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很想回头去看看小弟究竟是用什么样的表情说出这番话的,然而,现实却不允许他这样做。
因为他正驾驶着牛车,天色在逐渐变暗,他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道路,以免发生意外。
宋宣坐在牛车上,一边用绳子将箩筐紧紧地绑起来,确保里面的东西不会掉落,一边感慨地对宋安说道:“大哥,还好你们都没有放弃我。”
“我能拥有像你们这样始终对我不离不弃的亲人,实在是三生有幸!”
听到弟弟的这番话,宋安不禁沉默了一下。
他突然想起妻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小弟这样的小叔子,简直就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想到这里,宋安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心虚。
他不知道妻子是否在外人面前抱怨过小弟,更忍不住担心:小弟会不会从别人口中听到亲人们对过去的他那些不好的看法?
其实大家对他并没有表面上那么亲近和善。
如今小弟感激地对待他们,若是知道了这些事情,不知道小弟会难过成什么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宋安决定先给小弟打个预防针,“其实,我们也没有你说得那么好,我们都有私心,你可别把我们想得太完美了。”会失望的。
-
宋宣打开包,在心里默默数着今天赚的钱。
听到大哥的话,他点点头表示理解:“是人都有私心,这很正常。”
“不管怎么说,你们没有因为我而厌弃羲和,反倒因为我不是个好父亲,对羲和格外照顾,这就让我很高兴了。”
“今天若不是有大哥在,我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总之你们这些年真的帮了我很多忙。”
“大哥,你跟我跑这一趟辛苦了,这钱你拿去买烟或者给大妞他们买些吃的都行。”
“不用了,自家兄弟帮忙,哪能要钱?娘知道了肯定要教训我。”
宋安不肯收,自己不过是帮着装装袋子,称称重量压根没做什么重活。
客人都是小宣自己招揽的,他顶多是出了点力气,给不识路的小弟带了段路罢了。
“收下吧,就当是为了家庭和睦,带回去哄嫂子开心也好啊。”
宋宣虽然失忆了,心里却不糊涂。
真让大哥白帮忙,回去后大哥不仅要落埋怨,自己怕是也要被嫂子嘀咕不会做人。
“……” 宋安一时语塞,心里忽然生出一丝感慨,竟莫名地不想让小弟找回失去的记忆了。
这样通情达理的小弟,若是找回记忆了,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了吧?
以前那个不懂事的小弟…… 唉,真是不提也罢。
-
宋宣不等大哥拒绝,直接往他衣兜里塞了十块钱:“不用担心娘会骂你,她知道我现在懂得知恩图报,只会高兴,不会生气的。”
“……” 宋安仔细一想,发现还真是这个道理。
不管是以前的小弟,还是现在的小弟,都把娘的心思摸得透透的,难怪那么会讨娘欢心。
“你在饭桌上问宝根养殖和种药材的事,是什么意思?”
“你想搞这个?不是我说你,你在家里连鸡鸭都懒得喂,地也没正经种过能行吗?”
宋安想起饭桌上的对话,带着几分忧虑问道。
“不是我做,是让你们做,我给你们找活儿干。”
宋宣纠正了他的说法,一本正经道,“种地没什么钱途,除非种的是金米,不然一年到头忙下来,最多也就挣一千多块。”
“而且这还是全家的总收入,家里孩子渐渐长大,上学、盖房、娶媳妇…… 哪一样都得花钱。”
-
“……”
宋安怎么会不知道?
他作为长子,对家里的收入情况可比小弟这个以前啥都不管的人清楚多了。
家里人口多,又没分家,一大家子在一块儿吃饭,每天消耗的粮食就不少。
其实,家里的年收入压根没他说的那么多,那些钱也就刚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罢了。
“大哥,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你们也别只顾着眼前那一亩三分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现在物价比以前涨了不少,粮食价格看似涨了很多,可生产成本也跟着上去了,然而农民种地的实际收益却没增多少,钱的购买力反倒不如从前了。”
“咱们要是一直守着土地不知变通,迟早会跟不上时代,被高速发展的社会远远甩在后面,甚至淘汰掉。”
“在我看来,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宋安听着小弟这番话,惊奇道:“小弟,你不是失忆了吗?这些道理你怎么知道的?”
