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蹴鞠球-《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卫辞这运气也不知好还是不好。

  刚踏足后院他就远远听到有女子银铃似的笑声传来。

  能在靖南王府随意嬉笑的,用脚想也知道一定是王府中的小姐之类的主子。

  卫辞一时都不知该不该往前走了。

  但带路的管家并未说什么,卫辞只能眼观鼻,鼻观心,一眼都不多看的跟着管家走。

  王府的后院极大,越往里走越接近笑声传来的地方。

  直到走近卫辞才发现,原来是有王府中的郡主小姐们在后院的一块草地上玩蹴鞠。

  卫辞他们走的道路,离玩蹴鞠的场地还有点距离。

  他们虽然从草地边过去,但双方离了有十多米远,加之有管家带路,也不算冒犯女眷。

  经过几个小姐时,管家向几位小主子请安。

  为首的清宁郡主看到管家领着两个陌生的男子来后院十分好奇。

  脚下一个没注意就将蹴鞠球踢到了卫辞这边。

  恰巧不巧,蹴鞠球滚到这边时竟掉到了一个洞里。

  几个女孩子看到蹴鞠球掉到了洞里,顿时都跑了过来。

  卫辞见状连忙往后退了几步。

  未出阁的女孩子甚少见外男,本来几个小姐看到有脸生的男子入后宅,还好奇的张望。

  可现在蹴鞠球掉到了洞里,几个女孩子瞬间没什么心思看外男了。

  都跑过来喊丫鬟快点把蹴鞠球从洞里掏出来。

  清宁郡主反应最大,她脾气大的训斥身边的丫鬟:

  “你们都是死的吗?还不快把我的蹴鞠球掏出来,这可是皇伯伯从京城特意给我送来的。”

  招呼小姐们的丫鬟婆子见状立刻过来把手伸进洞里掏球。

  也不知王府中的草地上怎么冒出来的洞,此洞并不算大,只比蹴鞠球大一点。

  刚好够蹴鞠球掉进去,却极深。

  几个丫鬟把全部的手臂伸进去都没抓到洞里的蹴鞠球。

  清宁郡主见状更加烦躁,跺着脚骂到:

  “都蠢死了,赵管家,你还不赶快找人把这洞给我挖开。”

  赵管家本来是奉王爷的命令带卫辞去后院见太妃的。

  现在人还没送到,他总不能让卫辞自己去见太妃吧。

  卫辞再怎么说也是外男,出入王府后院赵管家不亲自看着怎能放心。

  可清宁郡主是王爷的嫡女,府中正经的主子。

  她脾气又不好,她的命令赵管家怎敢不亲自去办。

  如果他随意吩咐个小厮去给郡主办事,这位小祖宗说不得又要闹。

  一时间赵管家进退两难,不知先做哪件事。

  卫辞看赵管家这么大的年纪左右为难也是可怜。

  思及蹴鞠球这种东西是用皮革制成,内部填充毛发,能浮于水。

  便提醒赵管家道:

  “无需找人挖洞,只要从那边的湖水中打一桶水倒进这洞中,蹴鞠球就会浮上来的。”

  赵管家闻言一亮,连忙让卫辞身后的小厮去打桶水过来。

  小厮闻言连忙飞奔过去打水了。

  借着这段时间,清宁郡主将目光转向了卫辞。

  她满眼好奇的看着卫辞,询问赵管家道:

  “赵管家,他是谁?怎么会来这后院?”

  卫辞闻言并不接话,也不直视清宁郡主,只老老实实站在一旁,没有一丝不规矩。

  赵管家连忙向清宁郡主解释:

  “回郡主,这位卫画师,他画的神仙贺寿图太妃十分喜欢,便想见见他。”

  听到赵管家的话,清宁郡主心中闪过一抹失望。

  虽然第一眼看到卫辞的穿着时就猜到他出身不会很好。

  可听到管家说卫辞只是一个画师,清宁郡主心中还是十分失落。

  如此俊美的公子,仪态又如此出众,居然只是个画师,真是可惜了,简直白瞎了他这张脸。

  清宁郡主不想再说什么,虽然还是忍不住将目光瞥向卫辞的脸,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清宁郡主身后的几个庶妹听到赵管家的介绍,反应跟清宁郡主也都如出一辙。

