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敕命-《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尔雅不是有光环的大女主,如今亲眼看到这个时代把人当货物卖。

  她虽然也十分不忍,但不会说什么出格的话,做什么出格得事。

  卫岳看她一直盯着这些人看,还以为尔雅是想买两个人回去使唤。

  于是他对尔雅道:

  “正好挑两个人回去帮王婶吧,如今家中人多了。

  洗衣做饭打扫庭院,王婶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尔雅还没买过人,当初王婶与王安都是卫岳买回家的。

  眼下她一一看过去,对于那些把儿女拿出来买的父母,都直接略过。

  现在又不是灾年,天子脚下,哪来那么多活不下去的家庭。

  京城地方大,活计多,码头给人扛大包一天还给20文钱,又包一顿午饭呢。

  这些父母虽然穿着破烂,但都有手有脚,怎么就至于卖闺女了。

  不过生的女儿多,重男轻女不想养,索性卖了还能换钱。

  不然怎么没见这些人卖儿子,净卖一些才几岁的女儿。

  在此地做生意的人牙子看尔雅和卫岳穿着体面。

  又不往那些小丫头身上看,连忙过来招呼他们:

  “两位夫人老爷想挑什么样的?”

  尔雅看人牙子笑的一脸热情,忍不住问他:

  “这些人你都是从哪弄来的?”

  她之所以这么问,是怕这些人牙子拐卖父母儿童。

  人牙子听到尔雅打听这些奴才的来源也不意外。

  还以为尔雅是担忧他卖的这些人里有被大家族赶出来的。

  有些奴隶手脚不干净,或是偷了主人家钱财,或是主人家忌讳,还有些年轻漂亮的小丫鬟爬了家中老爷的床。

  主母大怒就会将人发卖,像这种手脚不干净的奴隶,别家也不会想要。

  因此人牙子连忙解释道:

  “夫人您放心,这些人都是我从官府衙门买回来的。”

  说着他一把揪过来一个跪在他旁边的妇人,妇人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

  现在被人牙子一把拖到尔雅面前也不敢有丝毫反抗。

  尔雅看到她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穿的鞋子露着脚趾头。

  头发打结,头发里面隐约还能看到虱子在爬。

  头上插着三个草标,人牙子指着妇人道:

  “这个女人以前也是在大户人家伺候的,去年家中主人犯事被抄家了。

  官府今年刚判完,她们这些奴隶也都被发卖。

  你别看她瘦,会做点心,还会刺绣呢。

  就是价钱贵了点,不过夫人您带回家去,给您做个衣裳啥的也能省钱不是。”

  尔雅闻言有些不知该怎么接话,她看了一眼卫岳,下意识不敢看跪在地上的妇人。

  卫岳看出她眼神中的不忍,抓住了她的手。

  人牙子还以为尔雅这是不满意,又指着离两人两步远的另一个妇人道:

  “要不老爷夫人再看看那个,那个不会什么手艺,但价钱也便宜。”

  听到人牙子的话,被他指着的女人猛的抬头,她眼神中满是惶恐,声音凄厉道:

  “夫人老爷,我不能和我闺女分开!

  求你们发发慈悲,把我和我女儿一起买了吧!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人牙子最讨厌有客人上门时这些奴隶插话。

  这会让很多客户会觉得他调教的人没有规矩。

  他当即抄起放在一旁的鞭子就想抽人:

  “住嘴!这儿哪有你插嘴的份!”

  说着就举起鞭子想打人,尔雅见状连忙道:

  “住手!”

  人牙子不敢得罪客户,真就停了手。

  她推开卫岳拉住她的手然后走到满脸恐惧绝望的妇人面前,轻声问道:

  “你女儿是哪一个?”

  妇人手被绑住没办法指给尔雅看,她看向自己的女儿。

  尔雅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就在不远处插一个草标的奴隶中,有一个瘦弱可怜的小姑娘。

  小姑娘穿着的上衣十分大,一看就是个大人的衣裳。

  她下面穿的说是裤子,但看着跟破布条一样。

  面色黑瘦,头发枯黄,长的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有点丑。

  但尔雅看她的年纪绝不超过十岁,

  这样的小姑娘是最不好卖的,做不了啥活不说,还要吃很多饭。

  指望能使唤她,还要养好几年呢。

  尔雅心中叹了口气,然后转头对人牙子道:

  “这对母女我要了,多少银子?”

