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家国与责任-《四合院局外人》

  2005年8月,渝州南山垭口。

  肖铭翰与谢齐润的港城世纪婚礼圆满礼成。

  回门宴后,这对新人并未过多停留,从曼谷直飞渝州,回到了家族根系所在的南山垭口老家。

  这里,不仅是肖征和王月老两口颐养天年的地方,也是肖家众多不便前往港城参加盛大婚礼的体制内成员们汇聚的温馨港湾。

  祖父肖征(肖镇幺爸)和祖母王月精神矍铄,见到长曾孙和孙媳归来,笑得合不拢嘴。

  叔祖父霍正业和叔祖母杨杰也早早等候,霍正业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打量着肖铭翰,满是赞许。

  肖家在内地渊源极深的老部下、老战友,都齐聚在这座位于山巅、视野开阔的老宅庭院里。

  没有港城的奢华铺陈,只有地道的川渝家宴,热气腾腾的火锅、香气四溢的回锅肉、软糯的烧白……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和浓浓的亲情。

  欢声笑语回荡在山间,这是一场属于肖家核心圈层的、更为私密和温暖的团聚。

  席间,肖铭翰陪着长辈们小酌,谢齐润温婉地帮着祖母王月招呼女眷。

  看着四代同堂、其乐融融的景象,肖镇心中满是欣慰,但一丝更深远的忧虑始终萦绕。

  趁着家宴间隙,他单独召见了长子肖承梁(港城神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和五子肖承勋(澳城南山国际投资集团掌舵人)。

  书房内,气氛转为严肃。

  “承梁,承勋,”肖镇指着摊开在书桌上的大幅川省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龙门山断裂带几个关键区域,“根据我们地质动力学模型的最新推演,结合历史数据和深部地壳应力监测,川西,特别是汶川、北川这一线,在未来几年内,存在爆发特大地震的极高风险,烈度可能远超历史记录。”

  肖承梁和肖承勋神色凝重。他们深知父亲在科学预测上的权威性,尤其是涉及地球物理这种核心领域,绝非危言耸听。

  “爸,需要我们做什么?”肖承勋沉声问道。

  “未雨绸缪,救人于未发之时。”肖镇目光锐利,“神龙慈善、南山慈善,从即日起,启动对川省,特别是龙门山断裂带沿线高危区域的‘磐石计划’慈善定向捐赠。但这捐赠,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

  他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

  1. 定向用途:所有捐赠资金,必须严格用于按照 最高抗震设防烈度(远超现行国家标准)重建或加固关键公共设施——学校、医院、乡镇政府办公楼、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桥梁。

  2. 建设标准:采用肖镇实验室主导研发的新型抗震材料和结构设计(部分技术源于太空及深海工程经验),图纸和材料由指定方提供。

  3. 承建方锁定:*承建单位仅限 神龙基建、南山基建、国资旗下的复兴基建、华夏建筑四家。

  这四家不仅实力雄厚,更重要的是能绝对执行肖镇提出的超高标准,并能接触到并使用那些划时代的抗震材料和技术。

  4. 监督机制:成立由SG联盟工程专家、国家地震局顶级专家、以及肖家信任的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监督组,全程监督,确保一砖一瓦都符合要求,杜绝任何偷工减料。

  5. 时间表:必须在2008年3月之前,完成所有计划内高危区域关键设施的加固或重建!

  “记住,”肖镇语气斩钉截铁,“这不是商业项目,是救命工程!钱,神龙和南山出了,我会协调中枢和地方政府配套。

  标准,一丝一毫不能降!责任,重于泰山!我要的是地震真的来临时,这些建筑能成为生命的方舟!”