宋宣心里咯噔一下,系统的事绝对不能说,下意识找补道:“刚才跟林婶子出去买菜时,她跟我聊了聊。”
林婶子在他和大哥之间,叫自己出去买菜,明显跟原主更熟络些。
大哥向她求证的可能性本来就低,拿她当借口,被拆穿的风险就更小。
而且这段时间观察下来,宋宣发现大哥不爱看报、也从不看书,猜他以前不爱学习,说不定见了老师都发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偏偏三姐的婆婆就是老师,这么一来,就更不用担心这个谎言会被戳破了。
-
宋安皱着眉,没有说话,似乎在考虑。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道:“这事哪有这么容易?搞养殖的成本肯定不低,得投不少钱买猪仔呢,爹娘怕是不会同意。”
宋宣接话道:“有投资才有回报,天底下哪有无本的买卖?”
“比如说,我们今天去卖玉米,看着没花什么钱,可我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成本;你们伺候玉米地花的心思出的力,也得算在成本里。所以我今天喊的价格,其实一点都不高。”
“…… 这也行?”宋安愣住了。
他们一直都是按当地的统一价卖粮食,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小弟说的这些不是种地本就应该做的吗?
“这怎么不行?粮食的价格不应该局限于市场价,还得把背后的隐形投入算在里面。”
宋宣叹了一口气,难怪种地不挣钱呢,说到底,是没人把农民在粮食生产里的隐形投入当回事。
莫说旁人了,就连农民自己,恐怕也没意识到这些付出该被算进成本里。
“你看啊,你们从开春翻地、下种,到夏天顶着大太阳除草、施肥,再到秋收时弯腰收割、晾晒归仓。这一整年里,你们在地里投入的每一秒时间、每一滴汗水,每一分体力,都是实打实的劳动成本。”
“还有冬天,你们为了让土地更肥沃来年有个好收成,年年攒农家肥、轮作倒茬,甚至一点点改良土壤、平整地块,这些默默为土地‘蓄力’的功夫,都是土地维护的成本……”
“!!!”
宋安神色恍惚,从没想过成本还能这么算。
-
宋宣见他认真听自己说话,继续道:“这些投入虽然不像买种子、化肥、农药那样,直接变成市场价里明码标价的成本支出,但没有它们,没有你们日夜的辛劳,没有对土地的用心养护,粮食能从地里长出来吗?能有好收成吗?”
“这些藏在背后的辛劳,就该被算进成本里,这样的粮食价格才能对得起你们一年到头的付出。”
“……”
宋安心神巨震,林婶子还真不把咱家当外人,竟然什么都跟小弟说。
他仔细想了想小弟说的这些话,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林婶子是老师,知识渊博、见识广博,她说的话肯定不会错,看来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林叔是书记,见多识广更错不了。
他在饭桌上没有反对小弟提出的养殖,也没有反对小弟种药材,可见这是有搞头的事。
宋宣趁热打铁道:“所以你们放心搞养殖就行。”
“钱不够的话,咱们可以少养几头,先养三头试试水,等卖掉这批生猪赚了钱,再接着养。”
“销路你们完全不用担心,现在大家日子好了点,就盼着能多吃点肉,这东西放到市场上根本不愁卖。”
“你们卖不出去,到时候交给我就行。”
“今天我卖玉米的本事你也瞧见了,肉到了我手上,我保证能卖得干干净净,连一块骨头都不会剩下,你们就踏踏实实养猪吧!”