  人牙子闻言面露喜色,立刻回答:

  “年纪大的要二十两,年纪小的这个,夫人,您掏十两即可,一共三十两。”

  如今一头牛还要二十多两呢,这两人还没牛贵。

  周围跪着的奴隶看尔雅很好心,忍不住哀求:

  “夫人,把我也买了吧,我什么都能干!”

  尔雅养不了那么多奴隶,也没心思再看什么戏了。

  吩咐人牙子把两人送到卫家,然后结账后转头就走了。

  人牙子看尔雅没讲价十分高兴,满脸笑意的送尔雅与卫岳离开。

  然后吩咐人把两人送到卫家去结账。

  尔雅第一次做人口买卖,心中还有些别扭,情绪也低落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卫岳不懂他的变化,询问她:

  “怎么买个人还不开心了?你要不喜欢咱不要了就是。”

  尔雅摇摇头,不知该怎么跟卫岳说。

  两人没听戏直接回家了,她们刚到家了,人牙子的人就把尔雅买的母女二人送了过来。

  尔雅付了钱,然后询问她们叫什么,多大了。

  妇人告诉尔雅她姓江,前头的主人给她取名锦娘,今年三十岁。

  她女儿姓莫,没有名字,平时就叫丫头,今年已经十一岁了。

  尔雅看莫丫头这么瘦小还以为她顶多七八岁呢,没想到她竟有十一岁了。

  江锦娘与莫丫头原不是奴籍,江锦娘本来是有个丈夫的,只是她丈夫是个赌鬼。

  在她生下女儿没几年后,输的倾家荡产。

  为了凑巧翻本,就把她们母女两个卖了。

  好在她前头的主人不错,不嫌弃她带着个女儿,把两人都买了下来。

  只可惜好人命不长,去年她前头的主人生孩子难产去世了。

  主人的丈夫又娶了一个新主母,新主母看前头留下的人不顺眼,就把她们两个又卖了。

  此次若不是尔雅好心把两人都买了下来,以后说不得母女二人就要相隔天涯了。

  尔雅有些同情江锦娘的遭遇,古代的女子嫁错人真的一辈子就毁了。

  她让王婶烧了热水把母女两人上上下下洗一遍。

  两人的衣裳都不能要了,很多虱子跳蚤啥的,尔雅让王婶直接拿去烧了。

  王婶把自己的衣裳借给了江锦娘一套。

  至于莫丫头,尔雅找了一身自己从前的衣裳给她穿。

  王婶的衣裳太大了,莫丫头穿实在不合适。

  尔雅的媳妇对莫丫头来说也大,尔雅琢磨着给她改一下。

  小丫头才十一岁,有些怯生生的怕人,尔雅帮她穿上衣裳后,她细声细气的问尔雅:

  “夫人,我要干什么活?”

  尔雅这辈子没有闺女,看到这么可怜的孩子忍不住道:

  “你年纪太小了,先不用干活,跟着我认字吧。

  不过认字之前,我要先给你取个正经的名字。”

  莫丫头闻言有些不敢相信,她也能认字吗?她以前服侍的小姐才能认字的。

  尔雅低头思索了一会,然后对莫丫头道:

  “就叫你宛筠如何?”

  宛与婉同义,形容女子温柔美丽,仪态优雅。

  筠是竹子的青皮,用来做名字的话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气质清雅。

  莫丫头知道尔雅是她的主人,无论她说什么自己都该听从,于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谢夫人给宛筠取名字。”

  尔雅看她乖巧,人也算机灵,顿时更加满意了。

  打发她去找江锦娘后,尔雅打算给莫宛筠改制一身合她体型的衣服出来。

  衣服刚改好就到了卫辞下值的时间。

  卫辞回家看到家里多了两个也没什么反应,只问了她们的名字。

  然后迫不及待来到东厢房,找到尔雅道:

  “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尔雅将刚改好的衣服叠好正打算给小丫头送去。

  看到卫辞突然进来,当即一脸好奇:

  “什么好消息?”

