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动漫大团结-《刘天仙的穿越老公》

  正月初四,一众所谓的春节档大片基本都被降低了排片率。

  《狄仁杰2》也不例外。

  作为业内还算知名的IP续集,春节档头三天的上座率一直还算稳定,单日票房也稳定在了1.4-1.6亿这个区间。

  总体来说,口碑不温不火,称得上一部合格的商业爆米花电影。

  只是懂的都懂,港人拍的历史大剧,总少不了一股子刻板印象,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华不够华,西也西得不彻底,最终落在了传说中东西结合的量子叠加态,这就直接劝退一批人了。

  不过徐客老怪一直很懂商业娱乐,也清楚观众喜欢看什么。

  所以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外加还算良心的特效投入,给国内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别管唐朝跑海上打怪兽合不合理。

  就问你奇观帅不帅?

  最终大战的场面酷不酷?

  大Baby美不美?

  这个不是黑,老怪拍女人绝对有一手。

  所以《狄仁杰2》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场面已经足够新奇刺激华丽,外加全程高能不断。

  这种特效大片,天然就适合到电影院观看,不仅视听感观更震撼,沉浸感也跟着拉满,也难怪上座率一直居高不下。

  但就是这么一部在王家兄弟看来近乎完美的大片,却在春节档第一次排片调整中被生生砍了3%。

  这让他们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明明上座率可观,偏偏因为要给《大圣归来》让路,不得不让出部分排片。

  在这个档口,排片可就是钱呐!

  千万别觉得排片少了那么几场,观众就会合理分流到其他场次。

  看电影从来不是能买到票就行。

  毕竟影厅容量那么大,不同的座位观感上能一样么?

  尤其是《狄仁杰2》这种以特效见长的大片,除了黄金观影区,其他偏僻一点的座位观影体验可就大打折扣了。

  人来电影院就是为了享受视听盛宴的,买不到好位置人家还不如不看。

  甚至你的目标受众可能转头就买了《大圣归来》的票当做平替。

  毕竟《大圣归来》高低也算个特效大片了,人家甚至还更火,官媒点名表扬,上了新闻联播,网上讨论不断。

  同样都是边座,人为什么不选《大圣归来》呢?

  选《大圣归来》还能晒一波票根,刷一波自己紧跟国家步伐,给国漫事业做出了贡献的存在感。

  最后,很多观众其实一个春节档也就那么一两部电影的预算,看了《大圣归来》就基本不会再去看同类型的电影了。

  因此要说受冲击,《狄仁杰2》无疑首当其冲。

  电影圈的人可以说彻底麻了,一辈子形成的三观在《大圣归来》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前半生可从来没人告诉他们,一部动画片也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力,吸引如此多的人走进电影院。

  一想到以后除了防备其他明星大导,还要防备动漫圈的人进来分一杯羹。

  一帮人头都大了。

  另外,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大圣归来》吸引了很多从来不曾踏足电影院的群体第一次走进影院,变相把电影行业的蛋糕做大。

  总之就是极为纠结。

  至于处在变革风暴中心的动漫圈,最近反倒是风平浪静。

  这里说的风平浪静,指得是圈子里曾经的撕逼风气。

  以往别看圈子不大,各家粉丝还真就互相瞧不上,然后倭漫公平看不起所有,充分诠释了何为庙小王八多。

  现如今,从上到下已经彻底成了《大圣归来》的模样。

  不止粉丝普天同庆,惊呼国漫有救了!

  动漫人更是一下成了香饽饽。

  以前勉强糊口的动漫圈中层,一夜之间开始有猎头打电话来嘘寒问暖了。

  几个立项好几年,网上画的饼都快成精的项目组,突然就有人上门咨询投资意向了。

  一些老牌动漫工作室,也开始受到投资机构以及一些大厂的关注了。

  他们不清楚事情背后的逻辑。

  但他们清楚,这一切变化都出现在《大圣归来》上映之后。

  《大圣归来》真的切实改变了国内动漫市场,而他们这些业内人士,地位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我们都欠张潇辰一个天大的人情啊!”

  “必须要为张潇辰,以及《大圣归来》做些什么!”

  这是动漫行业内,所有人的一致心声。

  于是动漫圈便出现了从诞生之初的首次大团结。

  整个圈子从上到下只充斥着一个声音,那就是为《大圣归来》摇旗呐喊。

  不管这些人是真心为张潇辰好,还是就想为国漫崛起出一份力,亦或者浑水摸鱼蹭热度。

  反正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至少眼下,《大圣归来》和张潇辰真切的统一了华国动漫圈。

  而张潇辰那边,也接到了孙瑞打来的电话。

  这老小子最近是真的意气风发。

  上头派下来的指导小组,外加国外一众片商整天围着他转。

  好在老小子还没彻底昏头,分得清大小王。

  上头的意见,片商给出的条件,孙瑞都会及时汇报给张潇辰。

  虽然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让他自己拍板,但人家就是能把功夫做到位。

  让你不得不感慨,人家觉悟就是高。

  不过这次孙瑞打电话来,倒是跟《大圣归来》出海的事宜无关,主要是一些感慨。

  “这次很多动漫圈的老前辈打电话过来,话里话外把你狠狠的夸了一通,有几个甚至是连我都要仰望的老艺术家!”

  “咱这回可算是放了个大卫星!”

  老前辈才值得孙瑞亲自递话,其他那些友商的恭维听听就好,别看他们现在都紧密的团结在《大圣归来》边上,回头对上了照样撞得头破血流。

  这点张潇辰倒不这么觉得,毕竟以动画电影的难度和专业性,注定了产量不会太高。

  正常一个档期内,不存在两部动画大片硬碰硬的情况。

  倒是孙瑞口中的老前辈,张潇辰很感兴趣。

  这可都是从那个年代传承下来的老艺术家啊!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些可都是宝贝!

  技术、审美、经验,样样不缺,一辈子只专注动画这一件事,妥妥的业界权威。

  说句话,行业都要抖三抖的那种。

  “这些老艺术家,能请到咱们天光来么?就算不负责具体事务,挂名个顾问也行啊!”

  “关键时刻,还能帮我们把把关!”

  张潇辰可不是一时兴起,他是真有这方面的考量。

  毕竟他不是专业出身,未来也腾不出太多精力放在动画这块,天光未来的担子又肉眼可见的重。

  比如《哪吒第一部》,张潇辰足足给了孙瑞3年时间去打磨。

  就这张潇辰都还不放心。

  更别提后面紧跟着的第二部了,人地球原班人马花了5年,孙瑞又得打磨多久?

  能达到原作的水准么?

  实在是张潇辰找不到饺子哥,不然也没这么多事了。

  眼下能抓几个老前辈过来保驾护航,张潇辰好歹更放心点。

  而且,除了《哪吒》,天光也不可能别的什么都不做吧!

  做的话,故事被人设审美拖累,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你说是吧!

  《雄狮少年》:?

  电话那头,孙瑞倒是没多想,直接答应去联系。

  得亏《大圣归来》最近在动漫圈扬名立万,又是官媒表扬,又是新闻联播点名的。

  还背了个引领国漫崛起的名号,勉强称得上带头大哥。

  不然他可没信心说服那些老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