-
“…… 这事儿回去再说。”
宋安想着小弟今天卖玉米时的热闹场面,心里免不了有些动摇。
鲜嫩的玉米再好,也比不上猪肉在大伙儿心里的分量重。
宋宣没有意见,只要大哥不阻拦,他说服父母的几率就高了。
回到村子时,天色已经完全黑透。
乡下虽然没有路灯,皎洁的月光却依然能为走夜路的人照亮前方。
两人刚进村,就被等候多时的男人叫住了。
“宋安、宋宣,你们先别走。书记让你们回来后去趟村委会办公室。”
朱高达远远看见驾车归来的宋安兄弟,立刻迎了上去。
“老朱,支书找我们有啥事?” 宋安眼皮一跳,紧张地问道。
“我也不清楚。”
朱高达挠了挠头,询问道:“你们今天是不是去镇上卖玉米了?说不定就跟这事有关,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
宋安脸色煞白,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
朱高达皱眉,奇怪地说:“你们咋去了这么久?我在这儿等了好几个小时,蚊子都快把我吸干了!”
“抱歉,我们去我三姐家坐了一会儿。”
宋宣发现大哥愁容满面,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下,手搭在宋安肩上,给他递了一个安抚的眼神。
宋安看着小弟安慰的目光,苦笑了一下,决定一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先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再说。
朱高达把他们送到村委会,就立刻赶回家吃饭了。
牛车到了村委会,宋安和宋宣下了车。
村委会门口围了不少来看热闹的村民,大家对着宋安兄弟俩指指点点:“宋安、宋宣,你们俩这回怕是躲不过了,肯定要挨书记批评!”
“那也是他们自找的,好好的粮食不按规矩来收割,偏要开这个头卖灌浆期的嫩玉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要是没有惩罚,往后谁还等玉米完全成熟?岂不是人人都跑去卖嫩玉米了?”
“可不是嘛,这影响太坏了!”
“自家愿意卖玉米倒还好说,就怕那些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有样学样,深更半夜摸到咱们地里偷掰玉米,咱们辛辛苦苦种一季玉米,最后只剩下一地玉米秸秆儿,岂不是白忙活替他人做嫁衣?”
大家纷纷点头,附和:“是啊,这不能忍。”
-
宋家人也挤在人群里,宋父宋母望着两个儿子,满脸都是担忧。
蒋红怨怼地瞪了小叔子一眼,她就知道小弟做生意不靠谱,早知道会这样自己说什么也不让丈夫陪他去。
苏小月牵着两个孩子,听着村民对小叔子和大伯哥的议论,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自家男人没跟着一起去。
“我卖自家种的玉米,关你们什么事?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有这功夫不如多关心关心自家的事情!”
宋宣冷冷扫了眼这些议论纷纷的村民,嗤笑道。
“你这孩子,怎么跟我这么说话?”
“是啊,说你两句就顶嘴,真是没大没小,太不像话了。”
……
大家没想到宋宣犯了错态度还这么恶劣,不由开口讨伐他。
“你们想吵架是不是?跟我这失忆的儿子吵算什么本事,有能耐冲我来!”
章小蕙气得叉腰上前,指着刚才说话的几个人:“你,还有你,你们都给我出来!要吵就跟我吵,我奉陪到底!”
“我忍你们很久了,一直在这里嘀嘀咕咕。就你们长嘴了是吧?自家的粮食看不住,那是你们自己无能,关我儿子什么事?少在别人身上找问题。”
……
村民们被她这凶恶的架势镇住了,谁也不敢再招惹她。
章小蕙可是村里出了名的母老虎,真惹急了是会动手的,到时候她家三个儿子绝不会坐视不理。
没办法,大家只能憋着气骂两句:“泼妇!我们不跟你一般见识!”
“你简直不可理喻!”
……
宋宣看着威武霸气的宋母,感受着她对自己的维护,心里莫名地涌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开心。
他见宋母急得眼圈都红了,连忙安抚道:“爹娘别担心,我们没犯法,进去说清楚就出来,你们先去把牛牵回家吧。”
“…… 让你爹去牵,我陪你们进去。”
章小蕙实在不放心,打定主意要跟着进去。
如果书记真要处理儿子们以儆效尤,她今天就豁出去在这里撒泼上吊闹一场。
喜欢快穿穿成年代文男配
因为他正驾驶着牛车,天色在逐渐变暗,他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道路,以免发生意外。
宋宣坐在牛车上,一边用绳子将箩筐紧紧地绑起来,确保里面的东西不会掉落,一边感慨地对宋安说道:“大哥,还好你们都没有放弃我。”
“我能拥有像你们这样始终对我不离不弃的亲人,实在是三生有幸!”
