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被忽视的线索!-《重启76:开局拒绝村花,转身娶她闺蜜》

  =“这里有线索。”

  丁浩高声呼唤,招呼张可镇等人。

  他拨开草丛,露出一小块布料。

  “这是什么?”李干事凑过来看。

  “应该是劫匪身上掉下来的。”

  丁浩仔细观察着这块布料,“是粗布,而且有油渍,应该是工作服上的。”

  “工作服?”张科长眼睛一亮。

  “对,而且从布料的新旧程度来看,这个人平时干的是机械类的工作。”

  丁浩把布料递给张科长:“你们可以拿去化验一下,说不定能查出是哪个厂子的工作服。”

  小王这下彻底服了,这些线索他们之前确实都没发现。

  “还有别的吗?”他主动问道。

  丁浩点点头,走到血迹最多的地方。

  “从血迹的分布来看,三个保卫科的同志是在这里遇害的。”

  他指着地面说道:“但是从血迹的方向和形状来判断,其中一个劫匪也受了伤。”

  “什么?”

  张可镇吃了一惊,“你确定?”

  “确定!”

  丁浩指着一处血迹说道,“你们看这里,血滴的形状是拖拽状的,而且颜色稍微浅一些。”

  “这说明有人带着伤在移动,而且失血量不小。”

  “那个受伤的出纳说过,当时有个保卫科的同志在临死前还开了一枪。”

  李干事想起来了,“看来真的打中了一个劫匪。”

  丁浩继续分析:“受伤的这个人应该是被打中了腿部,从血迹的高度来看,伤口在大腿位置。”

  “这样的伤势虽然不致命,但是会严重影响行动能力。”

  张可镇激动地拍了拍丁浩的肩膀:“太好了!有了这些线索,我们就能缩小搜索范围了!”

  “一个腿部受伤的人,不可能跑得太远,而且肯定需要找地方处理伤口。”

  小王也兴奋起来:“附近的卫生所和医院我们都可以去查一下,看有没有人来处理枪伤。”

  “不只是医院。”

  丁浩摇摇头,“这些人既然敢抢劫杀人,肯定不会去正规医院。”

  “他们更可能找一些赤脚医生,或者有懂医的人帮忙处理。”

  “你说得对。”

  张可镇点头,“我们要注意一下这些特殊人群。”

  在乡镇、农村等偏远地区,

  正儿八经的医生很少,

  大部分都是赤脚医生,

  还有一些则是经历过战争年代,懂得一些外伤的急救手段,

  也有一些猎户,常年上山打猎,受伤难免,看不起医生,便自己处理,

  一来二去的,也懂得一些急救的措施。

  这些人,都有可能为劫匪伤员,处理伤口!

  就在这时,丁浩又有了新发现。

  他走到现场边缘,蹲在一处不起眼的雪堆旁边。

  “张科长,这边!”

  “又有什么发现?”张可镇赶紧走过来。

  丁浩小心地拨开雪堆,从里面拿起一个烟盒。

  “这个烟盒是劫匪丢的,而且很可能是那个受伤的人掉的。”

  小王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

  “前前后后有这么多人来这里,谁都有可能随手扔一个烟盒啊!”

  “很简单,这个烟盒上有血迹。”

  丁浩指着烟盒一角的暗红色痕迹,“而且位置刚好在那个受伤劫匪移动的路线上。”

  张科长接过烟盒仔细看了看:“大前门香烟,这种烟不算贵,但也不是很便宜。”

  “关键是这个烟盒的状态。”

  丁浩继续分析,

  “而且你们看这里。”

  他指着烟盒背面的一行小字,“上面用铅笔写着数字。”

  李干事凑近一看:“写的是什么?”

  “看起来像是日期和数字,可能是记录什么东西用的。”

  张科长拿着烟盒仔细研究:“这个字迹很特别,笔画有些颤抖,可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写的。”

  “不对。”

  丁浩摇摇头,“这种颤抖不是因为年龄大,而是因为经常干重活,手部肌肉紧张造成的。”

  “你的意思是……”

  “这个人很可能是工厂的工人,而且是干重活的那种。”

  小王这下彻底佩服了:“丁浩,你这观察能力真是绝了!”

  丁浩没有骄傲,继续在现场搜索。

  “他们逃跑的方向是朝东北方向。”

  他指着一串断断续续的脚印说道。

  “从脚印的深浅和间距来看,他们当时很着急,而且那个受伤的人被另外两个人搀扶着。”

  “为什么是两个人搀扶?”张科长问。

  “因为这里有三个人的脚印重叠,中间那个人的脚印很浅,说明大部分重量都被两边的人分担了。”

  丁浩沿着脚印走了一段:“而且从这里开始,脚印变得更乱了,说明那个受伤的人情况越来越严重。”

  “他们应该在前面找了个地方休息。”

  果然,在距离现场大约两百米的地方,丁浩发现了一处被压过的雪地。

  “就是这里。”他指着一棵大树下的雪窝说道。

  “他们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而且处理了伤口。”

  张科长蹲下来看:“你怎么知道处理了伤口?”

  丁浩指着雪地上的几滴血迹:

  “这些血迹的颜色比较鲜艳,而且有被擦拭的痕迹。”

  “说明他们用什么东西清理了伤口。”

  “而且你们看这里。”

  他又指着旁边的一个小坑,“这里有烧过东西的痕迹,可能是用火烤了什么工具消毒。”

  李干事感叹道:“真是太细致了,这些痕迹我们完全没注意到。”

  “继续往前追吗?”小王问道。

  丁浩站起身,朝前方看了看:“可以试试,不过痕迹可能会越来越少。”

  四个人继续沿着痕迹前进,走了大约一公里,来到了一个三岔路口。

  “这里就困难了。”

  丁浩停下脚步,“地面太硬,而且被很多人踩过,很难分辨出具体的痕迹。”

  张科长看了看三个方向:“左边通向林场,中间通向县城,右边通向山区。”

  “按常理说,他们应该不会往县城方向跑,那样太容易被发现。”

  “林场那边人也多,也不太可能。”

  小王分析道:“最有可能的是山区,那里人烟稀少,便于藏身。”

  丁浩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仔细观察着三个路口的情况。

  突然,他在右边路口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什么。

  “找到了!”

  他走到树前,指着树干上的一道新鲜刮痕:“这是被什么硬物刮到的,而且时间不长。”

  “从高度来看,应该是有人扶着什么东西经过这里。”

  “什么东西?”张科长问。

  “很可能是那个受伤的劫匪,被人搀扶着经过时,身上的什么东西刮到了树。”

  丁浩又在地上发现了几滴血迹:“而且这里还有血,证实了我的判断。”

  “他们确实是往山区方向去了。”

  张科长做出决定:“好,我们就往这个方向追!”

  四个人沿着山路继续前进,路越来越难走,积雪也越来越深。

  “这些劫匪还真能跑。”小王气喘吁吁地说道。

  “带着一个伤员,还能走这么远,看来都不是一般人。”

  丁浩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路边的痕迹:“他们对这一带很熟悉,选择的路线都是比较隐蔽的。”

  “说不定以前就来过这里。”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前方出现了一个小村庄。

  “到柳树村了。”

  张科长说道,“这个村子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

  “我们去问问村民,看有没有发现可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