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聪明人-《难忘的1960》

  “你这老东西作贼啊!大白天门关的死死的,都喊了几声你没听见,我还以为你掉茅斯里了。老二回来了,你爷俩躲里屋做什么”。

  彭贵梅下工回来了,她有点不放心家里这老东西,这老东西昨晚闪了腰。

  “老二、二哥”。李友柱、李友才兄弟俩也跟了进来,看着二弟(二哥)那一身工作服,俩人眼里全是羡慕,但一想最近的糟心事,兄弟俩眼神又暗了下来。

  最近他二人压力可大了,大队里全是风言风语,都在说他家傻,好好的工作儿子不去给媳妇,不知道怎么想的。

  还有风声传出,他兄弟俩媳妇进城把他俩甩了,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兄弟俩的表情李大松都看在眼里,大队里的风言风语他也知道,为了这事他没少和别人骂娘干架。

  “友粮你去外头守着”。李大松说完,开始卷草烟,只不过卷草烟的手激动的颤抖,他想不到有一天全家都会成为工人,而且自己半截埋土里的人还要住到城里去。

  “老头子你昨回事,你可别吓我”。彭贵梅见李大松颤抖的手,心里害怕极了。

  “老了、老了、不中用了,老大给老子卷支烟”。李大松干脆不弄了,把东西推给李友柱。

  “老头子到底有什么事,你倒是说呀!”

  看着李大松不急不慌的,彭贵梅心里急的不行,真想给这老东西来两下。

  李友柱卷好草烟递了过去,兄弟俩静待父亲发声,他俩心里也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啥药。

  叭吱,李大松吸了一口烟,笑眯眯说道:“顺子来信了,友柱、友才工作解决了,去星河农场。你们五叔也去上班,还有老婆子………

  “啊!还有我,我不去、我不去,我这都快埋土里,这去城里上班是给顺子添麻烦,落人口舌,去不得、去不得”。彭贵梅一听自己名字,连连摆手拒绝。

  “呵呵、人家抢破脑袋的好事你不要,真不要”。李大松现在心情大好,开始逗起了老伴。

  不要,彭贵梅摇摇头,坚定的说道:“老婆子我没读过书,但也知道啥能做,啥不能做。顺子才多大年纪,现在是大官了,多少人盯着他,友柱、友才过去人家挑不出理来,我如果去了就是害了顺子”。

  说完、彭贵梅又看向了俩兄弟道:“妈不会讲啥大道理,但妈只认死理,人在世确实要互相帮忙,但也不能事事靠人家帮,你们去了不要什么都想找顺子,做好自己的事,特别是管好你们自己的婆娘,谁要是敢找顺子弄指标,我打断你们的腿,顺子不欠你们的”。

  李友柱俩兄弟连忙点头,他们可不敢,他们也知道顺子安排工作全看在父母面上,他们屁都不是。

  李大松听完老伴的话,若有所思:“你俩先去准备下,跟着老二去书记那里把介绍信开了,下午带着孩子们进城”。

  “爸、我们都进城了,你二佬咱办”。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去吧!忙正事,老二下午还要回城不能耽误了”。

  见仨孩子都走了,李大松又把他们进城一事说了一遍,见老伴没回应,李大松叭叽两口烟说道:“贵梅、本来我也没想着去城里,在这住了大半辈子,冷不丁换个地方我还真不适应。可听你这么一说,咱俩必须去,柱子他们仨都老实本分,可他们媳妇娘家怎么办。以前也好说,媳妇都是本分踏实的,可现在不一样了,以前咱们穷,人家娘家不会提啥要求,可现在顺子当大官了,咱们一家都有工作了,儿媳妇娘家人会光看着,这到时候我怕顺子这点情份没了”。

  彭贵梅一开始没反应过,听到自己不用去上班松了一口气。可又听老伴一解释,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她心也清楚,自己这几个儿媳妇如果枕头风吹起来,她那仨傻儿子绝对会找顺子。

  “去、咱俩这把老骨头去城里守着”。

  彭贵梅斩钉截铁的说道:“老头子顺子是感恩重孝的人,你看看他病好了以后,亏过咱俩老东西没,咱们不能让孩子们给顺子添堵,收拾东西咱们去城里,我去看看他们走远了没,刚好证明一下都开了”。

  走到门口,彭贵梅喊了两声,他刚才听见厢房有动静,估计孩子们还没走。

  李友粮听到喊声走了出来,“娘你有什么事我们正在收拾行李,等下找大队书记开完证明就直接过去”。

  你们仨先过来,我有事要问一下,见仨儿子都过来了,彭贵梅问道:“友粮你老实告诉我,你媳妇有没有要你去找顺子,给他娘家兄弟弄工作,还有你们两个,都给我老实说”。

  李友粮眼色有点躲散,他媳妇提过几次,都被他推了,他不傻。

  李友柱、李友才俩人点了点头,李友柱为人老实忠厚,他看了看老三李友才开口道:“娘,我们媳妇提过找顺子帮忙让我们见城,也说过让顺子有机会帮一下她们娘家兄弟,但我们没去找过顺子”。

  一听到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李大松气得拍了一下桌子,指着三个儿子就骂道:“你们仨个不争气的东西,你们家亲戚凭什么找顺子,他们和顺子有半毛钱关系,你们自己有本事接济娘家人我管不着,但你们要祸害顺子,我和你们断绝关系”。

  “爸、现在顺子是场长了,农场他说了算,一两个指标还不容易”。李友才想的简单,他觉得顺子是大官,顺手的事。

  你、你,李大松被气的差点吐血,他看向老二李友粮道:“老二你进城工作几个月了,说说你的想法”。

  “爸、妈,我媳妇提过被我推了,这种事不能做。顺子能帮咱们家是看在你二佬的面上,因为你二佬没嫌弃过顺子,再加上我们还有血缘关系,顺子才会帮我们”。

  另外,李友粮看了下自己兄弟又说道:“说白了顺子现在就是还恩情,什么天大的恩情,六个工作指标又该还完了,他李友顺不欠我们的,如果一味的找顺子,你们想想大伯”。

  说完,李友娘蹲下身不说话了,他在城里待了几个月,什么事情都明白,他们现在在厂里没人欺负,什么东西都不会少了他们一份,都是看在李友顺面子上,离了顺子他们啥也不是。

  几个月城里生活,李友粮懂了许多,他知道自己一家只要和顺子保留着这份香火情,如果真遇到什么难事,顺子还是会拉一把。

  提到大伯李大为,李友才不作声了,自从上次大伯回来后,整天唉声叹气的,要不就沉默寡言好像变了个人。

  李大松看着二儿子,脸上露出了微笑,这儿子没废,家里总着还有明白人,他点点头说道:“老二说的对,什么恩情,我们帮顺子做过什么,几个红薯、你娘帮忙缝下衣服,屁大点事,人家给了六个工作指标,你们该知足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老婆子收拾这件衣服,拿上被子,咱们进城享福”。李大松还是不放心这几个傻儿子,决定进城。