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兄弟-《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相比跳脱的平平,尔雅的性格自然更欣赏踏实的安安。

  但不得不说平平在读书上的天赋是让老天爷喂饭吃的。

  他不仅举一反三,还遗传了卫辞的好记忆。

  平平记忆力虽说还算不上过目不忘,但也差不远了。

  书本上的知识他最多看三遍就能牢牢记住。

  加上他反应快,悟性高,很快就成了夫子心头又爱又恨的学生。

  碍于卫辞在朝堂上越来越高的地位,一开始皇家书院的夫子在平平犯了错时,还心存顾忌,从轻处罚。

  但尔雅深知越是聪明的学生越要严加管教。

  在察觉到书院夫子的顾忌后,她立刻表态她们家的孩子身体瓷实。

  只要孩子犯了错,随便夫子怎么处罚,她们家绝对没有任何异议。

  对于平平的调皮犯错,尔雅并没有再去给他一遍一遍细心讲道理。

  因为她发现聪明的孩子洞察力是很强的。

  就像平平每次调皮捣蛋,他内心比谁都清楚自己错在了哪里,为何会被罚。

  只是知道什么是错,和不去犯错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且有些事平平是有自己的逻辑的。

  比如平平有一次受罚就是因为在课堂上嫌弃同窗太蠢。

  平平智商很高,有很多知识他不用老师说自己就能悟个七七八八。

  就是有些知识他一下没能看明白,课堂上夫子大概讲一遍他也能完全听懂,并进行举一反三。

  但天才不是处处都有的,这个世上终究还是平凡人更多。

  所以才发现同班的同窗愚钝不开窍,明明很简单的知识还会听了忘,忘了听。

  平平便毫不客气的嘲笑对方蠢的像头驴。

  这种行为实在太没有教养,夫子听到后毫不客气的打了平平十个手板。

  等平平安安下学回来后尔雅得知了此事,彼时她还想尝试着跟平平讲道理。

  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不应该嘲笑同窗蠢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和缺点。

  一个善良有涵养的小朋友是不会嘲讽自己的同窗愚蠢,而是善于发现朋友的优点。

  谁知平平听完尔雅的话,却振振有词道:

  “可刘子谦就是蠢的像头驴啊,祖母你不是教我和安安要做诚实的人吗?

  我实话实说就是诚实啊,若是刘子谦因我说实话记恨我,那也是他心胸狭隘。”

  尔雅听到这话差点气的仰倒,她不知一向嘴甜情商高的平平怎么入了学变的这么尖酸刻薄。

  偏偏他还能言善辩,知道用尔雅曾经说过的话堵尔雅。

  气急之下,尔雅只能狠狠揍了他一顿。

  果然打完之后平平立刻懂事多了,哭喊着认了错。

  尔雅问他错在何处,可知夫子为何要打他。

  他一五一十说的比尔雅告诉他的还全面。

  情急之下甚至把《论语》都搬了出来。

  一丝不苟的背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说他应该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求宽松,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

  还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应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是促成别人的坏事。

  嘲笑他人蠢笨显然属于成人之恶,是君子所不为的。

  尔雅听他大道理一套一套的,顿时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合着你什么道理都懂,却偏偏在外惹是生非。

