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胸怀(1)-《大明第一公》

  “这大明朝没有我,就得黄汤子个屁的!”

  一连数日,太子朱标不是拉着纳哈出检阅大明雄狮,就是拉着他打猎,再不就举办宴会。然后还要带着燕王朱棣,一大批大明开国军侯。

  把老纳头整的晕乎乎的,人也喝得飘飘的,走路都跟脚底下踩着三斤棉花似的。

  可关于如何拆分处置北元在辽东那二十万大军的事,则是全压在了李景隆的身上。

  “这他妈都啥几把名儿呀?”

  又是夜深人静的一晚,李景隆枯坐北平都司给他准备的公事房中,瞪着猩红的双眼看着手中那长长的绕口的名单。

  “高八思帖木儿,洪伯颜帖木儿....”

  “哎呀,你们起名的时候跟木耳干上了?”

  “人是真不少,五个太尉十三个司徒,三十二个参政,九百多个万户.....”

  纳哈出军中这些人,差不多等于当年蒙元逃出元大都时,半个大元朝廷班子了。

  说良心话,大元亡了是这些人不行吗?

  公允的说那倒未必,整个制度都烂了,人力岂能挽天?

  就好比原时空后来的明军,在朝廷手里的时候跟叫花子似的,转眼投了满清之后,直接战力翻十倍,打起仗来嗷嗷叫,那叫一个不要命。

  “除了那二十万大军,其实这些人之中,也可以从中甄选一些有才干之士,为国效力!”

  可是往哪拆呢?怎么安置呢?

  李景隆啧啧摇头,端起手边已经凉透了的羊汤喝了一口,顿时一阵膻味扑鼻。

  “羊汤都凉了,不知道给爷换换?”他本就心气不顺,直接对外头嚷嚷道。

  李老歪闻声赶紧进来,“您忙着呢,小的们不敢上前儿呀!”

  说着,他撤下羊汤,给李景隆倒了一杯热茶,又道,“公爷,太子爷赏了您五斤山东的秋梨,小的让厨房给你熬一碗梨汤喝?”

  “茶就行...”

  李景隆说着,突然眼睛一亮。

  而后直接起身,走到公事房内悬挂着的硕大的寰宇全图上,盯着山东河北一带。

  “这些地方,元末的时候都打烂了,朝廷连年的移民!”

  “与其朝廷移民,不如把一部分辽东的军队,安置在这边!”

  “嗯,沿海一带可行!首先挑选辽东军中的汉人,高丽人,然后掺杂少量的胡人。”

  “反正有大片的无人区,让他们自己跑马圈地...不行不行!”

  李景隆又马上摇头,“一定要分开,设置村镇,统一管理。嗯,就从那些北元降官之中选拔管理他们的官员。”

  “河北不行,河北也太北了,这些人只能往中原腹地迁!河南可以....”

  “还得让他们挨着汉人,未来十年大明都比较消停,十年的时间足够同化这些人,再有二十年的时间,就全变成自己人了!”

  李景隆举着灯火,继续盯着地图,“嗯,还有这边!甘肃...不行不行不行...边地可以安置,但人数不能超过当地军卫的数目。”

  “对了,纳哈出说的二十万大军肯定有水分,估计是把大军的家眷都加在一块了!”

  他正说着,忽李老歪又在他身后冒出来。

  “公爷...”

  “何事?”李景隆转头道。

  “那个,有两位蒙古的将军求见?”

  李景隆纳闷道,“谁呀?”

  ~

  “卑职观童..”

  “洪伯颜帖木儿..”

  “高八思帖木儿..”

  三名原本身居高位的蒙古贵胄,毕恭毕敬的站在李景隆身前,齐齐俯身。

  “哈哈哈!”

  李景隆挨个把他们三个扶起来,“几位可是稀客呀!”

  说着,转头对李老歪道,“把太子爷赏的山东的秋梨,洗一盘过来,还有霜糖柿子饼。云南的云片糕,大内御制的桂花糕...”

  “对了!”

  李景隆又看向这三人,笑道,“大晚上的,想来诸位这肚子都空了吧?”

  几人其实是怀着忐忑的心而来,纳哈出整日被太子朱标带着,看着前程是一片大好。而他们这些降人,则内心深处不免有些着急。

  因为摸不准大明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他们投降过来,可不是为了只是做个顺民当个富家翁的。

  所以几个人才凑到一块,琢磨了好几天,才想到一条明路。

  找李景隆这个菩萨,帮他们许愿!

  待见李景隆和颜悦色,又如此隆重的待客,心中悬着的心才放下一些。

  “不不不,卑职等不饿..”

  “不饿是扯淡呢!”李景隆大笑道,“我看你们这几天净喝酒了!”

  说着,他又对李老歪道,“让厨房煮些进贡的金丝挂面,两种浇头,香菇肉丁,榨菜肉丝。”

  而后,他接着对面前几人笑道,“虽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可都是地方上各州府的特产,胜在难得。哈哈哈哈!”

  “公爷您太客气了!”

  观童欠身开口,“我等带罪之身....”

  “谁有罪?”

  李景隆打断他,正色道,“老观,尔等如今都是大明的臣子,都是功臣!”

  三名蒙古贵胄,彼此对视一眼,心中又是放心不少。

  “我知道你们仨为何而来!”

  李景隆说着,把李老歪端上来的盘子往前推推,“一人吃一个,这梨才脆生呢!”

  而后,拿起一个,直接塞到观童的手中。

  自己也拿了一个,咔嚓一口,汁水四溢。

  几名蒙古贵胄拿着梨,心中不免又是忽然之间有种物是人非之感。

  别看他们都是世袭的贵族,身家颇厚,可这些年在辽东这苦地方,哪有什么享受啊?

  “你们无非就是心里拿不准,朝廷怎么安置你们!”

  忽的,三人顿时又没了吃梨的心思,都同时竖起了耳朵等待下文。

  “其使你们不来找我,我也要找你们!”

  “二十万大军的安置,我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你们得帮忙!”

  这话,让观童等人顿感诧异。

  “公爷!”

  洪伯颜帖木儿开口道,“您要用我的降人?”

  不怪他意外,自古以来都是卸磨杀驴,即便不杀也要消除他们这些人在军中的影响力,怎么还会重用呢?

  “是有人不让我用你们!”

  李景隆放下梨,拿起一条丝帕擦擦嘴,又蹭蹭手,开口道,“有人跟本公说,你们这些人是穷途末路才投降的....万一重用你们,说不定将来你们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卑职等不敢!”

  “坐坐坐!”

  李景隆双手虚按,“几位,我是拿你们当朋友,当自己人,我才掏心窝子!我这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只要你们做的好,皇上那我去给你们请功!”

  “高官厚禄自然不在话下,封妻荫子也是指日可待的!”

  “我这人,心中没有胡汉之分。只有朋友和敌人!”

  闻言,三人再次同时起身,“公爷高义!”

  “坐!”

  李景隆摆摆手,翘着二郎腿。

  “如果本公没记错的话,老观你在老纳那边的军中,主管政务,对吧?”

  观童起身,“回公爷,当年从元大都..北平逃到辽东的故元官吏,都是卑职在管着!”

  “聪明人!”

  李景隆心中暗道一句,面上笑道,“回头,你把可用的人罗列个单子出来,后天本公抽空一一的见见!大明朝唯才是举,大元亡了也不是他们造成的。”

  说着,忽笑容一收,“但是老观,本公把丑话说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