  卫辞唇角轻扬,清俊的脸庞难得有意气风发之意,他眉眼含笑道:

  “您的敕命下来了,以后您也是有品级有俸禄的太安人了。”

  卫辞六品的翰林修撰,尔雅作为的她的母亲,是可以被封为“安人”的

  只是这个需要官员自己请封,卫辞一入翰林院就为尔雅请封了敕命,到现在才下来。

  尔雅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主要是她把这茬给忘了。

  她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也在封建社会混上品级,吃国家俸禄。

  顿时又惊又喜,满脸不可置信道:

  “我也能得敕命了?”

  卫辞看到娘亲这么高兴,他也跟着开心。

  自己当初那么辛苦的读书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以后他会爬的更高,五品,四品,三品,二品,甚至一品。

  到时候敕命算什么,他要为他娘请封诰命!

  可惜爹不能跟娘一样沾她的光,古人不给女人科举上进的机会。

  但如果你嫁对了夫君,或养了出息的儿子,那他们的荣誉你就能同享。

  男人就不行了,想要什么就自己去争,儿子再有出息,父亲也不可能跟着升官。

  卫辞又细细叮嘱尔雅:

  “娘,明天就会有人来家中宣旨,接旨需要您沐浴更衣,还要设香案。

  传旨官读完圣旨后,您要双手接旨,还要叩谢圣恩,三称万岁。

  不过即使哪里规矩没做好也没关系。

  只要厚赏传旨官,他会当没看见的,所以您别紧张。”

  听到卫辞的话,尔雅忍不住笑意:

  “头一回接旨娘肯定紧张,不过等有第二回第三回,娘就不紧张了。”

  卫辞点头:

  “那儿子争气,争取每三年给娘换一个品级。”

  接下来尔雅欢喜的觉都没睡好,卫岳看她这么高兴也跟着开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大早尔雅就起床了,卫木匠和周三娘知道今天会有圣旨到家中,也激动不已。

  虽然册封敕命的圣旨不是给他们的,但圣旨这东西听起来离他们太远了。

  如今皇上的圣旨要到家中,两人也激动的不行。

  周三娘一大早起床带着王婶与江锦娘又把家里给清扫了一遍。

  连宛筠这个小丫头都一大早起来扫庭院,卫家刚大扫除过,根本不脏。

  卫木匠与周三娘也都跟着沐浴更衣,换上他们最体面的衣裳。

  又让王婶摆香案,随时准备接旨,很快传旨官就到了卫家。

  卫家大开中门,传旨官带人从正门进来,卫家人不管主子还是奴才,一律要跪着迎接。

  传旨官并不是太监,在古代圣旨通常是由翰林院起草,然后交由皇上审核盖章。

  最后委派钦差大臣前往官员家中宣旨,这些钦差大臣都是朝中正品官员。

  他读完圣旨后尔雅磕头谢恩,三呼万岁,双手接旨。

  接完圣旨才能站起来,然后还要把圣旨好好保存,供起来,逢年过节上香。

  传旨官将圣旨交给尔雅后,客套道:

  “恭喜宋安人了。”

  尔雅笑着回答:

  “多谢大人,劳大人走一趟,还请到堂内喝杯茶吧。”

  传旨官跟卫家也不熟,自然婉拒了。

  见传旨官拒绝喝茶,卫岳端出两朵金子雕刻成的花,递给对方道:

  “劳烦大人跑一趟,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大人收下。”

  在此之前尔雅还以为给传旨官赏钱算是一种行贿,所以要不动声色的给对方。

  其实不然,接旨的人家给传旨官赏钱是一种十分正常且符合规矩的做法。

  因为华夏是礼仪之邦,所以无论别人为你做什么事,你都要感激对方,否则便是失礼。

  传旨官往你家跑一趟算是辛苦活,又带来的是好消息,主家给辛苦费自然是应该的。

  但文人又要厌恶铜臭,以显示自己的清高。

  所以打赏文人就不能给的是黄金白银,总要稍微修饰一下。

  家里穷的人家可以给银子雕刻成的花,条件好大方一些则可以给金花。

  这两朵金花是卫辞早就在金店订制好的,准备用来打赏传旨官的。

  传旨官接到卫岳端来的金花心中十分满意。

  本来还以为卫家家底薄,没什么钱,没想到出手倒是大方,这一趟也没白跑。

  喜欢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