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老谋子加钱-《刘天仙的穿越老公》

  京城。

  老谋子最近不是开心。

  在拍板定下要跟风《让子弹飞》搞大规模点映后,他的团队包括出品方的工作人员,便开始积极的同院线那边取得联系。

  但几天下来,反馈过来的结果并不理想。

  他想象中的一呼百应,院线嗷嗷给排片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相反,院线对此普遍表示冷淡。

  倒不是一点排片不给。

  只是手下求爷爷告奶奶,一圈下来也就勉强拿到1000场。

  这可让老谋子有点下不来台了。

  “合着《让子弹飞》这边,上来就有五六千场,轮到自己1000场都够呛?”

  “到底是院线高看了张潇辰,还是看不起我啊?”

  其实吧,老谋子这次还真冤枉了这帮院线。

  一方面,《让子弹飞》大规模点映第一天的排片,基本都是爱齐艺“友情”提供的。

  至于爱齐艺为什么对张潇辰另眼相待,懂的都懂。

  你张毅谋非亲非故,人凭什么给你担这么大的干系?

  另一方面,《让子弹飞》大规模点映那会,除了《潘金莲》,其他上映的都是些臭鱼烂虾。

  别说挤点场次出来了,砍排片那不都是院线一句话的事?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

  你老谋子电影上映的时候,面对的竞争对手跟之前可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更别说碍于规定,院线还得给《潘金莲》留一部分保底排片。

  这个时间点,院线甚至巴不得再从哪挤出点排片,分给《让子弹飞》。

  你让他们反过来砍《让子弹飞》的排片,来帮你老谋子跟风搞什么大规模点映?

  “哥们,喝了几两啊,就醉成这样?”

  “能给你排个1000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好么!”

  这还是看在国师的面子上。

  换别人,哪凉快哪待着去。

  当然,《归来》想要更多排片也不是不行。

  跟《让子弹飞》一样,真刀真枪从市场上杀出来,最后大家拿票房数据说话。

  不求你达到《让子弹飞》的巅峰水平,总得持平人家上映三周后的上座率吧?

  甚至不需要持平,差一点也能接受,毕竟新片更有票房潜力。

  不然的话?

  现在还能给你挤出1000场,回头不管哪来的,通通还给《让子弹飞》!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从他开始联系院线起,这件事在圈里就已经不再是秘密。

  大家也都知道了,张毅谋要跟风张潇辰,搞大规模点映。

  结果到时候一看。

  只有1000场?

  比张潇辰的首日5000场,足足少了八成?

  别个会怎么想?

  合着你国师的面子,还不及人张潇辰的两成?

  要知道,这个圈子最是好面。

  传出去,他这国师的面子往哪搁?

  所以,1000不够,至少4000场,这样看起来,双方还基本在同一水平线。

  至于如何说服院线,张毅谋自有办法。

  无非就是三个字——

  【得加钱!】

  具体调一下分账比例,也就是从自家的分成里分出一部分给院线。

  当然,涉及分账这种大事,就不是张毅谋一个人说了算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张潇辰那样,一家独自撑起一个项目。

  影视圈大家还是习惯抱团取暖的。

  毕竟有风险嘛!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保障,还能合理利用各方资源。

  总之,事关张国师的脸面。

  这排片,必须得拉上去!

  ……

  ……

  7月20日。

  距离《让子弹飞》上映已经过去了三周时间。

  距离《我不是药神》杀青,也过去了一周。

  这段时间,张潇辰白天忙着《药神》的后期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翻阅二战后各种侨民的回忆录。

  说起来,原版《美丽人生》其实更多是胜在了剧情设定和人物塑造上。

  里面关于集中营的细节表达,只能用漏洞百出来形容。

  干干净净的牢房,犯人全都四肢健全,没遭受什么虐待,也没什么恶性传染病。

  关键男主又是交响乐,又是大喇叭广播的,事后也没受什么惩罚。

  和张潇辰读到的那些回忆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潇辰只能归咎于这事发生在意大利,理论上的盟友,二德子手下留情了吧!

  当然,细究这些没有太大意义。

  电影就这么个设定,关键是以喜剧传递悲剧内核,集中营的悲惨生活只不过是背景罢了。

  不过意大利人在这里头搞美化,不代表张潇辰就一定要效仿。

  在张潇辰的计划里,蓝星版《美丽人生》拍出来,除了故事内核,其他基本跟原版是两部电影了。

  都改到这份上了,也不差把集中营原汁原味的还原了。

  最关键的是,张潇辰读了这么多回忆录,对于倭国人当初犯下的罪行,那是深恶痛绝。

  就比如他刚看到的一些描述:

  【我们白天盘腿坐着不能休息,头必须低下,面朝东京方向,有时要被迫下跪数个小时,晚上随时可能被叫醒,如果有人敢反抗,殴打虐待那都是家常便饭。】

  【在押人员不能说话,说了,会被严刑拷打。有一次,日本看守发现2号牢房有人窃窃私语,走进去寻找,却无人承认,于是看守采取“连坐法”……】

  以上出自《解放日报》,标题《人间地狱五十天》。

  虽说是侨民集中营,但里面关押过的中国名人也不少。

  比如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便在里面足足关了76天,期间日军对她动用了十多次的电刑。

  【天旋地裂、骨节发酸,两个马蹄型的铁圈套在手上,连上两条电线,接在一个6寸高的木匣上……】

  这番经历,最终被她写在名为《遭难前后》的回忆录里。

  无独有偶,这样的故事还很多。

  鲍威尔进集中营的第一天,便亲眼目睹日本人的刀刺进一个高丽人的腿,血流不止,高丽人最终得了败血症死去。

  米国一位舰长雷诺回忆,有一位怀孕7个月的漂亮俄国少妇,被看守发现藏了字条,日本看守人勃然大怒,下令牢房里的人,包括少妇在内,全部脱光衣服,站到天井里。第二天,这位少妇就不见了,没人知道她的结局。

  当然,最惨的还是华国人。

  在鲍威尔的回忆里,每日每夜都有倒霉的华国人被带到审讯室承受各种各样的酷刑,包括“电疗”、“水疗”、毒打、拔指甲……

  有人被打得奄奄一息后,日本医生给他注射了某种药剂,而他很快便死去。

  还有同胞被拖到走廊,用木棍打脸。1、2、3……集中营里的老外们在心里默数,打到第85棍,叫喊声停止。

  别说张潇辰了,每天跟着他看史料的刘亦非都e了,气得饭都吃不下。

  理论上,人家还是米国人呢。

  所以让张潇辰为了过审美化集中营?

  就问你,牺牲的同胞们能答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