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章 贪婪成性-《我的餐馆通古代》

  “小天,你快说,后来如何了?”

  在刘邦的连连催促下,任小天继续说道:“经过了一年的准备,施琅发兵台岛。

  由于对台岛地形十分熟悉,兼之施琅是郑氏旧部,对刘国轩用兵也是了如指掌。

  仅仅八天的功夫便在澎湖将刘国轩所部击败。

  清军仅付出阵亡三百余人的代价便斩杀一万余并擒获五千余郑氏水军。

  击沉、缴获的战船更是多达两百艘。”

  刘邦听的一阵牙疼:“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就算施琅再怎么了解台岛的情况,战局也不该是如此的一边倒啊?”

  任小天笑道:“一边是厉兵秣马,一边是仓促迎战。

  何况在冯锡范的折腾之下,台岛水军的战力早就不堪一击了。

  士卒也没有多少战意。

  这样的仗换成韩信来也打不了啊。”

  刘邦闻言叹了口气。

  “澎湖一役几乎将郑氏仅存的精锐一扫而光。

  士气更是随时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郑克塽完全没有了抵抗的勇气。

  在刘国轩的建议下,他派出使者向施琅请降。

  最后从出发到登陆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施琅便成功将台岛收复。”

  刘邦这会抬头道:“那施琅登岛之后是不是将郑氏满门灭尽?”

  任小天摇摇头道:“那倒没有。

  施琅知道台岛刚刚收复,不可让本就不稳定的民心反复。

  于是他放下了家恨,赦免了郑氏一族。

  甚至亲自去往郑成功祠堂祭祀。

  甭管他是不是出于真心,他的这一举动都赢得了百姓和郑氏旧部的欢呼。

  原本不稳定的民心也在施琅的大力安抚之下渐渐平息。”

  秦始皇感慨道:“在这一点上,施琅的确比伍子胥做的更好。”

  伍子胥面临的情况和施琅基本类似,都是父亲兄弟被君主杀死。

  而伍子胥的做法就比施琅狠辣多了。

  在投吴破楚之后,尽管听信谗言杀死他父兄的楚平王已经死了。

  但伍子胥仍旧是将楚平王从坟茔中挖出鞭尸数百。

  这也导致他的挚友申包胥和他绝交,并请来秦国援兵击败了吴国。

  曹操冷哼一声道:“始皇帝此言未免有失偏颇。

  大丈夫生于人世,若连父母之仇都不能报,还有什么颜面立于天地之间?

  吾倒是认为伍子胥做的很对。”

  任小天微微摇头。

  面对这种事情,谁也不能说伍子胥做的就是错的。

  他这些年也都是靠着为父兄复仇的信念活着的。

  世人皆可说他不顾及大局,但决不能质疑他的孝心。

  “闲话少叙,咱们今天也不是讨论伍子胥来的。

  拿下台岛之后,朝廷对于如何处置也是起了争论。

  许多人认为郑氏已灭,那台岛也就没有了什么价值。

  不如就放任其自生自灭。

  施琅却极力反对这种意见。

  他上疏康熙,痛陈台岛的战略意义。

  最终打动了康熙和朝中大臣。

  康熙决定在台岛设府立县,并屯兵驻守。

  并且任命施琅留台守台,负责恢复台岛的建设。”

  康熙点点头说道:“的确是施琅给朕提出的建议。

  朕觉得既然台岛是他攻下的,那理应由他来戍卫和治理。

  只是不知他将来治理的如何。”

  雍正和乾隆父子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最后还是任小天站出来说道:“这事怎么说呢。

  施琅的确对台岛经济的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他这个人私心太重,兼之太过贪婪。

  已经把台岛视作自己的禁脔。”

  康熙顿时瞪大了眼睛:“竟有此事?”

  任小天不置可否道:“你听我说完就明白了。

  郑氏虽然经营数十年,但台岛到底是人丁稀少。

  且又连年经历战争,更是让百姓折损的厉害。

  按说这时候应该从大陆迁入人口才是。

  施琅虽然也是这么做的,但他的做法却是十分的令人不解。

  首先他严禁粤地客家籍人迁入台岛,理由是那里盛产海盗。

  其次对于其他地方的人迁入台岛也有严格的限制。

  绝对禁止迁入的百姓不得携带家眷。

  俨然是只把他们当做苦力来用。

  这就造成了台岛上女性奇缺,人丁繁衍不旺。”

  赵匡胤讶然道:“他这么做有何所图?

  难道是想要把台岛上的女人都纳为妾室不成?”

  任小天耸耸肩:“那我就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

  总之他就是这么做的。

  而且他这个人性情贪婪,十分热衷于物质享受。

  到了台岛之后他就将原本属于郑氏的土地纳为己有。

  后来更是巧取豪夺,将台岛上已经开垦之土地的大半霸占。

  并且美其名曰:施侯租田园。

  岛上的百姓想要活下去就必须租用施琅的土地耕种。

  他什么都不用干便可源源不断的收取租金。

  这所谓的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倭国侵占台岛为止,时间长达百余年。

  期间土地收缴来的租金都会被当地官吏代为征收,最后统一送到京城施琅的后裔手中。”

  刘邦咋舌道:“这人未免也太过贪心了吧?

  那台岛究竟是清廷还是他的?”

  朱元璋重重哼了一声:“亏咱之前还觉得施琅有些可怜。

  看来是咱看错了。

  若是此人落在咱手中,咱非要让他好好领教一下咱的手段不可!”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贪腐行为的容忍程度几乎为零。

  对盘剥百姓的官吏处置也是历代中最为严厉的。

  施琅的这种做法在他看来,判他一个抄家灭族也不为过。

  “胤禛,此事为真否?”

  康熙蹙眉向雍正问道。

  雍正无奈,只得回答:“皇阿玛,此事的确为真。”

  “好一个施琅啊!”

  康熙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也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雍正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自己父皇哪里都好,就是对贪官实在是太过仁慈了。

  任小天补充道:“不光是这样,施琅对于蝇头小利也不放过。

  身为台岛长官,他居然向以打鱼为生的渔民公然勒索。

  如果谁敢不交所谓的规礼,那以后就别想再出海捕鱼了。”

  “实在是荒唐!”

  朱元璋实在听不下去了,狠狠拍了一下茶几吼道。

  百姓谋生的手段本来就不多。

  施琅身为地方长官,不体恤民情也就罢了,居然还从百姓口中夺食?

  实在是士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