  肖承梁和肖承勋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心。“爸,您放心!神龙/南山基建,必定全力以赴,不计成本,保证完成任务!”两人异口同声。

  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慈善,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未来灾难角力的硬仗,是肖家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沉甸甸的责任。

  家宴的热闹渐渐散去,长辈们回房休息。肖铭翰找到了正在庭院里喝茶看星空的爷爷肖镇。

  “爷爷,我想跟您谈谈。”肖铭翰神情认真。

  “嗯,坐下说。”肖镇指了指旁边的藤椅。

  “爷爷,我决定……放弃港城特区规划署的公务员职位,辞职回到神龙国际投资集团,帮爸爸。”肖铭翰开门见山。

  肖镇没有立刻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孙子。月光下,肖铭翰的脸庞褪去了婚礼上的意气风发,多了几分沉稳和思考后的坚定。

  “想清楚了?”肖镇终于开口,声音平静。

  “想清楚了。”肖铭翰点头,“这次回来,看到曾祖父曾祖母,叔祖父叔祖母,还有那么多家人。

  也听爸爸偶尔提起集团的事务越来越庞杂。他……今年已经50岁了。

  作为长子,我不能只享受家族带来的光环和便利。

  铭京和铭孜才六岁上小学3年级啊。

  爸爸需要帮手,神龙国际的未来也需要有人去扛起更多责任。

  港城的工作固然稳定体面,但那不是我此刻最该站的位置。

  我想回到父亲身边,从基础学起,真正为家族、为企业尽一份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齐润也完全支持我的决定。”

  肖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拍了拍孙子的肩膀:“铭翰,你长大了,懂得担当了。

  肖家的男人,享受得了富贵尊荣,更要担得起千斤重担。

  你能看到父亲的不易,想到家族的未来,这很好。既然想清楚了,那就去做。

  记住,进了神龙的门,你就是个新兵,收起你肖家大少爷的光环,脚踏实地,跟你父亲好好学。路还长,担子也会越来越重。”

  “我明白,爷爷!谢谢您!”肖铭翰如释重负,眼中充满了斗志。

  南锣鼓巷的紧急“救场”

  短暂而温馨的家族团聚结束,肖家众人再次奔赴各自的事业版图。

  肖镇乘坐五子肖承勋安排的私人飞机返回京城。

  飞机降落在京城机场时已是傍晚。

  当肖镇的座驾驶入熟悉的南锣鼓巷95号跨院,他刚踏进客厅,就看见两个“不速之客”正焦急地等待——正是国际大导演张导和他的大孙女、2008年京城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成员之一的肖铭萌。

  张导一见肖镇,几乎是“腾”地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得救了”的表情,脱口而出:“大佬!您可算回来了!救场如救火啊!”

  旁边的肖铭萌也赶紧上前,带着一丝苦恼和撒娇的语气:“爷爷!您快帮帮我们吧!想法太多了,像一团乱麻,感觉哪个都好,又感觉哪个都差点意思,抓不住那个最核心、最能震撼世界的‘魂’!张导的头发都快薅没了!”

  肖镇看着眼前这一老一小,一个愁容满面,一个眼神热切,不由得失笑。

  他刚从渝州家族聚会的温情中抽身,又立刻被拉入关乎国家盛典的宏大命题。

  “你们两个啊……”肖镇无奈地摇摇头,指了指自己身上还带着旅途气息的衣服,“就算天大的事,也得容我老头子先喘口气,换身舒服衣裳吧?去阳光房等我,泡上我那罐明前的龙井。”

  片刻后,肖镇换上一身舒适的棉麻家居服,走进了宽敞明亮、绿意盎然的阳光房。

  张导和肖铭萌已经泡好了茶,眼巴巴地等着他。巨大的设计案板和散落一地的概念草图占据了房间一角。

  “说说吧,卡在哪儿了?”肖镇坐下,端起茶杯,气定神闲。

  老张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创意团队的构思:如何展现五千年文明,如何体现现代华夏,如何运用最新科技,如何营造独一无二的仪式感……想法确实精彩纷呈,从巨幅卷轴到活字印刷,从丝绸之路到星空梦想,不一而足。

  但正如肖铭萌所说,总感觉缺少一个提纲挈领、贯穿始终、又能瞬间引爆全球观众情绪的核心主线。

  肖铭萌也在一旁补充,提到技术实现的瓶颈和创意整合的困难,尤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将如此多的宏大主题完美融合。

  肖镇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边缘轻轻敲击。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脑海中快速闪回着原时空那场无与伦比的盛典片段,同时也融入了未来杭城亚运会所展现的数字科技与人文情怀完美交融的震撼画面。

  良久,当张导口干舌燥地停下,充满期待地看着他时,肖镇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力量:

  “老张,铭萌,你们的想法基础都很好。

  但问题在于,你们想‘展示’的东西太多,反而模糊了焦点。奥运开幕式,核心是什么?是 ‘和’。”

  他站起身,走到案板前,拿起一支笔。

  “其一, 古今之和,不要割裂。

  让五千年文明不是躺在博物馆里,而是活在现代科技的脉搏上!