  气急之下的尔雅忍不住又把平平揍了一顿。

  平平最后被打怕了,最后老老实实说了他为什么当众嘲讽刘子谦。

  原来刘子谦的父亲是四品少詹士,少詹士这个官职的主要工作就是辅佐太子。

  参与对太子的教育、规谏,协助培养太子的品德和能力。

  同时也管理东宫事务,涉及东宫的礼仪、文书、侍从等方面的管理,协调东宫各属官的工作。

  只是皇上膝下虽然有好几个皇子,但登基至今却并未立储君。

  刘子谦的父亲少詹士这个工作就十分的清闲。

  这人一清闲就爱琢磨点事,刘子谦的父亲也不例外。

  他思来想去投靠了陛下的长子瑞王,刘子谦父亲的亲妹妹,刘子谦的亲姑姑还进了瑞王府做侧妃。

  背靠瑞王刘子谦在皇家书院也勉强算是皇亲国戚那一波。

  他便横行无忌,经常欺负一下家世弱的同学。

  平平在书院的一个朋友就被刘子谦欺负了。

  平平是替朋友气不过,所以在抓住机会嘲讽他蠢的像头驴。

  尔雅听完平平的话,也恢复了心平气和,她好好跟平平讲道理。

  告诉他刘子谦欺负别的同学他可以告诉书院的夫子,请夫子出面责罚刘子谦。

  而不是他替人出头,当众嘲讽刘子谦愚蠢。

  但平平却说刘子谦颇有背景,夫子才不会为了家世不如刘子谦的同学去得罪背靠瑞王的刘子谦。

  且刘子谦是以势压人,就算夫子替其他同学出头,责罚了他。

  刘子谦也不能感同身受被他欺负的人是多么的羞辱委屈和憋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以智压人就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只有如此,刘子谦才会感受到什么叫羞辱委屈和憋屈,这叫一报还一报。

  通过此事后尔雅就发现平平的歪理实在太多。

  想用跟他讲道理的方法教育他根本行不通。

  所以之后他再犯错,尔雅就不讲什么道理了。

  而是先上一顿打,打疼了就长记性了。

  打完了她再问前因后果,然后祖孙俩开始分析这件事平平哪里没做好,没做对,为何会被人抓住把柄。

  真别说通过这样的教育方法,果不其然平平做事越来越滴水不漏。

  一开始他是让夫子抓不住他一点错,到后来他都能让夫子根本发现不了他在此事插手了。

  诚然平平不是个君子端方,人品正到发邪的孩子。

  但考虑到平平将来的发展必是要踏入官场的。

  尔雅在培养他时便觉得给这孩子立好不能侵犯的原则的和底线,其他地方他圆滑腹黑一些也没什么。

  官场上是容不下太过正直的人的,平平是卫辞的嫡长子。

  他是卫辞的接班人,身上背负着卫辞想要兴旺卫家的重任,腹黑一些也不是什么坏事。

  相比起脑瓜子转的比车轮还快的平平,安安教起来省事多了。

  安安是个专注力极高的孩子,尔雅从小就发现这孩子是个天生的科研人才。

  他务实求真且执着,有一次尔雅带他出去玩。

  正巧遇到大街上有杂耍艺人表演徒手油锅捞铜钱。

  当时安安亲眼看到那杂耍艺人对着一口油花翻滚的大铁锅挽起袖子,一声吆喝便将手探了进去。

  紧接着稳稳捞出枚铜钱,手却安然无恙。

  他惊得瞪圆了眼睛,拉着尔雅的衣袖直晃道:

  “祖母!这人好厉害!油那么烫,他怎么不怕?他的手为什么没有受伤?

  上次娘在厨房做饭,手背上只溅了一点油腥便烫的起水泡了呢。”

  尔雅摸了摸安安的头,指着那口锅轻声向他解释:

  “你瞧那油底下,是不是隐隐有些透亮?”

  安安闻言立刻凑近了去观察,果然见油层下似有水光晃动。

  尔雅柔声告诉他:

  “这可不是全锅的油,你既然跟着你娘去过厨房。

  那你记不记得家里烧菜时,油总漂在汤上?

  油轻,醋重,艺人早就在锅底藏了醋,火一烧,底下的醋先开了,醋泡往上冒。

  便把油带着翻涌,看着就像油滚得厉害。”

  安安歪着头想了想,很快抓住了重点:

  “那醋开了不是也烫吗?”

  尔雅摇了摇头告诉他:

  “醋的沸点低,醋开了也不算很烫,再加上艺人手快。

  沾着点热醋便收回来,看着就像不怕烫一般。”

  正说着,那艺人又表演了一回,安安盯着锅底看了半晌,忽然拍手道:

  “孙儿明白了!就像咱家用陶瓮存酒,上面总漂着层米糠。

  看着满瓮是糠,底下其实是酒呢!”

