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抄作业-《重生八一:从工厂技术员到大国工匠》

  丰田卡罗拉平稳地行驶在柏油马路上,街边的粗狂工业建筑物一闪而过。

  街上的行人神色凝重,不少人手提公文包,腰间别着传呼机。

  “我们东旺公司的人才分布十分合理,周边就是大学城。未来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公司工作,效率很高。”

  鹤川平步虽说像是在与朋友闲聊般谈论这些,语气中却总带着几分自豪。

  杜国强笑了笑,也不拆穿他这份虚荣。

  这种校企合作直接包揽学生就业的模式,其实弊端不少。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的投入度不足。

  尤其是机械、化工这类需要和工厂打交道的行业,毕业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到后来日本政府不得不推出一系列政策来阻止人才流失。

  不得不说,这小汽车坐起来确实比国内的吉普车舒服多了。

  杜国强往椅背上一靠,开口问道:“平步先生,说起来我还不知道,你们公司除了注塑机之外,具体还有些什么产品?”

  “机械行业的原理是相通的,基本上大型机械设备我们都有涉及。注塑机领域其实是公司新开展的项目,成立时间不长,所以才会暴露出种种缺陷。”

  鹤川平步笑道,“这才需要您来帮忙解决嘛。”

  妈的,鬼头鬼脑的,说了一堆,就是不透露具体的生产产品。

  杜国强在心里暗骂道。

  实际上,杜国强记得,东旺公司后世除了在注塑机上有所成就外,还在船舶零件以及碳纤维上也有相当突出的成就,其碳纤维产品在日本,其碳纤维产品处于第二档、国际一流的位置。

  不过就现在而言,这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保密材料——毕竟现如今碳纤维还属于军工专享产品,民用案例极少。

  鹤川平步这是怕泄密。

  汽车行驶十多分钟后进入郊区,很快便在东旺公司的招牌下停下。

  “到了。”

  鹤川平步打开车门,让杜国强和竹青莲走了出来。

  “这么大!”

  饶是猜到东旺公司产业不小,可这片工业园区加起来怕是有几十平方公里,杜国强不禁有些惊讶。

  小日子这些年确实有长足发展啊。

  鹤川平步似乎也不想在他面前展示太多工厂的秘密,直接拉着杜国强来到了生产注塑机的车间。

  此刻,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这就是我们生产注塑机的完整产线了。”鹤川平步介绍道,“零件是从其他配套车间或是市场上采购的,在这里进行组装和改进。目前我们的注塑机已经推出了三个型号,你们先前购买的正好是第三个型号,也算是最先进的一款。”

  “现在来看,我们国内的产品比起你们日本来,还是有很大差距啊。”杜国强道。

  鹤川平步顿时暗爽。

  作为时刻想把龙国踩在脚下的国家的人,他最想听到的就是这类话。

  鹤川平步笑呵呵地摆了摆手,道:“严重了严重了。我们只是起步早一些,在时间上有优势罢了。相信你们日后也能生产出好产品来的。”

  这杜国强这么上道。

  鹤川平步赞许地望了他一眼。

  杜国强见状,知道鱼儿咬了钩,嘿嘿一笑道:“也不知道除了先前答应我的顾问费之外,东旺公司是否还能给我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鹤川平步大手一挥:“但凡你有需求,尽管说。”

  “把这厂子里生产的注塑机设备送我一套吧。”杜国强道,“我看你们这儿多得很吧。”

  鹤川平步吓得脚一软,哭笑不得地说:“杜国强君,你这是在说笑吗?这一台设备从零件组装到测试完毕,要耗费工人们一周时间,任何一件产品卖出去都要数十万美金。我们怎么可能把设备送给你?”

  “是你让我尽管说的。”杜国强道。

  鹤川平步一阵无语。

  让你说,也没让你狮子大开口啊,谁知道你一张口就要机器。

  “那退而求其次吧。”杜国强又道,“既然不要机器,东旺公司是否能将一些淘汰过时的技术送给我们?我看你们现在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新成分技术的零件了,淘汰下来的旧技术应该可以转赠给我们吧?”

  鹤川平步咳嗽了一声,叹了口气道:“这也不行。虽说技术已经过时,可按照我们和漂亮国签订的合约,这些重工业技术是不会向你们国家出售的,更何况是白送。”

  “那还是不行咯。”

  杜国强摇了摇头道,“这不行那不行,我还以为平步君你有多大的权力呢,原来也就这样。”

  鹤川平步咬了咬牙道:“只要杜国强君提出合理的请求,我是不会拒绝的。先前你说的那两个,实在是有些太吓人了。”

  “这样啊……”杜国强假装思索片刻,云淡风轻地说,“那就把你们最近用第三代注塑机制造的塑料颗粒分我一些吧。”

  要塑料颗粒?

  鹤川平步愣了一下。

  他下意识不想给,但这东西既不贵重,也不在封锁范围内。

  况且先前已经拒绝了杜国强两次,再拒绝的话,他脸上实在有些挂不住。

  “好,等会儿杜国强君离开的时候,我让人送你一些样品。”

  成了!

  杜国强心里差点欢呼出声,却强自按捺住——他可不能在这群日本人面前露出马脚。

  事实上,他根本没打算要什么设备和技术。

  这些东西都是日本人眼中的心肝宝贝,就算是漂亮国人来了,对方都得拉扯一阵,更别说才刚刚建交的龙国了。

  索要制造注塑产品所用的塑料粒子,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虽说这东西在国内也能大批量买到,但国内的塑料粒子在产品性能及纯度方面,明显与国外先进水平差了一大截。

  国内生产厂家却苦于没有参照,不清楚自家产品与国外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杜国强要些塑料粒子回去,便能给国内厂商做个对比——让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仔细观察两种不同料子所生产出的产品性能,进而调整生产工艺。

  看似一个无心之举。

  实际上却能让国内生产塑料粒子的厂家少走一两年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