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嚣张的西李-《我的餐馆通古代》

  “先生说的并不完全。

  当初父皇后宫中共有两名姓李的选侍。

  日后的康妃是其一,又曰西李。

  另一则是东李的庄妃李氏。

  她们二人是朕和先皇共同的养母。

  只不过西李要更加受父皇的宠爱。”

  (选侍是刚入宫尚未获得封号的侍女。

  地位高于淑女,低于才人)

  朱常洛脸色一红。

  自己偏爱西李的事情就这么被自己的儿子给戳破了。

  刘裕搓着下巴说道:“原来他们兄弟俩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那难怪他们之间会这么亲近了。

  乃至于朱由校会把皇位传给朱由检。”

  朱由检摇摇头说道:“你弄错了,朕和先皇并非是亲兄弟...”

  刘裕一愣:“不是亲兄弟?

  那怎么你们那么巧都生母早亡了?

  以至让别的嫔妃抚养?”

  这句话似乎是戳中了朱由检的痛处。

  他神色一黯,没有说话。

  任小天叹了口气道:“刘裕你有所不知。

  朱由校的生母是朱常洛的才人王氏。

  朱由检的生母则是淑女刘氏。

  刘氏之死是因为朱常洛并不怎么喜爱她。

  尽管她为朱常洛生下了皇子朱由检。

  而她自从生下朱由检之后身体就一直很虚弱。

  后来因触怒了朱常洛后被他歇斯底里臭骂了一顿。

  心情抑郁之下旧疾复发便不治身亡了。

  朱常洛怕此事被朱翊钧得知,不利于他继承大统。

  于是让人偷偷将刘氏尸体运出太子宫。

  匆匆掩埋在了西山之上。”

  赵煦颇为不屑的看向朱常洛。

  朱常洛连忙将头埋低。

  “不愧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他这和朱翊钧所作所为简直是如出一辙。”

  赵煦啐了一口后说道。

  朱元璋可没听过朱常洛还有这事。

  于是脸色逐渐沉了下来。

  “小天,你接着说。”

  “至于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之死。

  跟我刚才提到的李选侍李康妃有直接的关系。

  朱常洛的太子妃、也就是他的嫡妻郭氏亡于万历四十一年。

  所以后来太子嫔妃中实际地位最高的就是生下了朱由校的王才人。

  可自从西李入宫之后,朱常洛就异常的宠爱她。

  乃至于恃娇而宠的她连王才人也不放在眼里。

  偏偏王才人也是个逆来顺受的性子。

  被西李欺负了她也不敢声张,这无疑更加助长了西李的气焰。

  后来她行事愈发的张狂,居然公然让人下重手打死了王才人。”

  众人听的无不瞠目结舌。

  西李当时不过是连个名分都没有的选侍。

  居然敢将未来的皇后给殴打致死?

  “朱常洛!!!

  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看向朱常洛厉声斥责道。

  朱常洛嘴唇煞白:“太祖息怒...

  这的确是朕做的不对...”

  “咱先给你记着,等咱听完之后一并收拾你!”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后不再看他。

  任小天摇摇头继续说道:“王才人死后,朱常洛并没有处罚李选侍。

  一时间李选侍的风头压过了整个太子后宫。

  后来朱常洛更是干出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那就是把朱由校交给杀母仇人李选侍来抚养。

  反正以正常人的脑回路,应该是理解不了朱常洛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高煦的暴脾气当即就发作了。

  他自问性格顽劣不假,但也不代表他能看得惯这种事。

  朱常洛把自己的儿子交给这样的人来抚养,那能教出来好孩子么?

  “俺帮你清醒清醒!”

  朱高煦拎起拳头就要照着朱常洛打去。

  “住手!”

  朱元璋低喝一声让朱高煦停下了动作。

  “皇爷爷,这事他做的也太离谱了吧?

  为何不让孙儿揍他一顿?”

  “咱说了,等咱听完再做区处!”

  朱高煦悻悻的放下了拳头。

  任小天继续说道:“刘氏死后,朱常洛又把朱由检交给西李抚养。

  不久西李生下乐安公主朱徽媞。

  朱常洛为了缓解她的压力,又将朱由检交给了东李。”

  朱由检现在回忆起来那段寄居在西李宫中的日子还有些不堪回首。

  因为西李对他十分的苛责,动辄非打即骂。

  好在后来的东李对他还算是不错,让他能够平安长大成人。

  “朱常洛继位之后,西李便打上了皇后位置的主意。

  因为太子正妃郭氏早亡,西李认为这个位置非她莫属。

  于是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让朱常洛吐口给她封后。

  不想朱常洛却一反常态的没有答应,只是同意许她皇贵妃之位。

  后来朱常洛病亡,不仅皇后之位彻底化成了泡影。

  就连朱常洛许下的皇贵妃之位也没有来得及兑现。

  可西李并未放弃,仗着自己是朱由校的养母。

  她以照顾朱由校的名头霸占着乾清宫不走。

  试图以这种方式来掌控大明的朝政。”

  李治微微摇头道:“这女人好大的胆量啊!”

  赵匡胤古怪的看了他一眼。

  西李的胆量再大,还有你家那位的胆量大吗?

  任小天倒是没有在意,反而是继续说道:“别说。

  一开始她还真干成了。

  她占着乾清宫就是不走,朱由校也无法与外界联络。

  甚至就连群臣的奏章都要经过西李过目后才能交给朱由校。

  由于和群臣无法见面,这也导致了朱由校的登基大典迟迟不能开始。

  这种行为很快就招致了群臣的强烈不满。

  他们担心西李会和郑贵妃勾结共同搞垂帘听政。

  于是朝中的重臣们纷纷联名上疏让她离开乾清宫。

  西李这个人野心不小,但是能力却不能匹配野心。

  仗着朱常洛的宠信在后宫中撒野尚且罢了。

  哪里又能斗得过久居政坛的老狐狸们呢?

  群臣想了一个办法。

  他们让东宫伴读王安(就是朱常洛那个王安)将朱由校从乾清宫抢出来安置在了太子东宫。

  失去了手上最大的筹码她很快就落于下风,不得不认输了。

  面对群臣的逼迫,甚至她都来不及让人收拾行李细软。

  自己抱着女儿朱徽媞就徒步离开了乾清宫去往了仁寿宫。

  就这样,朱由校才能顺利的完成登基大典成为了明熹宗。”

  李元吉不可思议的摊了摊手。

  一脸问号的说道:“就这?就这?

  搞了这么大的动静,结果她就这么狼狈的离开了?”

  朱元璋更是哑然失笑。

  这不是闹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