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分户-《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其实尔雅跟赵家人并不熟,只跟赵家夫人在宴会上见过两次。

  之所以要给赵家送重礼是因为赵家老太爷如今正在百越任布政使,那是卫辞如今的直系上司。

  尔雅自然要跟赵家人大好关系,不求赵老太爷照顾卫辞,只求他不要为难即可。

  若是卫辞有事相求,他能好心拉一把那就很好了,所以尔雅想着要给赵家人送重礼。

  古代文人讲究的很,你要送礼不仅要贵重,还要看起来没有铜臭味,更要投其所好。

  不然你一箱黄金送过去,哪怕再值钱人家也要翻脸的。

  当然了卫辞如今的上司还有按察使,百越巡抚等等。

  不过他们并无家人在京城,尔雅对这几家人也并不熟悉,连面都没见过,她相信卫辞自己也会送礼。

  眼下京城只有赵家人在,尔雅只能先顾好赵家人。

  她之前隐约听王夫人提过一嘴,说赵老太爷喜欢木雕摆件。

  于是尔雅打上了卫辞当年画给卫岳的那个会动会唱歌的悬空山水摆件的主意。

  那套摆件卫岳这些年来反复进行雕刻修改,如今整个摆件已经浑然天成,完美无瑕。

  卫家有钱后,卫岳买了小叶紫檀进行雕刻创作。

  雕刻成功后,他将之前雕刻的所有成品全部烧毁,独留这一件。

  可以说眼下卫家留下的这个成品,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赵布政使真的喜爱木雕,尔雅相信他绝对拒绝不了这个宝贝。

  尔雅想着要不要把这套摆件送到赵家去,她找卫岳商量。

  卫岳在听完她的话后却缓缓摇了摇头道:

  “送可以,但不能由我们送,也不能送到赵家。

  而是要让卫辞亲自去送,要亲手送到赵老爷子手上。”

  尔雅闻言一愣,然后道:

  “可是百越距离京城几千里路。”

  卫岳却道:

  “快马加鞭,时间来得及,我找镖队花重金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百越就是。”

  卫岳说干就干,立刻在京中找了当初护送卫辞前去百越的龙门镖局。

  让他们派人把卫岳最心爱的这套悬空山水摆件送去静江卫辞手上。

  待卫辞接到父母送来的摆件时顿时大喜过望。

  他正愁要送什么礼几个直系上司,以求他们支持自己的新政策呢。

  眼下这套摆件来的是真及时,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卫辞自到了静江后才发现百越之地穷山恶水的名头是一点都不掺假。

  静江乃百越之地的省城,然而环境别说跟青州比了,就是和章阳县比都略有不如。

  而且百姓十分凶悍,对官府并不信任。

  由于此处环境恶劣,天高皇帝远,凡是到此处任职的官员大多都是没什么背景的。

  他们朝中无人,本就难升官,再加上百越穷苦,每年税收不好看。

  如此一来,官员的政绩也跟着不好看,就更难升官了。

  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来此处任职的地方官要么咸鱼摆烂,不爱管事,要么各种贪污,欺压百姓。

  百姓能对官府能有好印象才怪了!

  但卫辞是抱着一腔热血来的,所以他必须要改变静江的现状。

  然后通过改变静江带动整个百越之地。

  他的前期目标,不说把贫瘠困苦的百越变成经济发达的江南。

  起码他要让静江的老百姓能吃饱饭,交的上税。

  因此一到静江卫辞就先去一一拜访了他的几位直系上司。

  看在文源清和陈阁老的面子,几位大人对卫辞都十分和蔼,还提点了他许多事。

  接着他就和曾经的闫知县,现在的闫通判一起,想尽办法先打听清楚了静江的大致情况与势力划分。

  百越一共有静江,南海,苍梧,九真,交趾等七个郡。

  每郡下面又有三到九个县城不等,共计三十个县城。

  卫辞所管辖的静江郡下有九个县,因此这九个知县都是他的直系下属。

  卫辞到任后,这九个知县都陆陆续续送来了贺礼,卫辞没有故作清高的不收。

  这都是官场的规矩,算不上行贿,收下了也能让他们安心。

  接着卫辞亲自走遍了这九个县,一一去查看地形。

  静江算是百越经济较好的郡城,更是百越的省会城市,不然它也不能辖制九个县。

  但这九个县城没有一个上等县,只有两个中等县和七个下等县。

  古代以人口和经济来区分上等县中等县和下等县。

  人口万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到万户为中县,三千户以下为下县。

  上等县中等县下等县也是考核一个地方官的政绩之一。

  比如一个知府在接手某个郡城时,他下面有一个上等县,两个中等县。

  三年过后此郡升为两个上等县,四个中等县,那他在户籍管理这一项政绩中就可以打优。

  如果他三年内每项政绩都是优,那就可以官升一级。

  所以很多地方官为了政绩都会鼓励百姓分家。

  比如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他若不分家只能算一户,每年服徭役时,只需出一人即可。

  但若分了家就可以分成至少三户,每年徭役只要要出三人。

  现如今静江没有上等县,若是卫辞能在三年后能让静江出一个上等县,最起码户籍管理这一项他可以拿到优。

  卫辞翻过资料后把目光锁定了灵川县和临桂县。

  这两个县是静江的中等县,有七千多户人口。

  七千多听上去离一万不远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堪比登天。

  因为百越之地实在太穷,加上多民族混居,导致这里百姓与百姓之间欺压也很严重。

  为了自保这里的百姓不得不抱团取暖。

  人数多的家庭聚在一起,外人看到他们人多自然不敢轻易招惹。

  且服徭役时他们还能少出人,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愿意分家。

  有些家庭即使父母双亲都过世很多年了,个个都有孙子了也不会分家。

  卫辞想要在三年内让大量百姓心甘情愿的分户。

  首先他要维护好治安,其次让整个静江的经济发展起来。

  最后每年百姓服徭役时,条件不能太过凶恶艰苦,起码要做到不能死人。

  喜欢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