听到弟弟的这番话,宋安不禁沉默了一下。
他突然想起妻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小弟这样的小叔子,简直就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想到这里,宋安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心虚。
他不知道妻子是否在外人面前抱怨过小弟,更忍不住担心:小弟会不会从别人口中听到亲人们对过去的他那些不好的看法?
其实大家对他并没有表面上那么亲近和善。
如今小弟感激地对待他们,若是知道了这些事情,不知道小弟会难过成什么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宋安决定先给小弟打个预防针,“其实,我们也没有你说得那么好,我们都有私心,你可别把我们想得太完美了。”会失望的。
-
宋宣打开包,在心里默默数着今天赚的钱。
听到大哥的话,他点点头表示理解:“是人都有私心,这很正常。”
“不管怎么说,你们没有因为我而厌弃羲和,反倒因为我不是个好父亲,对羲和格外照顾,这就让我很高兴了。”
“今天若不是有大哥在,我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总之你们这些年真的帮了我很多忙。”
“大哥,你跟我跑这一趟辛苦了,这钱你拿去买烟或者给大妞他们买些吃的都行。”
“不用了,自家兄弟帮忙,哪能要钱?娘知道了肯定要教训我。”
宋安不肯收,自己不过是帮着装装袋子,称称重量压根没做什么重活。
客人都是小宣自己招揽的,他顶多是出了点力气,给不识路的小弟带了段路罢了。
“收下吧,就当是为了家庭和睦,带回去哄嫂子开心也好啊。”
宋宣虽然失忆了,心里却不糊涂。
真让大哥白帮忙,回去后大哥不仅要落埋怨,自己怕是也要被嫂子嘀咕不会做人。
“……” 宋安一时语塞,心里忽然生出一丝感慨,竟莫名地不想让小弟找回失去的记忆了。
这样通情达理的小弟,若是找回记忆了,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了吧?
以前那个不懂事的小弟…… 唉,真是不提也罢。
-
宋宣不等大哥拒绝,直接往他衣兜里塞了十块钱:“不用担心娘会骂你,她知道我现在懂得知恩图报,只会高兴,不会生气的。”
“……” 宋安仔细一想,发现还真是这个道理。
不管是以前的小弟,还是现在的小弟,都把娘的心思摸得透透的,难怪那么会讨娘欢心。
“你在饭桌上问宝根养殖和种药材的事,是什么意思?”
“你想搞这个?不是我说你,你在家里连鸡鸭都懒得喂,地也没正经种过能行吗?”
宋安想起饭桌上的对话,带着几分忧虑问道。
“不是我做,是让你们做,我给你们找活儿干。”
宋宣纠正了他的说法,一本正经道,“种地没什么钱途,除非种的是金米,不然一年到头忙下来,最多也就挣一千多块。”
“而且这还是全家的总收入,家里孩子渐渐长大,上学、盖房、娶媳妇…… 哪一样都得花钱。”
-
“……”
宋安怎么会不知道?
他作为长子,对家里的收入情况可比小弟这个以前啥都不管的人清楚多了。
家里人口多,又没分家,一大家子在一块儿吃饭,每天消耗的粮食就不少。
其实,家里的年收入压根没他说的那么多,那些钱也就刚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罢了。
“大哥,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你们也别只顾着眼前那一亩三分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现在物价比以前涨了不少,粮食价格看似涨了很多,可生产成本也跟着上去了,然而农民种地的实际收益却没增多少,钱的购买力反倒不如从前了。”
“咱们要是一直守着土地不知变通,迟早会跟不上时代,被高速发展的社会远远甩在后面,甚至淘汰掉。”
“在我看来,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宋安听着小弟这番话,惊奇道:“小弟,你不是失忆了吗?这些道理你怎么知道的?”