  想想,用最前沿的 全息投影、地屏联动、增强现实(AR)*技术,让‘千里江山图’在场地中央立体流动起来,让‘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在光影交错中‘复活’行走!

  让活字印刷的模块,通过精密的数控机械,组合变幻成巍峨的长城、和平鸽、甚至参赛国家的名字!

  科技是手段,文明是灵魂,要的是水乳交融,让历史‘活’在当下!”

  张艺谋和肖铭萌的眼睛瞬间亮了。

  “其二, 天地人之和。 ”肖镇继续勾勒,“点火仪式,是高潮中的高潮。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奔跑、攀爬。想想‘天人合一’!能不能设计一个 前所未有的‘数字火炬手’? ”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奔跑的抽象人形,周围环绕着数据流和光点。

  “通过 覆盖全场的动态捕捉和实时渲染技术,让一个由无数普通民众(可以是现场观众,也可以是全球网民实时参与生成的光点)汇聚而成的 虚拟巨人,跨越历史长河,奔跑过壮丽山河的影像,最终点燃主火炬?

  这象征着人类精神的凝聚与传承,也展现我们数字技术的巅峰造诣!

  这,就叫‘燧明’计划!”(燧明,取自燧人氏钻木取火,寓意点燃文明之火、未来之火,也暗合肖镇主导的科技之光)。

  肖铭萌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数字火炬手?!虚拟巨人汇聚点火?!爷爷!这…这太颠覆了!也太酷了!技术…技术上我们能实现吗?”

  肖镇自信一笑:“SG联盟和我的几个实验室全力支持,有什么不能?关键是要敢想!”

  “其三, 世界之和。 ”肖镇最后点题,“贯穿始终的,是 ‘和’的理念——和平、和谐、和睦、和而不同。

  入场式环节,各国运动员走过的地面,可以用地屏实时显示出他们国家的特色花纹或代表性景观,体现尊重与包容。

  最后的主题歌和表演,核心意境要升华到人类共同的梦想、对和平与未来的祈愿。不要刻意‘展示肌肉’,要展现一种 自信、包容、面向未来的大国气度!”

  肖镇寥寥数语,如同拨云见日,瞬间为纷繁复杂的创意风暴梳理出一条清晰而震撼的主线。

  他不仅提出了核心概念“和”,更将原时空团队的部分经典创意(如卷轴、活字印刷)赋予了更震撼的科技呈现方式,并前瞻性地引入了“数字火炬手”这一来自未来亚运会的革命性创意,将其命名为更具中华文化底蕴的“燧明计划”。

  张导听得心潮澎湃,困扰多日的瓶颈豁然开朗,他一拍大腿:“妙!妙啊!肖老!‘和’字提纲挈领!古今交融,虚实相生,天地人共鸣!

  特别是这个‘燧明’数字火炬手,简直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就把格局和科技感都顶到天花板上了!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肖铭萌更是满眼崇拜地看着爷爷,感觉爷爷的脑袋简直就是装着未来科技的宝库。

  肖镇看着兴奋的两人,笑了笑,在案板上那张最大的概念草图空白处,用遒劲的笔力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和”。

  阳光透过玻璃顶棚洒下,照亮了这个字,也照亮了2008年京城奥运会开幕式那注定惊艳世界的宏伟蓝图。

  而在这蓝图之外,在遥远的川西,一场由肖家主导的、无声却关乎百万生命的“磐石”行动,也正悄然拉开序幕。

  家国天下,责任担当,在肖镇和他所引领的家族身上,从未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