝前。

  身后的亲卫下意识的跟着,却被李小歪直接拦住。

  几步之遥,一撮而就。

  李景隆缓步来到窗前,隔着窗户,在屋外廊下的长凳上坐下,“再来一曲!”

  “公爷是要听高山流水吗?”屋内,桂兰起身行礼,娇声开口。

  “不!”

  李景隆摇头,“我喜欢烈一点的曲....”

  说着,他忽然一笑,“比如,秦王破阵乐!”

  “倒是应景!”

  桂兰在窗后说道,“太宗乃是李姓,公爷也是李姓。如今又身处西安.....大唐古都!”

  “呵呵!”

  李景隆一笑,但接着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住。

  原本温和的目光之中,充满杀意。

  她一个内廷出身的女官,被老朱赏到自己的身边,现在突然对自己说,你也姓李,你跟唐太宗一个姓,这儿又是西安,大唐的都城?

  李景隆眯着眼,摸摸自己的鼻子。

  不远处李小歪见到这一幕,将腰上的破甲锥抽出,反手握着......

  “可是秦王破阵乐,奴家不会!”

  桂兰又道,“这十面埋伏,还是练了许久的!”

  “哦,那你会什么?”

  “奴家除了高丽.....朝鲜歌谣之外。会的就只有,前朝年间的董永遇仙记!”

  桂兰的声音特别好听,款款道来,“就是民间的天仙配.....”

  “哈!”

  李景隆一笑,给了上前的李小歪一个眼神,后者垂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公爷您听过...?”

  “树上的鸟儿...”李景隆随意开口,“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呵呵呵!”

  屋内,桂兰捂嘴轻笑,“您唱的倒好,词儿也好。可是奴却是第一次听人这么唱!”

  “呵呵!也就这么一两句罢了!”

  李景隆起身,背着手欲朝外走。

  可是他的脚却没有动,身体也再度回转,看着窗内人。

  吱嘎....

  纤纤素手推开窗户,露出桂兰那张白皙的脸来,还有那双略带几分埋怨的眼。

  “奴可是姿色不好?”

  李景隆微微摇头。

  “奴可是不够婀娜?”

  李景隆亦是摇头。

  “那为何公爷数年都不碰奴?”桂兰看着李景隆的眼睛,“奴,是您的女人!”

  说着,她站起身,放下怀中的琵琶。

  长袖滑落,圆润的手臂伸出,拉住了李景隆的手。

  “公爷不用奴的身子,是怕奴...”

  桂兰低头垂泪,“做了您的枕边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