宋宣心里咯噔一下,系统的事绝对不能说,下意识找补道:“刚才跟林婶子出去买菜时,她跟我聊了聊。”
林婶子在他和大哥之间,叫自己出去买菜,明显跟原主更熟络些。
大哥向她求证的可能性本来就低,拿她当借口,被拆穿的风险就更小。
而且这段时间观察下来,宋宣发现大哥不爱看报、也从不看书,猜他以前不爱学习,说不定见了老师都发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偏偏三姐的婆婆就是老师,这么一来,就更不用担心这个谎言会被戳破了。
-
宋安皱着眉,没有说话,似乎在考虑。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道:“这事哪有这么容易?搞养殖的成本肯定不低,得投不少钱买猪仔呢,爹娘怕是不会同意。”
宋宣接话道:“有投资才有回报,天底下哪有无本的买卖?”
“比如说,我们今天去卖玉米,看着没花什么钱,可我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成本;你们伺候玉米地花的心思出的力,也得算在成本里。所以我今天喊的价格,其实一点都不高。”
“…… 这也行?”宋安愣住了。
他们一直都是按当地的统一价卖粮食,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小弟说的这些不是种地本就应该做的吗?
“这怎么不行?粮食的价格不应该局限于市场价,还得把背后的隐形投入算在里面。”
宋宣叹了一口气,难怪种地不挣钱呢,说到底,是没人把农民在粮食生产里的隐形投入当回事。
莫说旁人了,就连农民自己,恐怕也没意识到这些付出该被算进成本里。
“你看啊,你们从开春翻地、下种,到夏天顶着大太阳除草、施肥,再到秋收时弯腰收割、晾晒归仓。这一整年里,你们在地里投入的每一秒时间、每一滴汗水,每一分体力,都是实打实的劳动成本。”
“还有冬天,你们为了让土地更肥沃来年有个好收成,年年攒农家肥、轮作倒茬,甚至一点点改良土壤、平整地块,这些默默为土地‘蓄力’的功夫,都是土地维护的成本……”
“!!!”
宋安神色恍惚,从没想过成本还能这么算。
-
宋宣见他认真听自己说话,继续道:“这些投入虽然不像买种子、化肥、农药那样,直接变成市场价里明码标价的成本支出,但没有它们,没有你们日夜的辛劳,没有对土地的用心养护,粮食能从地里长出来吗?能有好收成吗?”
“这些藏在背后的辛劳,就该被算进成本里,这样的粮食价格才能对得起你们一年到头的付出。”
“……”
宋安心神巨震,林婶子还真不把咱家当外人,竟然什么都跟小弟说。
他仔细想了想小弟说的这些话,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林婶子是老师,知识渊博、见识广博,她说的话肯定不会错,看来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林叔是书记,见多识广更错不了。
他在饭桌上没有反对小弟提出的养殖,也没有反对小弟种药材,可见这是有搞头的事。
宋宣趁热打铁道:“所以你们放心搞养殖就行。”
“钱不够的话,咱们可以少养几头,先养三头试试水,等卖掉这批生猪赚了钱,再接着养。”
“销路你们完全不用担心,现在大家日子好了点,就盼着能多吃点肉,这东西放到市场上根本不愁卖。”
“你们卖不出去,到时候交给我就行。”
“今天我卖玉米的本事你也瞧见了,肉到了我手上,我保证能卖得干干净净,连一块骨头都不会剩下,你们就踏踏实实养猪吧!”