  一个画师而已,不值得她们多关注,只是可惜了那张脸。

  而卫辞依旧老老实实的站着,仿佛刚刚清宁郡主问的不是他一样。

  只是在赵管家向清宁郡主介绍他的身份时,向清宁郡主行了一礼而已。

  郡主再怎么说也是从一品的品级。

  卫辞只是个秀才,按照规矩他是该向郡主行礼的。

  如此卫辞向清宁郡主行礼是没办法,躲不掉,那陈敬之就是上赶着巴结了。

  靖南王子嗣繁多,光女儿就有十一个,但有封号的女儿只有一个,那就是清宁郡主。

  清宁郡主是靖南王原配所出的嫡女,靖南王与原配王妃感情还是不错的。

  可惜王妃命薄早逝,撒手人寰时,清宁郡主还不到三岁。

  靖南王对这个年幼失母的嫡女十分疼爱,早早就给她请了郡主封号。

  平时对这个女儿也多有纵容,无有不应。

  陈敬之早就把靖南王府的人物关系查了一遍。

  对于清宁郡主这个十分受宠的女儿,他自己也早有注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今有机会得见,赵管家明明都没提陈敬之,他自己却主动出来向清宁郡主行礼,一脸谄媚道:

  “在下见过清宁郡主。”

  对于卫辞清宁郡主还有兴趣看两眼,但陈敬之她却是看都懒得看了。

  因此陈敬之主动站出来向她行礼,她直接当没听到,眼神都没给一个,弄的陈敬之尴尬不已,自讨没趣。

  很快打水的小厮跑了回来,对着圆形黑洞一桶水倒下去,蹴鞠球立刻浮了上来。

  清宁郡主的丫鬟眼疾手快把球拿了出来,又仔细擦干净,才递给郡主。

  清宁郡主拿到心爱的球要玩耍了,于是大手一挥对赵管家道:

  “行了,你们可以走了。”

  赵管家闻言犹如特赦一般,当即带着卫辞和陈敬之离开了。

  卫辞跟随着赵管家的脚步,从始至终没有抬头看过清宁郡主等人一眼。

  自然也没注意到,眼前的一群女子中有一个女孩频频看向他,眼神中异彩连连。

  在卫辞离开后,还痴痴的看着他的背影。

  直到清宁郡主拿着蹴鞠球又回到了踢球的地方,才有人拉她一把:

  “妙清,踢球啦,发什么呆啊?”

  妙清听到三姐喊自己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

  “唉,就来了。”

  但心思还在刚刚的卫辞身上,此时的秦妙清有些控制不住的激动。

  她激动的甚至有些呼吸不过来,那是卫辞,是将来官至极品,位列三公的卫辞。

  是名扬天下,到处都有人百姓为他修碑立撰的卫辞。

  是至情至性,一生没有纳过妾,洁身自好,始终如一的卫辞。

  更是无意中救过她于水火,把她从地狱捞出来的卫辞。

  没想到这一世她这么早就遇到他了,他还那么年轻,跟她前世见过的所有时候都不一样。

  上一世秦妙清初见卫辞,是在四年后的京城,新科进士跨马游街的时候。

  因为状元郎长的格外俊美,恍若神人,几乎半个京城的人都跑去看状元郎游街。

  秦妙清那时初到京城闲着没事也去看了。

  面如冠玉映晨晖,举世无双美卫郎,是京城中三岁小儿都会念的打油诗。

  现在的卫辞虽已初露俊美之姿,但与十九岁的卫辞却远不能比。

  十九的卫辞貌若好女,容颜盛到皇上第一次看到他都忍不住打趣,爱卿莫不是女扮男装。

  后来他入朝为官之后,秦妙清不知见过多少清流人家的姑娘在宴会上为他吵嘴打架。

  那时的秦妙清虽也喜欢俊美无双的卫辞,但卫辞出身太差。

  清流一派的官员可能会想找个年轻俊美,前程远大的状元郎做女婿。

  但她是王爷的女儿,自知和卫辞这种出身不显的年轻官员绝无可能。

  所以心思从未往这方面想过,后来她按照嫡母的安排嫁到勋贵之家。

  可惜夫君纨绔不上进不说,还贪花好色,钻到女人窝里就不愿出来。

  妾室一房一房的往家里抬,婆母还护的紧。

  但凡她有一丝不乐意,丈夫就骂她嫉妒不贤,婆母更是天天给她立规矩。

  且她那个婆母还酷爱装病,公公婆婆关系不睦,只要二人一吵架,婆婆必定生病。

  她作为儿媳不仅要日夜守在床边侍奉婆母,还要当婆婆的出气筒。

  婆婆出身极差,因为公公当初娶婆婆时太公公还在跟着先帝打天下,并未富贵起来。

  所以娶的婆婆根本就是个农家女,骂起人来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秦妙清无数次都被骂的恨不能三尺白绫吊死算了。

