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被迫中止-《我的餐馆通古代》

  刘裕听的心潮澎湃。

  他恨不能现在就加入其中。

  双手甚至有些兴奋的微微发抖。

  “刘裕听闻檀道济攻克了洛阳,于是示意二人待命。

  毕竟二人带的兵力并不算多。

  还是等他们五路合兵一处后再继续西进。

  可王镇恶敏锐察觉到后秦再度发生内战,潼关防守力量薄弱。

  于是等不及请示刘裕,直接兵分两路杀奔潼关而去。”

  刘裕心里一紧。

  他现在还不认识这个叫王镇恶的人。

  可他居然如此鲁莽的违抗军令。

  不会因为他招致大军损失惨重吧?

  “两路大军经渑(音同免)池、弘农进抵潼关之下。

  此时后秦名将姚绍已经平息了两场叛乱进驻潼关。

  姚绍见王镇恶兵少,于是打开关门主动出击。

  却不想檀道济、沈林子作战十分勇猛。

  居然将后秦大军杀退,潼关也被东晋占领。

  姚绍只能后退三十里安营扎寨。

  这会刘裕因为被北魏军队追击,还未赶到洛阳。

  若真如他说等到合兵一处再战潼关。

  或许黄花菜都得凉了。”

  刘裕尴尬的笑了笑。

  “当然,我也不是说刘裕此举不妥。

  主要是他也没想到北魏军队居然会死缠着他不放。

  后以却月阵大破北魏军队后,刘裕总算是赶走他们进驻了洛阳。

  又休整两个月后,刘裕方才抵达了潼关。

  这期间王镇恶、檀道济三次挫败姚绍断粮道之计。

  姚绍屡次受挫,忧愤交加之下吐血而亡。

  刘裕到达潼关后再次兵分三路进攻长安。

  其中沈田子、傅弘之带千人作为奇兵骚扰长安后方。

  却不巧正撞上了主动出城迎战的姚泓。

  数万对一千,听起来再悬殊无比的战争。

  在沈田子决一死战的情绪下,晋军各个以一当十。

  追着十数倍于己方的后秦大军到处跑。

  最后姚泓折损万余人后逃回了长安。”

  刘邦人都听愣了。

  还真是什么样的将军带出来什么样的兵。

  刘裕一个人勇猛彪悍也就罢了。

  怎么他手下的武将也都是这个风格的?

  一千人打数万人?

  他那会也就项羽能做到吧?

  “王镇恶见机请示刘裕经黄河进入渭水直达长安。

  刘裕同意了他的请求。

  于是王镇恶带一军经渭水而上。

  期间数次击败后秦大军,到达长安城下。

  随后他击败姚丕,攻破长安北门。

  姚泓带援军赶来,也被王镇恶击败。

  姚泓孤身逃回皇宫。

  见已经走投无路,姚泓最终选择出宫向王镇恶请降。

  随后姚泓被押送至建康斩首示众,后秦姚氏族人也基本被诛灭干净。

  后秦自此灭亡。”

  刘邦摇头感慨道:“这个叫王镇恶的也是个猛人啊。”

  任小天笑道:“那是自然。

  王镇恶称得上是刘裕手下第一勇将。

  而且他来历也不简单。

  他正是前秦丞相王猛的孙子。

  王猛对他也是喜爱无比。

  前秦苻丕败亡后,王镇恶随家人南渡东晋。

  因其作战勇猛,被刘裕所赏识。

  一路成长为刘裕最为信任的武将之一。”

  苻坚眨眨眼:“王景略之孙?”

  “不错,自前秦灭亡后王猛的家人便散落天涯。

  北魏、东晋、乃至后来的东魏、北齐都有王猛后人的身影。

  不过要说最出名的那还得是王镇恶。”

  刘裕有些难以置信的摇摇头说道:“不是,后秦就这么灭了?”

  现在的后秦还是北方最为强大的国家。

  居然在自己的北伐中没有撑到一年便被消灭了?

  难道自己真的是天命所归之人?

  任小天笑道:“后秦内忧外患太过严重。

  即便你不北伐,后秦也早晚亡于其他国家之手。”

  刘裕深吸一口气道:“先生,你继续说吧。

  吾倒是还想知道,吾还攻下了哪个国家。”

  任小天耸耸肩道:“我已经说完了啊。”

  刘裕傻了:“完了?就这么完了?

  难道那会的吾就满足于打下一个后秦?

  周边的胡夏和仇池呢?

  他们还会比后秦更难打不成?”

  任小天摇摇头道:“那倒不是。

  其实当时你还是想要继续北伐的。

  只不过朝廷内发生了一件大事。

  让你不得不暂时中止了北伐的计划。

  最终导致这场东晋以来最成功的北伐功亏一篑。”

  刘裕立刻追问道:“什么大事?

  莫不是朝中又有人造反了?”

  任小天否定道:“那倒不是。

  当时朝廷内的刺头基本上都被你灭干净了。”

  刘裕困惑不解:“那还能有什么原因能让吾中止北伐?”

  任小天幽幽说道:“因为为你坐镇建康大本营处理政事的刘穆之突然暴病而亡了。

  为此你不得不返回建康坐镇。

  因为刘穆之一死,再无其他可信任之人可以接任。

  似王镇恶、檀道济他们都是武将。

  行军打仗还行,处理国事就差着了。”

  刘裕反问道:“吾就为了一人的病亡就放弃了北伐?

  先生,你确定你没有说错?”

  “这一点我非常确定。

  因为刘穆之对你来说太重要了。

  他的去世意味着东晋朝廷的大后方不再稳定。

  同时也失去了北伐最为重要的后勤保障。

  这么说吧。

  刘穆之对你的重要性堪比刘邦之萧何、刘备之诸葛亮、苻坚之王猛。

  如果不是有刘穆之坐镇建康,你根本不可能放心的亲自带兵北伐。”

  刘裕下意识的靠在了椅子背上。

  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等他缓和了一阵后说道:“先生,吾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你方才说王镇恶、檀道济等人都是世之勇将。

  即便是朕不在,他们也一样能够北伐啊。

  就算不继续北伐,只要能守住长安这些已经打下来的地方也算成功了。

  你怎么能说吾的北伐是功亏一篑了呢?”

  “确实是功亏一篑。

  你听我慢慢给你说。

  自从你决定返回建康,你便留下次子刘义真坐镇长安。

  在你看来武有王镇恶、沈田子两位勇将,文有长史王修。

  可保长安城无虞。

  殊不知正是这安排,让整个长安彻底陷入了混乱的局面。

  最终导致被赫连勃勃趁虚而入,长安城再次易主。

  不可谓不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