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科幻大片计划-《刘天仙的穿越老公》

  看着韩三坪激动的表情,张潇辰就知道这事成了。

  果然,韩三坪合上剧本,兴奋道:

  “张学弟,你这个剧本好啊!思路开阔,场面宏大,让人看了忍不住热血沸腾啊!”

  随后,三爷话锋一转:

  “不过剧本好归好,以我们眼下的技术,实现起来难度有点大吧?”

  张潇辰点了点头。

  难度何止有点大,简直突破天际。

  要知道前世流浪地球15年立项,光剧本打磨就花了两年时间,设计了包括行星发动机、地下城在内的等等核心设定,绘制数千张概念图。

  同时郭凡团队在东方影都搭建了10万平方米的实景摄影棚(包括地下城、运载车驾驶舱等),并测试了外骨骼道具、特殊拍摄设备。

  正式拍摄花了五个月左右,整个剧组面临每天十八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中间一度资金链中断。

  好在战狼入局,引入资金,这才使得流浪地球顺利杀青。

  而后特效、剪辑、配乐、音效等等后期工作又持续了近两年时间。

  整个拍摄周期长达四年之久。

  而且这一切,都是建立在2017年前后的技术基础之上。

  换成张潇辰现在身处的时代,拍摄只会更困难。

  所以对于韩三坪的担忧,张潇辰非常理解。

  韩三坪见状又道:

  “那你考虑过,你有多大的决心,准备花多长的时间,完成这部额……旷世作品吗?”

  “当然!”

  张潇辰毫不犹豫的说道:

  “从立项到上映,全身心投入的话,大概需要五年时间!”

  紧接着,张潇辰参照前世流浪地球的制作流程。

  把各个拍摄周期的大致工作内容,预计耗时,总结了一遍给韩三爷听。

  看到张潇辰没有盲目乐观,韩三坪表示非常欣慰。

  他既怕自己说出实情,打击到眼前这个热血青年的积极性。

  又怕对方错估了形势,满腔热血投入其中,最后碰了个头破血流。

  但听到张潇辰把整个制作周期梳理得井井有条,各项分工也清楚明确。

  韩三坪是越听越震惊。

  怎么说着说着,这事越来越有希望了?

  似乎按照张潇辰的说法,一步一步实现下去,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这可是硬核科幻大片啊!

  电影工业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

  真有张潇辰说得这么简单?

  韩三坪又思考了一遍张潇辰的流浪蓝星计划,果然发现了问题所在。

  人!

  诚然张潇辰的拍摄计划详实可靠,但计划总是要由人来实现的,华国现在极度缺乏电影工业方面的人才。

  所以张潇辰的计划依然只是空中楼阁。

  但张潇辰一个刚在电影行业暂露头角的年轻人,能把计划做到这个份上,已经让韩三坪觉得不可思议了。

  看来,华国科幻大片的希望,终究还是要寄托在张潇辰身上。

  见韩三坪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张潇辰趁热打铁道:

  “韩总,您别忘了,这里是华国,我们还有制度上的优势。”

  “如果能得到组织上的全力支持,从正式立项到影片上映,我有信心把时间压缩在三年。”

  韩三坪果然被吸引了注意。

  三年?

  岂不是能赶在他退休之前?

  要是能赶在他卸任中影董事长之前,给全国人民奉献这么一部跨时代的科幻大片。

  对他而言,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说之前对流浪蓝星计划的看重,更多出于华国电影人的责任心。

  那现在,关系到他退休前的最后一舞,那也由不得韩三坪不心动了。

  “你所说的组织上全力支持,是指什么?”

  沉吟片刻,韩三坪问道。

  “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不会的可以学,有技术原型的可以联系对方指导等等……”

  “就比如我们现在最缺的电影工业方面的人才,完全可以由官方出面,派一批有志之士赴好莱坞交流学习。”

  “等他们学成归来,流浪蓝星计划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三年内,我保证让《流浪地球》上映。”

  见韩三坪有些意动。

  保险起见,张潇辰掏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如果您觉得不好向上面提,可以听听我的说法。”

  “在我看来,咱们文艺阵线,核心其实是宣扬咱们华国的价值观。”

  “首先,《流浪蓝星》与西方科幻中常见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咱们强调集体的力量。主角团队的成功依赖于全球人类的协作,而非某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其次,主角的自我牺牲,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集体主义传统,呼应了中国文化中“天下为公”的理念。”

  “然后故事核心设定,带着蓝星逃离太阳系,而非抛弃地球寻找新家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安土重迁”的故土情结。华国人对“家”的依恋不仅限于家庭,更延伸到民族和地球的层面。”

  “再往大了说,影片中面对灾难,不同国家放下分歧共同行动,不正体现了华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同时救援队的多国背景、发动机的全球分布,也都凸显了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这么一部通过科幻外壳传递深层次的华国价值观,重点体现集体主义、家国情怀、长远规划、合作共赢,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思考的作品,难道不值得国家层面的支持?”

  韩三坪越听越认真。

  而在听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国际范围合作共赢”的时候,更是眼前一亮。

  面前的年轻人还在侃侃而谈,《流浪蓝星》中那些不同于西方叙事的科幻美学和哲学思考。

  他才不到30岁啊!

  思想高度已然把同龄人甩出几条街,甚至连自己这个体制内大主管都要甘拜下风。

  更重要的是,他不但有高度,动手能力更是不遑多让。

  至少在韩三坪看来,流浪蓝星这种硬科幻企划,眼下只有张潇辰搞得出来。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韩三坪可以断定,此子前途无量!

  甚至等到自己退休后,可能还需要对方的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