  更为可恨的是她被婆婆折磨的生不如死的时候,夫君却在温柔乡里风流快活。

  庶子庶女生了一大堆,她因为侍奉婆婆甚少跟丈夫同房,自然生不出孩子。

  婆婆天天骂她是不下蛋的母鸡。

  等她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婆婆丝毫不体谅她初为孕妇的艰难。

  变本加厉的折磨她,活生生将她累的小产。

  可婆婆不仅丝毫不心虚,还反骂她身体差,废物没用,保不住她儿子的孩子。

  她被逼的走投无路朝娘家求援,嫡母又让她反思自己。

  那个时候秦妙清是真的不想活了,她当时刚满三十岁,看上去却像四十多岁的老妇。

  从娘家出来之后,她找借口赶走下人本想去投河,也是在那时她遇到了卫辞。

  卫辞看出她心生死意,询问她遇到了什么难处。

  当时的卫辞已经是刑部正三品的侍郎,他官升的跟飞的一样快。

  是朝廷炙手可热的官员,入阁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秦妙清当时受了太多委屈,乍然听到有人温声细语的跟她说话,她哭的泣不成声。

  断断续续把自己的遭遇一股脑告诉了卫辞。

  卫辞安静的听完了她的话,同时递给了她一块素白的手帕擦拭眼泪。

  接着安慰她道:

  “你若信得过我,可以立刻回去与婆家和离,说不定还能逃过一难。

  若是靖南王不同意,你大可告诉他此话是卫辞说的,届时王爷自然会帮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了卫辞的话,秦妙清死马当作活马医转头回了王府向父亲说了此事。

  结果父亲听了这话,思虑良久,居然真的同意了她和婆家和离一事。

  紧接着父亲借着她婆母不慈,存心伤害她腹中骨肉为由,强势带她和离了。

  后来,她和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前夫一家就尽数下了大牢。

  原来皇上对这些开国勋贵早已看不顺眼,世袭罔替的爵位让皇上如鲠在喉。

  所以在朝局稳定以后,皇上忍不住朝这些勋贵开始下手。

  拎得清,看得懂圣意的还能留的命在,只是被夺了爵。

  像他前夫那种嚣张跋扈的一家子蠢货,直接就是满门抄斩。

  就连旁支都是男的流放,女的没入教坊司。

  她则因为卫辞的好意提醒顺利逃过了一劫。

  经此一事后,秦妙清对卫辞感激涕零,恨不能当牛做马报答他。

  她也开始留心注意卫辞的所有消息,也是在那时候她才知道卫辞与妻子感情极好,身边连个妾室都没有。

  甚至卫夫人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伤了身体,以后都不能再有身孕,可卫辞也从来没有纳过妾室。

  官场上逢场作戏,有上司送他妾室,他也能不顾得罪上司的风险,拼着被人说妻管严,夫纲不振的名声,当着众人的面说他此生对不起他的夫人。

  他的夫人是为了给他传宗接代才坏了身体,他不能再纳妾伤了她的心。

  此言一出,不知羡慕坏了多少京中女子。

  秦妙清还听说每次他妻子外出赴宴,只要他有空闲,必定会亲自去接妻子回家。

  虽然时下男子专情并不是什么好名声,连卫辞的岳父都对此不太满意,觉得他太过儿女情长。

  朝堂下也常有人御史弹劾卫辞怕老婆,丢了朝廷官员的脸面尊严。

  但卫辞就是我行我素,卫辞的父母甚至也公开表示支持儿子儿媳。

  秦妙清听到这些消息后,心酸嫉妒羡慕,心中各种情绪交织。

  她不敢相信同为女人,为什么卫辞的夫人可以这么幸福。

  后来她终生没有再嫁,主动入了寺庙,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但她的心却没有一天静下来过,她每天跪在佛前都在求一件事。

  如果可以重来,她想嫁给卫辞,她要做卫辞的夫人。

  许是她的虔诚终于打动佛祖,死后再睁眼,她居然重生到自己十岁的时候。

  这一次,她一定要嫁给卫辞,神挡杀神,佛挡弑佛!

  喜欢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