  尔雅点头笑道:

  “正是这个理。世间许多奇事,看着神乎其神。

  细究起来,原是些寻常道理藏在里头。”

  安安在尔雅的讲解下明白了此事的关窍。

  但就算如此他也没有盲目信任,而是回家后让下人给他准备了铁锅,醋,和油。

  然后亲自上手实验,在铁锅里的醋和油烧开后他硬是要亲自去感知一下。

  在发现真的不怎么烫后,他也没有立刻罢休。

  而是非要搞明白,为何醋的沸点比油低。

  尔雅自是知道醋的沸点比油低,那是和它们的成分和分子结构有关。

  醋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醋酸,而油主要是脂肪酸甘油酯,属于有机物,分子结构更复杂、分子量更大。

  水和醋酸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弱。

  加热时更容易突破分子间束缚,达到沸腾,醋的沸点大约只有60-70℃。

  而油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强,需要更高温度才能沸腾,一般食用油沸点多在200℃以上。

  简单说,构成醋的主要成分分子更容易被加热“激活”,所以沸点远低于油。

  可这种事她压根和安安解释不清楚啊。

  安安让下人在锅里同时煮醋和油,发现醋确实比油开的更快后。

  他就更加想弄懂为什么看起来都像水,醋却比油更容易沸腾。

  因为这是尔雅跟他解释不清楚,他就去做卫辞。

  卫辞也没办法跟安安说什么分子,但他能忽悠。

  于是卫辞一本正经的告诉安安道:

  ““醋者,多含水性,其性轻扬,如溪间细流。

  稍遇薪火便蒸腾起泡,盖因水之性易动也。

  油则不然,其质稠厚,性沉而滞,如釜中膏脂,非猛火久炙,难见翻腾。

  譬如晨露轻曦,烈日未盛已消,而釜底之脂,非烈焰不能熔解。

  此乃醋性易沸、油性难腾之故也。”

  安安还是个小孩子,听完卫辞的话那是一头雾水。

  完全搞不懂爹爹到底在说什么,他怎么一个字也听不懂。

  卫辞见自己说完安安满脸懵懂,继续一脸严肃的说道:

  “你听不懂爹爹的话都是因为你学识不够。

  因为学识不够,所以我就是告诉你为什么醋比油更容易开你也听不懂。

  总的来说,你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读书。

  等你知识积累的足够了,能听懂爹爹说的话了。

  自然也就明白为什么醋比油更容易开了。”

  卫辞的一番忽悠没有白费,安安虽然没听懂爹爹的话但并不妨碍他觉得爹爹说的好厉害。

  从那以后他读书根本不用人催促,起早贪黑,勤奋的很。

  他没有平平的好记忆,但他也不笨,且他还勤奋努力,因此安安的读书进度还平平还踏实。

  安安还有平平没有的专注力,他做一件事可是长时间沉浸下去。

  尔雅觉得若是安安生在现代,一定能做个科研人才。

  皇家书院虽然都是顶级老师,但教育内容并没有大的创新。

  顶多让孩子在学习儒家文化的同时加上了习武,致力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

  于是尔雅在发现安安的特点后,只能亲自上手,试着去教安安数学。

  尔雅的数学知识一般,纯应试教育出来的孩子。

  她又没有顶级的数学天赋,但用来教安安尔雅觉得足够了。

  尔雅就这样过上了每天送孩子上学,下午接孩子放学,放学后还要辅导孩子作业的退休生活。

  她年纪大了,对于生意的事没有从前那么用心,属于自己的时间也越发多了起来。

  但尔雅也没有除了带孩子之外就闲着没事做。

  如今的她除了每天固定写日记外,她还研究上了中医养生之道。

  许是年纪越大越怕死,尔雅爱上了养生。

  另外她还练起了古琴修身养性,琴是七弦琴,卫辞特意给她寻来的。

  琴身木头上的纹路深如沟壑,倒像极了掌心的肌理。

  尔雅如今已过知命之年,一双手再精心保养,因为常年做针线活,也微有薄茧。

  尔雅向来是个有耐心的人,这点哪怕年纪大了也不曾变。

  她从勾、挑、抹、剔的基础指法开始学起。

  一开始学的很慢,但她不急,如今的她最不缺的便是时间。

  偶尔她也会偷懒,学了几天不想学了。

  卫岳还打趣她,都老了学这些东西干什么,不够为难自己的。

  不过尔雅听了这些话也没改变想法,反而会很快又打起精神。

  老了又如何?活到老,学到老。

  喜欢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