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孔家后裔-《我的餐馆通古代》

  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家历经了无数次的王朝更迭。

  在见惯了这种现象后,孔家的目的也渐渐变成了以延续家族为核心。

  这种趋利避害的事情原本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不只是孔家,其他传世的大家族也都是这么做的。

  就说唐朝时的五姓七望,不就是从汉代流传过来的世家大族吗?

  不过其他这些大族或因军事又或政治因素在历史中慢慢消失了。

  只有孔家一直从春秋延续到了现在。

  为了让家族延续,他们也不会管当权者是谁。

  不管是汉人亦或者是异族,也不管这些当权者都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只要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家族,那他们自然就会帮这些当权者站台。

  以孔家的文人界的影响力,掌握了孔家就等于掌握了天下文人这话一点也不错。

  尽管也会有少数的人不认可孔家的做法,但无法阻挡天下大势。

  任小天不是那种极端的爱国主义者,却仍旧对孔家这种舍大家保小家的做法不能接受。

  不止是他,他所处的后世中许多人也普遍和他持相同的意见。

  但是任小天也并非是是非不分的人。

  后世孔家做的事情,与孔子本人无关。

  他也不会把这种情绪强行加在孔子的身上。

  缓了好半天之后孔子脸上恢复了一些血色。

  “先生,不知能否把丘那些不成器的后裔带来?

  丘倒是想好好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面色深沉似水的看向任小天说道。

  听见这句话曹操不由自主的后退几步躲在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主要还是他有些心虚啊。

  毕竟在赤壁之战前,他刚刚杀了孔融一家。

  没错,就是那个三岁让梨的孔融。

  或许有人会奇怪了。

  孔融一家不是都被曹操杀绝了吗?怎么孔家还能延续下来呢?

  首先曹操只是杀了孔融一家,并没有因此牵连到其他族支。

  其次孔融也并非是孔子的直系后代,从血脉上讲孔融实际上是孔家的旁支家族。

  孔子的嫡系后裔是汉献帝初年去世的孔完,而他和孔融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的亲近。

  尽管曹操杀的并不是孔子的嫡系后裔,但怎么说也是孔子的后裔之一。

  万一孔子知道了这事,都不用他发动别人,仅靠他自己就能徒手打死曹操。

  如果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孔融死的冤吗?那一点也不冤。

  本来曹操看在孔融的学识和身份上还是很重用他的。

  可架不住孔融有事没事就要骂曹操啊。

  起初曹操还能忍得了,可时间长了就不行了。

  众所周知曹操本就不是那种心胸十分宽广的人。

  凡事再一再二不能再三。

  孔融自己骂也就完了,还拉着身边的人一起骂。

  击鼓骂曹的祢衡就是孔融的至交好友,也是他把祢衡推荐给曹操的。

  邺城之战后曹丕强娶袁熙之妻甄氏。

  为此孔融专门写了一封信讥讽曹操,险些把曹操骂破防了。

  原本曹操还记得兖州杀边让的后果,对孔融是一忍再忍。

  最后实在忍不了了,心想就算再来一次兖州之乱吾也得杀你以泄心头之恨。

  正好孔融提出所谓的“父母无恩论”给了曹操由头。

  曹操见状直接给他安了个不孝的罪名,将其三族夷灭。

  要知道在汉代,不孝的罪名可是十分严重的。

  曹操以此罪名杀了孔融,别人也实在是挑不出毛病来。

  尽管曹操不认为自己杀孔融杀错了,但也不代表他就敢在这个风口浪尖站出来。

  万一真把孔子惹恼了,就算有任小天保护那也够他这个魏武帝喝上一壶的了。

  这会李世民站出来说话了:“先圣(贞观二年李世民给孔子的封号)

  朕之一朝有先圣后裔为官,如今他就在此处。”

  孔子顿时有些愕然。

  敢情之前跟自己说话的人里就有自己的后裔?

  不过随即他又想到自己后裔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开心不起来。

  “不孝子孙孔颖达见过先圣祖。”

  李世民都发话了,孔颖达这会也不得不站出来了。

  他脑门上都是细细的冷汗。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已经把这一辈子做过的事情全部回忆了一遍。

  本来孔子这会心情就不好,自己可不能往他枪口上撞。

  孔子仔细打量了一下孔颖达。

  嗯...除了有些战战兢兢之外,倒还像个饱学之士。

  就是不知品行如何。

  他的眼睛刚看向任小天,任小天就说话了:“冲远(孔颖达字)先生可是博学多才之士。

  他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学、易学等诸多典籍。

  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名修订《五经正义》等书籍。

  对后世经学发展起到了很深远的影响。

  也是从汉易到宋易过度转折的关键人物之一。

  因此贡献,他也是唐朝初年十八学士之一,得以入唐功勋凌烟阁之中供奉。”

  孔颖达闻言先是错愕。

  毕竟任小天说的这些事他现在还没有做。

  不过随即又是大喜。

  一来是自己不用被孔子责骂。

  二来是自己居然做了这么大的贡献。

  孔子听后也是微微点头:“如此来说,你倒是不辱吾之门风。”

  “多谢先圣祖夸赞,颖达愧不敢当。”

  能够得到孔子亲口夸赞,那对孔颖达来说比什么事都要让他高兴。

  没瞧见其他文人那羡慕嫉妒的眼神么?

  孔子在见过孔颖达之后,心情倒是好了一些。

  虽然自己后裔中有许多不堪之人,但总归也不全都是这样的人。

  正如任小天所说的那样,家族传承数千年,总会出一些臭鱼烂虾的。

  “切记要戒骄戒躁。”

  孔子先是叮嘱了孔颖达一句,随后再次看向其他皇帝。

  似乎是还想再看到一个如孔颖达一般的后裔。

  汉哀帝刘欣弱弱举手道:“朕那里有丞相孔光。

  他辅佐朕竭尽心力,当为大贤。”

  孔子微微颔首。

  王莽则是低声对任小天说道:“孔光那家伙就是个老狐狸。

  可不像刘欣说的那么简单啊。”

  任小天失笑不已。

  能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之人,有谁不是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