-
“…… 这事儿回去再说。”
宋安想着小弟今天卖玉米时的热闹场面,心里免不了有些动摇。
鲜嫩的玉米再好,也比不上猪肉在大伙儿心里的分量重。
宋宣没有意见,只要大哥不阻拦,他说服父母的几率就高了。
回到村子时,天色已经完全黑透。
乡下虽然没有路灯,皎洁的月光却依然能为走夜路的人照亮前方。
两人刚进村,就被等候多时的男人叫住了。
“宋安、宋宣,你们先别走。书记让你们回来后去趟村委会办公室。”
朱高达远远看见驾车归来的宋安兄弟,立刻迎了上去。
“老朱,支书找我们有啥事?” 宋安眼皮一跳,紧张地问道。
“我也不清楚。”
朱高达挠了挠头,询问道:“你们今天是不是去镇上卖玉米了?说不定就跟这事有关,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
宋安脸色煞白,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
朱高达皱眉,奇怪地说:“你们咋去了这么久?我在这儿等了好几个小时,蚊子都快把我吸干了!”
“抱歉,我们去我三姐家坐了一会儿。”
宋宣发现大哥愁容满面,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下,手搭在宋安肩上,给他递了一个安抚的眼神。
宋安看着小弟安慰的目光,苦笑了一下,决定一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先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再说。
朱高达把他们送到村委会,就立刻赶回家吃饭了。
牛车到了村委会,宋安和宋宣下了车。
村委会门口围了不少来看热闹的村民,大家对着宋安兄弟俩指指点点:“宋安、宋宣,你们俩这回怕是躲不过了,肯定要挨书记批评!”
“那也是他们自找的,好好的粮食不按规矩来收割,偏要开这个头卖灌浆期的嫩玉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要是没有惩罚,往后谁还等玉米完全成熟?岂不是人人都跑去卖嫩玉米了?”
“可不是嘛,这影响太坏了!”
“自家愿意卖玉米倒还好说,就怕那些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有样学样,深更半夜摸到咱们地里偷掰玉米,咱们辛辛苦苦种一季玉米,最后只剩下一地玉米秸秆儿,岂不是白忙活替他人做嫁衣?”
大家纷纷点头,附和:“是啊,这不能忍。”
-
宋家人也挤在人群里,宋父宋母望着两个儿子,满脸都是担忧。
蒋红怨怼地瞪了小叔子一眼,她就知道小弟做生意不靠谱,早知道会这样自己说什么也不让丈夫陪他去。
苏小月牵着两个孩子,听着村民对小叔子和大伯哥的议论,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自家男人没跟着一起去。
“我卖自家种的玉米,关你们什么事?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有这功夫不如多关心关心自家的事情!”
宋宣冷冷扫了眼这些议论纷纷的村民,嗤笑道。
“你这孩子,怎么跟我这么说话?”
“是啊,说你两句就顶嘴,真是没大没小,太不像话了。”
……
大家没想到宋宣犯了错态度还这么恶劣,不由开口讨伐他。
“你们想吵架是不是?跟我这失忆的儿子吵算什么本事,有能耐冲我来!”
章小蕙气得叉腰上前,指着刚才说话的几个人:“你,还有你,你们都给我出来!要吵就跟我吵,我奉陪到底!”
“我忍你们很久了,一直在这里嘀嘀咕咕。就你们长嘴了是吧?自家的粮食看不住,那是你们自己无能,关我儿子什么事?少在别人身上找问题。”
……
村民们被她这凶恶的架势镇住了,谁也不敢再招惹她。
章小蕙可是村里出了名的母老虎,真惹急了是会动手的,到时候她家三个儿子绝不会坐视不理。
没办法,大家只能憋着气骂两句:“泼妇!我们不跟你一般见识!”
“你简直不可理喻!”
……
宋宣看着威武霸气的宋母,感受着她对自己的维护,心里莫名地涌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开心。
他见宋母急得眼圈都红了,连忙安抚道:“爹娘别担心,我们没犯法,进去说清楚就出来,你们先去把牛牵回家吧。”
“…… 让你爹去牵,我陪你们进去。”
章小蕙实在不放心,打定主意要跟着进去。
如果书记真要处理儿子们以儆效尤,她今天就豁出去在这里撒泼上吊闹一场。
喜欢快穿穿成年代文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