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药神》口碑爆炸-《刘天仙的穿越老公》

  赵子怡这边,

  事实是,她的这条评论,在被张潇辰点赞后,迅速在粉丝群体扩散开来。

  众所周知,粉丝群体是最喜欢跟风的。

  前面《让子弹飞》那次,受限于题材,不适合大规模散播。

  但这次就不一样了。

  但凡是看过电影的粉丝,都会明白把【阳光健康积极向上】和《药神》联系在一起,意味着什么。

  本来一帮人还在心虚。

  现在一看,原来张潇辰也是乐子人啊?

  偶像这都几乎是明示了,那还有啥好说的?

  不把【阳光健康积极向上】这个梗宣传到全网皆知,都对不起张潇辰给大家找的乐子。

  至于没看过电影的人,见到这个标签也很容易对电影心生好感。

  众所周知,当一个群体众志成城,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往往能爆发出远超自身能力之外的声量。

  地球上那些流量粉就是这样的。

  你以为是他们人多声音大?

  人家只是训练有素而已。

  眼下,张潇辰的粉丝就无限贴近这种状态。

  而且是在官方没有主动介入的情况下,由粉丝自发形成合力。

  一时间还真起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不少正好有空闲,或者有观影计划的人,开始纷纷把目光投向《我不是药神》。

  好在院线方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将第二天的点映场次,进一步提高至1.6万场。

  不过即使这样,依然挡不住蜂拥而至的观影大军。

  除去黄金场次依旧是一票难求,现在就连早场和下午场,《药神》的上座率也在显着上升。

  实际上,影厅一旦爆满,率先坐不住的反而是院线。

  那可都是钱啊!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已知给《药神》排片就能多赚钱,院线会作何选择就不难猜测了。

  也就是《药神》目前还处于点映期,多少要优先确保在映电影的排片,不然院线非得搞出个大新闻不可。

  ……

  ……

  翌日,《药神》首日点映造成的声势,吸引了不少媒体的注意。

  一些嗅觉敏锐的记者发现,有一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电影,明明才第一天点映,观影人数想来也不会有多少,却生生将影响力出圈。

  尤其是【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这个描述,莫名其妙就火了。

  十个《药神》安利贴里面,六七个都会带有这句话。

  让他们造梗他们没那能力。

  但论起跟风,没人比得过这帮记者。

  明明电影都没看过,综合几个热门评论,再把【阳光健康积极向上】丢到标题上,就是一篇新鲜出炉的新闻稿。

  别说,最终点击率还挺高。

  也是在这个时候,《药神》的口碑风暴莫名其妙的开始席卷整个互联网。

  这时还没人知道,这股风暴将会造成何等的影响力。

  只是越来越多的人,本着放松心情的目的,买票去看这部【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药神》。

  凌晨,《我不是药神》第二天点映票房新鲜出炉。

  以1.6万场排片,砍下4700万的票房,再次扞卫了星辰的荣光。

  第一天还能说粉丝买单。

  那第二天呢?

  又该怎么解释?

  别人不知道,但跟《药神》同期竞争国庆档的影片所属团队,一个个都开始瑟瑟发抖。

  “《药神》不会要走《让子弹飞》的老路吧?”

  “完了,感觉又要撞上妖孽了!”

  “凭什么啊!暑期档来一次,国庆档又来一次,这人灵感不会枯竭的么?”

  “你们知道【阳光健康积极向上】是什么梗么?怎么网上提到《药神》都在刷这个?”

  经过又一天的发酵,互联网上关于《药神》的消息,开始呈指数级上涨。

  除了清一色的好评,强烈建议观看,甚至还有观众喊出不看不是华国人的口号。

  但【阳光健康积极向上】还是牢牢占据了话题C位。

  到了这个宣传级别,其实已经隐隐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

  如果你是个看电影前喜欢收集各种评论的观众,你会很轻易的在讨论区里,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总结下来就是喜剧党和悲剧党。

  当然,喜剧党目前还是占据舆论上风,尤其是被喜剧吸引入坑的观众。

  看完电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如何把【喜剧福音】传递给更多人。

  而悲剧党,也就是传说中的老实人。

  他们更希望以《药神》故事本身的厚重,而不是乐子人的心态,将这部伟大的作品推荐给世人。

  双方都在避免剧透。

  双方的宣传口径也大相径庭。

  但有一点,双方都认可【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这个说法。

  这便让【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宣传语,随着《药神》影响力的扩散,愈发的深入人心。

  要知道,川宝竞选尚且要把【再次伟大】整天挂在嘴边。

  有一个大家认可一致的宣传口号,其所能造成的恐怖传播力,在蓝星如今也初见端倪。

  当晚,#阳光健康积极向上#这一词条火速冲上热搜,并一路在热搜榜上横冲直撞,最高甚至进到了热搜前十。

  要知道,这只是某个观影结束的影迷,随手写下的评论而已啊!

  唯一一点特殊就是被张潇辰翻了牌子。

  但张潇辰虽说不常点赞,累积下来,点赞过的微薄也不少。

  其他也没造成过这么大的声势啊!

  热搜一轮游过后,微薄开始铺天盖地都是讨论《药神》的帖子。

  其声势之大,就算比起之前的《让子弹飞》,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知道《让子弹飞》那会纯靠口碑发酵。

  不像《药神》现在,有一个热梗作为宣传抓手。

  一时间,《药神》变得火爆无比,更有媒体开始渲染《药神》联合院线在搞饥饿营销。

  毕竟脱离电影圈,谁懂什么大规模点映啊?

  你场次排了这么多,可不就是在上映么?

  现在热度这么高,排片又这么少,妥妥就是在饥饿营销。

  讲道理,这就纯属媒体在搞春秋笔法了。

  哪可能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场场爆满呢?

  黄金场次还说得过去,但早场和下午场,还远达不到爆满的程度。

  所以张潇辰和院线都知道媒体在夸大其词,媒体那边也知道张潇辰知道他们在夸大其词。

  但who care?

  新闻学的魅力就恰恰就在于此。

  出品方、院线、媒体三方都有利可图,事实是什么还重要么?

  反正在各方共同渲染下。

  《药神》点映第三天,口碑已然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